攜明 正文 第十九章 如家酒樓(二)

作者 ︰ 圓明園主

沙漏也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其制造原理與漏刻相同,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這種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為我國北方冬天空氣寒冷,水會結冰,漏刻這時就不能用。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創制的「五輪沙漏」。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沙池邊的沙斗里,驅動了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旋轉。最後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而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針,指針在一個有刻線的儀器圓盤上轉動,以此顯示時刻,這種顯示方法幾乎與現代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詹希元還巧妙地在中輪上添加了一個機械撥動裝置,以提醒兩個站在五輪沙漏上擊鼓報時的木人。每到整點,兩個木頭人便會自己出來,擊鼓報告時刻。中國古人的智慧,絕對超乎我們的想象!由于沒有水壓限制,沙漏比漏刻更為精確。

這邊小二領著眾人上得二樓,靠樓梯的一邊是個只有樓下大堂近半面積的大廳,另一邊有幾個隔間,自然就是雅座包廂了。

顧元吩咐小二︰「這里有遠道而來的貴客,你們小心候著。對了,按照我昨天說的單子,給我們快些上菜。」

「方兄,今個中午我就擅專了。改日再酌,就听你的。」

進入蘭花廳,眾人落座,店家奉上了一壺香茗。一番寒喧之後,方以智開始打量四周,發現簡樸的布置確實有著一些不凡之處。第一,窗戶並未全部推開,但室內依然敞亮,木頭窗格內瓖嵌的似乎是透明的琉璃。第二,這蘭花廳里,牆上掛的都是以蘭花為主題的仿古名畫,幾可亂真。

顧元見方以智饒有興趣地打量四周,就笑著介紹︰「各位,這家酒樓東主的勢力可不小。知道麼,每天下午,都有人專門用船送來新奇蔬菜,河海魚鮮。這隨船的,竟然是崇明水軍的軍壯,而且隨身武器竟是火槍。和這邊窗子用的琉璃一般,大概都是從佛郎機等番國,由海上過來的。」

「我也听說了。邊上的酒家看這里生意興隆,有些著實眼紅,就有人請了幾個潑皮去搗亂。潑皮們眼瞅著那送菜的軍壯們隨船離開了,而下一波估計一時三刻到不了。他們就上門去搗亂。結果,在酒樓門口才鬧了一小會,剛在猶豫是接受這邊的銀子走人,還是繼續進去鬧事。兩個手持長矛的崇明鄉兵就領著一幫子流民,從隔了兩條街的免費施粥處趕了過來。一幫子人把潑皮們好一頓胖揍,據說張二麻子都一個月下不了床。這事還沒完,出錢雇人找事的主,後來家里連著三天都被人扔石子。從此,如家酒樓這一幫子生意,沒人敢惹。」朱袞也湊趣說道。

很快,一道道菜品就端了上來。讓方以智無比震撼的是,听著店小二的唱名,看著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身官宦,見聞和游歷頗多的他幾乎全是前所未見。

頭一道菜,番茄炒蛋。以他從沒听說過的番茄和雞蛋為主要食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爽口、開胃。

店小二拿來一個鮮紅的漿果,介紹這就是番茄,或叫西紅柿。小二還熱心地介紹這道菜的做法,據說明後年大家將可以直接買到這酒樓獨有的食材。將西紅柿放在開水里燙一下,剝皮,切成小塊。將雞蛋調入精鹽打勻。然後,鍋中放油,大火加熱,等到油微微冒煙時,下蛋液翻炒,待雞蛋炒成表面女敕黃時盛出。再中火加熱鍋中的底油,爆香蒜末和蔥末,加入西紅柿塊煸炒,等西紅柿炒出水,像糨糊一樣黏稠時,放入白糖、精鹽和炒好的雞蛋,淋入香油,炒勻即可。

第二道菜,就是宮保雞丁,川菜傳統名菜,用雞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黃復華為了迎合江南民眾的口味,減少了辣椒的用量,而加了一點甜味。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女敕配合花生的香脆,宮保雞丁一經推出,深受大眾的歡迎。

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楨有關。最可信的說法是︰丁寶楨是貴州省織金縣牛場鎮人。他小時不慎落水,被橋邊一戶人家救起。他做官後想起了這件事情,就前去感謝。那戶人家就做了這道菜招待,他吃後覺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廣。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這道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也算是對丁寶楨的紀念了。織金縣志有相關的記載。

第三道菜,松仁玉米。在現代,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東北菜,畢竟松仁和玉米都是東北的特產。然而,1631年的時候,這個菜品原本還沒有問世。原產美洲的玉米,玉米的種植剛由南而北,達到十余省,如浙江、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陝西、山東、河南、河北、安徽。而松仁的產地,東北又已是韃子的天下。說起來,兩大主要食材連都頭沒踫呢。

第四道,是「明火煮鱸魚」,湯汁濃白如乳,味厚爽滑。這原本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上海新創的時興吃法,由傳統的暖鍋發展而來。把成菜裝入鍋內,上台後放在固體酒精爐上邊燒邊吃。菜肴始終保持滾燙,還可以自己調節咸淡,掌握酥爛。

用到的固體酒精,也可以在明朝生產。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水,加熱到70攝氏度左右,加入酒精,再加入硬脂酸,攪拌均勻。在另一容器中,加入水,加入氫氧化鈉,攪拌使之溶解。然後,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加入酒精,攪勻,趁熱灌注成型的模具中,冷卻後即成為固體酒精燃料。硬脂酸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脂肪酸,幾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在動物脂肪中的含量較高,如牛油中含量可達24%。

店小二從一個小盒子里拿出一根圓頭的小木棒,在盒子的邊側輕輕一擦,一苗藍色的美麗火焰就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接著點燃了小銅爐里的固體酒精,更大的美麗火焰就出現了。第一次看到這一切的方以智,就象當年剛從威尼斯來到錦繡中華的馬可波羅大叔一樣,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

青椒肚絲,欖菜肉沫,平菇蛋湯,……

方以智所有的旅途勞頓都早到了九霄雲外。不虛此行,妙不可言啊。

自古,文人雅士用餐,除了來滿足口舌之欲,還要享耳目之福。如家酒樓也給雅座的客人安排了節目——變戲法。

只見表演者隨身模出一張白紙,稱此紙往火上一烤就會顯靈,得到神明的賜福。然後,將白紙往火上烤了一下,果然顯出了「金榜題名」四個大字。秀才們都興奮地說,這是個好兆頭,來年高中了就給如家酒樓留下自己的墨寶。

白紙火烤為什麼能顯出字呢?只要事先用一種堿溶液(如蘇打水)作為藥水,在白紙上寫好字。因為紙是用植物的縴維做成的,一跟堿或硫酸接觸,就會炭化,變得跟火燒焦一樣。只要用的藥水很稀,寫在紙上就不容易看出字跡來。可是,當把它拿到火上烤,用堿液寫的字跡就會變成碳顯現出來。

其實讓白紙顯字的辦法有多種。比如,欲顯紅字則用人乳,將字寫在桑皮紙上,待干了並不顯字,以火烤之則顯字成圖。或者,用澱粉水寫字,再放在碘酒里面,就顯出藍色字體。

PH試紙也成了戲法表演的材料。只見一張紫色的紙被撕成兩半,分別浸到了兩個透明琉璃杯里的水里,奇怪的是半張變成了紅色,另半張紙卻變成了藍色。

這一天的表演都是和水或火發生了關系。

接下來,出場的主角是個模樣怪怪的小木車,背著一個木盒,被放在表演桌上。只見表演者往小盒子里倒了一些水,然後這個小木車自己就慢慢往前走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整整兩個多小時後,一行人才心滿意足,結束了這次聚會。顧元痛快地掏出四十五兩白銀,付了帳。這四十五兩白銀可不便宜,按照各種計算,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致相當于2007年的人民幣600-800元,在崇禎四年,能夠七寶鎮三戶普通的四五口農戶一整年的吃穿用度。

不過,黃復華對于制定這樣的高價,可是沒有一點罪惡感,就當是向大明朝的富人們征收高額個人調節稅了。更何況,收上來的錢可是為了保衛他們不受外族的奴役。

方以智認為︰「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內之人不可不識,四方之勢不可不識,山川謠俗,紛亂變故,亦不可不詳也。」今天的酒席給他的印象無比深刻。

原本歷史上將與侯方域、陳貞慧、冒闢疆合稱明復社四公子的方以智,會怎樣把他的震撼見聞傳播到中華各地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