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44節 初議修園(4)

作者 ︰ 嵩山坳

過了有十來天,燙樣的工作終于完成了,擺放在肅順府中,請眾人圍過來,一同觀看,只見後廳一張大方桌,桌上擺著一圈用硬紙折熨而成的房屋樣子,門窗隔間,無不具備,只是具體而微。

「你仔細看看,其中有何奧妙?」

明善初看,一無妙處,圍著一座大殿,左右兩列曲尺形的平方,平淡無奇,定楮細看,發覺結構奇特,穿門入戶,有著意想不到的境界。看似無路,一折卻又別有天地,再用手去推動,千門萬戶,上處右通,想來隋煬帝的迷樓亦不過如此。

「原來這就是隱秘!」明善恍然大悟,「這就是方便。地在宮外,來去不受限制,是方便,重門疊戶,誰也不知道皇上住在哪里,是隱秘。」

「就是這話!」雷廷昌勞作數日,終告竣事,心中大有得意,在一旁解釋道,「不過方便,不僅止于外來方便,到了里頭也方便,因為有許多捷徑,一時也說不盡,且先請示了皇上再說。」

「慢慢!等我先弄明白。」

明善和肅順幾個這天在肅順家從下午開始,便琢磨這一圈模型,將出入道路,隱秘機關,以及哪棟房屋可做哪種用處,搞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方始罷手。

「這座樣子,怎麼送進宮去?」

「拆卸裝箱。」

「好!你動手!」肅順說道︰「下午我再通知你;你別走開,只在家候著。」

這是五月底的季節,白晝還長得很,明善和雷廷昌並內務府的司員等得黃昏將近,未接通知,料想這一天是無事了,正待沖個涼吃晚飯時,只听門口人聲嘈雜,隨即有個小廝,慌慌張張來報︰「大人,大人!不好了,萬歲爺要來!」

萬歲爺要來,有何不好?明善喝一聲︰「胡說!」

「真的,是肅大人派人來通知的。」

明善和雷廷昌不暇跟他答話,匆匆出廳。果然,正有七八個小太監,不問青紅皂白,將肅順府廳上的陳設,胡亂堆棄在屋角,拿扇屏風一這;將隨身攜來御用的法物,以及黃繪繡龍的桌圍,椅披。帷帳等等鋪陳起來。其中有個姓吳的太監是頭腦,跟明善相識,迎上來急急說道︰「明大人,萬歲爺在路上了!你什麼也不必預備,只關照府上大小回避,廚房里多派下手接應,你自己快去換衣服!」

「是,是!多承關照。」

明善如言照辦,剛換好衣服,皇帝已經騎馬到門——為的是出宮微行,服飾不能不換,著一件大紅絲圖花的箭衣,下穿青袖散腳褲,褲腳塞在羊皮短靴中,形似燈籠,是時下紈褲子弟最風流的打扮。

「奴才明善接駕!」

「起來、起來!」皇帝拿皮馬鞭,輕輕在明善肩上敲了兩下,「朕來看看你的樣子。」

這一下明善才想起,誤了一件大事,張口結舌,無以為答,幸好同來的肅順了解,「回萬歲爺的話,樣子做得很精細,怕損壞,是裝在箱子里的。」他說,「請萬歲爺先吃點水果,消消暑氣,奴才叫明善趕緊預備,不必多少工夫就可以抬上來看。」

「是、是!不須多少工夫。」

皇帝不答,甩著馬鞭,直往里走,肅府廳上正中已設下一張細藤靠榻,皇帝往上一坐,隨即打扇的打扇,送手巾的送手巾。擦淨頭面手臂的汗,有個太監雙手捧上一只極大的水晶碗,碗中是紅彤彤的冰鎮西瓜汁,浮著晶瑩發光的碎冰塊,皇帝單手接碗就口,只听連續不斷的「咕咕嘟、咕咕嘟」的聲音,一口氣喝干了,一面抹嘴喘氣,一面說道︰「好痛快!」

「天氣太熱,主子先歇一歇,用兩塊點心,奴才下去催一催他們。」

「去吧。」皇帝吩咐,「要快一點。」

各種涼菜涼點心早就預備好了的,用食桌抬上來就是,吃過一碗八寶涼粉,一碟冰鎮地力糕,就著應時的水果,皇帝慢悠悠的享用著。

這時明善和雷廷昌幾個已將‘新園子’的樣子,裝置妥當,肅順指揮著,用八個人抬上一張極大的方桌,就放在御榻前面開始講解。

果然如所預期的,對那兩翼回環鉤連的平房,皇帝在了解其中的奧妙之後,就像一個聰明的孩子玩七巧板那樣,簡直著迷了。

然而皇帝還是只知道隱秘曲折十分好玩,猶未想到另有妙用,肅順自然要指出來,「萬歲爺,」他略略放低了聲音說︰「藏個人在里頭,十天半個月沒有人知道,哪怕找到了地方,不識其中的門道,近在咫尺亦尋不著。」說著,指點樣子上一處轉角的房屋,輕輕推了兩下,房屋的形狀,馬上就改變了。

「妙,妙!」皇帝心頭狂喜,他領略到了其中的奧妙,只要「新園子」建成,不論自己做什麼,都可以藏在這里,不必顧慮有何干擾,那是多安逸的一件事。

「這種造法,還有一樣好處,看時會啟閉那些門戶,迎風避雨,冬暖夏涼,最舒服不過。」

看著擺滿了一桌子的燙樣,思考著昨天肅順和自己說過的,三百萬兩銀子的造價,皇帝猶自有些不托底似的,「肅順,三百萬兩銀子,真的能夠做下來嗎?」

「回皇上話,奴才和內務府幾位大人計算過,三百萬兩銀子,只多不少!」他大聲答道,「出了岔子,您問奴才的死罪。」

「這可是你說的,便算是軍令狀了!」皇帝又想起來什麼似的,「對了,若是此時動工的話,到幾時能夠完成?」

「若是材料、人員盡數齊備的話,有兩年的功夫就能完成了。」

「那,誰來監工呢?」

「奴才想,不如由明善明大人來?派他督工,是為的他朝夕伺候萬歲爺,工程上哪里不中意,他隨時可以遵旨修改。」

「你呢?你做什麼?」

肅順一听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讓自己在北京負責此事,正好有些話順勢提起,最容易得皇上的寬免,當下跪倒奏陳,「奴才雖才德淺薄,原也不敢推辭皇上所交付的差事。只不過,山西省內,另有行宮肇建在即,奴才……」

「哦,對了,還有山西那邊的公事呢!」皇帝給他提醒了,改口說道,「既然是這樣,萬壽節慶之後,你就回省上任吧。哦,還有,山西那邊的行宮,也不必建了。左右朕在你那里也呆不得幾天,動用大批國帑,沒的勞民傷財。」

「喳!」肅順心滿意足的踫下頭去,嘴里大聲答應著。

皇帝又轉過身去,看著明善,「明善,監工的事情雖然是你的差事,但朕隨時會派戶部司員到部查點賬目,若是給朕發現,你從中拿了一兩銀子的回扣,仔細你身上的皮,嗯!」

「是,是,是。奴才天膽也不敢行此悖逆之事。」

「你最好不要敢。」皇帝于明善卻沒有那麼多的溫文爾雅,冷冷的瞪了他一眼,轉過身去,「肅順?」

「奴才在。」

「還有一件事……」

肅順和內務府所搞的這一套把戲,自然也瞞不過外廷朝臣,皇帝更加不想隱瞞,軍機處叫起的時候,把此事提了出來,載垣第一個踫頭答說,「……奴才和肅大人詢謀僉同,皆以為皇上十數年來,為國事操勞,愛民如子,朝臣共見,正如百姓辛勞一年,到了秋後,也是到了收獲之時,安享辛勞成果,正其時也。」

皇帝臉上帶著得意而滿足的微笑,卻並不急著表態,轉而問道,「閻敬銘,你是管戶部的大臣,你以為明善的這番奏折,可還有操行余地啊?」

閻敬銘早就打好了月復稿。這種事情,在他本心來說,自然是一百個不願意!國家剛剛有了點錢,從上到下就要開始窮奢極欲的折騰了嗎?但皇帝這十年來,從未有太多傳派差事,為一己私欲,勞動民財的舉動。如今要在圓明園中另行翻新、構建一處景致,不說自己的幾句話能不能讓他打消念頭,就是真的做到了,日後人家只會說自己,于皇上沒有半點孝心!但若是就此而往,上下同行靡費,自己身為大臣的,也不能不想到前面。

听皇帝問道,他膝行一步,踫頭答說,「臣也附議。但臣以為,建園子所需款項,及往來使用名目,都要有賬目可供稽查,為日後戶、工兩部清查計,為內務府並經手大員自身清白計,臣以為,當酌派專員,從旁認真料理。方可始天下臣民仰望聖上安康如意的一番孝心,不至于落到空處。」

「也好,這本來也是朕所擔心的。」皇帝俯準,他說,「就交由你和袁甲三吧,朕給你們兩個人隨時可以到戶部、工部、內務府查驗考核工程款項使用明細職權。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攔。」他琢磨了片刻,又說道,「內務府報上來的款項是三百萬兩,你下去之後,行文戶部,再派稽查司的朱學勤帶人復核一遍,把詳細的數字奏擬上來,日後朕再下旨。」

閻敬銘想,這已經是在工程開始之前,所能杜絕內務府官員上下貪墨的最好辦法,至于工程正式開始,無非是自己和袁甲三多多辛苦一點,不定時的到部查賬,也就是了。當下踫頭領旨,「是。臣都記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