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第二元勛 第93章大軍開拔之前 1

作者 ︰ 食神如來

第93章大軍開拔之前1

第93章大軍開拔之前1

(書友們給力)

很快又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一個月,龍飛沒有過分的關注那方面的戰爭,而是每天都提出幾個小時在軍營里,效果很不錯,因為99師和警衛團已經打過了幾次的戰斗,由著他們的輔助,整個部隊的提升很大,戰斗力已經得到了龍飛的認可。關鍵的是多次的戰術演練過程中,地下的指揮將領以及參謀人員都表現的十分出色,而且有不少的可堪大造的人才也不斷的冒了出來,因為這,龍飛樂個不停。

新武器的應用如同高射機槍的射擊網,以及反坦克地雷的排陣都已經熟練。看著10多萬,雄赳赳氣昂昂的戰士們,龍飛此刻可以說是信心無比膨脹。連對上海方面的戰事的擔心都放松了不少。

上海方面的情況也越來越差,雖然還在手中,但龍飛知道,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9月20日日海軍第2艦隊司令通告各國駐華使節,日空軍將轟炸南京,指定各國官兵離開南京。此通告遭到蘇、英、法等國抗議。

9月21日我統帥部令第3戰區調整部署,分為右翼、中央、左翼3個作戰軍。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轄第8集團軍及第10集團軍;中央軍總司令朱紹良,轄第9集團軍;左翼軍總司令陳誠,轄第15集團軍及第19集團軍。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日陸戰隊在崇明登陸。

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央7月15日交付國民黨的《**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蔣中正發表談話,承認**的合法地位;並公布**7月15日發表的《共赴國難合作宣言》。滬戰重心移江灣。劉行、羅店方面戰事激烈。

9月24日蔣中正答外國記者稱︰「中國為各國而戰,各國應該援助中國。」

9月25日連日來,戰事重心仍在江灣、羅店、劉行等地。日軍援兵增多,又一批軍火抵滬,其主力艦「長門」號、「陸奧」號也先後到滬。

9月28日日軍發動第4次總攻。國聯大會一致通過中國問題議決案,譴責日機濫炸中國平民。

9月29日日海軍司令派員訪英、美、法等國駐滬海軍司令,要求各**艦移泊浦江下游,以便日軍進攻南市。

9月30日中國代表在國聯大會上,要求確認日本為侵略國。日軍在滬參戰兵力增加到20萬人以上。日軍步、騎兵向劉行東北我軍陣地猛沖,突入陣地約3公里。我軍轉移到藻 、陳行、廣福、施相公廟一線。

10月1日日首相近衛、陸相杉山、海相米內和外相廣田舉行四相會議,決定《處理中國事變綱要》,擴大華北和華中戰局,設想通過10月攻勢,迫使南京政府議和,以結束戰爭。日軍部署對上海的兵力︰1、以3個師團向大場鎮攻擊;2、第11師團進入楊涇一線,回旋掩護其右側面;3、以第13師團作第2線,在主力的右翼之後;4、攻擊大場鎮,進入蘇州河一線,向南推進;5、進攻目的是進入蘇州河一線,消滅上海北面的中**隊,封鎖上海西南面,進而攻擊南翔。據上海《立報》訊︰「八.一三」以來,日軍傷亡已逾14萬人。

10月2日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限部屬3天內佔領嘉定、瀏河、劉行、大場、閘北、浦東等處。敵集中兵力向羅店、劉行發動進攻;我軍沿滬太公路撤退約1000余米。晚,敵以輕型戰車30余輛,協同步兵1600余人,由北四川路沖入我方警戒線。英國倫敦推行「大中華運動」,支持中國抗戰。

10月3日晨,日軍向滬太公路東西兩側進攻,使用毒氣及達姆彈。敵艦駛入常、澄交界的段山港,向岸上民房轟擊。

10月4日日外務省特派在野外交家伊藤等10余人抵滬,誘脅我軍停止抵抗。戰斗仍在羅店、劉行附近進行,敵企圖渡藻 。

10月5日夜,我空軍轟炸日軍陣地。

10月6日敵主力分2路進犯︰一路由羅店沿滬太公路,經施相公廟向嘉定進攻;在劉行方面之敵,經廣福鎮向嘉定進攻。一路由顧家宅強渡藻 ,抵南岸進襲廟行;張華 之敵西進,威脅江灣、閘北之線。國聯大會通過關于中日沖突事件的議決案,譴責日本,聲援中國。

10月7日敵第3、第9兩師團在優勢炮火掩護下,由藻 北岸向我第87師及第1軍正面強行渡河,被我軍擊退,成拉踞戰。我軍冒雨反攻黃浦江沿線,炮戰激烈。

10月8日駐滬日軍總司令聲明︰日軍進攻之目的,在于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10月9日國聯邀請13國在北平舉行「九國公約會議」,尋求解決中日爭端辦法。日軍犯廣福鎮、西六房宅,均被我擊退。

10月10日中國外交部照會國聯,聲明接受「九國公約會議」的邀請。連日來,閘北的六三花園、八字橋、浦東、蘊藻濱等地均在激戰。

10月12日蘊藻濱我軍大捷,日軍主力傷亡甚重。

10月15日國府軍委會發布訓令︰「前方自應奮勇迎戰,如有擅自退卻者,當予依法連坐,其余戰地文武官員佐,亦應各本天良,一致抵抗。如有擅退或抗擊不力等情事,亦當依法嚴懲,絕不寬貸。」根據國府上海社會局統計︰抗戰前全市總計商業廠號10.9萬家。日軍侵上海,僅全市社教機關的經濟損失就達1094萬元以上。

10月21日中國增援部隊第21集團軍到淞滬後,為恢復蘊藻濱南岸陣地,決定對地全線反攻,以第48軍第1路,向黃港、北侯宅、談家頭附近蘊藻濱南岸之敵攻擊。以第66軍為第2路,由趙家宅向東攻擊;以第15集團軍的第98軍為第3路,由廣福鎮側向孫家度、張家宅之線攻擊。原守備各師,各向當面之敵攻擊。全線于19時開始攻擊,激戰連夜,各路均有進展,克服30余處村莊要地。

10月22日敵主力在飛機及艦炮支援下,向我第21集團軍反攻,激戰至23日,雙方傷亡甚大。我軍退守小石橋、大場、走馬塘、新涇橋、唐家橋之線。第170師510旅旅長龐漢楨、第171師511旅旅長秦霖及團長廖雄、謝鼎新、褚兆同等陣亡。

閘北至廟行、陳行以北陣地均無變化。日軍在寶山縣城組織偽縣政府,任命日本人吉田為縣長。

10月24日復旦大學我軍陣地失守。

《《《《《《《《《《《《《《《《《《《《《《《《《《《《《《《《《《《《《《《《《《《《《《《《《《《《《《《《《

**已經在淞滬戰場投入了近70個師,70萬**戰士,目前為止已經犧牲了26萬戰士,高級將領也犧牲了不少。有不下于是個師是徹底被打光了,無法恢復編制。

而日本鬼子總共投入9個師團,一個坦克師團,近30萬人,目前為止死了15萬人左右。除了一開始因為龍飛部日軍第十一,第十三師團建制取消外,其余的師團或多或少的都有損失,但並沒有傷及筋骨。

此刻日本在上海派遣軍序列的師團以及分別的兵力︰

第6師團︰谷壽夫中將,參謀長下野霍一大佐20000人

第109師團︰山岡重厚中將,參謀長倉茂周藏大佐20000人

第114師團(宇都宮)︰末松茂治中將;參謀長︰磯田三郎大佐20000人

第3師團(名古屋)︰藤田進中將參謀長︰田*利雄大佐12000人

第9師團(金澤)吉住良輔中將參謀長︰中川廣大佐18000人

第101師團(東京)伊東政喜中將參謀長︰西山福大佐18000人

第18師團(久留米)︰牛島貞雄中將;參謀長︰小藤惠大佐18000人

以及一個坦克師團坦克300輛

(前幾天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文章題目《日本少年預言中日開戰》)

這個明眸皓齒的少年時吉野的兒子,他給我鞠躬,也會說︰「請多多關照」,普通話比他父親還好。吉野在中國開設公司好幾年了,已經融入了這里的生活。在這座城市里有屬于他的別墅,汽車;在這座城市里,他的事業如日中天。

「這是我的兒子,前天中午剛到中國,過了這個暑假,就要在這里讀書。」兒子來了,吉野特意給自己放了5天的假期。「我先看一下這些文件,您給我兒子當半個小時的中文老師,完了我請您吃味千拉面。」吉野說

「不了。」吉野僅有的兩次請客,敷衍的中國人沒有一個吃飽過。「您先看文件,我在廳里看一會電視。」

「那好,您請便。」

傍晚時分,幾十個頻道都在播開會新聞,吉野的兒子把遙控遞給我,一絲是讓我來選頻道。我擺擺手說道︰「隨便吧」這樣,我們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他告訴我,他今年13歲,在日本讀相當于我們這里的初二,學校里沒有中文課,但他的中文已經3年了,這個暑假到中國來,準備讀完高中後,回日本讀大學。

我問他︰「為什麼不在中國讀大學?」

她搖搖頭說︰「不知道。」他問我︰「你們中國為什麼天天開會?」

今天是星期天。我無法回答,反問他︰「你們國家不開麼嗎?」

「開,在國會,議員們開會,但不是每天都開會。」他問我「你認為,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會發生戰爭嗎?」

「希望不會。」我說「我們中國人都不希望戰爭。」

「你們是因為打不過我們,才希望不要戰爭麼?」

我被眼前這個13歲的日本男孩問住了。從他稚氣的臉上看不到挑釁,他把一個藍色的塑料夾打開,飯給我看。

第一頁是獲獎證書,有一枚印章和一個簽名,後面兩頁大蓋是文章的正文,題目是︰《20XX年,向中國開戰》。日文與中文有相似之處,我看明白了︰這是一篇學生寫的論文,預測日本未來對中國的戰爭。里面寫道︰「長遠的原因︰日本資源匱乏,與中國爭奪資源。近因︰中國統一了台灣,台灣海峽變成中國的內海,是日本海上運輸成本增加,造成能源供應緊缺,引發經濟危機。結論︰日本取得勝利,封鎖中國東海、南海;取勝的原因︰一、全國共同努力;二、美國海軍出兵支援。」

中國的少年天才我們听說過,13歲已經是大學二年級了,但還是天真爛漫的個性。這個13歲的日本少年能夠預測一場戰爭,這是我吃驚,而我也看不出他的長相有什麼不同之處。我想這不是少年的天性,也不是正常人的本性。這說明他收到了關于危機、生存、戰爭的教育,說明他的學校,他的家庭乃至他的國家都在暗暗地準備著。

(後面的還有一些就不重要了。反正我看完這篇文章是記憶猶新。同時也感到很大的壓力。我不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不是也同如此,希望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戰之第二元勛最新章節 | 抗戰之第二元勛全文閱讀 | 抗戰之第二元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