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天帝 第七卷 寒山夜雨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陳年舊事悲如許

作者 ︰ 三水

繼續努力寫,求收藏!求紅票!

此時,再看方子晴,臉已經是默然垂淚,點點淚珠滑落臉頰,濺落在鮮艷的牡丹花之,好似明珠忽墜金紫,越顯得牡丹的華貴絕艷之美。

成周與宗周的正統之爭,事關人皇法統歸屬,關系到中土人間億兆住民,利益牽連之大,彼此爭斗廝殺之慘烈,方子晴怎會不知道?

五百年歲月,就傳承了四十八代族人;僅是四百年時光,就接連戰死了三十八代傳人;自三代以下,每一代成周王室血脈的繼承人,無一不是壯志未酬就死於非命,竟無一人能夠安享天年!

方子晴年紀輕輕,正與夫君情濃意蜜時,就親眼目見夫君在宗周王室的刺客的圍攻下力戰而死。此般慘痛的血淚教訓,她又怎會不銘記于心?

只是,成周王室血脈的傳續,並非她一人一言就可以定下。成周王室血脈的傳續關乎到天子劍,關乎到人皇法統。背後更是關系到千千萬萬的人,關系到四十八代死難的先君和數十家卿族世家。

成周復國的意志、對人皇法統的堅持,她能為獨子擋了十六年,又豈能擋一輩子?

海銳之意,是想勸她看透恩怨情仇。然而,人世多愁,自在之得又有幾人能夠?

「我也知真人所言與所欲皆是善意善心,全然為我與少君的血脈傳續著想。可是真人怎知道我心中苦楚?」

「若是我能一言而定,斷然不會讓我兒涉及成周與宗周之爭。若是我兒一日不踏入煉氣修行之道,我就便是死,也必然要為我兒擋下那些壓力,可是人謀不如天算,我千算萬算,我兒最後還是踏了煉氣修行之道。」

「一旦煉氣修行,我兒體內的成周王室血脈就會散入四肢百骸,盡除方家血統。從此,我兒方興便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方家子,而是成周王室血脈的唯一繼承人。帝都宗廟之中,必然有相應異象出現,宗周王室的刺客密探,又豈會放過我兒。我此時再不為他多爭幾分勝算,又能做什麼?坐而待斃嗎?」

宗周攻滅成周,毀其都城,卻只將成周的宗廟拆而不毀,最後連土木石瓦都一並帶回帝都重新安置。這就是所謂的‘並其宗廟’。

後來,成周王室的第九代成王和宗子被囚禁于帝都。宗周王室為了避免成周遺脈重新隱匿民間、再度積蓄復國力量;同時也為了盡快找到另外半闕天子劍,讓他們宣稱的人皇法統名正言順;便以第九代成王與宗子身的成周王室正統血脈為引,以成周王室過去的宗廟為基,施展秘法監視偵測天下間成周王室的血脈繼承人。並專設偵知暗殺機構秘龍衛,網羅天下高手,專司追殺成周遺脈。

從此,每當成周王室有血脈繼承人出世,設立在帝都的成周宗廟之中,必然就會有相應的跡象出現。這些跡象不但精準,而且連繼承人所在的大致方位,都能隱約偵測出來。正因此,至九代以下的成周王室繼承人,多在少壯年間,就被宗周王室的密探偵知,隨後便是秘龍衛的刺客群起絞殺,竟無一人能安然活到三十歲。

方興之前一直沒能煉氣修行,方子晴尚能用成周王室創造的秘法,將方興體內的成周王室血脈禁鎖在幾個單獨的氣竅筋脈內。這時候的方興,全身下流淌的都是方家的血統,並不能算是成周王室血脈的繼承人,因而帝都的成周宗廟也就無法現新一代成周王室繼承人出世的跡象。

然而,一旦走煉氣修行的道路,真氣胎動之後,一切便無法隱藏了。天地靈氣涌入方興體內,沖毀氣竅筋脈外的禁鎖。成周王室的血脈承人皇,如其說是有煌煌之威,倒不如說是霸道絕倫。一旦失去禁鎖的壓制,就會立即流散入方興全身下,游走于四肢百骸之間,自動清除方家的血統。在將方興徹頭徹尾的變成一名成周王室的血脈繼承人的同時,也將他的存在和大致方位傳遞給了宗周王室。

以宗周王室對剩下那半闕天子劍的在意程度,恐怕現在前來偵察追殺成周王室繼承人的秘龍衛已經將至東平了。雖然他們並不知道成周王室血脈的新繼承人就身處東平,也知道這位新繼承人的年齡、相貌等具體情況,但是這個世界的事情只要用心去查,總是會有蛛絲馬跡可以追尋的。

若無意外,方興成周王室繼承人的身份暴露,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身份暴露之後的結果,自然無需費心費力去想——有四十八代先君死難在前,方興又豈會例外!

方子晴回想與夫君相處的時光,短暫而甜蜜,又思及獨子將要面臨的一切,心頭淒涼,言語已近乎淚音。

「我十六歲時,夫君便戰死在我面前。難道等我鬢未白,就要眼睜睜的看著膝下獨子也要死在我面前嗎?」

海銳聞言亦垂淚,嘆而求罪道︰「少君之死,皆我之過也。當年,我接到人皇調令,心中也隱約察覺這或許是宗周王室的調虎離山之計,卻依舊從令而去,致使少君一人陷于危難之中。此事,我雖依天道依本心,但卻因此失一摯,心中悲痛,莫不悵然!」

方子晴的夫君,名喚姬逸,為成周王室第四十八代少君。生前與海銳互為知己之交。姬逸戰死之時,他與海銳相約,兩人同行赴一處宴會。途中,海銳卻意外接到了人皇律令,命他立即動身前往千里之外的一處海島。

海銳長生真人,按照長生秘境中人的俗約是不能參與成周與宗周之間的沖突的。當時的情況是海銳隱姓埋名,以一個普通後天宗師的名義與姬逸為。然而,這道人皇律令卻清楚找到他,所以他接到人皇律令的同時,心中也在暗自懷疑這是否是宗周王室假借人皇律令搞的陰謀行徑。

雖然海銳當時位列長生真人,以人皇與天地萬靈的誓約,他是不能違抗人皇律令的。但是,宗周王室攻滅成周之後,不但違抗了人皇遺志,而且明明只有人皇印和半闕天子劍在手,卻強行宣稱人皇法統。

海銳要是以此為理由,不遵從人皇律令行事,也是說的過去的——只要能夠扛下宗周王室隨後的誅殺,就可以用人皇法統不正的名義,避開天地萬靈誓約中的強制力——至少當時已經有不少大能者如此行事了。

可是,海銳這個人卻是一個原則理念很強的人,極其重視秩序,所求的大道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尊皇攘夷,在人皇法統下,建立王道樂土與人間天國。’因此,他即便心中懷疑人皇律令帶有陰謀,卻依舊按照人皇律令的命令行事,棄約而去。

卻不想,那人皇律令正是宗周王室的陰謀。海銳以長生真人之身,與成周王室的少君善,甚是被宗周王室忌諱。那道人皇律令正是調虎離山之計。當海銳離去之後,宗周王室的秘龍衛便再無忌諱,群起而攻之。成周王室第四十八代少君,便戰死于濟州明湖之畔,猶如成周王室的前輩先烈一樣英年早逝,年僅二十。

海銳趕回來之後,摯早已戰死,而方子晴在一群忠誠衛士的保護下,被秘龍衛圍困。他大悲之余,只能為收尸,順便救下方子晴與一干忠臣。等他听聞,姬逸名義是邀他同行赴會,其實是想借機對他出示成周王室保存的另半闕天子劍的時候,更是悲愴到放聲大哭的地步。

原來,海銳隱匿長生真人的身份與姬逸平輩論交。日久,海銳的身份與秉性也被姬逸漸漸知曉。姬逸知海銳有尊人皇的原則理念,便想用半闕天子劍消除他的心結,以安摯之心——這樣即便宗周王室以人皇之命指使海銳的時候,海銳也可以用半闕天子劍所代表法統擋下亂命,如此海銳就可以不用違抗自己的原則理念而抗命了。

成周遺脈,歷經五百年的風風雨雨。在這段黑暗慘痛的時光中,成周王室幾乎失去了一切,只剩下那半闕天子劍。五百年來,四十多代仁人志士的慷慨死難,只是為了保全那半闕天子劍和那柄劍背後所代表的人皇法統。成周王室的成員,從一出生開始就開始培養‘頭可斷、血可流,劍不可失’的恆志。

一直以來,成周王室所保存的半闕天子劍都一貫秘不示人,保密的程度甚至讓追殺他們的宗周王室也懷疑剩下的半闕天子劍是否在他們的手。然而,姬逸卻為了安摯之心,便要以劍示,可見他待之誠,為考慮之切。

海銳性格中的漏洞,姬逸本已想到。可惜,他正欲準備補闕的時候,宗周王室卻早行一步,搶先利用海銳性格中的漏洞,調離海銳,從而順利擊殺他。等海銳明悟宗周王室之謀,體會到摯對他的良心用心時,已經無濟于事,人已逝,唯有悲愴大哭。

「我未殺少君,少君卻因我而死。」海銳道,心頭惆悵。

……

……ako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霄天帝最新章節 | 九霄天帝全文閱讀 | 九霄天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