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天帝 第七卷 寒山夜雨 第二百四十七章 往事上溯五百年

作者 ︰ 三水

這一章寫得太累了,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我推敲好久,硬生生從腦中、從筆下擠出來的。甚至為了閱讀感,反復朗讀,以求段落的最佳順序。折騰太久,更新晚了,不好意思。我繼續去寫,求些收藏與紅票的支持!

世人都道四百年大周,豈聞成周與宗周相爭八百年;萬民只知帝都禁城之中有大周天子,哪曉天地之間自有人皇統傳千年。

天子不過是一朝之帝王,而人皇卻是人類獨尊中土人間,統御萬靈的統所在。大災變之後,天地絕通,先有人皇五百年伐天、五百年伐地的宏業;而後才有成周、宗周東西二帝互立,人族帝王君臨天下、人類獨尊青羅琉璃界的天下大勢。

人皇成名就之後,飄然離去,不知所終。臨去前,留至寶天子劍、人皇印與二子,立成周、宗周二帝東西互立,各統其民,共守人皇統。然而,不出三百年,宗周攻滅成周,混成一統,一匡天下。

宗周滅成周之後,毀其都城,並其宗廟,又嚴禁史籍傳承。如今,溯四百年,已無史可查。故而,天下只聞大周之名,而不知成周、宗周之別。

人皇使人類獨尊于天地間,又將天下一分為二,傳于二子,建成周與宗周,各自統御。成周與宗周二帝,除了以王室之力進行統御之外,還廣封他姓眾卿分統各地。時間老去,諸卿漸漸做大,便慢慢衍化成如今的世家大族。

昔日,宗周之滅成周,既是宗周實力強大,但又何嘗不是成周王室想憑一己之力削壓諸卿的緣故。兩周共立多年之後,諸卿做大之勢已經不可逆轉。成周王室妄圖削壓諸卿,只會導致諸卿反叛。最後,叛亂的諸卿果然外引宗周為援,成周遂在內外交困之中為宗周所滅。

然而,‘成周與宗周二帝東西互立,各統其民,共守人皇統。’終究是人皇的遺志,宗周滅亡成周、毀成周一脈傳承、獨霸人皇統,畢竟不是什麼名譽的事情,若是被人道破也不光彩。

成周滅亡之後,唯恐成周死灰復燃的除了宗周王室之外,就是那些曾經身為成周諸卿的2臣了。于是,那段過往歷史,遂在昔日的宗周王室——如今的大周皇室;過去的諸卿——如今的世家大族聯手下,被合力撲殺。

如今,那段歷史已經被深深隱藏在時間的長河之中,不為外人所知曉。只有極少一批有識學者,才能從古代殘存的只言片語中,知曉那重重隱秘之中的點滴歷史真相,卻又隨即被無數雙大手緊扼,不得言于外界知曉。

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是危險的。除了宗周王室和某些世家大族的深宮高牆內,還有成周宗周共立年代的歷史記載流傳之外,唯有成周王室的遺脈還在追求這段歷史了。

成周滅亡之後,有一批成周王室成員與一些依舊忠誠于成周王室的世卿,攜帶成周一脈的傳承至寶天子劍,逃出戰火沖天的都城,駕舟出海,來到中土人間的北端的一個大島離洛,建立了海外成周。

數十年後,海外成周的王室血脈延續兩代。三代族人的苦心經營,使得海外成周漸漸繁榮。等海外成周傳到第三代宗子手時,按照過去兩帝互立、共守人皇統的規矩,正合應該是成周一脈掌握人皇統的時刻。

人皇有遺命,人皇持天子劍、人皇印號令天下,統御萬靈,為天下至尊。人皇面前,神通不神,真人不真,萬闢易,諸聖避讓!如長生秘境的真人、真君之輩,可以無視人間天子之命,卻絕不能抗逆人皇旨。這是人皇在五百年伐天、五百年伐地的征途中,與天地萬靈共誓約的律令。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人間只有一位人皇。人皇隨飄然不知所蹤,但是卻留下了代表其統所在的天子劍和人皇印。成周與宗周王室,兩帝互立,分掌天子劍與人皇印,輪流守護人皇統,以人皇統傳人——只是統傳人而非人皇,只要無人皇身死的消息傳出,傳人便世世代代為傳人——的身份,使用天子劍與人皇印號令天下。

天子劍與人皇印代表了人皇統所在,只有身集天子劍和人皇印的成周宗周血脈傳人,才可以成為人皇的統傳人。宗周滅成周之後,天子劍隨海外成周一脈出海遠遁,宗周單憑人皇印強行宣稱人皇統傳人。海外成周對此不滿,但實力不濟,只能默認事實。

海外成周王室的第三代宗子姬然志大才疏,不滿成周苦守孤島,而宗周卻能獨霸中土、以人皇統傳人的名號令天下的事實,持天子劍在離洛島登基,亦宣稱為人皇統傳人,與持人皇印的宗周王室爭奪人皇統。

姬然登基宣稱人皇統傳人時,天子劍與人皇印相互抵觸,天地大變,世有異像,消息傳到中土帝都,宗周王室怒不可遏,組建了一支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艦隊。隨後,大軍渡海出征,要用武力從海外成周手中奪取天子劍,獨佔人皇統。

成周與宗周之間的戰火再起,海外成周不敵宗周大軍被滅,第三代宗子姬然在王座前戰死,史稱離洛王。大戰中,離洛島6沉,傳承至寶天子劍亦斷為兩截,一半被宗周王室奪取,帶回帝都。另有半截,被海外成周的余脈收得。

成周最後一批王室成員,分乘九艘寶船,帶著天子劍的殘遺部分,逃月兌戰火,趁著狂風暴雨重新返回了中土,並在支持者的幫助下,隱匿民間,繁衍生息。

天子劍斷裂之後,余下的族人不再宣稱人皇統,退守本位,只登基稱王。姬然三子一女皆死于島沉,唯有一孫姬威存活。成周遺脈因曾分乘九艘船渡海求活而分為九脈,姬威生有九子,使九子分統九脈。姬威死後,成王之位便由九脈傳人共推的宗子擔任。

因王室血脈所剩無幾,成周王室開始與當地家族聯姻,慢慢恢復實力。又是數十年後,成周遺脈的當代宗子與當時的卿程家聯姻,勢力再度興旺。

宗周王室偵知,派遣大軍絞殺。第九代成王與宗子皆被擒,後送入帝都,皆幽禁而死。成周九脈具被殺盡,唯有當代成王之孫與妻在外,得以逃月兌。程家身為卿家族亦被滿門殺盡,只余聯姻之女成王孫之妻在外而得活。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卿家族被滿門斬殺的事例。一時天下震動,已經漸漸做大的諸卿兔死狐悲,紛紛躁動。宗周王室亦一時灰頭土面。此後,宗周王室對成周遺脈明面的追殺也漸漸收斂,外松內緊,多改為暗中活動。

第九代成王與子皆死之後,宗周王室更是宣布成王一脈血統徹底斷絕,同時嚴禁史籍,滅絕相應歷史記載。至此,宗周王室在兩周的爭奪中大獲全勝,再無需擔心成周王室復興的可能。

不過,宗周王室也知道︰只要余下的成周王室血脈一日不滅,半闕天子劍一日不歸,宗周王室宣稱的人皇統傳人,便一時名不正言不順。世眾多只服從人皇號令的強橫存在,也多違抗、抵制宗周王室之令。

為此,宗周王室對成周遺脈的追殺,表面因‘成周王室血脈的斷絕’——宗周王室宣傳的——而停止,但是暗中收捕的力度卻大大增強。只不過,一切皆秘不示人罷了。

成周王室卻因此次大劫,僅余最後一位傳人。因第九代成王和宗子被執送帝都時,這位傳人既未能登基稱王,也沒有成為宗子,只能為祖父和父親退避王位和宗子之名,只稱少君。此後,成周遺脈傳人便以少君之名示人。

九代之後,成周遺脈又開始慢慢繁衍生息。只是自從九脈傳人皆被殺盡之後,成周遺脈的勢力就大為削弱,而宗周王室又加大了捕殺力度。至第十代開始,以後的成周傳人,絕大多數都在年少的時候就被宗周王室偵知,大多少壯年間便不幸橫死。不過四百年的時間,成周的血脈便往下傳承了三十九代。死難族人之多,堪稱壯烈。

成周與宗周之爭,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在。成周滅亡五百多年後,歷經四十八代傳人,仍然還有成周血脈的繼承者與忠誠于成周王室的忠臣義士高舉成周旗幟,為恢復舊國山河而積極奔走。

而方子晴之夫,便是成周血脈的第四十八代傳人、代成周少君,生前與海銳善,互為知己。

正是知曉成周與宗周互爭正統的慘烈,海銳方才力勸方子晴。這才有了以長生真人之貴,卻只持人之身,下伏問惑于方子晴一事。

海銳的三惑、三問,至情至性,方子晴無語以對,頹然跌坐之後,唯有愴然淚下。

的確,她曾深恨海銳私下潛去,致使夫君獨軍苦戰身死,但她亦知海銳此刻所說之語,句句真誠,透帶誼,實屬肺腑之言。然而,她能如何回答?

昔日,海銳棄而去,是有苦衷;今日,她方子晴暗促獨子爭正統,難道就沒有苦衷了麼?有之,有之!只是萬般言語堵在胸口,卻說不出口。

終而,千言萬語卻只匯出了一聲嘆息——「哎!」

……

……ako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霄天帝最新章節 | 九霄天帝全文閱讀 | 九霄天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