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62 蘇約內斯人的大手筆

作者 ︰ 杜克血蠍

打不出去,萬尼烏斯索性安安靜靜的窩在卡狄練兵

而與此同時,卡狄諸部族也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沒別的事,就是把諸多村落聚集到一起,建設成城市

不過,城市建設什麼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別的都不提,光是幾萬人居住的房子就是一件要老命的事

再加上落選者回到各自的村落,開始按照萬尼烏斯的鴛鴦陣訓練小規模的團隊戰法,勞動力就變得加緊缺

這些事情對卡狄人造成的壓力都很大

而好消息是西谷要塞那邊已經得到了馬克曼尼人的增援,而歐希西迪斯和黎克伯吉斯也已經帶隊歸來——萬尼烏斯立即將他們的人丟到了卡塞斯山口要塞,並且讓他們派出教官幫忙培訓弓箭手和精銳斧兵

盡管萬尼烏斯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而且專心致志的訓練精兵,但實際上,萬尼烏斯的心底里一直在擔憂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萬尼烏斯一過來就取得了勝利,但實際上他並沒有達到給塞姆諾內斯人制造壓力的目的,沒能按照海爾曼和郎巴底人的約定那樣在一條戰線上取得勝利

然而,等到夏末的時候,來自卡狄北部哨兵的匯報揭開了謎底

從萊茵河的下游,不計其數的蘇約內斯戰艦首尾相接,遮天蔽日的直撲向萊茵河在卡狄的一處淺灘——這處淺灘正對著卡塞斯山谷——按照哨兵的說法,蘇約內斯戰艦幾乎佔據了半邊萊茵河再有一天時間就能登陸,登陸之後一天就能趕到卡塞斯山谷西口

听到這個消息,萬尼烏斯也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日耳曼人的戰艦是所謂的龍頭戰艦,平底兩端高高翹起,靠槳手劃水前進,一艘戰艦能容納六十名槳手——然而,日耳曼人的槳手,尤其是蘇約內斯人的槳手,本身就是部族里最優秀的戰士

敵人出動的戰艦數量以百計的話是不可能造成「佔據半邊萊茵河」的效果的而如果敵人的戰艦以千計,那麼這次聯軍出動的戰士,恐怕就要過六萬人了……

卡塞斯山谷是一條道通兩邊的山谷而山谷兩邊雖然不是特別高,卻也極難通過

如果不是萬尼烏斯已經離開了山谷,並且在萬尼烏斯戰球賽場練兵,那麼這支蘇約內斯人就能將萬尼烏斯堵在山谷里——到時候不必他們親自攻進山谷,只要他們能夠堵死山口過兩個月,山谷里的聯軍部隊都會被餓死

考慮到這段時間里塞姆諾內斯人一天不停的在卡塞斯要塞挑釁,萬尼烏斯可以想象,按照塞姆諾內斯人的想法自己和自己麾下的聯軍一定還在山谷里

而如果自己的軍隊沒能及時的從山谷里撤出來,自己和自己的軍隊就全完了而就算自己僥幸翻山逃月兌,損失了手頭最精銳的主力部隊,憑諸部族的部族軍隊萬尼烏斯根本不可能以劣勢兵力翻盤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敢把駐守卡塞斯要塞的軍隊撤出那麼卡塞斯山谷失守,山谷東邊的塞姆諾內斯聯軍就可以徑直通過山谷——到時候山谷對面十萬軍隊,加上這邊的六七萬人,憑卡狄人的兵力也根本無法抵擋

雖然這種策略近乎簡單粗暴,但卻相當有效,非常符合日耳曼人的風格——抓住機會,以暴力直接壓死對手

不過,既然現在萬尼烏斯本人不在山谷里,而且他手頭目前還有兩萬精兵,那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盡管這兩萬卡狄戰士只是被灌輸了初步的戰斗方略,並且練習了一個來月,甚至沒有經過一場真正的戰斗,但卻已經是目前整個卡狄部族里最優秀的部隊了——而且,考慮到目前卡塞斯要塞那邊並沒有別的軍隊駐守,萬尼烏斯還不能把自己的軍隊從卡塞斯要塞撤出來

于是,萬尼烏斯當即派遣使節前往巴達維、鄧克德里和烏西彼得斯召集援軍,同時帶著自己還沒練成的兩萬卡狄野戰軍前往卡狄淺灘阻擊敵人

萬尼烏斯的軍隊一路急行軍趕到淺灘的時候,他們正看到第一艘蘇約內斯人的戰艦靠近淺灘,讓數十名戰士迅的跳下水,趟水向著岸邊前進

卡狄軍隊看到蘇約內斯艦隊的同時,蘇約內斯人也看到了疾馳而來的卡狄軍隊

面對卡狄人的阻擊軍隊,蘇約內斯人立即加快了前進度

「讓標槍手和盾斧手沖上去,把他們趕回水里去」看著敵人,萬尼烏斯咆哮起來,「槍盾手列陣,弓箭手跟進」

「卡狄人,向前」

緊接著,那些提著盾牌,拎著標槍的標槍手們咆哮著沖鋒上前,一邊前沖一邊將手中的標槍朝著河灘拋了出去

蘇約內斯人大吼著沖上前,之後組成盾陣,原地防御

緊接著,數百支標槍密集的落在了蘇約內斯人的盾陣上

拋出標槍之後,標槍手們放慢了度,讓盾斧手從他們身邊越過

之後,盾斧手迅上前,爭先恐後的抬腳去踩敵人盾牌上掛著的標槍,同時揮斧攻擊

因為盾牌被廢,第一波登陸的蘇約內斯戰士幾乎在轉眼間就被屠戮一空

但幾乎是同時,多的蘇約內斯戰士已經沖了上來

「盾牆防衛」不必萬尼烏斯格外下令,卡狄武士的隊長們已經提前下達了作戰命令——按照萬尼烏斯教他們的,如果處于劣勢,就應該組成盾牆通過鑒定可靠的防衛消耗敵人的體力,扳平劣勢,等待反動的時機

卡狄盾斧武士結成盾牆防衛的同時,蘇約內斯海盜也咆哮著撞上了盾牆

在蘇約內斯海盜猛烈的沖撞下,卡狄武士們齊齊的後退,之後被他們身後的武士用第二層盾牆接下來,止住了後退的趨勢

與此同時,標槍手們也停住了腳步,開始連續不斷的將標槍傾瀉到蘇約內斯人的頭頂

每名標槍手隨身攜帶六支標槍,轉眼間便丟完了

之後,標槍手也舉起盾牌,抽出手斧,加入了盾斧手的盾牆陣列

在標槍手和盾斧手結成盾牆阻擋敵人的同時,萬尼烏斯已經指揮著卡狄人的日耳曼爺們槍部隊組成了六排槍陣,緩慢的向著交戰處靠近

與此同時,蘇約內斯人的戰艦也開始了隊列的調整

看到敵人的動向,萬尼烏斯的心再次揪緊了——不知道是蘇約內斯人的傳統,還是由于受到了萬尼烏斯的軍隊的啟發,總而言之,蘇約內斯人似乎也開始了同軍種統一使用

原本,蘇約內斯人的艦隊先期登陸的幾艘船上攜帶的,全部是帶著盾牌和戰斧的武士——這些武士一上岸就擺出陣列,連續不斷的沖擊著卡狄人的盾牆

但是看到武士們似乎難以沖破盾牆的阻擋,而多的卡狄戰士正在排著整齊陣列趕來之後,遠處的蘇約內斯戰船便讓開了通道,讓遠處的戰船開了過來

將戰船劃到了靠近岸邊的位置之後,過來的蘇約內斯戰士便停了船,收了漿,讓臨近的別的船來幫忙控制自己戰船的位置,之後紛紛取出長弓,開弓搭箭,向著岸上的卡狄人射擊起來

「長槍上前」盡管對于自己是否加了日耳曼人戰術演化進程感到擔憂,萬尼烏斯還是毫不遲疑的下達了命令

面對敵人的箭矢打擊,他即可以被動防御,也可以主動反擊——讓槍頭頂著帳篷布的長槍上前為盾斧武士和標槍手提供遮蔽固然是一種選擇,讓弓箭手上前和敵人對射也是一種選擇

但經過慎重考慮,萬尼烏斯還是放棄了對射的想法

弓箭手並不好訓練,尤其是懂得齊射的弓箭手不好訓練自己這邊的弓箭手站著整齊的陣列,並沒有任何額外的遮蔽,但對面的蘇約內斯弓箭手卻在戰船里,有船幫的遮擋兩下對比,弓箭手對射顯而易見的不劃算

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蘇約內斯人士氣大振,將多的盾斧手投入到了搶灘登陸的戰斗中——甚至,萬尼烏斯已經看到了提著雙手戰斧和披著鎖子甲的精銳武士

敵人的戰艦至少有一千艘,也就是至少有六萬士兵而自己這邊只有兩萬人——如果不是淺灘的寬度有限,自己的隊伍大抵能夠徹底封鎖,蘇約內斯人很可能已經成功的搶灘登陸了

即便如此,萬尼烏斯目前仍舊只投入了半數的軍隊——所有四千名盾斧手,所有四千名標槍手,兩千名持長槍的盾槍手

而在他手里,還有四千名精銳斧兵,四千名弓箭手,和兩千名持長槍的盾槍手

其中,盾槍手已經排成了槍陣——這個槍陣只能遮蔽淺灘寬度的三分之一,離徹底封鎖淺灘還有很大距離,再加上盾牆已經徹底封住了淺灘,萬尼烏斯對于到底要不要將槍陣投入到對淺灘的封鎖上還在猶豫

重要的是,敵人來自艦隊而不是營壘這就是說,對方的補給全部在艦船上——為了保證效果,蘇約內斯人很可能連夜進攻,爭取一次性突破封鎖

卡狄人的軍隊並沒有象萬尼烏斯自己麾下的精銳那樣經過額外的營養補充和體能訓練這就意味著他們在體力上要弱于萬尼烏斯麾下的精銳

而他們的第一次作戰,很可能就是晝夜不停的連續作戰——對于卡狄人的體力和勇氣,以及萬尼烏斯的訓練成果,這都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考驗(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