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

作者 ︰ 石晶藍

尊重道︰「其實就是絕軍師吩咐的事。在軍中。小弟躋居末位。而絕軍師自江湖中來,卻以為小弟僅在溫姑娘之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絕軍師吩咐的事,小弟實在想不出頭緒。故此尚請萬兄援手。」

「原來如此。」萬臨山又一想,自己認為微不足道的事,也許尊重真的非常看重,于是答道︰「此事,愚兄也未曾想過。因為愚兄認為,無論自己怎樣想都及不上絕軍師的主意,所以就干脆打定主意,等她宣布答案。卻不知賢弟能否以同樣的理由回稟?」

「萬兄與絕軍師諗熟,又有一拜之事,故萬兄能,而小弟不能。小弟若以這個理由回稟,有怠慢之嫌。」尊重道。

「哦?是這樣。那,我們現在就想上一想了。」萬臨山邊思考邊說道︰「帶者,領也。吐谷渾屬于游牧國家,軍隊既來,百姓肯定緊隨其後。攜家帶口的,共九十萬多萬人口,根本無法包圍。故不能用驅趕的方式。只能帶領,只能吸引。這一點應該是肯定無疑的了?」

尊重道︰「這一點萬兄不用多想。絕軍師問的就是怎樣才能順利地將吐谷渾帶到包圍圈,自然是帶。」

「要吸引,就要敗,然後讓他們來追。」萬臨山接著道︰「這里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要給予足夠的敗退理由,讓吐谷渾不疑,才有可能來追。二是要給予吐谷渾追擊的好處,或者給予其不追擊的壞處,迫使吐谷渾不得不追。」略一思索,又道︰「對于第一點,我軍有士兵三十多萬人,僅每日的人畜糞便就是龐大數目,實在難以掩飾。若沒有特殊的原因,三十多萬士兵,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敗了,實在說不過去。對于第二點,兵法講究避實而擊虛。杜鵑城、成都等地比起敗北的三十萬大軍,吸引力無疑更強,給予其追擊的好處實在不易。那麼,若給予其不追擊的壞處,以堵截的方式,對進攻杜鵑城、成都及一般村莊的吐谷渾軍隊予以堅決打擊,那樣又反而襯托出主力敗北的虛假。」

尊重道︰「是啊,既不能讓南方的百姓置身于對方的刀劍之下,又要向北敗退。既要勝,又要敗,恰似一對矛盾。」

「三十萬大軍要充當魚餌。難哪。」剛說到這時,萬臨山忽然精神一振,又道︰「咦,愚兄倒還真的想到一法。是這樣,我們假定三種情況的相遇。彼軍我軍,彼軍我民,均是我勝,只有彼民我軍才是我敗。這樣一來,就可以說明我軍雖然戰斗力十分強大,但十分受惜百姓。勝也有理,敗也有理,似乎能夠滿足需要了。」

「十分能打,又顧忌百姓,錯實不錯。」尊重道︰「不過這樣一來,至少就要打三仗,而且彼民我軍的一仗必須放在最後。我軍還要在最後一仗之前,事先佔據北方才行。」

萬臨山道︰「讓我們來具體設想一番。第一仗彼軍我軍最好辦。我軍只須按照通常的情形,爭取一般的勝利就行了。難就難在第二仗彼軍我民。若示之以杜鵑、成都一方的民眾,則我軍處在南方,不利于最終繞到北方去。若示之以一般村莊的百姓,則村莊百姓很可能會被屠殺。我軍事先一方面要哄騙百姓不逃離村莊。另一方面還要查找村莊中個別重要人物並帶離村莊,勞神費力,又于心不安,實在難以周全。」

尊重道︰「其實第三仗彼民我軍豈又不難?萬兄你想,彼軍尚且不勝,又怎會派一般民眾上陣?我軍根本不能保證對方是否會出此下策,亦不能肯定對方是否將此下策押到前兩仗之後。」

萬臨山道︰「看起來,還是有些遺漏。說三仗,不一定只有三仗。如果三仗之後,敵軍又忽然掉頭南下,再次攻擊成都,後果更不堪設想。」

「行了,足夠了。」尊重道︰「想到這些,已經足以證明小弟對于軍師的吩咐沒有怠慢之意了。」

六月三十卯時,眾將齊聚一堂。

因為普遍沒有想出引敵的辦法;個別的,像萬臨山、尊重這樣的,想出的辦法亦十分勉強;故此眾人大都惴惴不安。

片刻之後,雷絕招從內室轉了出來,款款入座,然後道︰「都坐下。」眾人都坐了。雷絕招道︰「兵貴神速。為節約時間,我就不一一問答了。關于吸引吐谷渾到包圍圈的問題,我自己的想法如下︰

「我軍按原藉歸屬分作四部,四萬四川藉士兵先行北上,十萬吐蕃藉士兵回到四姑娘山,九萬劍南藉士兵進駐中江、三台、鹽亭一帶,八萬大理藉士兵則留守灌縣。

「吐谷渾逼近我軍而又沒有行動,說明其未知我軍虛實。見到四川藉士兵慌忙北上之後,吐谷渾將判斷出兩個原因,一是北方西夏邊境有事。二是我們在南方吃了敗仗。又因為北面劍閣一帶的道路艱險,吐谷渾必不肯輕易追擊。這時,他們就會往灌縣、杜鵑、成都方向南下。然後,駐灌縣大理士兵裝作追趕四川藉士兵的樣子,迎頭將其截住,兩軍對峙。

「此時,對于吐谷渾來說,灌縣、杜鵑、成都等南方城市已經遭受大理軍隊的洗劫,已經沒有油水。是否與大理軍隊開戰,十分躊躇。然後,就在他們彷徨無計的時候,駐四姑娘山的吐蕃藉士兵在邛崍山西面北上,自邛崍山與夢筆山交界的山口紅杉坪插出,十萬大軍再次兵分兩路,一路自米亞羅奔赴理縣,另一路繞道亞克夏山口,自黑水往西爾、茂縣迂回。這時,吐谷渾軍隊的主力正在與大理軍對恃,另一部分軍隊守在偏北的方向,防止四川藉士兵掉頭南下,西面完全沒有布防,吐谷渾全國民眾很快地,就會被驅趕到茶坪山的東面。

「當吐谷渾九十萬人口全部暴露在綿竹、什邡一帶之後。百姓的負擔立即顯露。加上地形、氣候等原因,其作戰能力勢必大大削弱。他們東有劍南士兵,西有吐蕃士兵,南有大理士兵,他們只能求和。謀求與大理、吐蕃、劍南的聯合,共同對付四川藉士兵,他們才有一線生機。我們的軍隊在答應聯合的同時,可以假裝以各自先行北上為條件。為此,各軍之間可以假裝一些小的沖突,同時,還可以用小範圍的殺傷直接對吐谷渾施加壓力。被使其不得不接受四川藉士兵前引。吐谷渾夾在中間,其它藉士兵後追的局面。

「整個計劃的基點,在于敵暗我明。其要點,在于吐谷渾軍隊輕率地越過茶坪山。而只要它的軍隊過了山,以後的一切便水到渠成了。縱使其翻然悔悟,也改不了被趕進包圍圈的命運。

「這便是我的想法,我的答案。諸位若有更好的辦法,現在請說;沒有更好的辦法,就不用說了。」

由于都經歷了苦苦的思索,故此眾人听了雷絕招這番計劃,都打心底冒出了佩服二字。萬臨山更是想到︰真正高明的謀略,就像雷絕招的計劃這樣,總是十分簡單,同時又十分可靠。自己原來所想的既復雜又漏洞百出的計劃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吐谷渾進兵四川,遲早都是要過茶坪山的。雷絕招計劃中惟一的一處偶然,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基礎之上的。

「大家既然都不開口,就算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雷絕招道︰「那麼,大家看一看我的辦法之中,有什麼地方是可以改進的?」

萬臨山站了出來,道︰「啟稟軍師,大理藉士兵新降不久,其統領之人恐怕不太好找。」

雷絕招微笑著點了下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又等了一下,見再也沒有人發言了,才道︰「士兵,要的是三件事︰一是糧草跟上,不挨餓;二是盡量打勝仗,盡量保住性命;三是今後轉回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我都能滿足。因此,我不擔心士兵叛變。吐蕃、大理藉士兵都要用原藉的將領,這樣才更像真的。此外,因為分兵的關系,我還要各自委派一名最高元帥,作為幕後的統帥。王濟恩听令。」

王濟恩立即轉了出來︰「末將在。」

「命你為吐蕃藉士兵元帥,率領所有吐蕃藉士兵及其將領,即刻起程。趕赴四姑娘山。」王濟恩撿起令箭,躬身道︰「得令。」叫上洛追堅參、班智達、本欽三人,一齊走了。

「敖聞喜听令。」「卑職在。」「命你為大理藉士兵元帥,率領所有大理藉士兵及將領,駐扎本地,依計行事。此外,還要待機接回成都的傷兵。」敖聞喜撿起令箭,卻道︰「卑職遵命。不過,卑職恐怕德才不足以勝任,有負軍師厚愛。」雷絕招將案機一拍,喝道︰「下去!」敖聞喜心頭一怵,邊忙叫上步賢寓、韋富陽等六將,一齊走了出去。

「鄒衛閩、紀波明听令。」「命你二人即刻對三軍進行輜重分派。」「遵命。」

「鄧帥,」雷絕招對鄧薛關道︰「我們點兵去吧。」

且說雷又招收降吐蕃駐扎通麥的二十萬大軍之後,一面進行整編操練,一面派兵清理被沖毀的通麥,挖掘通往拉薩的道路。

安排停當之後,雷又招將溫玉華叫了過來,說道︰「有一件事,惟有溫姑娘才能勝任。」

溫玉華道︰「不用客氣。軍師盡管吩咐。」

「打你一耳光,行嗎?」。

溫玉華一怔,道︰「若有必要,可以。若是鬧著玩,不行。」

雷又招道︰「打耳光,乃侮辱之舉。打溫姑娘耳光,則煞溫姑娘之威風。哪一天真到了必須折煞溫姑娘威風的時候,必然在眾人的面前進行。如今這里只有你我二人,自然是鬧著玩的。」

溫玉華笑了笑,沒有接話。

雷又招又道︰「這段時間,可把我累慘了。好在終于勝了。我說過的,有我雷又招出馬,就是全勝,也應驗了。」說著伸了個懶腰,「溫姑娘可有什麼按摩、推拿的方法,給我弄弄?」

溫玉華道︰「軍師見諒。按摩、推拿各派均有,惟本門沒有。」

「算啦,還說什麼盡管吩咐。怎麼說你也大我幾歲,完全沒有做姐姐的樣子。」雷又招道。

溫玉華道︰「軍師如果需要,我去將招弟、再招叫來也行啊。」

「別去,坐下。」雷又招道︰「說點正事。你師父給萬臨山的驚風腿法,你看過沒有?」

溫玉華答道︰「看過。」

「那你一定就會了?」

「還不會。」溫玉華道︰「我從未想到過要去學它,所以現在還不會。不過,腿法我是完全記得的,軍師如果需要,我隨時能夠學會。」

「這就好了。」雷又招道︰「冰原派在西夏的地位,有些像我們的泰山派。他們與西夏皇室的侍衛、朝庭的將軍來往十分密切。下一步,我軍對西夏之戰,冰原派定會從中作梗。因為萬臨山的關系,我想給冰原派一個機會。這件事,就著落在溫姑娘肩上了。」

溫玉華想了想,道︰「我們把冰原派所有人士全部抓起來,戰爭結束之後放人,怎麼樣?」

「恐怕不行,我方人手不夠。」雷又招說到這里,起身從櫃子里拿出地圖,在房屋中央的地面上展開,人跪到地圖之上,指點著道︰「王唯天、冷華峰等十位武林高手尋找湟吉卡孟湖的時候,走的近乎直路。隨後的大軍進發,卻必須繞道拉薩、那曲、格爾木,從唐蕃道北上,行程也是相當緩慢的。有些事,江湖營可以提前做了。」

說到這里,雷又招問道︰「你估計,江湖營中能夠直接北上的輕功高手大約多少?」

溫玉華道︰「想來,應該有五十多人吧。」

「嗯,由王唯天、冷華峰等人帶路,五十人即行北上,翻過祁連山之後,先向玉門、成縣兩地刺探軍情,然後分作十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