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

作者 ︰ 石晶藍

萬臨山回到自己帥帳。心道,看來真要自己想辦法了。于是,叫親兵促請敖聞喜、王濟恩等人前來商議。

敖聞喜道︰「挖地道似乎不行。西面的群山泉水眾多,他們還修了護城河,地道多半通不過去。」

尊重道︰「按照小弟對溫姑娘的了解,地道之說肯定是對萬兄的戲言。」

粟玉都道︰「其實,攻取太和城本身並不困難,難就難在萬將軍施令,卻要達到軍師的效果。卑職認為,如果軍師下令,敵軍很快或傷或死或投降,結果倒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我軍絕對甚少傷亡。而按照正常的攻城,要想做到這點,又幾乎是不可能的。」

萬臨山道︰「多謝各位獻計獻策。依在下所見,敵軍如今按照孫子兵法,選擇堅守,有些類似于通麥之役。絕軍師曾經說過,堅守必須有糧,必須安定。我們可以想辦法瓦解敵人的軍心。火炮轟城之策因為神機營一直未能煉出精鐵,不能施行;而神刺營高手騷擾之策就可以在這里采用。此外。我軍還可以在攻城的高架之上射箭,在箭上綁扎火繩,實行火攻。只是這騷擾、火攻兩策能在多長時間內奏效,在下沒有把握。」

敖聞喜道︰「卑職有一計,說來與眾位參詳。太和城城牆很長,一直延綿至西山深處。卑職設想,再怎麼長,也總有完結的地方。如果萬將軍派遣神刺營高手到山上城牆中斷之處,先砍伐一條隔火帶,然後點燃東面樹木,讓火自西向東燒向城內,當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此外,西山水系發達,應該有泉水流向太和城中。如果我軍找到這樣的泉水,然後將桐油倒入泉水,將能極大地幫助火勢。」

「敖監軍之計很毒啊,厲害,厲害。」王濟恩感嘆之後,徐徐說道︰「灑家認為,西山看起來很高,其實不然。讓神機營開路,應該可以讓大軍直接插向大理。不過,兩位軍師以往在攻佔別國之時,總是先行征服對方的軍隊,放過太和不打顯然不符合軍師的心意。因此,攻打太和與迂回進兵只好同時進行。

「大理皇室欲降四川,降意誠懇;杜聞秀則桀驁不馴。對抗我軍。兩者的立場,有根本的不同。太和與大理相距不過二十里,太和的殺伐之聲定能傳至大理。因此,對太和至大理的沿途,我軍不要阻斷,讓大理皇室不斷給杜聞秀施加壓力。這也是瓦解杜聞秀軍心的一個有力的手段。

「總的來說,對太和,就按敖監軍的辦法進攻。同時,萬兄弟還可以派遣大軍埋伏在太和至大理沿途的西山之上,等到杜聞秀軍隊不堪火攻,自太和潰退之時,再行殺出,擊其尾驥,定能大獲全勝。當然了,多數的兵力還是應該埋伏在大理一帶。」

經過兩個時辰的反復磋商,終于得出了比較完整的方案。萬臨山走到雷又招營帳,照例請示一番。雷又招問道︰「城內的百姓怎麼辦?」萬臨山道︰「太和是座小城。杜聞秀必然事先將百姓全部疏散,才能將十萬士兵駐進去。由此可以肯定城中沒有百姓。」雷又招道︰「好。按照這個方案,我們四姐妹和溫姑娘應該埋伏在大理城外了。」

三月十四日清晨,大火在西山點燃。正巧,這日是西風。風助火勢,很快就燒成一道火牆,向太和城推進。灌注了桐油的泉水,像一條噴著火舌的毒龍,率先沖進太和。

水能滅火,但如今水里本來就有火,如何還能滅火?片刻之後,城內只見一片赤紅,更無半分雜色。遍地煌煌燁燁,便如電掣紅綃;漫天灼灼輝輝,卻似霞飛降綺。那窩中豬狗貪性命,西撞東奔;這檐內飛禽惜羽毛,高飛遠舉。更有縷縷黑煙,盡因處處赤焰。直燒得城內房屋翻成火屋,桌椅凳變作燈籠。大理軍倉惶失措,太和城混亂不堪。半個時辰之後,杜聞秀率眾逃逸而出。

埋伏在西山的敖聞喜軍隊待杜聞秀十萬大軍經過了七八萬之後,點燃號炮,呼嘯著殺將出來,一下子就斬斷了大理軍隊的尾巴。

墜後這萬余名大理士兵早就軍心全失,根本不堪一擊。大部分士兵當即投降,少數士兵跳進了洱海。

敖聞喜在吃掉大理軍尾巴之後,留下五千弓箭兵,讓大將俞常泰看守降卒。然後偕同凌向山,率騎兵繼續追擊。

大理城附近,在听到前鋒營行動的號炮之後,尊重、王濟恩、紀波明、呂孝直等監軍各自率兵自三陽峰、雪人峰、應樂峰、龍泉峰、玉局峰一帶分別沖出,頃刻間就將大理城團團圍住。杜聞秀趕到之時,南門外溫玉華及雷家四女早就等在那里了。

太和距離大理很近。大理士兵在奔逃之際隊伍前後拉長。後面的尚在七里橋,就被前面的已經到達大理的士兵擋住。正在驚慌之時,敖聞喜率騎兵追擊而至。大理士兵再也顧不上隊形,紛紛向兩側逃出。

左側是西山,大理士兵沒能跑出多遠,川軍鄒衛閩、粟世雄、景懷忠、葉新圩等監軍率兵自聖應峰、馬龍峰一帶相繼沖出,迎頭痛擊。右側是洱海,由于大理氣候溫和,常年不熱不燥,大理士兵中半數不會游泳,也就等于是死地。沒辦法,只得拼命朝前擁擠。

杜聞秀立定馬匹,尋思著怎樣才能將大理南門附近的川軍殺散,然後逃進城中。眼楮一掃,卻見川軍依然陸續不停地自西山涌出,似乎無窮無盡。心道︰「看來此地便是我斃命之所了。」

「杜聞秀,你還不投降,更待何時?」杜聞秀循聲望去,說話的卻不是川軍眾將,乃是城樓之上的大理皇帝羅仁定。

杜聞秀道︰「皇帝請看,給大理帶來災禍的,就是這五個妖女。末將今日就算拼個粉身碎骨,也要殺了她們。」

大將甫石良卻道︰「元帥。我們大勢已去,不如听從皇命,降了吧。」大將周澤國亦道︰「元帥,降了吧。」

「天道敗壞,必生妖孽。我杜聞秀昂揚七尺男兒,怎能向女子折腰?沖,都給我沖!」杜聞秀驅馬沖出兩丈,發覺眾將士都沒有跟來。掉轉馬頭,喝道︰「怎麼啦?怎麼個個都成了孬種?」

甫石良等將答道︰「我們不想打了。」「元帥,投降吧,投降才有活路。」「元帥。您不為自己著想,也該想想我們的士兵哪!」

「唉……天要亡我!」杜聞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然後抽出佩劍,在脖子上一劃,殉國了。

大軍駐扎城外,小隊人馬陪同雜政司派遣的隨軍官員進城接收大理。

由于在閉合堂扣留一事中,杜聞秀起了援救作用,加之感其英勇壯烈,雷又招、雷絕招專門遣人在城郊洱海之濱為杜聞秀造了一座墳墓。下葬之日,雷家四女一同前往祭奠。

諸事完畢,萬臨山將軍印交還溫玉華。溫玉華拿出雷又招的錦囊。萬臨山拆開,取出折疊的紙張,展開鋪平,見上面寫著︰

「杜曾助我月兌困,不宜相逼。若不降,亦不催促。

「杜惜兵,乃怕痛之狼,終不敢有犯我軍虎威。虎吃狼崽,毋須理會狼在何方,故沿途不需防備。

「我軍緩行,直至大理,杜必然出現。讓大理皇室迫使杜聞秀投降,兵不血刃,上善。」

萬臨山攜帶錦囊找到雷又招,希望雷又招就南征用兵的得失耳提面命一番。雷又招推辭道︰「字是我寫的,但卻不是我想的。這些詞語,文謅謅的,怎麼看也應該是絕軍師的口氣。萬兄找錯人了。」

萬臨山又找到雷絕招。雷絕招道︰「很好。萬相公初次帶兵,能打到這種程度,也算不錯了。這種機會不多,下一次,也不知是什麼時候。

「帶兵首要的一點,是責權統一。古代描述戰前的運籌,常說主帥無計,問眾人計將安出;旁邊一謀士越眾而出,說卑職有一計,如何如何。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主帥相當于閉合堂。謀士就等于官府各司。謀士從自身狹隘的角度出發,所獻之計必然不會考慮整體的後果。就像這次敖聞喜所獻之計,就過于狠辣︰在事先沒有派遣細作到太和城中偵察到底有沒有百姓的情況之下,就一把火把太和城給燒了。因此,今後你要謹記︰沒有主意,就不要升帳。絕不能在升帳之後,再去找人商量。」

萬臨山問道︰「絕軍師是說,如果沒有主意,應當在升帳之前找人商量?」

雷絕招道︰「可以,但不能多,最好只找一個。人多了,與升帳也沒什麼分別。」

萬臨山想了想,道︰「今後若有機會,在下就找尊賢弟商量,您看如何?」

「尊賢弟?你說的是尊重?」見萬臨山點頭,雷絕招又道︰「行。王濟恩、敖聞喜之流兵書讀得太多,很難再進一步。相比之下,尊重還略擅勝場。」

沉默了一陣,萬臨山才發覺,錦囊還在自己手中。于是將錦囊遞過。雷絕招打開錦囊,這才說道︰「錦囊的第一句,說的是特殊的限制。這種限制,通常是沒有的。

「我們知道,迫降敵軍並不只是包圍了事。斗志昂揚的敵軍就算是無路可走,也同樣可以選擇或戰或降。故此一定要瓦解敵人的軍心。

「當初在成都南郊,通過溫姑娘的調遣,已經將杜文秀的軍隊團團圍住。但那時因為三姐和我月兌困,百萬川軍盡歡,人人都沒有殺意。如果硬要迫降大理軍隊,他們很可能會作困獸之斗,有可能得不償失。故此我讓溫姑娘撤去包圍,放走了大理軍隊。

「歷經此事,南征時的用兵自然就受到限制。如果我軍對大理軍隊一再相逼,不僅我和三姐自身要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而且會波及到我們自己的軍心。萬相公以為如何?」

萬臨山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第二句,主要是指明杜文秀用兵的弱點。」雷絕招續道︰「杜文秀在紅峰埋設火藥卻又不炸;在香草坪、丙谷、下對箐等地設下埋伏而又自行撤走,都是因為這個原因。知己知彼是用兵的基礎,詳細研究敵人的特點,就能避免做無用之事,就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萬臨山道︰「在下想來,這一點是最難的。三五年內在下不可能融會貫通。」

雷絕招笑了笑,不理這茬兒,繼續說道︰「我軍緩行而不趕路,其實是瓦解敵人軍心的一個有效手段。在瀘水,萬相公誤打誤撞,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最後敵人全軍投降,無論是否血刃,都順理成章了。」

「唉,其實瀘水過江,正說明在下沒有掌握好行軍的先後順序。」萬臨山搖頭道︰「只能算是歪打正著。」

大理歸降之後,四川將轉入相對和平的時期。故此,溫玉華就哨卡的設置請教兩位軍師。

溫玉華道︰「大理往南的越西一帶雖然無人治理,但常有蠻夷土著騷擾。西面的崇山峻嶺也有許多山口通往緬中。西藏與小勃律多處接壤,西北還有小路通往龜茲和疏勒。原西夏地區接壤回紇和高昌,此外與中原關內的接攘地帶也不能棄之不理。這哨卡的設置很是復雜,不知兩位軍師有沒有什麼打算。」

雷又招道︰「不知溫姑娘算過沒有,四川目前的邊界已達數百萬里,若每一里建一個哨所,每個哨所只設一人,就需要數百萬人。我軍就這麼點人,根本就不夠。而且,國與國之間,通常以大山大河分界,士兵們在那種苦寒之地能做什麼?保衛邊界領土的完整麼?假若別國真的打了過來,幾個哨所的士兵又能濟得何事。因此,軍隊應該集中,根本就不應該設什麼哨所。」

雷絕招亦道︰「正是如此。哨所之功,僅限于傳信。敵軍遠來,乃為掠我村寨,村民亦可報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