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

作者 ︰ 石晶藍

氣若蘭,美姿顏。才學冠人間。萬千財富不需言,權勢更滔天。

找不到,無人要,天若有情須老。雪山峰頂漫飛煙,心眼短安安。

——調寄《喜遷鶯.頭發長》

「無用之計,哈哈哈哈。」王濟恩笑了笑︰「灑家想了一個無用之計,可笑之極。待酒家喝完這杯茶,再與你說。」

「所謂無用之計,是指做一件無用之事,當然並不是說計策無用。

「你想想,假設我一萬軍隊全力防守下對箐,挖塹築壘,修建一些必要的工事,這樣,雖然還是擋不住大理軍隊,並且阻攔的期限估計還是十日,但是,我們卻有可能以一搏五,以一萬人馬的死換取五萬敵軍的傷亡。這豈不是比分兵紅峰更為劃算?」王濟恩道。

尊重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這個結果,只是殺敵更多。而自己依然全軍覆沒不說,阻攔敵軍的目的同樣還是沒有達到。不由得困惑地道︰「晚輩,還是不明白。」

「你要設身處地,站在大理的角度想一想。假如你就是杜聞秀,要怎樣通過下對箐?」王濟恩說完,自顧自又喝起茶來。

尊重一想,假如自己是杜聞秀,肯定會派出很多偵騎哨兵沿途觀察,並隨時向村民打探四川的防御布置,然後理所當然就會得知川軍在下對箐的動靜。只是到底該如何進攻,卻難以琢磨。于是道︰「可惜晚輩不通兵法,猜不到杜聞秀的打算。」

「呃,灑家是問你,殺敵一萬,自損五萬,花費十日,通過下對箐。如果你是杜聞秀,是否願意?」

「這個,晚輩,晚輩不願意。」

「這就對了。你不願意,杜聞秀也不會願意。他必然會繞道。你看這里。」王濟恩在地圖上指點著,道︰「這一帶都是大山大川。近處,是繞不過去的;要繞道,就得走遠處。敵軍如果退回瀘水,經鳳營、姜州、新龍到寧南,繞來繞去,就繞到大涼山里邊去了。此道不能走。那麼。他們就只好溯雅礱江而上,沿岸行軍。這邊,雖然同樣是山區,但由于有江水指路,就不會迷失方向。然後,他們走到這里,可以在冕寧,雅礱江拐彎的這個地方,順著軟心溝,斜插安寧河,沿柯別河而上,翻過鐵寨子,下到大相嶺北坡這邊的南椏河,經石棉、漢源、洪雅,不出兩日,就能到達樂山。所經過的道路,均傍水而行,有水草,不迷路,十分的理想。

「這一番繞道,比起走米易、德昌這邊來說。本來就要多出十日。也就相當于我軍已經攔阻了十日。而且,大理軍行進沿途皆是山區。我們還可以派出小股部隊反復騷擾,大軍還能提前趕到鐵寨子進行攔截。鐵寨子那里的山,可比這里的山要高多了。」

「嗯!」尊重從鼻孔呼一口長氣,心頭的大石終于被搬開了︰「公公神機妙算,晚輩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王濟恩亦有些得意︰「運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指使敵軍,而不被敵軍所指使,方為善戰者也。」踱了幾步,又喝了口茶,轉而嚴肅地道︰「不過,有一點可千萬馬虎不得。此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不能讓下面的人知道,連監軍也不要告訴。以免他們所修的工事稀里糊涂的,那樣就不能迫使杜聞秀改道了。」

三月初三,聖駕啟程。聖駕的行進與一般的軍隊不同。若是一般的軍隊,只需七日就能從開封趕到荊州,溯長江而上,六日可出三峽,十日能至巴州,再棄舟上岸,四日就能到達成都,共需二十七日。聖駕卻不能如此,皇帝乃萬乘之軀,怎能無端忍受顛簸之苦,故只能緩緩而行。再加上繁文縟節,更是耽擱時間。

按一般軍隊西進四川計算,經過虎牙之後。距成都尚有十九日行程。從虎牙送加急文書,從白洋村渡河走旱路,三日便可到萬縣,再三日能至巴州,兩日能至成都,一共只需八日。成都耽擱一天,再發文書三日後能至王濟恩軍前。這時,西進部隊離成都尚有七日。機動軍引敵追趕之前至少需要準備一日,自米易算起至成都正好六日。也就是說,若按一般軍隊西進四川計算,自王濟恩得到訊息的次日,便需引大理軍隊追趕。

迎接聖駕,張永雖然親自出面,然而一切事務,卻依然由負責雜政的張尚之進行安排。按照傳統禮節,考慮某些變故,張尚之與溫玉華約定,自虎牙送出消息之日算起,第三十日,皇帝駕臨成都。八百里加急文書上,用朱砂直接將日子批在上面,以便機動軍掌握。這樣一來,當王濟恩收到聖駕入川的消息之後。大約需要延後十日左右,才能吸引大理軍隊追趕。

三月初十,大理十五萬軍隊跨出車老馬,進軍四川。而此時,機動軍還沒有得到聖駕的消息。

大軍調度指揮,均遵從一定的法度,進行分支。常見者以十人分成一甲,設一個甲長。這日,軍隊剛剛經過桐子林,前軍一個甲長跑到中軍,報告道路出現異常。杜聞秀隨即跟著甲長來到前軍的所在。雅礱江與安寧河交界之處。

甲長指點著道︰「監軍大人,這座橋有些不對。」

杜聞秀看了看。山路本來沿山而進,由于山脈皺折,山路就在此處往里面拐了很大一個彎。大彎的兩端,高度基本一致。後來,可能有人嫌山路過于曲折,就架了一座橋,直接通了過去。「這橋有什麼地方不對?」杜聞秀問道。

甲長答道︰「啟稟大人,這里本來是沒有橋的。這座橋看起來是座舊橋,但是小人剛剛爬到下面去看了一下,下面是很新的木料,顯然有詐。另外,那邊,本來有座橋。那座橋跨過安寧河,通到小得石。但是,橋卻沒了。」

听了甲長的話,杜聞秀記起,自己從四川逃回大理之時,就是從小得石方向過來的。有橋沒橋雖然沒有留意,沒有乘渡船過河,倒是記得清楚。杜聞秀打量了一下地形,命令道︰「把那幾個地方的大樹砍了,仔細勘察地面。」

軍隊行事,雷厲風行。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地方,土是浮土,大樹根須嚴重損傷,顯然移栽不久。自然,那就是原來那座過江橋的所在之處。

「停止前進。往後撤,到桐子林安營扎寨。」

「顯然,敵軍這樣做,是想固定我們的行軍路線,讓我們走米易。」杜聞秀道︰「不過常言道︰‘虛者實之,實者虛之’,還得弄清他們的真實想法才行。何去何處,還請師父示下。」

席大猷道︰「聞秀啊,論武功。我是你師父。論行軍布陣,我連做你徒弟的資格都沒有。你怎麼還跟師父講客氣?」

「謹遵師父教誨。弟子就不客氣了。」杜聞秀道︰「嗯,弟子是想,請師父和三位師叔上山偵察一下,看看川軍的防備情況,然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不錯,這才是人盡其長。」席大猷笑道︰「多年的苦練,正好用來翻山越嶺。哈哈哈哈。」

「還請師父隱諱行跡,最好不要讓川軍發現了。」

「大軍的利箭,為師見過。武功再高,也會變成刺蝟。放心,為師不會拿著雞蛋去踫石頭的。你這番孝心,為師領會了。我這就去叫他們三人。」說完,席大猷拍了拍杜聞秀的肩膀,然後出帳而去。

傍晚,席大猷一行人偵察歸來。將沿途所見告知杜聞秀之後,杜聞秀只是問了一下幾個不太清楚的地方,然後不置可否,只是請他們休息。

一覺睡到半夜,席大猷起身到帳外方便。見杜聞秀帳中依然亮著燈。為了不驚動他,席大猷運使丹田之氣,高抬腿,輕移步,到窗口望了一下。

但見帳中到處是攤開的書籍和地圖,案上、地面幾乎擺滿了。此時杜聞秀正蹲在地上,在一張地圖上仔細查看。稍停,杜聞秀可能是找到了什麼,記在一張紙上,轉到案旁,還拿出算盤拔弄了幾下。

席大猷想道,真像是在做學問。這才是統帥之才。自己若與之相比,差得太遠了。

不出王濟恩所料,杜聞秀果然愛惜士兵,不願硬闖下對箐。而且,繞道的路線亦是逆著雅礱江而行,從軟心溝轉到安寧河,然而溯柯別河而上,直奔鐵寨子;也被王濟恩算中。

杜聞秀大軍經過小得石三日之後,跟蹤而行的哨兵轉回,又花了一日,然後機動軍方才拔營北上。兩支北上軍隊中間的小相嶺,山脈散亂,崖險坡峻,峰高積雪,難以通過。由于落後了四日,若派出小股部隊進行沿途騷擾,根本就追不上杜聞秀的軍隊。這一點王濟恩沒有算中。

為了提前趕到鐵寨子,機動軍自越西的瓦岩改道,翻越冰雪覆蓋著的小相嶺主峰往北二十里處的一個山口。分出一千人,押運糧草輜重,慢慢地繞道迂回。

下到鐵寨子山口,已近酉時。

「大理軍隊很可能明日一早便到。我們只好辛苦點,馬上勘察地形。」王濟恩說道。

一直下到拖烏、中村等地,仔細查看山脈及河流的走向。發覺地圖上標明的鐵寨子,與實際有很大的出入。從冕寧而來,若到了鐵寨子,早就過了山口了。真正上山途中的險關,只有彝海子與瓦羅兩處。

「兵書上說︰分不分為縻軍,聚不聚為孤旅。意思是講,應當分兵的時候不分兵,兵力就會受到牽制而成為亂軍。該集中的時候不集中,又成了挨打的孤軍。」王濟恩道︰「其實兵書是死的,不管你怎麼打,都能在書上找到各自的理由,關鍵還在于運用。在米易的下對箐,我實行合兵,主要是針對敵軍的偵察。現在大理軍隊已經得到九日的平安,士氣已經松懈。要進到接近樂山的洪雅一帶,他們才會重新鼓舞士氣。這樣,我們就可以分兵,同時把守彝海子、大火地、炭保子三個地方。」

尊重問道︰「大火地和炭保子根本就沒有過山的路,我們防守哪里干什麼?」

「小兄弟怎麼忘了?還是那個道理,把自己當作敵軍。」王濟恩道︰「杜聞秀在彝海子受阻之後,同樣想繞道。大火地和炭保子雖然是死路,看起來卻像是能夠通到山那邊的。我們事先守在那兒,能殺多少人,就殺多少人。這一帶到處是山石和樹木,費不了多少弓箭的。」

「晚輩不是擔心耗費弓箭。公公但請放手布陣,不必顧忌晚輩。」尊重忙道。

王濟恩鼻子哼了一聲,然後道︰「那就更好。依我看,敵軍遠來,首先必定走彝海子。這是第一仗。如果敵軍的前軍人數不多,就應該放他們過去,然後好攻擊中軍。一炷香之後,就要轉移地點,重新埋伏,襲擊大理回撤的前軍。所有的埋伏都必須留有余地,網開一面,讓敵軍有奔逃、躲避的地方,不能把他們往死里打。敵軍既然能夠逃得性命,當然是逃命要緊,這樣就會潰不成軍,我軍就能更長時間的攻擊,那樣效果反而更好。這就是以寡擊眾的伏擊要點,听懂了嗎?」。

尊重道︰「公公說得非常明白。晚輩茅塞頓開。若是敵軍走投無路,必然困獸猶斗,士氣大增。怕死沒有用,就會人人不怕死。再加上敵眾我寡,形勢就有可能轉為不利。」

「孺子可教也。」停了一下,王濟恩又道︰「這第一仗非常重要,臨敵之時常有不測的意外發生,還是由我親自指揮的好。你帶一千人把守炭保子,讓監軍帶一千人把守大火地。你看怎麼樣?」

「這個……」尊重稍為躊躇了一下,才道︰「其實,溫姑娘真的已經將權力全部交給了又軍師,連溫姑娘自己也要听她的指揮。現在既然又軍師點明公公為帥,機動軍理應由公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