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336章 白隻香散

作者 ︰ 石晶藍

這時,皇帝似如夢初醒一般。說道︰「愛卿此舉,雖有些不合法度,然事出于仁心,且造福于民,何錯之有?」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臣錯就錯在,一下子斷絕了旱澇,造福過了分。這一下,就引來了第一幫人。」張永轉過身來,道︰「這第一位,是精通武功兵法的溫玉華。臣將她引到軍中。她一去,便接掌了王公公的兵權,而且還與王公公相安無事。第二位,是農夫魯仁壽,是位種田的能手,手里有高產稻種,要獻給官府,並且還可以教鄉親們怎樣栽種。第三位是斷案高手莫正儀,他要為微臣解除雜案之擾,以便騰出精力,更好地關注民生。再後來。上行下效,共有三百多位能人異士先後投奔而至。同時,整個官府,也因此而劃分成軍隊、雜政、刑司、農具、醫館、教化、工匠、啄木鳥等八個方面,由其中為首的八個人各領一方,分工配合。」張永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等侍皇帝的評判。

這些事,每一件,都沒有錯。加在一起,結果官府被分成了八塊,應該是錯了。但究竟錯在何處,卻不好判斷。皇帝身負天下重責,此時初聞異事,未敢出聲。

禮部侍郎尤惠安見冷場太久,為免出錯,便從小處著眼,問道︰「官府這麼多的人,稅銀夠開支吧?」話剛出口,隨即想到這些人顯然已經創造了更多的稅銀,盈余有的是,豈是夠不夠開支的問題。自己真蠢!想到這,訕笑了兩聲,道︰「其實我也是多此一問了。張大人得道多助,稅銀怎會不夠開支呢。」

「不錯,得道多助。」張永這才接著說道︰「微臣當時也以為是得道多助。但是後來,事情卻發生了變化。」

「他們都是了不起的人才。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皆有非凡的造詣。當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微臣裁斷的時候,微臣什麼也不懂,實在是無法判斷。此外,眾所皆知,時間一長,權力就會產生腐敗。如何對他們進行監督,也成了微臣的一塊心病。于是,微臣就想了一個辦法,引來了第二幫人。

「微臣當時是想,無論第一幫人如何高明,他們始終得為百姓做事。百姓的希望,就應該成為他們下一步的行動;他們的成績,也應該接受百姓的評判。故此,微臣修建了一座閉合堂,讓民眾的代表在里面對所謂張大人的決定進行猜測。而實際上,微臣卻已經將決定權交給了閉合堂的民眾。算起來,這已是前年春節的事了。」

皇帝問道︰「這第二幫人,又出了什麼亂子?」

「啟稟皇上,亂子出在人選上面。」張永答道︰「這第二幫人的身份是民眾。然而,如果讓百姓按人口輪流進入閉合堂。人口多的地方就必然會佔便宜;如果按地域規定進入閉合堂的人數,由于人口多事情就多,人口多的地方就會吃虧。況且,很多百姓不識字,上不了台面,到閉合堂轉一圈一句話也說不了,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因此,在種種標準之後,最後就只剩下能言善辯的惟一標準。想進入閉合堂的民眾,只需隨便選一個話題,在茶館酒肆與他人探討。如果說得有新意,有見地,當場能得到七成以上百姓的推舉,就能獲準其資格。實行這個標準,也有一年多了。」

尤惠安附合道︰「不錯,似乎也只能實行這個標準。」

兵部侍郎武潛陽亦道︰「事情都是這樣。選來選去,最後留下的,必然就是最好的。用最好的標準才能最終選出最好的人。」

「事情就出在這兒。」張永道︰「當我們把標準固定下來之後,所能選出的民眾也隨之而固定。這樣,就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第二幫人。按理,他們是百姓,應該沒有任何特權,那樣,他們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意願。但由于他們對第一幫人享有權力,第一幫人在行使自己權力的時候,就對這第二幫人有了顧忌,一部分權力便隨之轉移給了第二幫人。這第二幫人,慢慢的也就不干淨了。

「巴州朝天門,民眾對微臣呼喊萬歲。想要借皇上之刀,殺掉微臣。這便是第二幫人干的。他們要取消‘猜測張大人決定’的幌子,要堂而皇之地做主人。

「難哪,難哪。如果沒有他們,誰來監督第一幫人?有了他們,難道又需要第三幫人來約束他們?微臣黔驢技窮,已無計可施。怪只怪微臣當初不該以工代賑,去修繕什麼都江堰。故肯請皇上降罪于微臣,以警效尤。」

皇帝思考了一陣,問道︰「依愛卿所言,最近四川擅自改換年貢的物種,軟禁八府巡按等等,都是閉合堂那幫人干的了?」

「是授意。」張永答道︰「是第二幫人授意,然後由第一幫人出面干的。」

「眾愛卿,」皇帝對眾人說道︰「張大人所遇之難題前所未有,亙古未見,希望諸卿多用心思,以期早日拿出良策。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卯時此地,我們再議。」

次日,由于皇帝焦慮閉合堂之患,夜不能寐,未能按時起床。辰時。一個士兵沖進錦江莊園,帶來了大理國兵臨城下的消息,驚醒了皇帝。

皇帝當即起床,簡單地梳洗了一下,然後與眾人一起,走出了莊園。

街道上靜悄悄的,民眾已被禁止外出。四周一片寂靜,似乎空氣都凝住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到了城南,轉向石階,皇帝邊上邊听。城外似乎偶爾有戰馬嘶叫的聲音。

終于走上城牆。皇帝平息了一下呼吸,向前走了幾步,但見城下黑壓壓不知有多少士兵團團圍住成都。遠處敵軍亮出一面帥旗,上書簸箕大一個「杜」字,正自迎風招展。

一陣冷風吹來,皇帝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兵部侍郎武潛陽道︰「大理軍容整齊,將帥領兵有方。我等應效仿之。」

過了半晌,皇帝才道︰「怎麼一下子就打到成都來了?這閉合堂怎麼也不叫軍隊沿途抵擋一下?」

張永道︰「具體情由請恕微臣不知。不過,微臣听到街頭巷尾紛紛議論,說是四川的軍隊已于二月底被閉合堂全部調去攻打吐蕃國去了。今天是四月十三,說不定,他們還沒走到拉薩。」

「什麼?打吐蕃去了?」皇帝頓時大怒︰「那眼下這些大理軍隊該如何打發?」

張永道︰「是戰是降,全憑聖意裁決。」

「張大人這是說的什麼話?堂堂天子,焉有不戰自降的道理?」羅忠信轉過頭來,又道︰「啟稟皇上,隨駕十萬精軍正等候皇上的差遣。」

皇帝這時才想起自己是帶軍入川的,穩定了情緒。同時,不由得對太後的英明再次生出幾分佩服。

「啟稟皇上,敵軍有動靜。」兵部侍郎武潛陽道。

眾人齊往城外望去。但見大理軍中忽然一陣鼓躁,然後轉為鴉雀無聲。一將緩緩從中而出,馳到一箭之地停下。此人粉面朱唇,約莫三十歲年紀,頭戴紫金盔,身披黃金甲,跨下馬烏雲蓋雪,掌中刀青龍偃月,真可謂儀表堂堂。那人立住馬匹,望了望城樓上黃傘羅蓋,喝道︰「大理掃北元帥杜聞秀在此。四川的張永,想不到你已經自封為皇帝,背叛了天朝。你如此多行不義,吾將伐之。」

城樓上張永聞言,苦笑了一下,沒有搭腔。

皇帝走到箭垛缺口,朗聲道︰「杜元帥請了。天朝大理,兩國素有邦交,長期和睦。杜元帥為何帶兵前來。犯我疆土?」

杜聞秀喝道︰「你是何人?快換張永出來答話!」

皇帝道︰「寡人素聞大理乃蠻夷之鄉,直到今日方才相信。看你粉面朱唇,卻原來只是披著一張人皮。」

杜聞秀這才知道,對方乃是天朝皇帝,但還是依然罵道︰「你天朝枉稱仁義,自負上國,年年向我大理索貢,是欺我大理無人乎?今我領兵在此,小皇帝敢下來吃我一刀嗎?」。

皇帝道︰「我天朝兵強民壯,戰將如雲。你大理彈丸小國,還敢興兵作亂,豈非以卵擊石?」

杜聞秀道︰「你天朝戰將,現在均在遠方。而我彈丸小國之兵,卻正在攻城。今天你撞著了本帥,也是你天朝氣數該盡,白白將一個小皇帝,送到我的手中。」

「放肆!」皇帝道︰「你且轉回。寡人即日遣兵與你交戰,且看看誰勝誰負。」

杜聞秀打馬便走。城樓上大內侍衛高手項碭山將手一揚,「嗖」地射出一枝袖箭。杜聞秀理也不理,依舊慢慢驅馬。袖箭難以及遠,跌落塵埃。

在皇帝與杜聞答對罵之時,鄧薛關等人就趕了過來。這時,鄧薛關上前單膝點地,道︰「稟皇上,臣的帥府就設在附近。請移駕帥府商議出兵之策。」

眾人下了城牆,只拐了一個彎,便到了鄧薛關的帥府。

皇帝坐下之後,急急道︰「眾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王宗浩走了出來︰「皇上請放心。這次侍衛營十大高手盡出。他們個個武功精湛,當世一流,上山能打虎,下海可擒龍,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依臣之見,不如派遣他們出戰,擒得杜聞秀之後,其軍不攻自破。」

鄧薛關道︰「萬萬不可!啟稟皇上,大軍交戰,非江湖廝殺可比。派幾個侍衛,無濟于事,反倒折了我軍的銳氣。」

「依鄧元帥之見,又當如何?」皇帝問道。

鄧薛關道︰「臣以為當固守城池,遣使討援。」

皇帝道︰「鄧元帥之言甚是。然而近處並無援兵,遠水也解不了近渴,寡人還是決定采納王統領之策。王統領,你保舉何人出戰?」

「臣保舉容高作、烏甘棠、藺廣饒、項碭山、龍逍河五人前往。」

「準奏。」皇帝道︰「鄧元帥听旨。」

「臣在。」

「命你將兵馬集合于城門之後。待五名侍衛得勝之時,寡人在城樓上擊鼓。你听到鼓聲,立即率軍沖出,或追殺,或掩護,相機行事。」

「臣遵旨。」

眾人再上城樓。

王宗浩提氣喝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即刻出戰,以退大理夷兵。」

「吱呀」一聲,士兵將城門拉開一條窄縫。容高作等五人立即擠了出去。

通常戰場交兵,出城時需弓箭手開路,射住陣腳。這時因不是正常交戰,五人又都自負武功了得,便沒派弓箭手。

但自己不派不等于杜聞秀不派。大理陣前藤牌手之後便是兩層弓箭手,以便輪番射箭。這時,眼見五人擠出城門,立即萬箭齊發。

容高作的確武功不凡,施輕功往前急縱,等大理士兵發箭之時,已距弓箭手不遠。當即容高作在懷里一掏,右手飛出一把飛蝗石,左手拍出一掌,蕩開箭雨,就落在了弓箭手人叢之中。

烏甘棠緊隨容高作身後,前面的箭雨已被容高作蕩開,只旁邊有箭射來。當下抽出寶劍,左挑右擋,沒費多大功夫,也沖入弓箭手之中。

藺廣饒、項碭山稍稍墜後,箭雨已來。平素二人接暗器、發暗器得心應手,但這時萬箭齊發,躲了上躲不了下,擋了左遮不住右,頓時被射得像剌蝟一般。

最後出城的是龍逍河。他以硬功見長,躲箭雨原本更加不行。但他出城之時,恰見項碭山身子倒地,急忙接了,以項碭山尸身遮擋箭雨,一陣揮舞,卻也沖入敵軍。只不過左腳腿肚被射中一箭。

就這一霎之間,五人中就兩死一傷。幸存的容、烏、龍三人都同時想到,絕不能再給對方發箭的機會。當下三人都撿人多之處沖殺過去。

大理杜聞秀見狀,揮動指揮彩旗,陣形急變。士兵們往來穿梭奔跑,騰起陣陣塵埃,不一會兒,便將三人隔開。

三人各自為陣,戰了一會兒,身邊的敵人卻似乎越來越多,于是便多施辣手,以便節省體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