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322章 橫沖直撞

作者 ︰ 石晶藍

田潤也笑了︰「我……死腦筋。沒轉過彎來。那到是的。這邊省力,以距離換力量;另一邊必然就費力,以力量換……」說到這里,田潤不說了。田潤想起了投石車。

關于投石車,田潤犯了個錯誤。田潤也記不清是听誰說的了,說是投石車是劉曄發明的。田潤就等著劉曄發明投石車了。結果卻沒有等來。投說,劉曄發明投石車的時間是官渡之戰。那是200年的事情了,還早。因而田潤也就沒催。關于投石車的電影、電視劇,田潤是看過的。但田潤卻沒有去想過投石車的原理。這個時候,經鄭渾一提,田潤突然領悟到,這種將力量化為距離的反向的杠桿,正好就是投石車的原理。

呆會很可能就會忘記。因此,田潤轉回自己那邊,寫下來。待提筆,卻又改變了主意。就寫了「杠桿」、「力量化為速度」、「做投石車」、「投石三百步」。到底是不是三百步,田潤記不得了。反正差不多就行了。寫完之後,封成信函。準備回到篷萊之後,寄給劉曄。

其實投石車並不是劉曄發明的,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只不過直到隋唐以後才成為攻守城池的重要兵器。歷史上,投石車在三車時期的運用並不廣泛。

官渡之戰。袁曹一度相持。袁紹軍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櫓,然後劉曄向曹操獻計,用投石車破高櫓。三國演義里面其實沒有說投石車是劉曄發明的。投石車乃劉曄發明,乃是誤傳。

不過,田潤這邊倒還真有一人跟投石車有關。這個人,還是馬鈞。馬鈞曾經改造投石車。並且,馬鈞還制造出了旋臂投石車。

……

回到篷萊之後,田潤再次改變了主意。田潤叫過鄭渾,說,螺旋槳的事情要抓緊。首先武裝出一條船出來。就那條實驗船吧。其它船只,慢慢再配。若遇敵軍,盡管撞就是。

這個時候,張飛已經到了。田潤就讓張飛留了兩千人守衛船廠,然後轉移到千乘縣附近。也就是距離上次海面戰場最近的那個縣。

出海之前,鄭渾曾經安排「國營」漁業的漁船全部返回。此時已返回了兩艘。加上原來就停泊在港灣的四艘,共有六艘。陳相灣那邊的海岸不能停泊那種巨大漁船。因而就只有在牟平附近停了兩艘。其余四艘停在篷萊船廠。

暫時說來,青州的安全不需要怎麼擔心了。田潤就離開了青州,返回平定。原來給劉曄的信,就自己隨身帶了。

……

接近新年,隆冬季節。過了黃河之後,行不遠,就是冰天雪地。混沌一片,一路都沒有什麼風景。反倒是進了毛城東關之後,山內的溫度還高點。基本上處處都有點綠色。顯得自然界並不是那麼單調。

田潤回到平定,首先就找到了劉曄。把自己寫的東西拿了出來。劉曄此時是總領軍需。拿給劉曄也是正理。不過,田潤的誤會,就不好說了。田潤的意思。就是劉曄親自來做。這樣的意思,劉曄肯定是不能明白的。劉曄,其個人情況來看,總的來說,是個政治家。要說兼通別樣,也可以當個軍師,或者是治理方面的官員。跟木匠、鐵匠等等理工類,是全然不相干的。說白了,劉曄跟田潤一樣,是文科。

田潤其實察覺到了,明白劉曄沒有明白。但田潤卻不好向劉曄說,那投石車就是你發明的。因為在這個年代,用傳統的眼光來看,科學家等于匠人,而匠人,就是比農民還不如的職業。田潤如果直說的話,是相當不禮貌的。

田潤再三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止了。也就回去等消息了。同時,也查看了一下其它各方面的情況。

……

時間一晃,192年的元宵過去了。這日,馬鈞來報。請田潤去看霹靂車。霹靂車,是投石車的另一種叫法。因該車彈發石塊,聲如雷震,故有此名。

看投石車,不等于相親,只看表面。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因而,觀看地點並不在制作地點,而是在投石車擊發的試驗地點。該地點在一處山谷。這道山谷盡管兩邊山峰較高,但谷底卻比較寬敞。單就谷底而言,是比較宜人的。但由于日照極少,莊稼難生,因而荒無人居。

田潤看到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系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田潤看了,所投石塊約為五十斤,投出距離約為兩百步。

兩百步,僅僅比普通弓箭遠五十步。也就是說,比神臂弓大有不如。

順便說一下,神臂弓的制造,後來放緩了。但是一直沒有中斷。造出的神臂弓也沒有立即裝配全軍,而是貯存了起來。

田潤想的投石車,是準備用來裝備戰船的。對于敵軍戰船來說,神臂弓的破壞力就小了。但是,這兩百步的距離,也的確短了點。

……

馬鈞見到田潤的臉色。連忙解釋道︰「總督,射程太近了是不?沒辦法了。站不下更多的人了。下來後,我再想辦法。」

田潤道︰「再投一次我看看。」馬鈞听命,又讓士兵們再投了一次。投完後,馬鈞再過來。田潤才道︰「手的力量沒有腳大吧。下次改用腳踹試試。」

「是啊,腳的力氣是要大些,」馬鈞道,「不過,不用等下次,馬上就好,馬上就好。」

隨即馬鈞過去,吩咐加長繩索,然後在繩索的下面系一個小環。幾十個人,右腳先伸進那個小環。然後在木筐內裝好了石頭。一聲令下,那幾十個人同時用腳踩。呼的一下,石塊飛出。確實是遠了一些。

過了一會兒,測出距離,二百四十步。比剛才遠,但是還不夠。攻城也許夠了,用來裝備戰船不夠。

暫時也想不出其它辦法來了。田潤就回轉帶孩子去了。

……

田潤這個孩子還小,才半月。嬰兒時期,男孩子的發育要比女孩子慢些。這時,才剛剛會笑。還不會喊媽媽。

不過,對于田潤來說又不同。雖然孩子一個字都說不出,但田潤卻能夠從孩子的哭聲中,听出到底是餓了,是要排泄,還是不舒服。田潤對這種感覺而驚奇。不知道其他**媽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但今天,這孩子就不老實了。尿也屙了,女乃也吃了,穿得也厚實,絕對沒有受涼。可孩子就是一個勁地哭。田潤實在心煩了,就提起右手。做了個彈的姿勢。但卻並沒有真正彈出去。

田潤把孩子交給親兵。對于親兵,田潤是放心的。田潤的親兵里面,已婚婦女很多。帶過孩子的也多。就算她們因為不是親生母親而沒有感應,但豐富的經驗卻可以彌補這樣的不足。

如果不是嬰兒,如果孩子已經八九歲了,那一下也許就會真的彈出去。

……

田潤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就去找馬鈞了。田潤找馬鈞,當然是很容易的。換個方向,馬鈞要想找田潤,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找到馬鈞之後,田潤老遠就說︰「你先不要動啊。」然後走上前去,就在馬鈞的腦門上彈了一家伙。彈完了,退開,問道︰「好了,你可以動了。你回答我,剛才我彈你這一下,你想到什麼沒有?」

馬鈞抱拳道︰「屬下愚鈍,未能造成合格的投石車。屬下甘願受此懲罰。別說彈一下,就算是拿刀割了屬下的頭去,屬下也無話可說。」

「啐!什麼死腦筋?」田潤道,「你站著不要動。我再來一下。」這一次,田潤上前,但是卻沒有彈。而是用手指戳了一下馬鈞的腦門。退開後又問︰「這次,跟剛才那次相比,誰痛?」

「當然是上次……」馬鈞突然醒悟,「原來總督不是懲罰我啊。總督神人啊!總督快來。」田潤一听,差點氣閉。神人,離神經,快了。

田潤跟著馬鈞到了里面一個院子。那架投石車就放在院中。馬鈞道︰「按照總督的想法,這長臂的一端,應該設個牽引繩才行。」說著,馬鈞就爬上了投石車。東瞧西看。時不時還比劃兩下。

實話說,馬鈞這是什麼意思,田潤就不知道了。田潤還真是學文的,真不擅長這個。

「嘿!」馬鈞突然大叫一聲,「這樣一弄,就不需要幾十個人來拉扯了。不過。怎麼牽引呢?」

馬鈞說的什麼,田潤還是不明白。不明白的時候,田潤就住口不言。因為田潤沒有說話,就沒有證據表明田潤不懂,哈哈。

「這得設導軌才行啊。」最後,馬鈞嘀咕了這一句,爬了下來。走到田潤身前,道︰「好咧。多謝總督指點。辦法已經有了。最遲明天,就可以再次試車。」

田潤立即道︰「你估計明天什麼時候能行?」馬鈞道︰「中午吧。」田潤道︰「那,明天中午我來這兒,然後我們一起去那山谷。」

……

次日,田潤如約而至。馬鈞等人正整裝待發。田潤與眾人打過招呼,跟著出發了。一路上,田潤邊走邊往前面擠。不一會兒就擠到了近處。邊走邊看那個發石車。

從外表看,改動可不小。昨日的投石車,最主要的結構,就是一個架子,一條懸臂。懸臂一端較長,用于投石;另一端較短,用于拉扯。而又因為石頭夠重,有五十斤;長端過長,力矩就比較大。在較短的一端,要拉動懸臂,人少了是不行的。昨天就是幾十個人一起拉的。

想想看,幾十個人一起拉,那較短的一端能有多短?對,不可能有多短。太短的話,那幾十個人就站不下了。因而昨日懸臂的長與短,差別一點都不懸殊。

今天就不同了。這還沒到地方,田潤就看出來了。短的一端真的是很短很短了。田潤不禁產生了疑問。這麼短的距離,站得下幾個人呢?人少了,力量夠嗎?難道全部由高級將領來拉扯?試驗的時候倒是可以全部由高級將領來拉扯,實戰的時候肯定是不行的吧。

另一個明顯的差別,是那個架子。粗壯的部分,還是老樣子。但卻添加了不粗壯的部分。不粗壯的部分做得很大。以至于懸臂的長端能夠劃出的整條弧線都被那個架子包裹了進去。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呢?田潤想了想自己的點子,也就是「彈指神功」了,似乎跟這樣大的架子扯不上什麼關系。

嘿,專業不對口。看不懂,只得算了。到時候,看實際的發射,也許能夠猜出來哈。

……

到地方了。居然這邊早就有人。這邊的人開采了一塊巨石。那巨石,比一船的房子都大。有多重,田潤就不知道了。不過,田潤相信,按「斤」論肯定是很麻煩的了。恐怕前世的「噸」合適些。

田潤以為跟昨天一樣,一來就可以發射。結果馬鈞說,得把那塊巨石裝進投石車。田潤張口剛想說話,又連忙止住了。外行話可不能說。

田潤想問的是,那樣大的巨石,莫非是用來投擲的?話還沒出口,田潤就察覺到不可能。投擲的石頭,只能是昨天那種50斤左右的。重點輕點,倒是可以變化的。但絕對不可能差別這麼大。

田潤點了點頭,就站到旁邊去觀看。看見馬鈞指揮著那些人,在地面鋪設了很多木棍。這個,田潤看懂了。巨石在木棍上,就由滑動變成滾動了。過了很久,巨石才運到了投石車的短臂下方。

到位了。接下來,就是扯動長臂。這個時候,田潤才看見,那些個架子,就是用來扯動長臂的。如果沒有外圍的架子,就不方便扯動長臂。巨大的架子,讓繩索的扯動有了個著力點。同時,還約束了長臂的擺動方向。有利于投石的準確性。

長臂被拉下來了。在那兒,有一個卡子卡住長臂,使得長臂不能升起。然後,在短臂的一邊,就開始安裝巨石了。巨石滾到這兒的時候,這兒事先有一張大網。此時,就是把大網的繩索捆到短臂上去,並且張緊。

4040字→4091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