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

作者 ︰ 石晶藍

袁軍八千伏兵當然比騎兵密集。卻又由于剛剛經過了奔跑,也不是十分的密集,因而佔地面積非常之大。公孫續帶領騎兵就過去了,斜斜地抄向了袁軍的側面。本來,照理說,當公孫續的騎兵能夠以弓箭射到袁軍的時候,袁軍也同樣能夠以弓箭射到公孫續的騎兵。但是,袁軍已經疲憊了,袁軍的弓手已經開不了滿弓了,袁軍弓箭的射程就差了那麼一截。再加上,袁軍的速度為零,而公孫續的騎兵則有速度。前面已經說過,有速度能夠增強防御力,能夠使垂直于身體的射來箭矢變成斜向。因而,公孫續率騎兵奔行于袁軍之旁進行騎射的行動,實際上變成一種單方向的屠殺。

被屠殺的人數其實並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公孫續的騎兵不多的緣故。騎兵不到五百,一輪箭雨也同樣不到五百。袁軍的站位又有點稀疏,命中的也就兩百左右。而這兩百當中,又有很多箭矢沒有射中要害。因而,實際的效果是,一輪箭雨下去。也就射翻幾十個袁兵。

幾十個袁兵,相對于八千人的整體而言,還不到百分之一。也可以說是癬疥之患,不傷大雅。但是,由于公孫續騎兵跑動的威勢,再由于不能還手的屈辱,使得袁軍的士氣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

公孫續在前面領跑,他自己倒沒有射多少箭矢。因為他是這支騎兵的將領,所以,他的主要任務並不是騎射。他雙目炯炯,不停地觀察著周圍的地形以及袁軍的動向。他要做到的是,避免被袁軍圍住。

前面就有個小山坡。這也是大郭山的余脈。大山的余脈經常是這樣,綿延不絕。在這里,前面一段已經是絕對的冀中平原了,山脈好像已經消失了。但突然,就又隆起一個大土包。這樣的小山包,騎兵一去,必須會減速。而袁軍又太多,很可能就會被袁軍圍住。

公孫續遠遠地,就繞開了那個小山包。寧可白跑一程,跑出一段不能射出袁軍的路線,也不能在往小山包上面跑。公孫續能力不強,所以膽子小。膽子小,所以很謹慎。因而他就一直牢牢地掌握了戰場上的優勢,以四百多騎兵,壓著八千袁軍打。

……

袁軍一時之間,拿公孫續的騎射沒有辦法。對射是不行的。于是就只有舉盾了。由于此行並非攻城,攜帶的盾牌不多,而比較狼狽。這時候的兩支軍隊,強大的仍然是袁軍而不是北平軍。但是,這強大的袁軍就好比是一個人,而弱小的北平軍就好比是一只蚊子。強大的袁軍就像那個人一樣,對遠遠弱于自己的北平軍沒有辦法,反而不斷地被北平軍這里叮一下、那里咬一口。當真是不勝其煩。

如果蚊子堅持叮人的話,人還是能打著蚊子的。但如果換作蒼蠅,又沒有蒼蠅拍的話,那肯定是打不著的。現在公孫續的騎兵就像是蚊子和蒼蠅的混合體,叮人如蚊子,狡猾如蒼蠅。袁軍怎麼也打不著。

沒辦法了,于是,袁軍將領下達了命令,將部隊集中起來。集中起來之後,密度加大,承受弓箭之後的傷亡會增大。但是集中起來之後,盾牌的防護作用就能夠得到加大。原來一張盾牌保護一個人,集中之後一張盾牌就能夠保護兩三個人了。

倘若遇到勢均力敵的騎兵,如三千以上的騎兵。那麼,袁軍就應該排列成這樣密集的陣形,用以阻止騎兵的來勢。騎兵無論怎麼沖擊,最多也只能沖垮外面幾層士兵,最終必然只能停下。而騎兵一旦停下,因受馬匹的制約,騎兵反而不如步兵靈活。到那個時候,就是步兵反攻的時刻。

公孫續這麼一點騎兵是肯定不會正面沖擊袁軍的。照理說袁軍似乎並不需要排列密集的陣形。但是,都已經過了一刻鐘了,戰場上的局勢一點都沒有得到改變。公孫續的騎兵奔跑的速度沒變,顯得馬力十分充沛。四百多名騎兵發箭的頻率也沒有變化,顯然箭矢還有很多。唯一變化的,就是袁軍這邊的傷亡人數,經過長時間慢慢的積累,已經超過了驚人的一千以上。

總共八千袁軍,這麼就去掉了一千。再過一刻鐘呢?難道還要去掉一千。因而袁軍將領不能再沉默了。他們下達了命令,集合隊伍。以獅子搏兔的姿態,用密集的陣形對付公孫續的騎兵。

……

盡管袁軍集合的速度有些緩慢,但公孫續的騎兵卻無法去阻止。他們能夠做到的,僅僅是利用袁軍士兵轉身跑動的機會,從背後放箭,加大弓箭的殺傷力。過了一會兒,袁軍集合完畢。最外面,是一面又一面的盾牌,把袁軍包裹得結結實實。

公孫續沒有辦法了。看了看,袁軍距離自己約有八百步遠。公孫續就下令,全體下馬步行,順便拾取箭矢。步行,還不是趕路。而是以散步的方式。進行休息。

就這樣,公孫續的騎步就在遠處游弋,既休息又撿箭。而袁紹的軍隊,則舉得盾牌。

盾牌能夠舉多久?無論多久,都有堅持不住的時候。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等到騎兵來了,然後再舉盾牌。實際上卻不能這樣操作。這是因為,此時袁軍的盾牌就是一般的盾牌。牌身較小。而且,盾牌的總數也比較少。這樣少的、這樣小的盾牌,要把里面的士兵都護住,是相當困難的。如果等到騎兵來到近前,臨時再舉起盾牌,就一定會露出不少的空檔。因而,必須在騎兵逼近之前,實際上也就是一千步距離的時候,就開始舉盾。然後由將領校官進行檢查,再命令士兵給予調整,才能夠有效地保護全軍。

公孫續的騎兵就在八百步左右的距離,因而袁軍不敢放下盾牌。只要袁軍一放下盾牌,公孫續這邊就有可能沖上。八百步距離對于騎兵來說,須臾便至。那點時間,盾陣絕對不可能調好。

也許有人會想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即使盾陣有空檔。公孫續騎兵射出的箭矢不可能正好射中那個空檔吧。的確是這個道理。但是,這個問題的基礎,是建立在盾牌牌面凹凸不平的基礎之上的。

……

有一些人看過連環畫,還有一些人看過電視劇。那上面的盾牌,牌面就是凹凸不平的。似乎古人都富于信仰。或者在牌面上雕一個虎頭,或者雕一個龍頭。那些虎頭和龍頭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裝飾,或者出于某種信仰。

信仰的問題,首先可以否決了。我國各民族信仰倒是很多的,但漢族的信仰則不多。數得上的,就是龍了。而龍,又是天子的象征。是不可以隨便弄的。做一件龍袍,你就是謀反;做一面龍頭盾牌,估計跟謀反也差不了多少。因而,不可能出于信仰去雕刻什麼龍頭。

裝飾倒是很有可能的。雕梁畫棟,從這四個字就可以看出,建築物的裝飾自古就有。窮苦人家就別提了,有錢的、有權的,住的房屋通常都是裝飾了的。

盾牌也是這樣,那上面的形狀,就是一種裝飾。回答到這一步,另一個新的問題就出來了︰那盾牌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記不清在哪一章說過,將領的盾牌才是金屬的,而普通士兵的盾牌就是木頭做的。三國里面,在雲南那個地方,還有一個兵種,叫做藤牌兵;他們的盾牌就是藤條編的。藤條做的盾牌,那上面是不可能有什麼雕塑的。木頭做的盾牌呢?

木頭做的床、桌子、窗,都是可以雕塑的。還里面還有各種各樣的雕刻法,顯得學問很深。但盾牌不同,盾牌的用途,是拿來擋箭的,不是精細的家什。盾牌需要結實,並且盡可能輕。既然需要結實,就不可能進行鏤空之類的雕刻。那樣的雕刻,將會降低盾牌的強度。既然需要盡可能輕,就不可能在強度足夠的情況下,另外添加一層外雕刻。那些多余的物什,所產生的唯一美觀的效果,又不是將領校官所能夠享受到的。普通士兵的盾牌,好看與不好看,又有什麼關系呢?

于是,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士兵的盾牌,真的就像一個鐵鍋的鍋蓋,它的表面,是平的。只有將領的盾牌。才是鐵的,才有凹凸不平的裝飾。

……

平面的盾牌,當箭矢垂直于表面射到的時候,箭矢將插入盾牌。當然,這里說的是士兵的木質盾牌。當箭矢傾斜射到、與盾牌的表面形成一定的夾角的時候呢?在連環畫、電視劇上的答案,好像依然是插于盾牌。其實並不是這樣。

傾斜射到的箭矢要插入盾牌,必須得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箭矢夠鋒利,二是盾牌的木質夠松。箭矢的鋒利方面,很顯然,這個年代的冶煉技術是極為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很鋒利。通常,箭矢的鋒頭的鋒利程度,還不如現代的簽字筆。盾牌的木盾,當然是細密扎實的紅椿木、青杠木等材料為上等。在錢財充足的時候裝備的盾牌,肯定就是這種好盾牌。只有在錢財不夠的時候,或者在戰場臨時現做的盾牌,才是劣質盾牌。

這樣,我們又知道了,當箭矢傾斜射到、與盾牌的表面形成一定的夾角的時候,那箭矢通常是射不進盾牌的。箭矢會滑出去。滑到什麼地方呢?

袁軍的盾牌陣,就相當于一面盾牌組成的盾牆。只不過牆壁是垂直的,是平面的。而袁軍的盾牌陣則是彎曲的,像一個巨大的蓋子。當這個盾牌陣沒有露出空檔的時候,箭矢傾斜射到,然後一滑,就滑到另一個盾牌蓋過來的邊緣,被擋住了。然後,箭矢失去了速度,掉落地面。

但如果袁軍的盾陣有空檔呢?箭矢一滑,就滑進了空檔。那就是說,不僅射中空檔的箭矢會進入空檔,而且空檔周圍的盾牌就相當于組成了一個漏頭,把很大面積射到的箭矢一塊領進了空檔。

空檔里有什麼?有密集的袁軍。越密集,就越不能經受箭雨。有一個空檔,就有一個漏斗。有了那個漏斗,那個空檔就會擴大。到最後,盾陣就崩潰了。全體密集的袁軍,將在箭雨中沐浴。

……

明白了盾陣空檔的危害性,也就明白了袁軍舉著盾牌的必要性。舉吧,袁軍舉吧不是錯。公孫續與袁軍維持著八百步的距離,慢慢地散步,走了整整一圈,撿到了不少的箭矢。

到了吃飯的點了。但是,公孫續沒有叫士兵埋鍋造飯。這個時候,公孫續的士兵其實是可以埋鍋造飯的。那飯菜的香味飄過去,必將成為舉著盾牌的袁軍的極大的折磨。可惜公孫續膽量不夠。公孫續擔心自己這邊做飯的時候,袁軍會突然沖過來。

假如袁軍突然沖過來,公孫續這邊肯定是能夠跑掉的。因而,人不怕,馬不怕。公孫續擔心的是鍋碗瓢盆。那些鍋碗瓢盆是肯定來不及收拾的。煮好的飯,也只能讓袁軍吃了。因而,公孫續沒有叫士兵們做飯。

公孫續是這麼想的︰是該吃飯了。我這邊不能吃飯,但你袁軍那邊不是照樣不能吃飯嘛。我這邊的士兵餓著,但他們可以站著,可以坐在地上,還可以走來走去。你袁軍那邊的士兵就不行了吧。筆直地站著,一動不能動,而且,其中三成人還要舉著盾牌。我們就耗吧,看看誰能耗得過誰。

誰能耗得過誰?袁軍當然耗不過公孫續。盾牌舉久了,手就軟了。手軟了,也是正常現象。那麼長的時間,就算是空手舉著,手也會軟的。怎麼辦呢?袁軍將領有主意。咱袁軍,不是人多嘛。換人舉盾啊。

不過,換人舉盾的確是一個好辦法。當然,在換手的時候,盾陣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空檔。不過,好在公孫續的騎兵足夠遠,空檔出現的時間也不長,還能接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