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

作者 ︰ 石晶藍

為什麼田蘭要這樣分兵掩殺呢?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一路奔逃,分別在烏林之西、葫蘆口、華容道三笑。笑周瑜無謀,笑諸葛亮少智。原因是︰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里伏下一軍,如之奈何?結果烏林之西出來了趙雲,葫蘆口出來了張飛,華容道出來了關羽。在那里,諸葛亮也實施了分兵。

為什麼諸葛亮不命令趙雲在烏林之西直接將曹操殲滅呢?那是因為不能夠。或者說,即使能夠,也必將是一場苦戰;自身會出現極大的傷亡。因此,「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搶旗幟有什麼用處?當然沒有多大的用處。在這里,旗幟是泛稱,泛指曹軍鍋碗瓢盆糧草馬車等一切輜重。搶了,曹軍就只能餓著肚子跑。

趙雲的武藝,比張飛、關羽如何?這個問題就不討論了。我們算他三人武藝相當,比較好辦些。在烏林之西,曹操命令徐晃、張郃雙戰趙雲。顯然,徐晃、張郃抵擋了一陣,然後敗了。在葫蘆口的時候,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顯然,許褚、張遼、徐晃也是抵擋了一會兒,然後敗了。而到了華容道,曹操說︰「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眾將則說︰「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

注意到沒有,曹將的戰力是一次不如一次。第一次,兩將抵擋,然後敗;第二次,三將抵擋,然後敗;第三次,眾將都不敢上前了。是因為關羽的武藝遠高于張飛,而張飛的武藝也遠高于趙雲嗎?不是,他三人的武藝,真的就是差不多的。不是因為關、張、趙的差異,而是因為曹操這邊的士氣。

進攻的時候,就有「一鼓作氣,再而衰,參而竭」的現象。敗退的時候,更甚。三次打擊,嚴重打傷了曹軍的士氣,因而最終曹軍沒有了還手之力。假如關、張、趙合兵一處,直接在烏林之西與曹軍交戰的話,是無法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因而,田蘭分兵。對王朗實施多次打擊,實際上就是為了挫傷敵軍的士氣。

……

田蘭馬快,但她沒有全速追擊。跟著士兵一起,在會稽軍隊後面追殺了一陣,然後就不追了。這是第一輪追殺。跟趙雲的第一輪追殺一樣,田蘭奪得了許多「旗幟」,也就是輜重的意思。會稽軍隊要想快跑,必然就會舍棄那些笨重的家伙。只是不同的時,錢清與會稽的總體距離不長,奪輜重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會稽士兵不會餓肚子的。

接下來,田蘭命令士兵將奪得的輜重收集整理,找了片空曠一點的地方堆放。這時,于禁就上來了。然後田蘭留下了一些士兵看護輜重,與于禁合兵一處,繼續往會稽方向追擊。

……

陳群負責第二輪襲擾,郭圖負責第三輪追殺。這二人,都是穩重之士,不會像田蘭那樣莽撞。而王朗這邊,經過與田蘭的交手,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只有左手能戰的嚴重性。也沒有單挑搦戰了。就是兵對兵。于是,王朗撤離錢清的時候士兵約有七千,經過田蘭一殺,變成六千;經過陳群的埋伏,變成五千多點;再經營郭圖的追殺,變成四千出頭。最後,王朗就帶著四千出頭的會稽殘兵,回到了郡治所在的山陰西門城牆之下。

……

山陰縣城這邊,田蘭共投入一萬士兵。基本上一分為二,佯攻五千,登城五千。田蘭還具體說明了由周瑜負責佯攻,太史慈負責登城。田蘭這樣具體的命令,主要還是因為周瑜新來的原因。如果不說得具體一點,太史慈很可能會把什麼「苦活兒、髒活兒、累活兒」全部搶走,周瑜就得不到機會了。

既然命令很具體,那麼就具體地執行罷。太史慈、周瑜天不亮,就率兵出發了。自南面繞道,最後到達了山陰。周瑜這邊先轉向北面,上到富春至會稽的官道上去,再沿著官道,由西向東前進。會稽兵發西面,因而山陰的防御重點就在西門。佯攻的部隊,自然是敵人在哪點,就打哪點。

于禁另外的五千士後則需要多趕一程。最後,于禁將甲丙兩隊士兵分別布置于山陰縣城的南北兩個方向,而另外三千士兵則在東面。

……

周瑜首先率兵逼向山陰城西門。在這之前,因為命令的發布要通過千夫長,周瑜找來了五名千夫長,簡單地勉勵了幾句。也就是混個臉熟、請多關照的意思。而五名千夫長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人帶頭說︰「將軍。我們這兒是佯攻,是吸引敵軍注意。若不放點真活兒出來,敵軍不會相信的。將軍,您看能不能將佯攻改為緩攻。在確保自己的兄弟無人傷亡的前提下,我們慢慢地攻城。敵軍如果守住了,那我們就完成了佯攻的任務。敵軍如果沒守住,那我們就真的攻下來算了。」

周瑜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以前也沒有听說過。其實,這也不是因為田蘭這邊有多民主,或者說田蘭這邊的中層校官多有思想,真正的原因,還是機制造成的。這邊的千夫長有責任。有了責任之後,對于完成責任的好壞,自然就會花心思去想。這不是田蘭獨創的,而是自田潤那邊沿襲過來的。

周瑜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周瑜只是叮囑了一下,讓千夫長們記住自己的承諾,不要貪功冒進。

如今,周瑜率兵而來,列陣一箭之外。然後打馬來到城門前面,喝道︰「城內何人領兵,出來答話。」

……

山陰西面城牆的上面。守城的士兵早就看見周瑜的士兵了,已經派人去報告去了。周瑜喊話不久,校尉周昕來了。周昕上了城牆,喝道︰「來者何人?因何率兵到此?」周瑜道︰「吾乃蘭帥麾下中郎將周瑜公瑾是也。今率兵至乃,乃為吊民伐罪而來。汝等是戰是降,速速決斷。」

在周瑜說話的當口,城上周昕了望了一下周瑜身後的士兵。一看,人數在五千左右。而山陰城里,卻因為王朗引兵在外,只余下不到兩千士兵。而且這些剩下的士兵,還多是老弱殘兵。也就是說。平地正面交戰,山陰城必敗。斗將呢?周昕雖有武藝,但敵方已然兵臨城下,而且距離城門很近。周昕擔心敵軍會趁亂守門,故此不敢斗將。于是,周昕答道︰「既然如此,放手來攻便是。」

城下,周瑜回轉本陣。城上周昕也下了城牆。周瑜回轉本陣之後,士兵就開始前進。由于是佯攻,所帶雲梯不多,只有十架。先就沒有扛雲梯。五千士兵先壓上三千人,這三千人當中的兩千是手持盾牌的步兵,另外一千人是弓箭兵。

周昕下城牆,當然是去調兵去了。周昕將一千五百人調到了西門。另外剩下兩百多人分布于東、南、北三門。除此而外,周昕再征集百姓一千人,往城上運送磚石等物資。

由于周瑜這邊沒有多余的動作,士兵就位的時間遠快于山陰。在距離城門五十步左右的位置,排成了長長的盾陣。一千弓箭手開始向城上放箭。而此時城牆上面,卻只有兩百多守軍。

……

前面說過,山陰城留守的士兵,多數是老弱殘兵。那麼,另外的少數呢?少數當然就是照看那些老弱殘兵的人了。就像一間病房,里面有四個人,其中三個是病人,另外一個自然就是護士。也就是說,那些老弱殘兵,本來的戰斗能力就很差了。同時,因為他們的存在,還使得另外一些人,要圍著他們轉,服侍他們,為他們做事情。當然,工作不分貴賤,圍著他們轉的人,也是很辛苦的。不過,那些人的軍事訓練必然就會耽擱了。

兩百多守軍,射出去的箭。約一百支箭,射程超過了五十步。勉強合格。另外一百支箭,連五十步距離都沒有。放了幾箭之後,就連射箭的本人,也失去了興趣。而城下的一千弓箭兵可不含糊,箭箭都是力量十足的。因而,對于城上的守軍來說,與其冒著危險放那種無用的箭,還不如躲在城垛後面來得安全。于是,對射開始不久,城上死傷了十幾人之後,其余守軍全部都躲在了城垛的後面。

……

到此時,城下弓箭手平均只射了兩箭,就瞧不著人影了。于是,城下弓箭手就不射了。不射,當是不是絕對不射。而是城上守軍不露頭不射,露頭就射。近城攻擊的這部分戰斗,打到這種戰況,應該是十分理想的了。

後面的兩個千人隊一看,怎麼這就登城了麼?也太兒戲了點吧。兩名千夫長都有些疑惑,便來問周瑜。周瑜道︰「守軍應在千人以上。適才只有兩百人。再等等。等守軍都來了,如果還能壓住守軍,再登城不遲。」一名千夫長道︰「哦,原來是這樣。」另一名千夫長道︰「還是將軍有經驗。不然的話,我軍登在半空中的時候,後續守軍到了,那就不利了。」周瑜一愣,居然自己客串了一把教師。

周瑜原來就知道田蘭的士兵極強。見此情形,才知原來中層校官也不弱。這些中層校官們不斷地在學習。就算他們不懂,打一仗懂一點道理,多打幾仗,就會懂很多道理。這樣的軍隊,就是一個字︰不錯。啊,多了一個字。改成「棒」吧。

……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大批的守軍涌上城牆。人影一現,城下的弓箭手就立即放箭。使得守軍上城牆這一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傷亡。城牆上的城垛在這邊,剛上城牆的守軍在那邊,因而城牆垛是護不了剛上城牆的守軍的。而此時,山陰守軍這一方,主將周昕又去征集民夫去了,不在。就只有士兵。這些士兵里面總共有兩名千夫長,但山陰的千夫長,沒有絲毫的權利和責任。他們就只知道執行將領前面下達的任務,那就是上城牆,防御。

這麼一幫軍事素質極差的老弱殘兵,運動到相應的位置的時候,一千五百人的那個五百的零頭就不存在了。然後,他們又探身出來,向城下放箭。這是因為,盡管他們軍事素質不行,但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有膽量和勇氣。只不過,效果不太好。等到周昕率領民夫上來的時候,西門城牆上面,還能戰斗的守軍就只剩下六百人左右了。這六百人,有將近四百人是後面上來的。他們也跟原來的那些人一樣,蹲在城牆垛的後面。如此,才能保命不死。

周昕上到城牆。由于周昕的身後帶了大量的民夫,城下的弓箭又密集了起來。當場就射死了幾十個人。民夫是百姓而不是士兵,前面的死了,後面的就不再上來了,而是掉頭就跑,怎麼也喊不住。很快,城牆上面,就剩下了周昕,以及牆垛後面的六百名守軍了。

……

周瑜望見山陰城牆上面來了一次守軍,估算其人數,應該是山陰守軍的主力。緊接其後,周瑜還見到了民夫。因此,周瑜判斷,山陰後繼無力了。于是周瑜下令登城。後面兩個千人隊扛著雲梯就上去了。

這兩個千人隊,一部分士兵拿了盾牌,多數士兵只拿了鋼刀。當然,負責扛雲梯的士兵什麼也沒拿。在這些士兵當中,扛雲梯的士兵最危險。在他們的身旁,就是拿盾牌的士兵,準備隨時為他們遮擋箭矢。還好,山陰城上,已經沒有箭矢射下了。

……

周昕站在城牆上面,眼觀此等戰況,已知大勢已去。有心投降,卻心有不甘。堂堂山陰縣城,會稽的郡治所在之地,居然被五千士兵給攻下來了。而自己這邊,連還手之力也沒有。這也太窩囊了點。

周昕這麼一遲疑,城下的十架雲梯就靠上了城牆。這個時候,周昕突然發覺還有一戰的機會。那就是,等到攀登雲梯的攻城士兵登上城牆之後,自己,包括牆垛後面的六百人都可以戰斗了。那個時候,因為城牆上面有登城士兵,城下一定不會再放箭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