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

作者 ︰ 石晶藍

孫策在神亭嶺休養生息。乃至後來得了楓橋縣,田蘭都是知道的。當日駐曲阿的千夫長王壯,在逐出孫策等人之後,並沒有一直跟著。以至漏過了孫策派周瑜、韓當前往丹徒、毗陵購買東西的事情,讓孫策獲得了喘息之機。

王壯是這麼理解的,在顧家莊逐出孫策等人,也就完成了郭圖信中交待的任務。王壯忠實地執行了,只不過僅僅執行了一次。這就是千夫長的素質。千夫長通常執行的都是短期任務。他們並不像知名將領那樣,把任務的精神吃透,然後再去完成。他們只是略微想一想,就開始辦事了。

孫策在神亭嶺的時候,多次向外購買物資。不僅到了丹徒、毗陵兩縣,還到了周邊很多縣。時間一長,田蘭不可能不知道。但田蘭卻沒有動作。常言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而田蘭就容了。田蘭之所以容忍,其實是因為田蘭自己不夠覺悟。

演義中虛構周瑜欲殺諸葛亮的時候,其心理活動是這樣的︰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這又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目標人物的認識,二是對今後趨勢的估計。三才是決斷。田蘭對孫策的認識十分模糊,或者說田蘭從來就沒有把孫策放在心里認真地想過,因而田蘭就不會有針對孫策的主動性軍事行動了。

這倒不是說田蘭瞧不起孫策,實在是因為田蘭太怕田潤了,整天都想著怎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沒功夫、也沒心情去留意孫策的事情了。

……

那麼這段時間田蘭這邊做了些什麼呢?當然也是內政和軍事。內政,張昭、張二人的確是大才,但這二人卻少了歷練。而田蘭這邊,又不像田潤那邊那樣,有一套成熟的機制,一切都是重新開始,一切都自*索中來。張昭、張在出仕田蘭之前,倒是曾經有過一些構想。但兩人的構想本來就不完全相同,一上來,兩人就需要把構想統一一下。

要讓這樣級別的大才放棄自己的構想,是非常困難的。兩人都據理力爭,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好在二人關系尚可,整個田蘭陣營的氣氛也行,兩人的爭執沒有釀出什麼惡果。過了幾天,兩人各自讓了幾步,慢慢地達成了一致。

然而,一加運用之後,兩人這才發現,有很多兩人都一致認可的辦法,根本就不能切合實際。現實中的政事,跟理論中的政事有著極大的差異。有一些事情,真是不可理喻,不可理解。當然也就不能夠按照道理去辦。原本有一些在二人看來極蠢的辦法,原來也是可以派上用場的。

就這樣,張昭、張,在孕婦臨盆一般的陣痛中,慢慢地把建業、曲阿兩郡及下屬二十二縣的政事逐步納入了正軌。這一切,在來年的三月初完成。總的來說,進度尚可,未誤春耕。

……

軍事方面又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原來的軍隊。田蘭原有一萬七千多人。其中甲丙兩隊戰斗能力最強。那日殺掉孫策六千多人,甲丙兩隊共有三百四十四人負傷,無一死亡。傷者後來也迅速康復了。達到了驚人的零戰損。另外的一萬五千人就不行了。雖然並沒有派上去,但田蘭知道,他們不行就是不行。田蘭回憶了一下,甲丙兩隊形成如此戰斗力的時間也並不是多長,最主要的也就是那一個月。于是,田蘭就希望安安心心地練兵,讓其余一萬五千人也能夠達到這樣的戰斗力。

一開始,田蘭親自抓的就是這件事。沒幾天,田蘭就找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癥結就是︰那一萬五千人會的武藝太多。原來那些士兵就有各種各樣的武藝,後來于禁還專門教了一套刀法。于禁自己是使戟的,但于禁所學甚雜,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樣樣都會。于禁教的那套刀法其實也是不錯的。刀法叫做潑水刀法。于禁自己使出來的時候。旁邊三人端水盆潑過去,于禁能夠將水完全劈開,身上一滴水都沒有。整套刀法共三十六招,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非常適合于步戰。

于是,田蘭就專門找于禁說理。田蘭說,士兵的天賦是有限的,不可能把那套刀法學得像于禁那樣精通。看看甲丙兩隊士兵,也就不過十招,但天天練,反復練,就純熟了,到了戰場上就能夠殺敵保命了。于禁先是不相信。于禁專門找了一些甲丙兩隊的士兵,讓他們演武。果然,人人都只有十招凶猛。甲丙兩隊士兵也有人會些別的武藝,但那些別的武藝使將出來,就不值一提了,太差勁了。

這個時候,如果將甲丙兩隊的十招刀法傳授給這一萬五千人,是不怎麼現實的。那十招刀法,是顏良、文丑傳授的。而顏良、文丑已經不在了。如果由甲丙兩隊士兵來代傳,就只能傳授其形,而不能傳授其神。因此,就得由于禁將那三十六招潑水刀法整理成十招以內的招式,然後再傳授給全軍才行。

只能這麼辦了。于禁就閉門思考。就相關于閉關練功一樣。過了五天,想通了,因此還添了幾縷白發。三十六招刀法被于禁精簡為六招。于禁先將六招的動作講了。要領,要等于禁恢復過來之後再說了。

……

第二項軍事工作是一萬俘虜兵的訓練問題。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田蘭這邊將領太少了。這一萬俘虜兵還得由于禁來訓練。不過,于禁在練兵方面的表現確實也曠古爍今的。演義中三十萬青州黃兵。讓于禁練成了馳名天下的青州兵。既然三十萬人都能安排得過來,那麼,田蘭這邊這幾萬人,也就不在話下了。

這一萬俘虜兵,雖然是老兵,但相對于田蘭的軍隊來說,就等于是新兵。還是從隊列訓練開始,先練其服從性,磨練其意志,增強其紀律。在這之後,就是體力方面的訓練。這兩部分的訓練,于禁都不需要傾注太多的精力。有的是中層校官代替于禁去進行指導。等到一個月後,前兩步訓練差不多了,于禁給老兵那邊的刀法就已經傳授完畢。就有了精力,給這些新兵傳授刀法了。

新兵練習精編六招潑水刀法的時間,比起原來的老兵,並沒有落後多少。當然,新兵的底子要差一些,進度會慢一些。但其戰斗力與日俱增,卻也是人人都看見了的。

……

第三項軍事,是七千衙役的訓練問題。其實這件事情還說不清楚到底屬于軍事還是政事。因為總負責這件事情的,乃是主持政事的張昭。但田蘭知道,一點不練殺敵本領的話。衙役是抓不著壞人的。因而,剛開始的時候,這些衙役是屬于軍事這邊的。于禁從曲阿派校官過來,對這七千人進行前兩部的軍事化訓練。而第三步的刀法,就不傳授了。

于禁精編的刀法,是殺敵用的,只適合于士兵而不適合于衙役。不僅僅是精編刀法,就算是原來的三十六招的潑水刀法,也是招招斃命的。而衙役,通常需要的只是制敵而不傷敵。一出手就殺人,那就不是衙役了。

制敵而不傷敵的武藝。田蘭這邊是沒有的。田潤那邊的王越肯定有,就算是沒有,臨時現想,也能夠想得出來。而田蘭這邊就算了。田蘭就只能將衙役練到前兩步。紀律性有了、服從性有了,意志也堅強了,體力也充沛了。就差抓賊的本事了。在這種情況下,田蘭就把七千衙役移交給了張昭。

張昭自然是不會武藝的。當然,也不能說全然不會。這個時代的文人,跟現代文人不同。這時代的文人還是要騎馬、射箭、練劍的。不過,那仍然算是花架子。既不是殺敵的真功夫,也不是抓賊的真本領。

不過,張昭有張昭的辦法。張昭找來原來的衙役,讓原來的衙役傳授抓賊的功夫。雖然原來的衙役的功夫並不怎麼高明,但是卻很實用,也很適合。

此外,張昭還給這七千衙役上了文化課。當然不是教數理化了。一開始,是交識字。衙役不比士兵,不識字,是不行的。斷案、追蹤、接頭、情報,都需要識字。識字之後,張昭就給衙役們講古今案例。用一個個活生生的案子,去啟發、引導衙役們的思維。

最後,在政事基本理順之後,七千衙役也基本上算是合格了。二十二縣,每縣派駐一百衙役;建業、曲阿兩座郡城,每城上任四百衙役,總共用去三千人。同時,替換下來的原來的衙役又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就跟著剩下的四千人一起繼續學習。

……

第四項軍事,是水軍。這其實才是田蘭最為上心的部分。經過張昭的點撥,田蘭才想道,或許水軍能夠抵擋田潤。田潤沒有水軍,田蘭是知道的。

田蘭記得,在信都的時候,曾經有一天,田潤把自己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演示隊列操練給自己看。那個時候,田潤曾經說過。要田蘭佔了青州之後,一定要送信回來。青州臨海,有許多天然良港。田潤將安排一些人手到那兒去造船。

因而,田蘭知道田潤也會很快建立水軍的。田蘭想要做到的就是,搶在田潤的水軍建好之前,先建好自己的水軍,然後開赴青州,搗毀青州的船廠,抓獲造船的匠人。

田蘭這邊,新得蔣欽、周泰二人,均是水匪出身,也就是水軍將領了。因為田蘭對水軍的重視,岸上陸軍再怎麼缺人手,田蘭也沒有抽這二人幫忙。

田蘭撥給水軍的人,就三千。不能說多,也不能說少。關鍵是沒有船。由于劉繇放棄了水軍的建設,揚州地面上就只有渡船,而沒有戰船。而渡船的損毀率又是非常之低的,連帶著,造船的船塢就只有一家︰陸記船塢。

田蘭想造船,就親自走了一趟陸記船塢。船塢當家人陸駿非常為難。田蘭說,自己的士兵可以打下手,伐木或者做苦工,而船資照付。陸駿卻說,非是人手不夠的問題。實在是沒有造過戰船。就連戰船的形狀、尺寸都不清楚,又怎麼能夠造得出來?

……

這樣一說,田蘭就啞了口。田蘭回去了。過了幾天,田蘭就又來了。田蘭這骨子韌勁,並不值得稱贊,無非源自于想要活下去的念頭而已。當然,有很多人,就像躺在鐵軌上睡覺一樣,既想活,又不理會越來越近的列車。不過,理智的人都不會的。田蘭雖然是文盲,但還算是理智的。

田蘭這一次,說了自己的想法。田蘭說,自己準備收購一些本地物品,溯長江而上,到江夏一帶去販賣。船就是一般的渡船,船里裝載的是一般的貨物,而且也沒有士兵押運。整個就是一艘沒有威脅性的商船。荊州是有水軍的。去了之後,就能夠看到荊州的戰艦。田蘭希望陸駿能夠派遣造船的師傅同行。然後「看在眼里,記在心底」,回來就可以造戰船了。

陸駿一听,頓時大喜。對陸家來說,能夠造戰船,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不僅僅意味著錢財上將會有大筆的進項,而且也是造船技術上的大跨越,並且還能讓陸家傍上田蘭這個大款,不,富婆;還不,傍上田蘭這個大軍閥;對于家族的安全以及子弟的出路都有極大的好處。

陸駿高興得喜極而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陸家中興,竟在此時!蘭帥,」田蘭的「蘭」字帥旗早就飄揚在建業和曲阿兩城了。因而民間叫田蘭為「蘭帥」,而不再是「田帥」了,「蘭帥再造之德,恩同父母。請受陸某一拜!」

「哎、哎、哎,別拜了。」田蘭沒有能夠止住。自己又是寡婦,也不方便攙扶。只好硬生生受了這一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