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81章 籌備守關

作者 ︰ 石晶藍

劉岱殺人了,殺的還是屬地東郡的直屬長官、兗州刺史喬瑁!關東群雄之中,盟主袁紹,盡管四世三公,家世顯赫,但卻僅僅擔任郡守。如論官職,則是刺史最大。刺史共四人,冀州韓馥、豫州孔、兗州喬瑁和徐州陶謙。但劉岱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士兵增多了,地盤擴大了,得到了莫大的好處。

喬瑁被殺了!身為刺史,關東群雄之中級別最高的官員,就這麼被人隨便找個借口就干掉了。然而,卻沒有人伸張正義,沒有人報仇雪恨。人馬被吞了,地盤被佔了,喬瑁一下子就變成了過眼雲煙。

「劉岱殺喬瑁」,對于喜愛《三國演義》的讀者來說,往往會忽略掉。田潤以往看過的穿越小說中,主角取代孫堅藏匿玉璽的都有一本,但卻沒有人對此事進行過關注。田潤自己以往也只是知道此事,同樣沒有覺得重要。直到自己穿越之後,重新設身處地進行仔細的思考,這才發現「劉岱殺喬瑁」事件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面對著劉岱與喬瑁兩個人截然不同的下場,其他諸侯不可能無動于衷。他們會把自己想成劉岱,也會把自己想成喬瑁。他們也希望像劉岱那樣,找一個別的諸侯下手,殺人奪兵佔地;但是又害怕自己像喬瑁那樣,被別人隨便找個借口,嘁哩 喳了。人人的眼中都顯露出豺狼一般的光芒,人人的心中都滋生了老鼠一樣的驚恐。他剛才看我一眼,是什麼意思?他居然沒有看我,又是什麼意思?因為「劉岱殺喬瑁」事件,關東群豪一下子變得戰戰兢兢、疑神疑鬼起來。

這日子沒法呆了!只有千日做賊,哪能千日防賊?而且,防一家諸侯還行,這麼多諸侯在一起,又能怎麼防?如果別人聯合幾家諸侯一齊動手,防了也等于沒防!沒辦法,走吧。于是,關東群豪散去。

「孫堅藏匿玉璽」之後,孫堅離去。「曹操單軍追董卓」之後,曹操離去。這個時候,剩下的諸侯都是安全的。「劉岱殺喬瑁」之後,一下子就變得人人自危了,直接促成了關東群豪最終的鳥獸散。

……

很多諸侯到大帳議事的時候都帶有隨從。比如公孫瓚,身後就跟著劉備。田潤雖然也有席位,但畢竟不是正經的諸侯,所以就知趣地沒帶將領隨行。斬華雄的時候,田潤手下有此能力的王越、高順均不在場。三英戰呂布的時候,連田潤自己都還在汜水關那邊。因此,關東諸侯戰董卓最熱鬧的兩場戲,田潤都沒有份。不僅沒有參與的份,並且連觀看的份也沒有。後面的三場戲,田潤等人的距離就更遠了,連听說的份都沒有了。

「關東諸侯戰董卓」戰役,揭開了眾諸侯忠于漢室的面紗,是三國的重頭戲。田潤為了趕上這場戲,作了大量的準備。包括兩年多以前,派人在這里建立的大型礦場,磚窯和鐵器作坊。如果說田潤真是這麼懶、這麼無所作為的話,那田潤又是干什麼來的?

田潤是為了守關而來的。

守關?汜水關最初是華雄把守,後來是李傕、郭汜把守。虎牢關則是董卓親自把守。田潤還守什麼關?其實不然。董卓軍隊守關,是阻止關東諸侯由東往西;田潤守關,則是阻止關東諸侯由西向東。換句話說,田潤準備切斷關東諸侯的退路。

田潤曾經考慮過,能不能趁著關東諸侯齊聚虎牢的機會,把他們的後路抄了。不一定全部,抄幾家算幾家。但想來想去,一開始就被冀州這一塊給難住了。後方空虛之地,田潤判定有兗州、豫州,和冀州的渤海。此外,青州雖然不是很空虛,但以自己在青州的號召力,也許能夠有所作為。想來想去,無論攻取何地,都必須首先拿下冀州。而拿下冀州,軍事上有困難,政治上名不正。冀州可不像並州那樣封閉,幽州的援軍說來就來的。

最後,在是否抄後路這件事上,田潤沒有做出決定。田潤臨走之前,召集了關羽、張飛、李建、辛毗、鄒靖、顧嫂等核心將領,說了自己的疑惑。自己離開之後,讓眾將商議決定。攻與不攻,攻哪處,先攻哪點,都由眾將做主。並表示,就算完全不攻,自己也會在虎牢關阻擊關東諸侯一個月。把關東諸侯打疼、打殘、打怕!

……

嵩山山脈蜿蜒向北,太行山山脈逶迤往南,眼看著就要連在一塊了,這時黃河自中間硬性擠出,把它們截成兩半。因此,這一帶的山峰,並不是山脈將盡地帶的余脈。它們原本是山脈的中段,只不過被黃河棒打鴛鴦而分居兩岸罷了。這里的山,如同長江三峽兩岸的山峰一樣,高聳入雲,雄奇險峻。在這樣的地形下,人們想要過山,就得走峽谷。此地的峽谷,俯視的話,也就相當于一個變了形人字。一頭是汜水關,一頭是虎牢關,另一頭通往洛陽方向。

兩個關,都不愧為是聞名多年的雄關。設關之地,都是萬夫莫開的險要之所。周圍山峰,壁立千仞,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不用擔心敵軍繞道迂回。

但是,既然是關口,它就有一個朝向。

關口,首先是有一道牆,相當于城牆。由于是關口,長度通常不多。虎牢關關牆頂長兩百四十余丈,汜水關三百余丈。長度不多,于是關牆一般比城牆修得高。虎牢、汜水兩關的高度均為二十丈,乃一般城牆的三倍。既然高,就必然厚。兩道關,皆是頂寬六丈,底寬十二丈。城門,在這里就變成了千斤閘門。里外牆面均光滑的城牆磚砌成。朝向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就是攻防的方向。攻的一面,就是一般的光滑牆面。而守的一面則不同,守的一面有盤旋而上的石階,另外,在下面還有一些房屋。

田潤守兩關,涉及到攻防方向的變換問題,並且還不僅僅是變換的問題。

……

田潤面臨的敵人將從洛陽方向過來。這個方向是原來的防守方向。原有的房屋需要拆毀,棄土瓦礫需要運走。最重要的是原有的石階要去掉。拆房運土倒比較容易,難的是去掉石階。

假設像外牆那樣齊齊切下,盤旋石階所遮擋的那一部分牆面就會失去牆磚的保護。田潤不知道關牆的牆體內部到底是什麼東西,但可以肯定不是混凝土。比較好的情況就是細土。細土指的先將純粹的粘土用太陽曬干,以鐵錘粉碎,然後用篩子篩過,最後再添加少量的糯米湯進行夯制。很多水壩就是這樣夯制的。如果關牆之內是細土,那麼用一刀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田潤想到,無論哪朝哪代,劣質工程都應該遠遠多于優質工程。細土的可能性太低。不是細土,就是其它填充材料。其它填充材料在失去牆磚保護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傾覆。甚至有可能連帶傾覆整座關牆。

不能切,就只能加了。加,本來可以從第一步石階開始往上加,但新添築層與原有築層的契合是個未知數。如果契合得不好,新添築層就沒有基礎。因而田潤命令自第一步石階之外三尺處開始,下挖基礎,再往上砌牆。填充的同樣沒有用細土。

新砌建築的平面形狀,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拉長的た形。た形內部,包裹了原來盤旋的石階。于是,洛陽方向的來人就再也不能沿著原來的石階上關了。

其實最簡便的還是修一條直線,只是田潤想到時間緊迫,不知道關東諸侯什麼時候會來。如果來得早的話,新修建築很有可能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強度。因此,主要防守,還得依靠原來的關牆。只修個た形蓋掉石階就行了。

去掉洛陽方向的石階,那麼,關口的東面就應該另外修建石階。不然的話,人怎麼上關呢?雖然說可以用雲梯或者繩梯,但防守的一方通常還要搬東西呢。所以,沒有石階是不行的。

田潤曾經下令,讓礦場想辦法挖洞,從山體的內部直達虎牢關上。時間到是充足。但由于沒有測量儀器,挖出三百丈左右就不知道方位了。因而未能成功。其實,就算是挖洞成功,還有汜水關呢。所以,還是不得不另修石階。

山洞挖不通,其實還不僅僅是石階的問題,還有守關將士的住處沒有解決呢。關牆上面,因為牆體寬闊,確實是有個小建築。可供臨時休息,以及存放引火物資。大量的人住在上面,就不可能了。

于是,對于兩座關口,田潤需要做的是,拆里面房屋,建外面房屋;遮里面石階,建外面石階。而外面,即關口的東面,既有石階又有建築,就需要進行防備了。這個方向,可是朝著關東諸侯的大本營的。再來一路諸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里面的諸侯派遣少數人馬翻山越嶺回到領地,再起兵夾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