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破之堇年 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五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五)

作者 ︰ 小貓和蝴蝶

第八章第五節折戟沉沙鐵未銷(五)

天色微明,步兒便被營地響起的號角聲驚醒。她躺在床愣怔片刻才省起自己是在赤壁,在兩軍交戰的最前線,在清晨的靜謐之中,江水拍打江岸的聲響如同蟲食桑葉的沙沙聲,初時覺得有趣,漸漸的便覺得枯燥無聊。

軍士訓練的聲響破空而來,步兒更加難以入眠,只听有人在屋外壓低聲音說話,靜心傾听,卻是魯肅和魯淑,听上去,周瑜似乎下了軍令要魯淑到軍中去任書辦,只听魯淑道︰「若我去了,那麼便只剩步兒一人。」

「嗯,」魯肅的聲音很輕,但透過粗木條釘成的木門卻仍然清晰,「步兒在病中,的確得有人照顧,你就留在帳中,仔細照看步兒,待步兒痊愈。你再到軍中。」

听腳步聲響,魯肅已經去得遠了,心中微覺酸楚,爹爹是老實人,他夾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想必十分的為難,自己也許應該幫助爹爹解月兌出來,那麼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周瑜和諸葛亮直接翻臉,那麼爹爹就不用再受夾板氣。

躺在床上籌謀良久,天色大明時,終想到了辦法,起床梳洗後,換了新做的衣裙,魯淑看她披著火狐裘,手中抱了兩個果子似乎要出門,不由覺得奇怪,「步兒,今日怎麼起得這般早?」

「我要去見大都督,」步兒示意魯淑與自己同行,「在營地里建這樣的房子可真不容易,咱們得向大都督道謝才是。」

听上去順理成章,但魯淑總覺得步兒此去另有目的,但步兒不說,無論怎麼詢問她都不會開口,只得悶悶的跟隨在她身側走向大帳。

得到傳喚,步兒與魯淑並肩走進大帳,大帳內只擺放了一張帥案,連椅子都沒有。帥案左側懸掛著巨大的羊皮地圖,看周瑜用朱砂在羊皮地圖上畫了無數的圈,最大的圈便是荊襄九郡。

听到咳嗽聲,埋頭查看卷宗的周瑜抬起首,一見步兒,便露出淡笑,「步兒,你的病好些了嗎?」。

「沒有,」步兒搖了搖頭,將兩個果子放在帥案之上,「大都督,你想到怎麼破曹了嗎?」。

「暫時還沒有,」周瑜伸手拿起一個果子,「步兒有什麼好的計謀嗎?」。

「沒有,」步兒又搖了搖頭,退到一旁,「我雖然參加過官渡之戰,但是卻不懂謀略,只是郭先生戰後曾對我和沖弟說過,官渡之戰最重要的轉折點便是丞相火燒了烏巢,袁紹失去了糧草。便動搖了根本,我至今還記得,郭先生說糧草是軍隊的根本,沒有了糧,軍隊的心便渙散了。」

談笑片刻,步兒滿頭大汗,便告辭出了大帳,臨走前,魯淑看見周瑜若有所思,心中一動,已然猜到步兒的企圖,心中驚駭莫明,卻不敢一語道破,回到土屋中,魯淑看步兒緩緩坐下,這才壓低了聲音,「步兒,你適才在暗示大都督命孔明先生去燒丞相的糧草?」

「嗯,」步兒點了點頭,「既然大都督對孔明先生心有罅隙,爹爹在他們兩人之中疲于奔命,我讓他們把矛盾公開,爹爹就不用再兩頭受氣。」

果真是這樣嗎?魯淑滿心的疑惑,他隱約覺得步兒這般做的原因並非如她所說那般簡單,也許還有什麼是她不願意說出口的。

靜坐片刻,周瑜高聲道︰「呂蒙,去請孔明先生。」

匆匆換了衣袍,諸葛亮跟隨在呂蒙身後走向大帳,一邊走。一邊在心里猜想周瑜召見自己的原因,直到大帳外,都未猜到,只得隨遇而安。

見禮坐下,諸葛亮還未開口寒暄,周瑜已經開門見山,「孔明,當年曹兵少,而袁紹的兵多,兩軍于白馬、官渡對戰,曹操用了什麼樣的計謀大破袁軍?孔明所讀的兵書汗牛充棟,深通兵法,必然知道其祥,我今要尋一策盡速結束戰事,還請孔明賜教。」

心中一動,已然猜到周瑜之計,若此時自己說無終南捷徑,定然會被他陷以軍法,長眉微軒,輕搖羽扇,「那是因為曹操采納了許攸的計謀,火燒烏巢,斷了袁軍的糧道。動搖了袁軍的軍心,所以曹操一戰成功。」

听他侃侃而談,仿佛並未覺察出自己的計謀,周瑜心中一喜,「孔明所言極是,現在曹操屯兵八十三萬于江北,我們只有三萬精兵,無法與曹操抗衡,我x思夜想,終想到一計,不如效仿曹操。先斷他的糧道,只待曹軍軍心一亂,我立刻提兵進攻,定然一戰功成,我已命甘寧去探知,曹操的糧草盡屯于聚鐵山,孔明久居漢上,地理熟知,現在你我主公既然已經結盟,那麼孔明何不率領關羽、張飛、趙子龍出戰,我拔出兩千精兵供孔明指揮,還望孔明盡速趕往聚鐵山,斬斷曹操的糧道。」

听他說得這般輕而易舉,諸葛亮微微一笑,伸手從周瑜手中接過令箭,長身行禮,飄飄然出了大帳,轉身看了看大帳右側的土屋,心中已然知道周瑜之計從何而來,也不掛懷,徑自回了自己的居處。

待諸葛亮腳步聲盡,魯肅從帳後快步走出,緊緊皺著眉頭,「大都督,想聚鐵山乃曹軍命脈,必有重兵把守,大都督只予孔明兩千人,這不是……。」

「當然是,」周瑜興奮的站起身,「子敬,孔明此人胸藏乾坤,足抵萬人之勇,我早已想殺他,但他好生狡猾,總是尋不到一個機會,你在帳後已經听到,他並未推辭。若他取不下聚鐵山,我便要以軍法辦他,如此行事,旁人必無閑言,」

心下郁悶,回到帳中,卻見步兒與魯淑坐在火邊,兩人均笑容滿面,一見魯肅,步兒便嬌笑著迎上前來,「爹爹,你看……。」

「步兒,」心中掛念孔明,魯肅顧不得步兒的話未說完,「你隨爹爹去見孔明先生可好?」

「發生什麼事了嗎?」。察言觀色,想必周瑜已經中計,無論如何,心中總有愧疚,步兒不願在此時去見諸葛亮,便做出一臉的疑惑,「孔明先生出事了嗎?」。

「大都督給了他兩千人,讓他去攻打聚鐵山,」魯肅輕輕的頓足,「這明顯就是要他去送命,可恨孔明竟然不懂推辭。」

諸葛亮既然沒有推辭,那麼想必他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步兒不由覺得奇怪,跟隨在魯肅身後一同走向諸葛亮居住的小船,遠遠看見諸葛亮悠閑的坐在船頭,仿佛無事發生一般。

「孔明,」魯肅走上小船,顧不得禮儀,徑直道︰「你接了大都督的令,我且問你,此去能否功成?」

「子敬,你莫非不相信在下嗎?」。諸葛亮搖著羽扇,滿面淡定的笑,仿佛在嘲諷魯肅的大驚小怪一般,「你難道不知道在下孔明熟讀兵法,通曉天下之兵,無論水戰步戰,馬戰車戰都能各盡其妙,以在下的才華,功績何愁不成?與江東的諸將,甚至是大都督周瑜只擅長一種戰法相比,此戰在下可稱得上是勝機在握。」

心中一緊,已然明白爹爹將要中計,果然,他張口便問道︰「孔明在小看大都督嗎?」。

「子敬,在下笑你迂腐,」諸葛亮的目光飛快掠過步兒,目光中隱含著說不出的深意,「在下雖才到江東,但也听過江南小兒的童謠,伏路把關繞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子敬啊!你勉強還能在陸上一戰,而大都督周公瑾卻只識水戰。」

看魯肅匆匆走上岸,步兒知道他會利用諸葛亮的言辭去激怒周瑜,令他放棄軍令,正想得出神,卻听諸葛亮在船頭道︰「姑娘真真的好計謀,你猜大都督听完在下之言,會作何反應?」

「大都督一定說,孔明竟然欺我不能水戰,聚鐵山一役不用他去,我自會引一萬馬步軍去斷曹操的糧道,」步兒緩緩轉過身,面帶微笑,目光中卻凝著防備,「先生既然知道是我所為,為何不當著爹爹的面點破?」

「在下為何要這般做?」諸葛亮轉身凝視著江面,「想必姑娘只是在大都督案前講述官渡之戰曹操火燒烏巢之事,姑娘也未勸說大都督要借此除去在下,在下從不為無故猜測之事?」

提著裙裾,步兒走上跳板,「先生放心,只要先生和大都督不再為難爹爹,步兒也絕對不會再為難先生。」

「姑娘,」諸葛亮走下跳板,「你可知道,為難你爹爹的,並不是在下,也不是大都督,而是江對岸的曹操,但是姑娘已經開口,那麼在下一定多加忍讓,不再令子敬為難。」

待周瑜雷霆過後,魯肅淡然道︰「我在臨行之後,孔明對我說,大都督令我去斷曹操的糧道,其實是要借曹操的手除掉我,現在是危難之際,吳侯與我主公需要同心同德,那麼大事可成,如大都督一意要加害,那麼江東休矣,曹操多疑也多智,他平生最厲害的一便是斷人家的糧道,他自家的糧道定然會重兵把守,唯今之計,是在江上一決雌雄,挫一挫曹操的銳氣,再尋妙計破曹。」

沉默良久,周瑜冷冷道︰「諸葛亮果然不負盛名,但他見識遠勝常人,若不除他,將來必是一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千軍破之堇年最新章節 | 千軍破之堇年全文閱讀 | 千軍破之堇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