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夷珠 第二卷 驟雨風流 第九十節 未雨綢繆

作者 ︰ 垂枝銀杏

為何不搬呢?!行得正。坐得端,正大光明住進去,總比在客棧任人拿兌了水的酒來糊弄要好。斷沒有越活越變老封建,自己把自己的光明給禁錮起來的道理。霏珠連在城郊買一座自己的小農院住到出嫁的想法,一起取消了,放著好房子不住,跑到城外受哪門子苦啊。

送走李滄,她拉著金英打點行李。金英有些忐忑,霏珠反問她︰「我們是從哪里來的?」

「康州。」金英急著說︰「正是因為咱們從康州來,姑娘又是要嫁入通王府的,怎可讓長安婦人笑話姑娘還沒等迎娶就先住進夫家了啊!請姑娘三思!」

霏珠一邊把常用首飾和衣裳依次裝箱,一邊笑金英糊涂。「我們離開斜雨時,是按什麼風俗走的?白帶著嫁妝千里迢迢跑到長安來呀?所以,姑娘我已經按照康州風俗從娘家出來了,到了長安由夫家迎進門,並無不妥。無非是兩邊都要熱鬧,再操辦一遍唄。」

金英鎖好箱子,恍然大悟道︰「如此說來,最糊涂的就是大公子了,不,如今不能叫做大公子。最糊涂的是姐夫大公子,按照姑娘的道理,他今晚留下也不算失禮對吧?」

霏珠忙作了個「噓」的手勢,讓金英別把這話告訴李滄。金英心領神會,想到過不了多久姑娘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跟姐妹們擠一張大通鋪了,到夜里沒往樓下自己屋中歇息,和霏珠洗澡後一起睡下,躺在床上說了半宿私房話。

「此次進長安,城大、人多。我大概一瞧見它,一感受到它的巍峨雄壯,一想到這就是天子腳下的恢宏,就暗地里先怵了。于是犯了個錯誤,事事太過膽怯。我敢去給通王府送米面,卻不敢真正站出來為他討說法。我敢買座農家院,卻不敢住到大公子身邊去。」

「想咱們身為斜雨樓的姑娘,又不求青史留名,賢呀慧的。若為好名聲,我本非大家閨秀,何必在意這些虛事,住舒服過痛快才對,百年之後,俱是過眼雲煙,沒有人會記得今年今月今日發生過什麼事。若為大公子性急,耐不到大喜的日子輕薄于我,唉,我都愧得慌,姐姐們所教導的刁鑽之徒那點事光听就听耳朵起繭了。為什麼要害怕住他家房子?」

暑氣還沒退下去,霏珠熱得睡不著,躺著扇風,要等後半夜涼快了再睡。金英听到她這一番話,覺得姑娘做到如今地步已屬不易,說︰「姑娘不必憂愁,換了我,連姑娘的一半兒都支撐不下來。姑娘就是比其它姐妹強些,又能拿得主意,我打心里佩服。」

「現在思慮起來,縱使你夸我有些勇氣能耐,也都是小勇小謀,仗著運氣好,沒遭過**煩。而說起拿主意定方向,上官姐姐才是有大勇氣大眼界的人。只這一點,我就比不了,沒有那樣的膽識和魄力。金英,以後你得提醒著我點兒,遇事進勸一句,莫任由我畏手畏腳。」

金英為難地問︰「姑娘,您就不怕婢子提醒錯了。把您推到火坑里去嗎?」。

「……這個麼,再加上一句好了,謹言慎行。」

第二天一大早,鄭七在樓下房間里醒來,跟客棧掌櫃的結了帳,上樓敲門︰「石姑娘,可梳洗過了?」天氣熱,兩個人擠在床上,都早早的熱醒了。霏珠打開門,把鄭侍衛請進來,指著屋角的木箱子,讓他幫忙搬下去。

「好 。馬車雇好了,半個時辰就能走到七公主府。」鄭七彎腰搬起箱子說。

霏珠和金英挎著貼身的包裹,告訴他不去公主府,直接住到通王府里去。鄭七差點閃了腰︰「太好了!」

金英走上前給他搭把幫手,邊走邊說︰「你倒忠心,曉得替你家大公子道好。」

鄭七嘿嘿笑著︰「陳侍衛回府後,屬邊無人輪班,唯恐白天黑夜的照顧不周全。間或雇幾位鏢師,他們偷懶不盡力只拿銀子不干活無所謂,萬一石姑娘出個閃失,屬下擔不起這樣責任。今天回去通王府最好不過了,府里侍衛護院數目雖不是長安最多,卻都有些功夫,屬下再無顧慮了。」

當下把大小箱子包裹都運到車上去,停在街邊樹蔭里。金英買來些炸糕果子,權當早飯。等了沒多久,有位面上白淨的大叔領著人走近。鄭侍衛瞧見了,先向領頭的白淨大叔作揖。講明石姑娘坐在馬車內。

「尤福問石姑娘好。」白淨大叔一甩浮塵,沖著車簾子行禮,聲音沙啞得很。

「有勞您了,上路吧。」所雇車輛是為了運行李方便,並不是敞開三面的類型。霏珠掀開簾子,看到外面是位公公模樣,答應一聲。待車走動起來,才拉開小半窗簾子,招手問鄭七這位尤福是誰。

「管家,府里總共有三位大管家,福公公是頭一等的。此外還有祿公公,壽公公,屬下當侍衛的,一般只稱呼三位為管家,避些諱。石姑娘進府住些時日便知。」鄭侍衛大略講了講。

霏珠一听光管家就有三位公公,忙問他,下人們全都是宦官和宮女嗎?鄭侍衛笑著說原先各皇子份例內的宮人們,開府後依舊賞賜了出來,如今大半已經返鄉養老去了,僕婦同平常沒兩樣,亦是外頭買來的。

「哦哦,那就好。」霏珠拉上簾子,宮人讓她莫名其妙地有壓力。沒打過交道,不知怎樣相處才好。

車馬轆轆,緩緩馳過一條條街巷。霏珠的小毛驢也被牽來了,甩著尾巴走在隊伍最後面。到了通王府前,霏珠下車,看見昔日擺著木排擋住道路的地方,還有兩個木樁坑。守在門口的李涼把她請進去,後面便有家丁抬箱抗包,一路跟在後面。

「小心些,瓷缸里的螃蟹動不得,是我們姑娘養下的。」金英忙叮囑抱瓷缸的人別失手砸了缸。摔壞螃蟹。

「嫂子這邊請。」李涼一邊帶路一邊作向導︰「哥哥往部里去了,爹爹這個時辰在書房,慣例不見人的,待會兒我們再去。」霏珠隨著李涼沿紅漆廊穿過幾重院落,不多時便記混了方向和處所,分不清哪里是李滄的住處,哪里是李涼的住處。

往右手拐了一小截,視野豁然開闊,面前芳草萋萋,樹木成蔭,地勢稍低處,鋪著大片碧水。

「二公子,這就是你們家的湖嗎?我听大公子說它很深。通王府挺大的,逼我在外面看圍牆感受到的要大許多。」霏珠遠遠望著湖水,心里琢磨著在哪個方向修建亭閣更好。

李涼指著一大片園子笑道︰「算不上湖,開府時原本只有定例中那些地方,建花園時,不圈進這片水,太小。圈進來又太大。听說當時匠人們打算用土石填一部分,好建個規整花園。誰知水深不可測,用繩子拴著石頭沉下去竟沒法量出幾丈來。最後只得將整片水都圈進牆內,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大約下頭有活水。石頭沉底,繩子被水沖遠了,這種事也常有。不管人在岸上接多少段新繩,每探下去即被底下的水沖開,這樣永遠量不出來,自然深不可測了。」霏珠立在台階上,建議下次丈量時用竹竿代替繩子。

李涼稱是,帶她沿石階往左去,樹影後露出一處偏院,能瞧出青娘慧姐等人已經在院門口迎接她們了。

「嫂子莫嫌棄,先將就幾日。昨夜哥哥說嫂子來府中住,爹爹派人打掃了客房出來,那里比這邊好很多。可是哥哥說嫂子住慣了有花草的園子,讓把這個閑著的偏院收拾出來。」李涼說完,打開扇子遮住臉眨著眼楮小聲講壞話︰「爹爹不明就里,我卻知道這里頭的緣由。哥哥是嫌客房不如園子里好行走。」

還真是親兄弟。連講悄悄話愛用扇子遮掩的動作都一樣……霏珠也小聲跟他嘀咕︰「趁你哥哥不在,待會兒見通王大人時,我仍稟明了住到客房里。這間偏院留著給他弟弟和弟媳婦月下執手去。」

李涼听到霏珠要編排自己,忙轉了話題,說府里景致有限,縱然有錢也無法在周圍買地蓋屋擴展院牆,不能跟斜雨比之類。霏珠笑道無妨,重新折回前院,把行李在客房安置下。里頭東西都很齊全,也是獨立的院子,因為待客,一應套間全有,霏珠佔了一間,把金英留在身邊,剩下的屋子交給青娘看著分。

「哎——有了你們,我可算輕松了。」霏珠送走李涼,倒在榻上直伸懶腰。「慧姐,這里的點心師傅真的手藝很好嗎?青娘,模清他們家底沒?」

「姑娘,您能不能換個說法,听著像是咱們跑來打劫的……」金英鋪完床,又忙著去擺梳妝盒,忙里偷閑過來插了一句。

啞女和笛子都被青娘分到了外屋學如何煮霏珠愛喝的茶水。樹蔭慷慨地罩住了整個窗戶,屋里自有一股清涼,比客棧涼爽許多。霏珠先听青娘簡單講了講她入府這些天的所見所聞,又按著手繪圖記憶府中路徑。

「謝謝~有了這個,我這個不辨東南西北的拙笨之人也不怕走錯路了。」霏珠記誦三四遍,仔細收進荷包中。

青娘從她荷包里把地圖再次取出來,指點著圖上的標記,正色道︰「繪了這個可不光是為辨認道路,我勘察了幾日,這幾處清早會踫到大公子;這兩處彈琴,能落到書房窗戶里去;而那個位置,是通王散步必經的。還有那些胭脂點……」一副普普通通的宅院手繪道路圖,儼然被青娘升級成戰略圖。

她還沒講解完這張手絹上的方寸乾坤,外頭有丫環來報︰「二公子請石姑娘往書房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滄海夷珠最新章節 | 滄海夷珠全文閱讀 | 滄海夷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