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改革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四十五章經濟改革

與周華說完了關于時政方面的情況,鐘泱又向古月軍問起了關于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

「會長,目前我們的騰龍和中天兩大基金會仍舊牢牢把持著華聯的貨幣發行權,不過迫于政府和產經聯兩方面的壓力,不得不有所妥協。」

「嗯,這個你之前和我說過,是關于貨幣儲備理事會的席位問題吧。」鐘泱提了一句,便示意古月軍繼續說下去。

「正是這樣,九個席位中,我們佔有四個席位,其中主x席這個位置仍然由我擔任,這就保證了控制力上的優勢。不過問題也很大,我們許多資料和業務都要對政府和產經聯公開了。」

鐘泱和古月軍其實也知道,以前正值亂世,並且華聯幾乎都是新建的組織,在貨幣發行上顧不了許多,這才先有鐘泱把持住。

可這麼大的利益,貨幣本身又是國家經濟的血液,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任由一個私人組織來掌管。要不是顧忌鐘泱本身的強大實力,政府早就將貨幣發行權收歸國有了。

現在加入進來,實行監督也是應有之意。

鐘泱對此也能夠接受,這麼大一塊蛋糕,他想要吃獨食那就太過分了,必然遭人嫉恨。不過讓歸讓,完全撤出卻絕對不行。

後世的所謂國家金融,其實就是利用膨脹的虛擬經濟來搜刮民間剩余財富,以緩解龐大的政府開支。在鐘泱看來,這絕對不可以,政府應該想其他的辦法來盈利或者縮減開支,而不是伙同金融組織綁架國家經濟。

那種虛擬經濟比實體經濟高出十倍以上的荒謬事情,鐘泱是絕對不會讓其發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

想到此節,鐘泱便對古月軍明確了底線,「華元貨幣聯合儲備理事會,我們必須至少達到一半的控制力,這點絲毫不能讓步。無論是政客,還是商業機構,想要插手貨幣發行這個可以,但主宰權不能離開我們的手。」

「是的,我明白了。」看見鐘泱如此嚴肅的叮囑,古月軍也趕緊應承下來,並且將這個意志貫徹下去。

思考了一下,鐘泱又補充說道︰「除了基金會和華聯儲的利益,其他商業和技術領域,我們可以逐漸退出,將一部分由我們在經營的研究機構和商業渠道作為代價,換取我們在貨幣發行上的絕對權力,這件事你看著辦就好。」

「好的,那麼我們可以緩緩退出這些行業,相信這樣的妥協無論是政府還是產經聯應該都能接受。」古月軍說著,就拿出一個厚皮筆記本記下來這件事。

「還要注意,一些尖端技術和秘密研究,必須做好保密工作,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動地宮的武裝力量,並且聯合玄鐵保安公司,讓他們在外圍實施境界和防御工作。」

其中一些秘密研究,涉及倫理道德的禁區,畢竟這些年,古文會旗下的一些生物科技研究機構,可是用了不少日本戰俘和美國戰俘來進行**研究。

這些事情要是曝光了,恐怕有不少人都要擔責任的,所以在轉移資產前,這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研究資料,都必須妥善的掩埋起來,轉到更加嚴密的地方去。

鐘泱早就想要將旗下雜七雜八的研究部門統合起來了,將一些常規的民用或者軍用技術以及相關的研究單位轉賣給政府和產經聯,也是計劃中的步驟之一。

這些東西現在對鐘泱而言只是雞肋,利益不大,卻要花上很多心思去管,還不如慢慢出讓給產經聯,換取其他領域的特殊權利。

「還有一件事需要向您稟報。」古月軍合上了記事本,面帶猶豫的神色,似乎欲言又止。

「說吧?怎麼吞吞吐吐的?」鐘泱還在想著產業整合的事情,听完古月軍的話後,反而愣了一下,這才追問起來。

「是關于權限值的問題。」古月軍說完後還瞄了一眼鐘泱的臉色,見他沒有發怒,這才壯著膽子繼續解釋,「從今年三月份開始,華聯的經濟重心就從軍事工業轉向民生經濟,權限值的配套交易模式,制約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引起了不小的反彈。」

「哦?」鐘泱听完之後,面色無喜無悲,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臉上依舊保持著一貫的淡然和冷漠,「都是哪些人在反彈呢?」

听了這溫和的語氣,古月軍卻是滿頭大汗,不夠仍舊據實稟報︰「一般都是些中小企業,經過調查,發現背後有人在竄連造勢,分別是以上海為中心的浙商和以山西為發源地的晉商。這兩幫人由于未能進入產經聯的上層,故而一向都對政府的經濟決策很有怨言。」

「哼哼!」冷笑了兩聲,鐘泱立身而起,眸光鋒銳,「這些人,無非就是我們的政策斷了他們的財路,所以大感不滿而已。」

其實歷朝歷代,對商業的管理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

一方面是國家君臣意識到了商人的潛在力量,為了鞏固統治而拼命打壓他們的政治地位。自從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結束之後,在中國,商人的地位就急劇下降。

不過另一方面,朝廷對商業的管理又是極度放縱的,結果導致了商人紛紛依附貴族或者大臣,結成黨羽,營私舞弊,肆無忌憚的掠奪民間財富。

商稅低得不可思議,物價更是沒有專門的律法和部門來進行管理,一到災年,就是官商勾結,囤積居奇,物價飛漲。就算是豐年,商人和地主也是紛紛壓低糧價,強行收購,導致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國家元氣流失。

久而久之,天下如何不民願沸騰?

近代為何紅門能夠崛起?還不是因為他們替百姓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手段酷烈,而且一到和平時期,又走回以前的老路。

可是至少在當時,他們做到了穩定物價,這是革命黨從未做到的。光是這一點,就獲得了大量的民心。所謂民心向背,說到底還是一個利字,紅門損商利民,自然可以獲得更多人的支持,哪怕這麼做是不對的。

鐘泱想到晉商和浙商的嘴臉,就怒不可遏,自然也明白了為何古代君王大臣,在對付這些豪商巨賈的時候,一般都是抄家滅族,用得來的錢糧一部分彌補財政,一部分賑濟百姓。

不過鐘泱也知道,這麼做確實很容易,但是不依法度,就只不過是一時之效,並且開了這種先河,國家將永無寧日。

紅門佔領一地,都是打土豪分劣紳,其實真實情況是,不管人品名聲,有錢皆罪!當這種扣帽子掠奪財富的例子一經出現,日後就有了各種機關干部巧取豪奪之事,哪怕是建國六十周年之後,依舊如此。

鐘泱可不想中國變成個沒有規矩只有**,沒有法度只有權變的骯髒之地,那種強權政治,從來都不是正義。

對付這些商人,鐘泱從來都是從法律途徑。先是敦促議會立法,限制物價的升跌,並且用產經聯和農信社通過收購平抑物價,多管齊下。

就好比現在的華聯政府,一般會先調查全國的經濟規模,然後給關乎日常生活的民生用品訂立一個基準價格作為參照的標準,升降幅度一般維持在百分之十五以下,不允許有人操縱物價,並且讓工商部門嚴格查處。

只要保證了執法力度,這種行為還是可以有效遏止的,這又何必動不動就抄家滅族?

「這些人翻不了大浪的,慢慢耗著就是。」鐘泱實在看不起這些個商業集團,晉商當年起家,全靠給建奴當帶路黨和黑市商人,販賣糧食武器,收購建奴從明朝劫掠的物資。

說白了,這群人都是漢奸,他們的子女,也都是漢奸的後代。

浙商則是近代民族工業興起而逐漸興盛,在過去並不太成氣候,還是托了上海的地利,並且多與洋人有著勾結,用剪刀差掠奪中國的原材料,賺取利潤。

沒有誰的是干淨的,鐘泱才懶得理會這些人的想法,以及他們個利益訴求。反正晉商過去是傍著閻錫山,浙商直接就是姜瑞元的財政部,對華聯來說,不抄你全家就很客氣了,還想著在新中國的經濟圈呼風喚雨?

不過鐘泱氣歸氣,在看了古月軍遞交上來的一份數據評估之後,還是皺起了眉頭,大規模推行權限值的事情還真是出了不小的問題。

在現行經濟體制下,中國的國內貿易總額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權限值交易導致的經濟轉向僵化。

許多企業只能朝著原本從事的行業領域發展,轉向的話代價太大。其二是因為權限值的分配問題,導致了購買力的低下,畢竟企業和政府本身又不能大量發行權限值券,這本身就意味著這個政策毫無存在意義。

這還只是初期的現象,歐美各國仍未走出戰爭的創傷,所以經濟發展的差距還不明顯。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華聯的經濟規劃部門紛紛提出實行經濟改革的要求,並且已經開始相關方面的理論研究。

看完了這些資料,鐘泱也有些無奈,「看來實行權限值交易捆綁制度還是太早了一些,不單只是國家的經濟沒有準備好,就連生產力本身也沒有達到實行這個計劃所需要的程度。」

周華在一旁听著,大惑不解︰「原本不是好好的嗎?當初民眾也都非常支持啊,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

不用鐘泱解釋,古月軍就可以回答周華的這個問題︰「當初國家草創,經濟規模很小,並且由于處于戰爭狀態,當時無論是農民還是大部分的工人,他們的利益都因為這個經濟政策得到了有力的保護。」

古月軍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初的權限值制度確實達到了這個效果。其實有點像糧票,在戰爭時期,這個政策維持了物價的穩定和人民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這才得到了普遍的支持。

可是隨著華聯的經濟發展,農業人口減少,工商業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改善之後,購買力必然隨著而增加。原本的保護就變成了一種枷鎖,它限制了經濟的自由和活力,並且使許多中小企業發展困難。

「情況基本就是這樣了,雖然這個事件的背後有著齷齪,但這個提議本身卻是符合了經濟發展的規律的。」

古月軍的這番話,更像是說給鐘泱听的,不過他還是打算委婉一些。畢竟一直以來,鐘泱對于權限值交易制度可是非常堅決的,哪怕陳炯明親自過來試探,都沒有改變他的主意。

「看來改革勢在必行,完全取消不可行,完全不改也不現實,那麼就折中處理吧。我先說說基調,你下去之後找人商議一下,做個條陳報備給我。」鐘泱望著古月軍,就這麼說著。

「是。」古月軍也不含糊,立即打開了電腦的錄音功能,把話記下。

「先通過調查,決定哪些行業可以取消權限值的交易限制,並且注明理由和例證。然後是關于工業制品領域,尤其是技術領域,在取消權限值保護機制之後,如何保證生產者的利益高于商業渠道和金融交易,這個也必須得出結論,並且告知于我。」

「我還是原先的那句話,重工抑商,商業流通非常必要,但是絕對不能反客為主,這是我的要求,不容妥協。全都記下了?」

「是的,全都記下了。」

「那好,這事先就到此為止。」見古月軍做好了錄音,鐘泱也就沒有繼續糾纏。

說實際的,不甘心肯定是有的,畢竟他原本對這個政策寄予了厚望。好在他也不是一個固執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喜好而胡亂做出決定,既然實際運行效果不理想,那麼就一邊改一邊在更小的範圍內緩慢推行好了。

但是重工抑商這個政策的根本卻是不會改變,也不容許有所動搖。

鐘泱以前看過很多的穿越文,都是看到主角回到過去,大力倡導商業發展的。仿佛財政問題結局了,就什麼問題都結局了,真要是這樣,現代經濟社會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疑難雜癥了。

說到底,人心逐利,經商比實業賺錢,那麼大家就都希望去倒買倒賣了。可問題是,沒人從事工業生產,沒人投資技術開發和科學理論的研究,人類的生產力又如何取得進步?

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崇尚商業和金融的大英帝國就徹底衰落了,反而是工業產能強大的德國和美國大放異彩。其中美國更是佼佼者,以無與倫比的產能登上了工業霸主的王座,傲視群雄。

這樣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

至于後來美國的經濟發展緩慢,這也和他們的經濟虛擬化傾向有著很大的關系,這就要感謝猶太財閥的貪婪和愚昧了。

當然,全世界推崇這種「技術愚昧」的人恐怕還不少呢,都是眼中只有錢的蠢貨。沒有了優質的貨物,錢只不過是廢紙而已,連這個都不懂,居然還敢說懂經濟。

向周華和古月軍二人大概了解了一下目前的國內外情況,鐘泱也是心中有底,這次去見陳炯明,恐怕也是最後一次干涉中國的發展大略了。

只是一通電話,就與陳炯明預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鐘泱也不耍大牌,直接跑去南京就好,反正那里離著武漢也並不遠。

帶著妻子,乘坐自己的私人專機,不過是一個小時的時間,鐘泱就由武漢機場到了南京機場。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的交流變得更加容易,便捷的交通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

一下飛機,就見到陳炯明攜帶者夫人和長子前來迎接,這種政治姿態,表明了他對鐘泱的尊重和認可。

當然,他也知道鐘泱不喜歡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所以這次雖說親自前來,其實還是穿了便裝。厚厚的大衣掩住了陳炯明的體形特征,寬沿大帽更是遮擋住了他的樣貌,讓人難以認出他來。

「歡迎您的蒞臨,鐘泱閣下。」見到眼前這位依舊保持著青春不朽的「年輕人」,陳炯明也不自覺做出了謙卑的姿態。

這讓在他身旁的夫人和長子大感詫異,不過大家都是有著分寸和教養的人,卻也沒有做出失禮的舉動。

「勞煩元首大人親自相迎,還真是不勝惶恐。」嘴角含笑,對方給自己面子,鐘泱也不會不給對方面子,正所謂禮尚往來嘛。

大家都知道這里不是談話之地,也都沒有多說,在旁等候的專車也都準備好了。寬大的加長版天駁牌轎車,坐得下二十人有余,五人坐了進去,居然還顯得非常寬敞。

隨行的保鏢則是乘坐的另外一趟車,不久之後,絕塵而去。

這里是南京國際機場旁邊的一個小型私人專屬機庫,包括前方不長的一段跑道,所以也沒有多少人能夠看見發生在這里的事情。

冬日的冷風仍在空曠平坦的跑道上呼嘯,偶爾有著大型噴氣式客機落下,這些自大型軍用運輸機改裝而來的飛機,現在正成為南京國際航空公司最主要的運輸力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