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四十四章 了解大局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況且那里有著人為使用的痕跡,貌似是古代一些後來者發現了這個洞穴,並且使用了其中一些較為簡單的工具。不過破壞的痕跡更多,而且這只是外圍,內層的防御非常嚴密,以古代的技術條件是無法破壞的。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還在里面深處。

但僅僅是外層所發現的東西,就足以讓人吃驚了,並且堅定了鐘泱繼續挖掘的想法。這種緩慢的挖掘工作自然是交給了下面的人去做,鐘泱便自己先行回來了。

劉浩然在這里住了幾天,享受了一下難得的閑暇時光,便又啟程前往山東省的濟南市,那里同樣有著一個大型工廠需要他去視察進度。

在機場前,看著劉浩然離開的身影,鐘泱一個人想了許多。

這國家的運轉可還真是錯綜復雜,在戰爭時期原本戮力同心的人,在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之際,就開始了不斷的勾心斗角。

當然,這種競爭暫時還處在許可的範圍內,沒有惡化成為武力沖突,但鐘泱自己也不得不小心應對,以避免局勢出現任何動蕩與反復。

才剛剛完成復興的華夏民族,經不起這樣的蹉跎。

不過在見陳炯明之前,鐘泱先是將周華和古月軍二人找來,例行詢問著最近的情況。隨著祖捷的一通電話,接到消息後的周華與古月軍也都迅速安排好手的事項,分別乘坐飛機趕往武漢。

才剛一下飛機。就立即趕到度假村,于湖邊的一棟大宅院里,鐘泱已經在等他們兩人了。

「會長。」一進客廳,周華和古月軍就先是行禮問候。

「坐。一路辛苦了。」鐘泱示意兩人能坐下,然後才是讓侍女倒好茶水,並且奉水果高點。

屋內開有暖氣,不過熱騰騰的茶水和糕點還是散發著白霧以及一陣迷人的香氣。

揮手讓侍女退下,直到客廳的木門被輕輕扣,鐘泱才與周華和古月軍說起正事。

「讓你們趕過來,實在是辛苦了,不過這件事比較重要。也希望你們能夠理解。」鐘泱和顏悅色的說著,與其說他們三人是下屬關系,倒不如說成是志同道合的摯更合適一些。

「我和月軍已經安排好了手頭的工作,臨時離開一兩天問題不大。會長這麼著急找我們過來,到底所謂何事?」周華習慣性的扶了扶鏡框,認真的問著。

旁邊的古月軍雖然沒說話,不過看他臉那副神情,估計也是抱著與周華一樣的疑問。他管理著兩個大型基金會。需要處理的事物還是挺多的,跑過來一趟可是會耽誤很多功夫。

「前幾日,劉浩然來找過我,和我談了一下關于與內閣交涉的事情。在此之前。我想先向你們了解一下關于最近的情況,也好讓我做出判斷。」

鐘泱最近幾年都忙著考古挖掘工作。對于戰爭和國內政治經濟的變化還真的不太了解,所以才需要向周華和古月軍了解一下最新動態。

畢竟他們兩人一個負責搜集情報。另外一個則是負責監督國家金融體制的運行。

在來之前,他們兩個就已經得到了消息,所以也準備好了文檔資料,從公文包里拿出經過特殊加密的筆記本電腦後,調出已經整理好的文件,他們便正式開始匯報工作。

首先是由周華對國際形勢的一個大略介紹,以及國內政局的最新資訊消息。

發生在印巴邊境的大規模武力沖突事件逐漸平息,似乎是受到了寒冷空氣的影響,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領導人都開始冷靜下來,民眾也不再像之前那麼狂熱。

經過一個半月的理智和談,雙方在重新確立了各自的邊境與權益之後,便簽訂了和平協定,並且保證不再發生同類流血事件-

雖然雙方都知道,這個保證其實只是說說而已,不過大家也確實是打累了,都想要休息一下,這才簽下了這份不三不四的停火協議。

印巴問題事關中國未來的周邊環境,絕非小事,所以周華將這個列為頭條內容,也是有道理的。

「會長,本次印巴沖突,幾乎就是一次國戰,不過由于雙方的軍事規模都不大,並且主要的流血沖突主要還是在民間械斗的程度,所以真正的損失並不算大。但卻因為給兩國帶來了巨大仇恨,畢竟巴基斯坦才剛剛建國,就遭遇這樣的事,以後的矛盾定會不斷。」

周華一邊說著,一邊將電腦屏幕調轉到鐘泱面前,甚至將一些地宮特務參與的秘密挑唆工作也都簡單列了出來。

「嗯,讓他們狗咬狗才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印度沒心思來向我們挑釁,並且也讓巴基斯坦明白,沒有我們的支持,他們是頂不住印度的軍事壓力的。」看著這些簡略的資料,鐘泱點了點頭。

地宮的情報工作確實做得不錯,在對待印度的時間,達到了鐘泱之前所期望的水準。

「對了,德國那邊怎麼樣了?」看完了印巴沖突事件,鐘泱又問起了德國的局勢。

印巴事件最多只是地區性的事件,影響的範圍也就在亞洲一帶。而德國卻牽動著整個歐洲的局勢,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我們已經秘密與戈林接觸,作為換取支持他成為新德國政治領袖的條件,他願意向我們公開一些納粹黨衛軍的秘密研究資料。其中包括大量遺傳工程學和活體實驗素材,第一部分已經傳了過來,正在由科技部的同僚驗證。」

說著,周華又操作著鼠標,點出其中的文件資料,「這是關于一部分改造人的資料。算是價值比較大的,不過根據德國方面提供的數據來看,成功率還是很低。」

「改造人的實力怎麼樣?」鐘泱可不關心人體實驗的道德問題,反正死的又不是中國人。他也不是耶穌。才懶得理會德意志人對帝的選民做了何等殘忍的事呢。

「實驗個體的能力成長並不穩定,不過有少量激發了特別的人體潛能。比如德國送來的三個特別的猶太裔男孩,他們的精神波動甚至可以憑空移動物體,這方面的改造,卻是我們所不能及的。」

听著周華的說明,鐘泱也是垂首不語。

說到加強士兵的身體素質,各國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實驗,無論是生物化學層次的藥劑研究。還是千奇百怪的人體實驗,這都非常普遍。

只不過限于輿論壓力,各國都沒有公開罷了,反正是戰爭時期。這些研究反而很好掩蓋。就算出了事,直接報一個戰損,就什麼都抹干淨了。

而德國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大量的猶太人關在集中營里。就是最好不過的素材了。話說為何原本時空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能在醫學取得如此大的領先地位,也和他們在戰爭時期進行過的大量人體實驗是分不開的。

「我們的生體改造技術也只能增強士兵的肌肉和筋骨,甚至必須以縮短士兵的壽命作為代價。產生異能卻從未出現,德國人是如何做到的?」鐘泱接過了鼠標。點著文件里面的內容,細細閱覽。

難怪美國自四十年代後不斷斥巨資投入到超能力研究之中。作為一個國家,為何會做這麼愚蠢的事?而且還要費盡心思實行保密工作,鐘泱看著德國人的實驗資料,才明白了過來。

超能力本身並沒有多麼神奇,本來就是自然現象之一,而且由于力量的局限,也無法大規模應用于戰爭,對人類世界的影響也不大。

不過這種現象在國家眼里,仍是具備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這樣的力量如果不能掌握在國家手中,誰知道會被什麼人拿去利用呢。

翻看了一下,感覺德國方面的研究資料也挺有意思,不過希特勒恐怕在這面算是白花錢了。一旦戰爭失敗,這種研究反而是替他人作嫁衣,現在不就是被鐘泱他們笑納了嘛。

「答應戈林提出的條件,維持德國目前在歐洲的強勢對我們非常有利,不過也要敲打敲打他,我們中國現在可不想打仗,讓他安分一點,低調行事。」

「是的,我明白了。」周華點頭應諾,「會長,那美國和英國方面的事情怎麼樣了,我們泄漏過去的武器制導技術,似乎已經被他們所掌握了。而中情局也在加緊調查這事,很可能會懷疑到我們頭。」

周華實在是有些擔憂,論實力和根基,當然是地宮更加強大一些,無論是資歷、組織結構、人員培訓還是武器裝備,地宮都比成立時間還不長的華聯中情局更有優勢。

不過對方畢竟是掛牌的政府機構,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調動軍隊,行使政治特權,地宮再厲害,也不能公然與國家機器對抗,那是找死。

「戰爭已經結束了,內閣和軍方的意思我明白,無非是技術壟斷,維持科研的進度優勢,想要用時間差來拉開與西方各國的差距。」

鐘泱說著,負手站了起來,眼神空靈靜謐。

「這種想法太天真了,自工業時代開啟以來,西方各國就紛紛改革政治,不斷奠定著資深的技術基礎。有著這些基礎,他們的科技發展必然不慢,難道我們一個國家的科研可以和他們所有國家對抗嗎?這未免太自信了,我不要這樣。」

鐘泱其實更加擔心國外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在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是連鎖性的,不是分割獨立的。

一項技術的誕生,很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促成一項項與之相輔相成的新技術。中國現在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東方大國,這可和日本不同,是真正可以顛覆整個西方價值體系的古老文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意識形態的緣故,技術和經濟封鎖就幾乎是必然的了。

其實這就是另一個冷戰格局。只不過這次互相較量的不是美蘇,而是中美。夾在中間的歐洲國家,他們的站位簡直不用去想。

與其到時候再花力氣去滲透,不如在混亂的戰爭時期就先埋下幾顆釘子。比如說很早就與鐘泱合作的唐納德實業。不,不僅是合作了,簡直就是古文會放在美國的傀儡。

這項計劃已經秘密實施很久了,幸好當年的保密工作就做得很不錯,知道這件事的也就只有具體在美國執行計劃的姚亮,以及現在坐在客廳里的鐘泱他們三人。

就連陳澤和劉浩然他們幾人都不知道這個計劃,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

「唐納德實業怎麼樣了?」

「啟稟會長,目前已經成功打入美國軍方的高層。而且唐納德實業作為美國的第二大軍火供應商,與美國政府的關系都非常親密,沒人會懷疑這家公司有問題。」

鐘泱滿是不屑,「就算懷疑又怎麼樣。只要唐納德公司能夠提供軍方想要的技術,並且有著龐大的資本作為庇護,美國政府難道還敢向‘自己人’開刀?美國可不是中國,更不是德國,這麼做只會讓其他資本家兔死狐悲。」

的確就是這樣。只要唐納德不明擺著叛國,單純懷疑毫無用處。

可即便如此,鐘泱還是叮囑著,「讓姚亮低調些。這是長線投資,不要心急。我們有的是時間慢慢布局。」

「可是會長,難道不怕尾大不掉?」古月軍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美國人都是重利,對于道德信義和國家忠誠這些思想可都是沒多少概念的,他怕對方吃飽喝足了就翻臉不認人。

真要出現這種狀況,可就是養虎為患了。

對此,鐘泱卻並不擔心,「沒有我們的科技援助,唐納德實業能有多大成就。想要建立起獨立的科研體系,這恐怕沒有十年是無法完成的。更何況,我想要碾死美國很困難,但要毀滅一家公司,還是很簡單的。」

只要掌握了能夠對對方生殺予奪的力量,那麼所謂背叛,就顯得十分可笑了。

用智能工廠來改變文明發展大局,這固然會受到諸多限制,但如果僅僅是安排一小隊陸戰士兵去格殺某人或者某個家族,卻並不是太過困那的事情。

只要鐘泱願意付出代價,並且也有這個必要,碾碎區區一家自己支持的跨國軍火集團,還是能夠辦到的。

「對了,日本那邊怎麼樣了?」說完了美國和西歐的事物,鐘泱又隨口問起了日本的局勢。

「還是那樣,十萬陸軍佔領了日本南部,配合著黃海艦隊,對九州、四國和大阪實行軍管本州已經佔領一半,北部仍有不少殘軍負隅頑抗,打著全國總玉碎的旗號,說是要為天皇殉葬。」

自華軍攻陷日本本土南部之後,就不斷對那里進行鎮壓和破壞,甚至還刻意減少那里的糧食輸入,人為制造饑荒和混亂。

許多日本人,僅僅維持著基本的生存狀態,反正華聯也不斷算給他們更多的物資了,萬一流落到北部反抗軍手中,這不就是資敵了嘛。

「會長,核彈轟平東京之後,天皇就失蹤了。這件事情,導致許多日本激進派的不滿,組織反抗軍,不斷依托復雜地形,對我軍進行騷擾作戰。現在十萬陸軍陷入這個泥潭每周都要花數千萬華元,內閣已經有不少人提出抗議了。」

說到這里,鐘泱也挺頭疼的,當初制定計劃的,他還真麼想到這一點。天皇作為神道教在地的最高領袖,在日本人的心理還真是有著崇高的地位。

位于核彈攻擊目標的中心區域,就是大羅金仙也死翹翹了,天皇肯定也是隨著東京一起蒸發掉了。這麼一死,難怪會導致不少激進派拼死反抗。

「每周花費數千萬華元,並且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都無法完全穩定日本的局面,也難怪內閣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了。單純為了面子而報仇,沒必要做到這種程度,現在內閣的工作重心是經濟發展,確實不適合維持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鐘泱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去干涉內閣的行政問題了,這麼點小事都不懂的做出取舍,陳炯明這麼長的政治生涯也算是白混了。

「那麼,元首有什麼提議沒有?」

「據說之前開過一個討論會,主要內容就是關于撤兵的問題,不過軍方仍舊堅持要在日本的駐守大概四萬的海軍陸戰隊,並且至少維持一個完整的海軍艦隊編制,用來監視和鎮壓日本局勢。」

听到這里,鐘泱笑了笑,接下來的話和他所熟知的歷史也差不多了。

只不過由原本的駐日美軍變成了現在的駐日華軍,並且和原本時空里的美國一樣,華聯國防部要求取締日本的軍隊,只允許他們維持不超過五萬人規模的警察隊伍。

駐扎在日本的華軍士兵,其薪金和待遇問題,由日本財政廳負責支付。同樣的,駐日華軍也必須維持日本的統一和安全,幫助新組建的日本政府穩定局面,維持統治。

一系列條款都還在商議之中,關鍵是日本本土現在還有大量反抗軍在北部活動,不少民眾都暗中給予支持。

不解決這些瘋子,華日兩國的外交關系就無法確立。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