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九十三章 從中挑唆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五百九十三章從中挑唆

這種情況自然也有中國情報人員的功勞在里面,還有中國那看不見的黑手在里面推波助瀾。

要說在暴力機構中,佔據人數上還有兵器火力上優勢的印度教民在動用了武器之後在初期是殺得伊斯蘭教民節節敗退。

但是在某一天之後,殺的興起的印度軍隊突然在某地被手持大量武器的伊斯蘭教民埋伏下,死傷不僅慘重,也扔下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留給了伊斯蘭教民們。

這些突然出現在伊斯蘭教民手中的武器自然不會是別人提供的,而是華聯埋伏在這里的那些中國特殊情報機構提供給伊斯蘭教民的。

這些武器是中國和英法兩國在此之前作戰中從英法兩國手中繳獲過來的武器裝備,槍身的槍號和其他武器編號都被中國方面處理磨掉,以免這些武器落到英國人手中作為實證指責中國在這起事件作為幕後推手的證據。

雖然英國人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地點雙方發生的屠殺暴力事件中肯定有中國人在幕後推波助瀾,但苦于沒有證據,也只能利用自己的新聞喉舌們咋呼咋呼幾句。

進入到十月,雙方的教民屠殺逐漸的進入到一個低潮期,不是殺不動了,而是在後來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接壤一帶,已經在這段時間的反復屠殺中出現了一個長、寬數百公里的一個無人區出來!

雙方的教民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在此反復清洗、屠殺,大量的居民被屠戮得一干二淨,一些村子里的人甚至一個都沒能跑出被殺了個精光,這樣滅絕性的屠殺使得雙方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人口大量的流失。

大量人口被屠殺,剩余人口不是加入到報復屠殺軍中,就是拖兒帶女的流離失所。

不過雙方的緩沖帶建立也使得雙方能稍微的冷靜下來,而且甘地此時力排眾議的來到當地,憑借著自己在印度民眾心目中的威望讓人數、裝備佔優的印度教徒們稍微的克制了一點,兩方教民這才能坐下來開始就目前的局勢進行會談。

可惜這種會談對于甘地,對于尼赫魯這些民族統一份子來說注定是一種痛苦的歷程,因為在中國情報人員不斷的唆使、煽動之下,成立巴基斯坦一個以伊斯蘭教民為主的獨立國家的呼聲在這里讓伊斯蘭教民們情緒空前高漲。

面對伊斯蘭教民們的獨立情緒,即便是絕對不能容忍國家領土分裂的甘地等人也無法力挽狂瀾,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巴基斯坦獨立分裂出去。

而巴基斯坦的分裂同時策動了孟加拉一帶伊斯蘭教民的獨立運動,由于中國*軍隊已經進入到孟加拉的達卡一帶。

對于伊斯蘭民眾的獨立熱情,中國方面自然表示出了「很理解」以及「很支持」的態度。

這種「理解」和「支持」很快的便得到了當地民族群眾的好感和對中國*軍隊實質性的幫助。

英國人準備利用當地民眾拖慢中國人前進步伐的意圖沒能實現,達卡一帶甚至成為了巴基斯坦獨立運動的核心地。

實際上中國方面也沒有做太多的事情,只是略微的表現出應有的敬意和幫助巴基斯坦人民獨立建國的朋友間的友情後,達卡這座城市便迅速的向中國方面開放。

因為巴基斯坦人也看到了,要想和印度龐大的人口和富庶的資源相抗衡,就一定得需要給自己找一棵大樹撐腰,而放眼這個世界,現在能為自己撐腰的也沒有多少國家了。

英國人雖然現在兩邊都不幫,可從利益大小的角度上看,英國人不可能放棄印度那廣闊的人口資源和物資資源,最終舍棄的肯定是自己。

法國人也不是什麼好鳥,再加上現在英國人和法國人都在中國人的打擊下是自顧不暇抱頭鼠竄,法國人也迅速的被拍死。

蘇聯已經掛了,剩下來的美國人,好像距離的實在是太遠,而就近的中國,從中國人對伊斯蘭教民的友好和親善舉動中。

從中國對東南亞、中亞一帶國家小弟的幫扶、經濟建設大圈中不難看出,現在的中國並不是幾百年前鼻孔朝天的天子,再次成為了一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帶頭大哥。

為此,巴基斯坦獨立人士迅速的和中國先遣軍隊取得到了聯系,並迅速的達成了一系列的秘密協議和相互之間的友好互助協議。

這些秘密協議在戰後就一直沒有公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協議的實際內容。

但是在此之後不久,支持巴基斯坦獨立的軍隊和當地人士,就會發現自己手中多出現了更多的武器和裝備。

這些裝備的來源並不明確,有人說是獨立軍自己繳獲的,有人說是支持者在海外募捐購買的,有人說是從中亞支持伊斯蘭民族獨立解放同情者流過來的。

不管這些裝備來源自哪里,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這些武器裝備極大的彌補了巴基斯坦獨立軍的急需空缺的軍事力量。

有了這些武器裝備,原本一直被印度教民在人數、軍力上打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巴基斯坦獨立軍終于能有實力和對方抗衡了。

為什麼中國方面是秘密協議而不是公開唱高調支持大場贊詞?

西方的政治諺語中就有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條原則,可巴基斯坦的情況並不象非洲這些被殖民國家那樣簡單。

在非洲,中國可以在不久的將來以支持當地人民獨立運動的旗號公開幫助這些國家人民擺月兌美英法等國的殖民統治,可那是一個當地民族為自由而獨立的奮斗。

然而巴基斯坦和印度現在還是屬于一個國家,雖說現在同樣被英國人所殖民統治,可在國際上目前仍舊是屬于一個國家的形式存在滴。

巴基斯坦自身獨立奮斗過程中,中國並不好以公開身份唱贊歌支持巴基斯坦獨立出印度。

除非巴基斯坦獨立事實成立,那麼中國再以一個平等國家身份進行友好往來和幫助,那就是符合國際游戲規則的那點遮羞布下的正常手段。

假如中國現在做的太過于明顯,就會被美英法等國抓住小尾巴以分裂其他國家的方式進行攻擊。

這也會在今後,中國方面在處理中東、非洲等地國家時,讓這些國家的人不要太過于警戒和擔心中國方面是分裂自身,分裂其現有土地而出現更多的抵抗和抵觸心理產生。

這就是政治游戲,雖說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中國方面在這些事情其中起到的作用,可該有的遮羞布還是需要的。

政客的作用就是玩弄已有的游戲規則,或者說是重新以強勢建立起新的游戲規則。只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實力和能力重新建立新的游戲規則,現在還是多打打擦邊球較為適宜。

有了當地人的支持,達卡一帶,原先英國人想寄予厚望給予中國人強烈打擊和制造麻煩的意圖落空了。

甚至還出現英國人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當地人不僅沒有和中國人作對,反而開始幫助中國人渡河和帶路這樣的幫助!

中國人在當地人的幫助下,迅速的在一周之內沖擊到了加爾各答一帶。

能有這樣的速度迅速的通過這一帶河流眾多的水網地形,不僅得益于有當地人的支持,同時還有著中國海軍陸戰隊以及增援部隊趕到的原因在里面。

在結束完澳大利亞的作戰之後,在澳大利亞作戰的五支王牌部隊中的遠征集團軍和海軍陸戰隊被分成了三支作戰部隊分赴其他地區作戰。

一部分留守在澳大利亞鎮壓白人,一部分被派往關島和菲律賓一線繼續作戰,還有一部分則被通過輪運送遞到印度作戰。

有了這樣主力作戰部隊的參與,原本就已相當橫強的中國對英法聯軍部隊更是得到了更為夸張的戰力增援。

在中國二線部隊面前就束手無策被動挨打的英法聯軍更是切身的體會到了美國人也曾經體驗到的切身之痛。

加爾各答一帶數面臨水,眾多的水網地形雖然限制住了重型機械化部隊的大舉推進,可別忘記了,調派過來的遠征集團軍的獨立作戰性並不太過于依賴交通條件。

這也就是為什麼華北集團軍被派往了西部進攻蘇聯而沒有派過來最終參加澳大利亞戰役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讓華北集團軍這樣反復的舟船橋渡,那反而讓這支重型機械化部隊打起來束手束腳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斗能力。

更何況遠征集團軍一直以來就是以多面手的形式而著稱于中國五支主力作戰部隊,在澳大利亞戰場上又吸收增加了一定的陸航直升機部隊之後更是如虎添翼,作戰時更顯主力作戰部隊的威武雄風。

對加爾各答的作戰並沒有太多艱苦戰事,遠征集團軍一個重炮團通過海運將重炮架設在河對岸的陣地上,一陣猛烈的炮擊便讓英國人在此集結的一個師的兵力傷亡慘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島爭奪戰中,原先在奧古斯塔港戰役中大發神威的颶風超遠程火箭炮沒有了用武之地,便被調派到了印度這邊繼續作戰過癮。

結果在美國人身上發生的杯具再一次在英法聯軍身上重演。超遠程火箭炮迅速的摧毀了英法聯軍在加爾各答一帶和後方設置的空軍機場,超高速呼嘯而至的火箭彈彈雨迅速的將英法聯軍的機場打成了一片金屬彈丸和血火崩飛的地獄。

大量的集束彈藥讓英法聯軍在一片鬼哭狼嚎的同時,也深深的震懾、震撼了印度軍隊和剛剛組建起來的巴基斯坦軍隊。

印度軍隊的表現在此之前讓尼赫魯相當的不滿意,不僅沒有打出自己期望的國威、軍威,甚至被原英國主子給評價成為了比非常斑馬群狂奔更宏偉的場面讓尼赫魯的臉上直發燙。

為此尼赫魯甚至親臨加爾各答前線,親自命令在此集結應戰的印度軍隊要打出自己的威風出來,好在世界面前讓所有人知道印度人拳頭的力量。

結果尼赫魯這一次還是失望了,中國人一個重炮團的火炮並不算多,可彈藥威力卻相當的恐怖。

印度人什麼時候見過這麼恐怖的火炮過,軍隊中錫克教的士兵甚至在遠處都能感受到胡子上受到沖擊波余波的威力而微微顫動著。

而在英法聯軍的機場,鋪天蓋地飛舞的預置破片更是讓印度士兵們手腳發軟,沒有人能夠在這樣恐怖炮擊下還能骨氣勇氣繼續和中國士兵作戰,甚至連神都不行!

接下來的火力延伸還沒有延伸到印度士兵防御的陣地,印度士兵們再一次的發揮了他們的狂奔天賦!

要說中國方面的進攻部隊也很狡猾,他們最初選擇的炮擊地並不是印度兵防御的區域,而是優先選擇了英法聯軍防守的區域進行密集炮擊。

雖然印度兵好打,但正是因為好打才要放到後面打,如果讓英法聯軍士兵再次奪路而逃,那麼中國士兵還要再一次千里奔襲才能將其追上殲滅,這可不是軍方高層所希望看到的。

狼奔犬突的印度兵雖說不能群體殲滅,卻無形中再向後狂奔之時在沖擊著印度後方的穩定性,這些印度兵所經過之地。

當地的印度居民只能看到向受到驚嚇般的動物群那樣毫無目的、毫無紀律的向後面跑,詢問他們時,這些嚴重受到驚嚇的印度士兵被驚嚇得連話都說不完整,只能只言片語的敘說出中國人的恐怖實力。

前面也提到過,印度人在言辭談吐中喜歡夸大事實,對于中國*軍隊的實力也是張口就來的夸大。

有人說中國*軍隊動用了幾千門大炮,可沒過多久就變成了上萬們大炮將加爾各答炸成了廢墟。

再沒過多久就變成了上萬門大炮、上萬輛坦克和數千架飛機鋪天蓋地的攻打過來。

听到印度士兵的如此描述,對于絕大部分生活在貧困線下,又是文盲又沒有多少見識的印度居民來說,這些屁民終于慌了神。

一輛坦克能輕易的碾死上千的印度士兵,一門大炮打過來的炮彈能炸死數千人,一架飛機象魔鬼般的情誼收割印度人的生命。面對如此凶殘猶如鬼神的中國人,他們能有什麼反應?

跑!

沒錯,就是跑!

結果就是印度兵跑過的地方,受到印度兵夸大的言辭和描述的誤導下,中國*軍隊的戰斗力被這些印度潰兵們是放大到無以倫比的恐怖。

在戰後,有好奇者收集了一下當時的這些不斷傳述到夸張極致的描繪話語,到後面的版本甚至已經有人說中國的每一名士兵都長著三頭六臂。

就像印度教里的神明那樣可以輕易的殺死一切印度人,而且中國人是印度神明派來的使者,他們將要掃除一切曾經犯下罪孽的印度人。

不過這個版本如果仔細推敲一下,就可以發現雖然在戰斗力上有著極大的夸張性,但是最後的兩句就值得回味了。

神明派下來的使者,掃除曾經犯下罪孽的印度人……

這怎麼品味都感覺有著中國特殊情報機構在里面煽風點火後的味道在里面。確實如此,在這里潛伏許久的中國情報人員的確在其中也是又用看不見的黑手在里面狠狠的攪和了一把。

結果就是引帶著很多印度人在印度潰兵跑過這後,拖兒帶女的帶上自己為數不多的家當,立即選擇了跟隨著印度潰兵進行了第二輪的大潰逃。

當後面的印度居民在看到了印度兵跑過後,又看到成群結隊跑過的印度潰民,又是新的潰民產生之時!

如此反復,幾如雪球效應!

當尼赫魯和甘地得到消息之時已經控制不住這些印度潰兵所產生的難民人潮了,成千數百萬的的印度人通過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道路不斷的往印度後方涌去。

一下子出現如此龐大的難民潮的連帶後果就是大量的難民迅速的擁堵了道路,讓新的增援印度兵無法能夠趕赴前線作戰。

不僅如此,大量的難民在涌入後面的城市後,給後面的城市一下子帶來了極大的安置壓力。這人總是要吃飯的,哪怕一人一天一小撮咖喱飯也足以讓後方城市的存糧一下子告罄。

更何況大量涌入的難民也對本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僅僅是生活上的,這些難民中不斷傳出前方經過無數次夸大和放大的恐怖消息足以讓當地居民人心惶惶。

若不是甘地、尼赫魯出面憑借自己的威望暫時的壓制住了這些難民繼續向後潰退的腳步,說不定這些難民會直接潰退到德里。

要知道,在流言中,可是有著到德里去就有活路的捏造傳言在里面四下傳播著呢。

說實在話,當初重點優先炮擊英法聯軍再收拾印度人只是中國*軍隊指揮官們挑肥揀瘦下的一個舉動。

可沒想到印度兵卻自己控制不住的照成了炸營狂奔,這讓不僅是英法聯軍方面始料不及,就連中國方面也沒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一下子潰散的印度兵跑的速度飛快,甚至是中國的輕裝甲部隊也無法能夠追擊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