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二十四章 劍拔弩張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五百二十四章劍拔弩張

在安達曼海和格雷特海峽之間所發生的兩次導彈戰和今後不久所要發生的大海戰相比實在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不過它確為下次大海戰的某些戰術確定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基調

那就是按照許江文的命令,對敵進行飽和進攻。(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而在看過詳細的戰報以及評估之後,陳炯明亦于翌日啟程,突然造訪了負責研制生產反艦導彈的工廠。

接到元首閣下突然來訪的消息,正在這里坐鎮攻關第二代反艦導彈和船體之間關系技術的海軍後勤總裝備部部長楊達中急匆匆的前來迎接。

「元首閣下,您的這次來訪可是太突然了,一點準備都沒有……」

楊達中沒有象工廠接待那樣到廠區門口迎接陳炯明,而是直接站在工廠大門口等待對方的到來。

他深知陳炯明不喜歡按部就班的被別人安排著參觀,這位務實的政治家更喜歡直接從最核心或者是從外圍的某個環節開始參觀。

這樣做雖然很挑戰接待人員的水平,但是楊達中知道,陳炯明實際上在很多方面算是半個懂行的入門者,那些彎彎繞的東西對來來說是浪費時間。

這不,車隊在經過廠區大門口的檢查之後沒有去迎賓處,而是直接殺到了工廠最後的生產區,看到陳炯明在幾名警衛的保護下下車,楊達中偷偷的笑了起來,因為他看到工廠的迎接者正滿頭大汗的從廠區大門那邊跑過來。

「達中你在這?怎麼,不歡迎我的突然到訪?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還是怕我看後罵人?」看到楊達中在,陳炯明也有些高興,先調侃調侃兩句先。

「哪里哪里,人歪不怕影子正!我們這隨時恭候元首閣下的到來視察!」楊達中故意將那句俗語給說反說錯,回應著陳炯明的調侃。

讓旁邊剛剛趕到的工廠迎接人听了之後頭上的汗珠子更是噌噌的往外涌。楊老啊楊老,雖然您在海軍武器裝備界是德高望重,但是對方可是中國最高的領導人物,您這樣和他開玩笑,您膽子可忒大了!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陳炯明居然不介意楊學藝的這種反調侃,反而開心的笑了起來。「那最好了,有個內行的行家老熟人來陪同的確好過別人太過恭敬的陪同,就勞煩打擾你點時間陪我走走吧。」

說完陳炯明也不客氣,直接就和楊達中有說有笑的往里面走,留下幾個工廠負責人咂舌著在後面跟著。因為他們是第二代成長起來的領導者和研究者,他們不知道,楊達中和陳炯明的身份差距很大,然而他卻是在海軍組建之初就親身參與過這個計劃的元老。

陳炯明和楊達中還有其他幾個老廠、大廠的工人、研究者們可是在各種簡陋條件下一同揮汗如雨,共同商量、討論、建設著中國海軍的根基。

如果現在站在這迎接的是已經退居二線的老廠長在這里,他甚至敢上前掏陳炯明的衣兜弄好煙抽。

「產量跟得上嗎?」

一路跟著楊達中和幾個工廠領導參觀過來,現在穿上純棉的防靜電服和防頭發掉落到廠區的帽子,陳炯明現在和整個廠區里的人沒什麼差別。

如果不是他身邊總是有幾個安全警衛和工廠的領導在他身邊,他簡直和這里的工人沒有任何分別。

「你問一代還是二代?」楊達中狡黠的眨眨眼楮,變相的在向陳炯明通報著什麼邀功。

「喲,第二代給你們弄出來了?反艦還是防空?」

陳炯明自從加入了華聯,得以出任國家元首一職,確實也在科技方面下了不少苦功,所以算得上半個門內漢。

他也注意到不遠的幾個核心組裝台上,幾枚體型明顯要比第一代導彈小很多的導彈正敞開肚皮接受著身邊工作人員往體內安裝著零件。

「兩者都有。」看到自己的招數成功,陳炯明明顯的被自己釣起了興趣之後,楊達中這才不緊不慢的繼續介紹到。

「一代就不用說了,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流水化的作業,而且各部件的基礎零件在全國也有很多工廠能提供出來,產量已經基本能開始滿足海軍的需要。」

「第二代的防空導彈已經研制出來,反應力、還有自導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可以基本擺月兌第一代依靠地面無線電引導遙控的自導尋找目標。體積上也有了相當大的瘦身,原本一輛卡車才能攜帶兩枚的防空導彈,現在一輛車可以帶四枚。」

「同時還采用了箱體式的設計,方便了平時的運輸和貯存。現在已經安排第一批導彈去雲南的靶場進行多項實驗,我相信很快你的案頭上便會收到相關的報道。」

「反艦導彈也如此,在威力和射程不減的情況下,反艦導彈可以由一艘導彈驅逐艦一次發射四枚變成八枚。不過反艦導彈的進度要慢一點,估計還要兩個月後才能最終申請靶場實驗。」

看著楊達中臉上的得色,雖然段國學心中也很高興,這意味著自己的手頭上又多了一份力量,不過陳炯明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反擊反擊潑潑冷水。

「先別得意,現在第一代的導彈抗干擾力不強,對手們也對導彈沒有什麼太多的概念。安達曼海的兩次海戰估計對方已經咂模出味道出來了,一旦對方有進行干擾,我估計現在的命中率要打個對折甚至更低。」

陳炯明這句話可不是危言聳听,在古文會的內部,他得以了解到許多非常超前的技術資料。

他知道第一代的反艦導彈采用的主動雷達制導設備由于體積小功率不高,同時也伴隨著抗干擾能力不強。

別看這幾次出手都是打了漂亮仗,但那都是基于對方不了解特性的情況下造成對方措手不及的突襲、偷襲。如果是在對方知道部分特點後進行有目的的干擾正兒八經的戰斗,估計這第一代的反艦導彈還真會有不少成為迷失的羔羊。

「放心,已經做了專項的研究和公關,就是力保在有干擾的情況下仍舊保持目前的高命中率。對方能想到的手段我們早就想過,逆向思維。」

楊達中用右手食指在前面逆時針的旋轉劃動著空氣,這是和最初一起搞研究的各領域研究人員喜歡用的一個手勢,人類的手指習慣性的喜歡順時針旋轉。

過去的老一輩科學家正是用這個大家經常看到的手勢在經常提醒著身邊的研究人員在思維枯竭和研究各種東西時,要從各種角度去思考,特別是逆向思維。

一路視察下來,陳炯明很滿意整個工廠一直都保持著潔淨、高效率的生產,為了不打擾工人們的工作,他甚至都沒有刻意去在某個工人身邊去觀察、詢問工人的工作,只是用他那銳利的雙眼不斷的將一切小細節收入眼中,印入腦海里。

從他那嘴角一直若有若無的微笑來看,其他的幾個工廠領導人現在有些放心了,因為總指揮似乎心情相當好,老廠長和老一輩員工這麼多年來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條件和高素質員工培養的優良傳統讓自己能在任何時刻接受最嚴格的檢查。

現任廠長甚至還幾次看到陳炯明的幾個小動作,他在不經意間走到某處角落時用手指劃過,然後將手指放到眼前查看上面的灰跡,但是每次這個動作之後,陳炯明都是面帶淡淡笑容的。

保持衛生和保證生產關聯雖然不象高精密工廠里那樣要求苛刻極致,在這個廠子里要求不高,但是這麼大的工廠廠房能做到每個角落都如此潔淨不是幾個衛生工能保證的,而是要全體員工每天都要帶著一顆主人翁的心態愛護這個工廠。

老廠長和老一輩員工所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怎麼樣,元首閣下,這次視察還滿意吧?」

結束完參觀,楊達中一邊月兌著外面的防靜電服,一邊笑著詢問著陳炯明,其實這個結果他早就料到了,正是和新廠長所想的那樣,老廠長和老一輩員工所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能讓工廠隨時隨地的迎接各種檢查視察。

「不錯,我很滿意,有了你們現在這個生產速度,還有剛才在倉庫里看到的庫存,我心中就有底了。」陳炯明點點頭,算是一個回答。

「元首閣下,我是搞研究和負責生產類的,有一句話我想問問……」楊達中難得有些局促的向陳炯明開口到。

「說吧。」

「奧古斯塔港的戰斗,真的會升級到打海戰嗎?」雖然楊達中是抓生產和研究類的,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就對軍事一竅不通。

恰恰相反,他對軍事理論特別是海軍戰斗相當的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話,那他就不知道什麼樣的武器在戰爭中最實用。

配合目前現有的第一代莽山烙鐵頭防空導彈,還有艦隊中的戰斗機以及艦隊中的防空火力搭配,遠中近三重防空理論正是他所提出來的。

「會!為什麼不會,奧古斯塔港的地理環境注定了它是一個不適合防守方戰斗的區域位置,你看看地圖,從斯潘塞灣這個大凹口進去,海軍可以直接威脅到奧古斯塔港和我們陸軍的防區,美國海軍不來就是傻子。」陳炯明毫不猶豫的便肯定了楊達中的猜測。

「那美國佬會來多少海軍?」

「那我不清楚,不過對方押多少籌碼,這得要看我們擺出來的籌碼有多大,有多誘人。不過我相信,這場海戰,會是一個大海戰,而且會是一個超級大的大海戰!」

陳炯明和楊達中所說的問題的確是對于美軍一個誘人的大蛋糕,奧古斯塔港很重要,就是重要在那兩座橋上,沒有那兩座連接東西大陸的橋,奧古斯塔港實際上的作用並不大。

況且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奧古斯塔港實際上也不是一個打防御戰的好地方。壞就壞在他同樣太靠近海邊,一些噸位小點的驅逐艦甚至可以從斯潘塞灣一路逆流北上。

在這片海域,小驅逐艦來了沒用,五英寸口徑一下的艦炮打的還沒有中國同口徑火炮打的遠,更不用說陸軍還有一六零這樣重口徑的火炮。

這些炮手正愁沒地撒氣,澳軍曾經想用兩艘小軍艦上來佔點便宜,結果還沒等進入射程就被中國陸軍的火炮揍了個屁滾尿流,此後再也沒有澳軍軍艦敢進入到那個窄窄的入海口內去嘗試中國人的火炮威力了。

不過小軍艦和中國陸軍對抗落了下風,但並不代表著大軍艦同樣會吃虧,只是大噸位體積的軍艦吃水較深,航道極為狹小,再加上體積龐大,速度不快和一固定靶差不多。

雖然皮糙肉厚抗得住挨打,但是抗不住中國飛機的轟炸,唯一能進去的輕型巡洋艦和體重較輕點的巡洋艦雖說也勉強能進去,但對于從天空中轟炸的飛機來說就顯得太輕松了,速度慢的就是在炸固定靶,連俯沖都不需要。

澳軍海軍在嘗試過傳統海軍無法能夠進入到更深之後,放棄了從入海口進入攻擊中國*軍隊的念頭。

就在此時,巴頓由于戰斗受挫,和中國*軍隊玩起了累積木的後勤戰。並且美軍又成功的在萊特灣登陸,美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一下子清閑起來,這時候,很多人的目光就集中到了美國那龐大的海軍艦隊身上。

尼米茲也不是瞎子、傻子,他當然看到了中國*軍隊現在的位置的一些不利和尷尬的局面。

奧古斯塔港的位置確實很重要,美軍也當然清楚的知道掌握住了奧古斯塔港就是掌握住了澳洲東西連地連接的命脈。

可是無奈于中國人的獨立團推進的太快太猛,而且守軍又實在是有些無能,這才導致了兩座大橋被中國人拿下。

在拿下之後,緊跟而來的美軍立即在皮里港和其他各地組織起了防御線,阻止了中國人更進一步的向東推進。

隨著巴頓和中國人堆積木般的比拼起後勤不斷的添加著各自的力量之時,奧古斯塔港在防御體系上的不利之處便逐漸顯現出來。

由于只有兩座大橋連接,中國人在東西兩岸的部隊就只能通過兩座大橋來完成,雖然有消息情報說中國人正在搭建更多的浮橋和簡易鐵架橋。

對于一場戰役來說,隔岸作戰的確是一件首尾難顧相當困難的事情,如果不是現代的火炮和飛機可以從後方打到前方去,那麼對于中國的部隊來說這簡直就是半渡而擊那樣毀滅性的災難!

不過巴頓的報告里面所展現出來的中國*軍隊強悍讓所有人收起了輕視之心,即便只有一半左右的部隊被部署在了東岸,但中國人的部隊仍舊讓所有對陣的美軍眼皮子跳跳。

面對這樣的一個難啃的對手,對手的弱點便成為了大家相互關注的焦點。

哪怕中國人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奧古斯塔到入海口一帶設立了不少臨時流動的偵查部隊和警戒點,但那只能防御住小規模的傳統艦炮海軍。對于航空母艦艦隊來說,完全可以遠遠的在百多公里外釋放飛機前去作戰!

同時西岸對于中國人的意義也是相當的重要,東岸丟失了大不了就後退,但是如果有一支足夠強大、龐大的部隊在西岸登陸,那麼只要這些部隊能成功。

即便被中國人壓制在灘頭上那麼中國人就不得不分兵兩頭作戰,那才是真正的首尾難顧!而如果一旦登陸成功了呢?

那就意味著可以輕而易舉的從後方對中國人進行任意的威脅,甚至是攻佔鐵路線斷其後勤!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只可惜這麼淺顯的戰略分析,雙方都是能夠想到的,一個不好的消息就是中國人已經將奧古斯塔港到西岸最南端的林肯港,西邊延伸到五百公里外的福勒斯貝的海灣已經佔領了。

美軍如果要想從澳島這一面登陸斷其中國人的後路,就要同樣進行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具不可靠消息,至少有八個以上的裝甲師部隊正守在這一帶,隨時等候著美軍在此一帶登陸。

雖說八個裝甲師的兵力並不多,但是必須注意到報告中那兩個含糊的詞組——至少、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人用來防御美軍登陸的部隊很可能不止這麼點!

不過不管怎樣,單純依靠陸軍從東岸和中國人正面交鋒肯定是一場惡戰,戰爭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最小的力量去調動、消耗對方最大的力量。

即便美軍高層參謀在登陸地點上還有紛爭,巴頓的意思是在林肯港一帶登陸,因為這里交通方便,登陸之後便于機械化部隊突進。

同時這里距離奧古斯塔港較近,能最快的和東線的聯軍形成兩線包圍作戰。而反對派的意見則是從更遠的地方福勒斯貝一帶登陸。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