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六十章 退出盟軍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四百六十章退出盟軍

1943年8月,才剛剛接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的古賀峰一,都還沒坐穩,就率領著日本臨時拼湊起來的海軍主力氣勢洶洶的南下,對東南亞地區的美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因為有了鐘泱提供的衛星導航服務,這一次日本海軍艦隊不再像中途島海戰那樣,被美國的航母戰斗群打個措手不及。

吃了一次大虧之後,日本海軍高層也開始逐漸重視起航空母艦和飛機這兩種武器的作用,並且委托劉申代為采購了五艘三萬噸的主力航母,這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鐘泱與日本人的交易,並沒有被太多人知道,也只有參與了這個計劃的有限幾人,甚至並不包括陳澤他們。

日本的海上作戰極其成功,擊敗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重新侵佔了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再次處于暫時性的軍事優勢。

而使用著鐘泱提供的ak-47設計圖紙,以及大量的反坦克火箭炮,日本的陸軍步兵武器水平已經超過了美軍。

戰爭的局勢,逐漸朝著對日軍有力的方向傾斜。1943年十月,連續兩個月的反擊作戰,成功的將美軍主力逼退到了英屬澳大利亞,日軍突然之間爆發出來的軍事力量,讓美國高層大吃一驚。

尤其是半自動步槍這種新武器的大規模列裝,以日本目前的物資儲備,根本不可能完成這種規模的武器更換。

更何況,日軍的海軍實力是如何恢復過來的?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美國,新建的主力戰艦也是無法隱瞞的。日軍早就在盟軍的封鎖下沒有了物資來源,卻忽然之間恢復了昔日的海軍實力。

麥克阿瑟在澳大利亞的新辦公室里對著情報副官大聲咆哮著︰「你這個毫無用處的混蛋飯桶,你讓我如何向國會里那些肚滿腸肥的議員解釋這一次失敗?總統現在的心情很不好,我的心情也很不好!」

情報副官滿臉委屈︰「將軍閣下,我們確實沒有收到情報,關于日軍的艦隊,似乎是兩個月以前突然冒出來的,當時我們還以為是日本放出來了煙霧彈,意圖在于阻嚇我們的進攻。而且當時您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認為那是對的,但明顯是你們這些情報部門錯了!」越想越生氣,在東南亞的勝利才剛剛開始沒多久,現在就被人反攻回來,身為主將,麥克阿瑟肯定是要背負主要責任的。

「將軍閣下,恐怕這件事和中國人有關,很難想象,沒有中國人暗中的支持,日本人如何能夠重新武裝起他們的軍隊?按照此前收集的情報,日本的天皇窮得連早餐都吃不起了。」情報副官正在推卸責任,不過他的話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在美軍中情局看來,能夠給日本提供幫助的,也只有華聯政府了。

「我要怎麼和國會解釋?還有總統那里,我總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麥克阿瑟的情緒明顯緩和了不少,無論情報副官說的是對是錯,現在他明顯要給戰爭的失敗找一個恰如其分的理由,否則他恐怕就只能帶著恥辱的印記灰溜溜的提前退休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佔領香港之後,卻詭異的撤軍了,現在香港已經落入中國人的手中。還有一點,六月份,華聯元首陳炯明剛剛結束對東南亞地區的國事訪問,其中包括了軸心國的成員暹羅。」

暹羅就是泰國,情報副官的這一番說辭打動了麥克阿瑟。

這些事件綜合起來,即便無法作為指責中國與日本勾結的證據,可若操作得當,確實足以為自己的失敗進行開月兌。並且還可以主導歐美世界的排華情緒,他實在是不喜歡中國人。(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這和膚色無關,美國需要成為世界霸主,所有對這個計劃有威脅的國家或者民族,都將是他的敵人!

「恐怕這會將中國推向軸心國的陣營,這與國會和白宮當初指定的計策完全相左,羅斯福總統恐怕不會認可這種說法。」麥克阿瑟提出了他的質疑,畢竟現在可是戰爭時期,根據特別法,總統的權力非常巨大,過不了羅斯福那一關可不行。

「將軍閣下,就算我們不逼迫,中國人難道就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嗎?只有我們美國人最終的勝利,才是這個世界的正義,反法西斯只是其中的手段。」

情報副官的話提醒了麥克阿瑟,華軍一直以來,雖然掛著盟軍的旗號,然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打擊盟軍的士氣。除了早期抗擊日本,現在卻是將蘇聯打得半死不活,導致德國壓力大減,將東線的兵力抽調往西線。

現在英美聯軍和部分法國逃亡軍,不得不面對強大的德軍主力,之前意圖讓蘇聯當肉盾吸引火力的打算完全落空了。

「這件事,我會呈報國防部和白宮,是時候該調整一下我們的對華策略了。」望著美麗而富庶的東南亞,麥克阿瑟明白,美國需要東南亞,而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弱不經風的日本,而是正在崛起的中國!

美國華盛頓的白宮,辦公室里那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同樣也在為這事而苦惱著。麥克阿瑟發來的電報,第一時間就被送到了他的桌前。

美國需要崛起,中國將是最大的對手,這是大國之間的本質所決定的。遼闊的國土,漫長的海岸線,龐大的人口基數,豐富的資源儲備,以上這些條件,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幾個國家具備。

而其中對美國威脅最大的,就是中國,還是一個已經發展起來的中國。除了工業基礎還不如美國扎實之外,在尖端科學領域,中國人的科技已經將世界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羅斯福難以做出決定,與中國開戰,這件事情並不像麥克阿瑟想的那麼輕松。中國與日本不同,美國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軍目前還處于劣勢。

??????

1943年10月22日,華聯從日本手接管香港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來自英國的外交譴責文書被陳炯明丟到了碎紙機里。

他在詢問著南海艦隊司令官許江文︰「海軍準備的怎麼樣?」

「一切都在以沖刺速度抓緊訓練和戰備著,海軍參謀部所制定出來的坐在方案是穩守求攻,作為我們中國三軍中最為軟肋的海軍,和這幾個世界老牌海軍強國作戰時,穩守求攻。」

「恩,不錯,沒有貪功冒進,這很好。海軍我對他們的要求不高,只要他們在東南亞和未來澳大利亞一帶依托岸基飛機和後勤短距離優勢,能抵擋住對方的進攻就是最大的勝利。至于戰略性的進攻,我們必須要等到四四年以後。」

另外一方面,李少杰也在國防部里和幾位軍事主管官員討論著最近英美等國的外交動態。

「我收到消息,我們今後的敵人,很有可能就是美英法這些老牌列強們,特別是美國人,更會是第一波!」李少杰淡淡的說出對于其他人來說非常震驚的內容。

「打美國?」國防部的其余幾位軍官都是非常震驚。

「對,打美國,但是消息就這麼多,目前還是對下面保密的,具體的東西和對方的各種資料會在過段時間逐步下放,現在先讓你們心里有個數。所以今後的日子里,對新兵的訓練還要再加強。」

李少杰喝完口中搪瓷口盅里的水,將最後一點含帶著不知名沉浮物的水倒在了富含水分的土地上。

看著李少杰離開,季效良並沒有追上繼續追問些什麼,因為他也知道如果李少杰能知道的更多或者是能告訴他的話,李少杰肯定不會向他們這些老兄弟隱瞞。

與其他幾位高級參謀相互對望一眼,他們都是都知道,如果真的要繼續作戰的話,也許這一仗還要再打這麼幾年。

與整編後再教育培訓出來的士兵或者是軍官不同,季效良這些人可是在少年時期正兒八經的在南沙軍校里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最起碼也是小學學歷。

這系統學習可不比入伍後的惡補,軍隊中惡補的知識層面多為最基本的八百個漢字的識、寫、用以及加減乘除等一些基礎知識,畢竟軍隊里每天大運動量的訓練就已經讓人精疲力竭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學習。

而學校中的系統教育不僅有這些內容,還含有各種不同的天文、地理、生物、化學等等一系列的初級自然科學這些包羅萬象的基礎課程,可以簡單的說,剛剛掃盲的兵也許能看得懂報紙或者是命令,但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對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就很困難了。

那些剛剛掃盲的新兵或許還不太清楚,但是季效良他們這些高級將官可都是略知一、二的,這些國家中,美國的國土很大,而英國和法國雖然國土小但是在幾百年前就進入到了工業革命的進程中。

而且作為工業發展的一個連帶發展,中國清王朝的大門也被它們用大炮給轟開。

與那些只需要練兵的基層軍官不同,在大戰區的高級作戰指揮部中,已經有一個專門的部門成立了一段時間,這個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將美英法三國國家的一些資料和軍隊情況作一個較為大觀性的整合,讓戰士們通過電影、圖片、文字等手段初步了解對手。

這樣做的一個目的就是讓戰士們對未來的對手處于一種略為了解的狀態,華軍的士兵必須是見多識廣而又素質超群的現代化軍人,不能只是頭腦簡單的莽夫。

和之前日本與日本的交戰不同,和蘇聯的作戰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華聯勢力擴張的一個黃金時期,不僅在逐步殲滅蘇軍收復領土之時累積了相當高的國內聲望,同時也極大的擴張了自己的軍隊。

但是這種吹氣球式的擴張所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戰斗力下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普通無文化青年入伍,軍隊戰斗力和之前相比處于一個略微下滑的趨勢。

同時由于部隊擴張太快,基層軍官和高級將領也出現了很大的缺口,不得已,原兩廣的很多老兵都逐漸的提拔上來,這也就是原本老人能迅速晉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而對蘇聯的作戰在東北區的補給站戰役中,這些軍隊也暴露出很多迅速擴張後的缺點;同時這時候的作戰已經不再象當年國內會戰那樣至多幾十萬人的規模,而是上百萬、數百萬的規模。

光是後勤保障中所動用的人力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以說,和蘇聯的兩次作戰都是考驗、檢驗新整編後的中國*軍隊最好的試金石。在對蘇作戰中,中國*軍方從士兵到高級指揮官,從一線到後勤都得到了很好的考驗和很多寶貴的經驗,這給華聯現在向美英法等國開戰增添了不少底氣。

戰爭不是兒戲,既然華聯要想向世界證明中國的重新崛起,那麼就需要有足夠的聲音和足夠的力量來支持起這種崛起。

在國防部的軍事會議上,幾位集團軍司令官都對未來的軍事戰略重心所在有不同的意見。

其中以王立文的態度最為明顯︰「在遠東,蘇聯仍舊保持著超過三百萬以上的陸軍,斯大林也還在負隅頑抗,我建議在我們徹底消滅蘇聯以前,不要分兵投入東南亞戰場。這在軍事上,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我同意立文的看法,長沙戰役和延安戰役也準備展開,我們需要對付擁兵數百萬的地方割據勢力,如果還要與美國開戰,恐怕力有不逮。」李宗仁的態度也差不多,他的性格沉穩,主張徐徐漸進,兩線作戰對華軍來說確實是壓力太大。

「美軍懷疑我們與日本人勾結,現在英國人也天天發來抗議的信函,恐怕戰爭這種事,由不得我們選擇啊。」林翔作為華北集團軍的參謀長,也有資格參與到這種高級會議他略帶調侃的說道。

性格直爽的程文力大大咧咧的罵著︰「別說美國人了,我都懷疑內閣是不是向日本人販賣軍火了。」說完,還看向旁邊的海軍主將許江文︰「喂,我說江文,你們海軍真的沒有偷偷賣軍艦給日本人?」

許江文也是納悶︰「我就是想賣,也要賣得了才行啊,每一艘軍艦的建造和使用都是記錄在冊的,更何況是三萬噸的主力型航空母艦?這種東西是瞞不住的,你說我賣沒賣?」

「雖然日軍的五艘主力航母的樣式有些老舊,上面搭載的電子儀器也是前兩代的過時產品,不過按照其作戰效能來分析,確實很像我們的產品。會不會是產經聯的人做的?軍艦的生產都是他們負責。」李宗仁似乎想到了什麼,卻也不敢確定,更不敢多說。

「就算是產經聯,也不可能瞞著所有人為日本建造航母,我還是那句話,賣軍艦和賣步槍是完全不同的?大型水面艦艇的生產和去向,都會記錄在冊,哪怕是內閣也參與其中,我們軍方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許江文說得十分確定,他不認為這個國家還有什麼事可以瞞住他們這些站在權力頂峰的人。

很快會議指揮中心這個決定著戰斗走向的大房間里變得熱火朝天,每個人都為自己支持的方案而不斷各抒己見,爭論的中心就是將作戰的重心是放在東南亞一帶還是繼續在遠東進攻蘇聯上去。

這個議題雖然在短時間內無法分出高下,但是卻是目前不得不解決的問題,而且是戰略上的大問題。

一旦戰略失誤,很有可能會給今後的戰爭走向帶來致命的後果,也許不僅僅是數十萬人生命的生死,更可能是影響中國在今後未來戰略走向的方向,在這點上,國防部長李少杰也不得不小心謹慎。

看著各抒己見的高級軍事將領還有那些作戰參謀,李少杰感到有些寬慰,因為正是有了這些人不斷的挑找出對方的不足之處,更能讓對方審視和重新尋找新的辦法來支撐自己原先的方案。

可以說,現在會議室里的兩種不同意見實際上就是一次作戰大推演,雙方在沒有動用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在進行著一場看不見的作戰。在這種作戰中,雙方各有勝負各有亮點出現。

而李少杰也看了看坐在會議室牆邊上的那些速記員,他們正不斷的將雙方在這種語言和思想還有方案上的對抗給記錄下來,這些東西會被經過整理以更條理和更有價值的方式交到一些人的手中。

在這些人在看過這些資料後,會最終決定出中國要以什麼作戰戰略和戰術來進行接下來的戰爭!

1943年十一月,美國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其恐怖的工業產能再一次爆發起來,更多的軍艦和大量有民間商用貨輪改裝的航母陸續下水,大量的海軍航空兵趕赴澳大利亞。

對于這里的日軍來說,東南亞將成為新的絞肉機,將無情地吞噬掉數百萬軍人的生命。

而隨著中國與英美就革命黨和東南亞等多個方面上的爭議,華聯元首陳炯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宣布退出同盟國,但並沒有選擇加入軸心國序列,而是低調的蓄積著自己的軍事力量,準備大干一場。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