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二十七章 國際格局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四百二十七章國際格局

二戰已經正式開始,法國以愚蠢的一戰那老掉牙的戰術體系來應對德國的裝機集群,被寄予厚望的馬奇諾防線唯一的作用是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典型反面教材。

法國僅支持了數個星期就已經淪陷,變成了德國的行省,英國憑著強大的海軍實力以英吉利海峽作為天塹,天天都和德國打飛機,根本無力顧及世界正在發生的變革。

貧窮而落後的遠東,如今出現了一位新的挑戰者,對于凡爾賽體系而言,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中國充分利用微妙的世界性戰爭爆發時機,在不暴露自己真實意圖和實力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去影響其進程和各方力量的平衡。

在遠東持續性的軍事沖突已經長達一年,蘇軍無法像原本時空里那樣,在諾門坎戰役之後便將駐守遠東的亞洲駐軍調往蘇德前線,成為壓垮德國人的最後一棵稻草。

超過八十萬的主力部隊,被完全牽制在東北和蒙古,前線蘇軍每天喊得最多的就是呼叫增援,斯大林為此操碎了心。

華軍從中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時機突然出手,一舉奠定未來達成自己宏偉目標的基礎,這樣的謀劃算計,可謂是耗盡了華聯內部千百名參謀隊伍的心機。

這絕不僅僅只是為了改變這場世界大戰的進程那麼簡單,從踏上這個世界,並親自推動了這個世界的工業技術發展開始,鐘泱和他所開創的秘密組織古文會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了這樣一條道路。

當他積累將近二十二年,一舉挫敗日寇的第一次突然性侵略時,世界大勢就完全變了樣!

除了大敗日本,在德國身上,鐘泱算計的也太多太多。為了能夠讓德國武裝的速度更快些,準備更充分些,他不惜第一時間就盡可能的將多國合作的捷徑——海陸空三軍的主戰武器發展成果提前三年就全部與德國人互通有無。

這種行為直接導致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德國在裝備上幾個最為疏漏的部分全部得到彌補,而今在蘇德戰場上,一個德國裝甲師在油料彈藥充足的情況下,數十萬蘇軍居然困他們不住,攔他們不得,打他們不過!

這樣的德國生力軍始終打不死,則蘇德戰爭進行的更加激烈,拖延的時間更長!

到了現在,在蘇德戰爭作為緊迫.的關頭,眼看蘇聯人借著天氣的便利,以四五十萬人的代價熬到了大反攻發起的時機,一個不留神,好大喜功胡亂指揮的小胡子還有可能把事情搞糟,導致又一次大大損傷人心的大潰敗!

那樣一來,鐘泱就前功盡棄了,他不能讓蘇聯人獲勝,他更不允許在沒有流干鮮血的情況下,這個國家那麼輕易的就解拖出來,不能!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一個國.家是必須不能強大存在的,對中國威脅最大的,沒有別人,只有蘇俄!

這一群毫無人性的暴熊是從來都沒放棄哪怕一點擴張掠奪的機會,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只要他們強大,始終是懸在中華民族腦袋上的一把利劍!

如果說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在為北方游牧民族而煩惱,那麼在今天乃至以後,也必定要為這個更北方的北極熊而日夜難安!

努力增強德國人的實力,借他們的手狠狠打擊西.方世界和蘇俄毛子,盡最大可能削弱他們的力量,這是最為明智的做法。

戰前那種種的合作,以及買賣潛艇戰艦的勾當,無不是如此,即便是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在資助加強德國人又如何?美國人不也在歐戰爆發的時候仍舊在繼續向日本輸出石油麼,明知道日本可能發動戰爭,不照樣買賣石油鋼鐵麼。

利益為上的世界,說什麼都是假的。

但是,德國終究是地方太小,國家又處在歐洲內陸,.一旦被封鎖之後,很多必須的戰略資源就限于困頓,比如說最為關鍵的石油,用作武器合金的有色金屬,用作裝甲和穿甲彈的鎢等等。

盡管德國的煤變油技術加上中國的煤化工、石化技術將能源提取和利用率大大提高了,這些技術的推進保證了德國在基本軍火上的不缺,加上戰略戰術全方位的合作,當德國再次挑起戰爭的時候,他們的實力已經傲視全世界了!

可是這仍然不夠!

德國的人口數量就那麼多,拋去必.須的老幼婦孺和工人之後,剩下的兵力就是那麼多,這台精密異常的戰爭機器需要足夠多的人手去運轉才能發揮它的無匹力量。

當蘇俄的全民皆兵和美國人的恐怖工業生產力結合起來的時候,那才是真的災難降臨。很顯然,美國人在等德國人與蘇聯人拼的兩敗俱傷的機會下手,鐘泱也絕對不會心軟的去放過。

但是,這個時機必須由他來營造和掌握,必須要在更符合他的戰略謀劃的時刻出現!

為了保證德國.的重型武器能夠在嚴寒條件下繼續作戰運轉,他不惜提供了自己的超低溫合金技術甚至超低溫發動機技術,為了保證德國進攻火力的強大,他不惜提供火箭技術和反裝甲技術,甚至是重型坦克技術。

而今為了讓德國扭轉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局勢,不能被蘇俄那麼輕易的打退,更不允許出現第六集團軍投降的可恥事件,讓蘇軍有了吹噓的本錢,有了打擊德國民心士氣的借口,在除了親自參戰的情況下,他必須提供所有必要的幫助。

所以,盡力計算得失之下,他終于將「雲爆彈」這種武器給弄出去了,他終于將重型轟炸機這種秘不示人的大殺器也借出去了,雖然換回來的是一堆一堆的黃金,比起尋常時刻來那是大大的賺錢。

可他同樣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畢竟現在的中國也是處于被封鎖狀態下,他必須拿出以前囤積的資源來優先供應給德國人,憑借重型轟炸機的超卓運輸能力和暫時無人能夠威脅的高空飛行,他可以從亞洲大陸直接支援到歐洲前線。

1942年末,漫長的冬天,處在煎熬中的德國第六集團軍始終沒有斷了來自兩方面的物資供應,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抗高寒軍用服裝和帳篷,高寒地區所用的取暖設施,各種高能高熱壓縮食品,用于救治凍傷、戰傷的藥品和器械,應有盡有。

在防寒技術上,德國人遠遠不是針對性發展了多年的中國人所能比較的,而在這個時候,這些技術上完全是跨越幾十年的裝備物資的到達,令第六集團軍發揮出定海神針一般的作用!

盡管斯大林格勒已經變成一堆廢墟,可在德國人的防御下,它要比什麼都缺乏的蘇聯人更堅固,加上後方增援的轟炸機數量和載彈量的猛增,特別是在那恐怖的「雲爆彈」一次又一次的對發起攻堅戰的蘇聯人重大殺傷,大大挫敗了蘇聯人的反攻積極性,也給德軍參謀部的所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有的時候,就是差那麼一點點的砝碼,就能導致天平的偏轉!

德國人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德國人空中轟炸運輸力量得到恢復,德國人得到來自中國的準戰略武器的支援,加上出色發揮的自家裝備和武器的巨大力量,這一場原本就應該早早結束、以德國潰敗、蘇聯高歌猛進收復失地為結果的關鍵戰爭,一下子變得面目全非了!

有了無數增援的保盧斯很高興地接到了來自希特勒的元帥節杖,他的心里是非常安定的,盡管他的半邊臉因為太多的擔憂而有點抽搐變形,但心情卻是大好的。

蘇軍最猛烈的攻擊過去了,最難熬的冬天已經適應了,士兵們可以在掩體中穿著優秀的防寒服烤著火等著俄國人的進攻到來,然後就像二十多年前一樣,再一次的消滅他們!

第六集團軍堅守斯大林格勒三個月不倒,德國上下民心民氣大振!

隨著春天的日漸臨近,德國再一次組織的大反攻準備就緒,1943年2月,蘇軍大反攻計劃盡管已經成功的將第六集團軍與德軍主力分割開來,但卻沒有達成剿殺和擊破。

而在春天的降臨之後,地面開始化凍,頓河、伏爾加河將恢復冷水奔騰的狀態,泥濘之中,雙方的重型武器和車輛都運轉不靈的情況下,蘇俄的後勤補給就大打折扣,而德國人的優勢就開始發揮了!

就在此時,華軍終于開始行動了!

經過一個漫長冬天一百天的等待,始終都沒有閑下來的國防軍晝夜不停地朝著幾個攻擊前鋒運輸物資和軍力,西疆的兩個主要基地,外蒙的庫倫和前鋒恰克圖,黑龍江的璦琿、滿洲里以及東北部的撫遠,華軍上百萬的主力部隊除了作為近衛軍負責拱衛老家的駐守部隊之外,全部出征。

到3月初的時候,百萬大軍齊齊就緒!

在三線地區集中了超過四千架各類戰斗機、轟炸機,超過一萬門大炮和四千輛坦克,從後方以及當地征用的民夫多達三四百萬,而為他們警戒護航的武警部隊和民防部隊,總數也超過一百萬!

1943年3月10日,華軍突然越過中蘇邊境,對蘇俄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12個裝甲師兵分三路突入蘇俄大部分疆土,其中以外蒙之恰克圖和黑龍江之滿洲里以及撫遠最為猛烈,總數六十萬兵力和數千架戰機全數蜂擁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蘇俄遠東地區大鐵路沿線之重要關隘籠罩在戰火之中!

盡管蘇俄已經對此拿出充分的準備,然終究是因為精銳兵力被全數消耗在西線而無所作為,僅憑一群烏合之眾支撐起來的遠東紅軍,在對方鋪天蓋地的重型戰斗機轟炸和重炮群體突進面前,一點反手之力都沒有。

更加殘酷的是,當地所有蘇軍作為要塞的重點防御地帶,華軍毫不猶豫使用大量二代「雲爆彈」,每一刻下去都將一座座的要塞變成死亡區,無數隱藏在足可低檔戰列艦巨炮轟炸的岩體內的人全數窒息、燒死,損失數量無法計算!

同時,剛剛面世第三個航母編隊突然從黃海出現,以一艘5萬噸「龍」級航空母艦「祖龍號」為首,以一艘「蛟級」3萬噸航母為輔助,帶領兩艘導彈化袖珍戰列艦和四艘導彈巡洋艦為核心的第二艦隊氣勢洶洶的殺入日本海。

此前就被華聯空軍連續一年的時間狂轟濫炸下,已經完全變成廢墟的對馬島、金山和下關隘口完全沒有阻擋之力,眼睜睜看著這一個耀武揚威的艦隊進入日本海,然後朝著海參威浩浩蕩蕩的殺過去!

被嚇了一大跳的日軍驚覺華軍的目標是蘇俄之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放水,甚至都沒有把自己的戰艦擺出來去跟中國人較量一二。

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短處在哪里,也明白「信濃號」當初到底是怎麼被在風雨天氣里干掉的,他們就絕對不輕易出頭去找難看。既然中國人可以干掉「信濃號」,那麼「大和號」和「武藏號」也必定不是問題,現在美國人的大反擊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日本海軍拿不出更多的兵力來對抗了!

龜縮在朝鮮的關東軍眼瞅著國防軍的瘋狂進擊卻無能為力,他們的對面,雖然不再是華軍的主力,但是那些打著武裝警衛隊名號的部隊卻一點都不含糊,其裝備力量仍舊比日本要強的多,而且最糟糕的是,整個東北都已經武裝了,山溝里到處都是成群結伙的私人武裝游擊隊。

兩年前才簽訂的停火協議似乎被當做屁一樣放掉了,只不過這次耍賴的是中國人,日本外交部在發出幾道不痛不癢的外交抗議辭令之後,便再一次默不作聲。

中日之間原本的停火協議包括中國成人日本在朝鮮半島的主權,但現在貌似這個主權開始模糊了。對于華軍這種明顯耍無賴的舉動,日本陸軍海軍都是一片怒罵之聲,但卻沒人真的操刀子準備打仗。

現在,發現中國人對蘇俄發起全面攻擊,日本上下興高采烈!

就算他們失去了東北地區,卻仍舊牢牢佔據朝鮮而不動搖,他們需要對付的,只是那些不堪一擊的朝鮮反抗軍,中**隊在鴨綠江沿岸嚴陣以待,卻沒有絲毫發起全面進攻的跡象,這充分說明一點,中國人的目標,已經轉向了萬惡的屎大淋!

海參威,這個被蘇聯當成遠東出海口前沿要塞的地方,在20世紀初還只有不過2萬人,在遠東大鐵路建成,海軍基地建成之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這里終于變成遠東舉足輕重的經濟軍事中心,擁有的防御力量和人口都大量增加,軍事防備力量也逐年增強,其要塞化的防御工事足可低檔來自各方面的攻擊。

圍繞著阿穆爾海灣、烏蘇里海灣的三面防御陣地上,數不清的對海、對空巨炮和深入山中的堡壘都密密麻麻的建立起來,其中包括籠蓋30公里海域,針對海面攻擊的岸防炮,也有對著空中最大127毫米口徑的防空炮,其火力密度足可以隊伍一百架戰機的轟炸,或者一個海軍編隊的進攻。

而這些堡壘全部都包裹在厚厚的鋼筋混凝土當中,即使以500公斤的炸彈打下來,或者以410毫米的戰列艦炮打過來都無濟于事,海灘上全部用雷區和鐵絲網包裹,港口外全部用各類水雷封鎖,除了潛艇可以潛航之外,水面艦艇要想進來是千難萬難!

陸地上,憑著山體和烏蘇里江的天然分割,足可以保證對方難以用強大的兵力突破,鐵路從綏芬河、伯力、林虎切斷之後,就足以避免對方的長驅直入,看起來防守並不是多麼大難!即使對方的強大艦隊前來攻擊,也難以突破這座遠東堅城。

但是,蘇聯人絕對想不到華軍是怎麼來搞他們的!

突然爆發的空軍襲擊沒有瞞過蘇聯的雷達防御和空軍警戒,但是數量上完全處于劣勢的他們沒能擋住對方的瘋狂轟炸。

經過三天的空戰後,華軍掌控了暫時制空權,緊隨其後的轟炸就將常規炸彈便成了大威力的「雲爆彈」!這一次,他們遇到的不再是那種只能覆蓋300米直徑的二代「雲爆彈」,而是一種重達7噸的、殺傷直徑達到一公里的第三代重型「雲爆彈」!

一顆下去,整個要塞立刻變成死地!一顆下去,部署在港口的水雷防線全部引爆報廢,灘頭雷區全部被引爆炸碎,深藏在山洞內的要塞中,所有人窒息而死,那麼多堅固的巨炮全都靜悄悄的等來了接收的人手!

幾天之內,華軍在外蒙、黑龍江沿線和吉林眼見爆發的攻勢都取得了類似的巨大進展,對于「雲爆彈」的威力和存在完全沒有準備的蘇軍連一點反擊之力都沒來得及使用,就失去了所有的強大堡壘。

而他們的裝甲部隊和空軍部隊在正面對抗當中全面落入下風,眼睜睜看著華軍潮水一般布滿了鐵路沿線,開始挨個城市的清理。被「雲爆彈」炸得全都失去精神和抵抗力的城市一點反擊的勇氣都沒有,他們的眼里,中國人全都便成了妖魔鬼怪!

更加詭異的事情還沒有結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