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東大勝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四百二十六章遠東大勝

戰爭不僅是打各個國家的綜合潛力,也是在比拼著一個國家自身的後勤能力。從這一點,從很早以前便是制約華聯加快統一腳步的一大掣肘。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華聯的軍隊最先進入到了自動化、半自動化武器裝備進程,耗彈量是裝備傳統手動步槍部隊的十數倍以上,因此各部隊對後勤的保障要求很高。

如果說這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之外,那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落後的交通道路基礎設施導致了後勤運輸量一直無法做到大量的運能保證。

而這次攻擊蒙古戰役所提帶出來的後勤保障問題更是讓華聯大部隊的後勤部門好好地從彈藥原料的開采、運輸、進廠、再到統籌安排生產、裝箱、上車、分流、配送、再到進入到戰場分配等一系列過程進行了一次全國統一的大調度大整訓。

鐺鐺!

鐵路道工程何效良和自己的工友不斷地用長柄的道工錘敲擊著鐵軌,他和他的工友每天就是來回行走于這一條長達二十公里的鐵路當中,從鐵軌和鐵錘撞擊所發出來的聲響中去判斷鐵軌和枕木的貼合松緊度,檢查著鐵軌之間的縫隙是否過大。

嗚……!

從身後傳來遠處的火車汽笛長鳴聲,何效良和工友拎著工具離開了鐵路。不一會,一列長長的火車帶著轟鳴聲和巨大的震動嘶吼通過。

每節車皮中間都可以看見穿著厚實衣服,荷槍實彈的士兵押車,而柳州柴油機廠生產出來的大功率柴油機組提供出強大的輸出動力,拖動長長的列車車皮快速地向前行進著。

「效良,這段時間這麼多火車通過這里,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火車車皮。」工友注視著火車消失在鐵路的盡頭進入到遙遠的交叉線。

「也許吧,少說廢話了,還有幾公里的鐵路要檢查呢。現在人手少任務重,老員工都被調到新鐵路線上了,原先一個道班上的十多號人現在就剩下我們四個。而且鐵路通過使用率又大大的加強,不僅人手減少了,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再不加緊速度今天晚上就不能好好地休息。大冷天的,我可不想在大寒冷的夜晚里尋道。」

何效良將手中的工具包重新背上自己的肩頭,重新走上已經走過十數年的枕木上,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處發出異常聲響的地方。

當火車行駛到哈爾濱郊外距離遠東最近的火車站時,這個剛剛修建好不久的車站已經成為了華聯軍隊最重要的物資補給點。在這里,每一列火車運輸過來的物資在這里卸下,通過貨場上大量的運輸卡車轉運到前線所需要它們發揮作用的地方。

「滴滴!」升降叉車駕駛員薛桂蓮和前面的叉車會車時輕輕地按下喇叭,作為在貨場中為數不多的女性工作者,這樣非主流的出身使得她在這里顯得比較另類。

她老家是東北的,但是早在1931年日軍入侵東北時薛桂蓮就和自己的家人逃離了東北,一路南下直至福建,在這里她們全家停止了逃亡的腳步投奔了一個早年間到福建謀生的遠房親戚。

在這里薛桂蓮最為開心的是自己居然可以去上學,雖然家人並不想讓她去讀書更想讓她幫家里做活好多謀點收入,只是薛桂蓮很幸運地趕上了當時華聯頒發的《未成年人就讀權利法》的頒布。

雖然這部法律就是到了現在的1941年仍只能在中國的南部富裕地區執行,但是在那時卻無疑是象薛桂蓮這樣的女孩子最大的保護傘。

在學校里,薛桂蓮雖然已經十二歲錯過了小學教育的最佳年齡,但是憑借這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奮力追趕,她終于在十七歲時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七年所要進行的初中程度教育,達到了入廠工作培訓的條件。

不僅如此,她還通過了特種車輛駕駛員培訓的各門課程,而且憑借著女性的心細特點,她在特種車輛駕駛考試中,將巨大的車叉準確地伸進最窄小的縫隙中,以當期學員第一名的身份畢業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女性特種車輛駕駛員。

在各種特種車輛中,薛桂蓮最擅長地是叉車和挖機。本來運輸處打算派她到前方去,但是考慮到她是個女性,而且又懷上了孩子,因此運輸處地領導們最終把她安排在了車站。

雖然薛桂蓮對此還鬧意見希望到最前線去,但是在領導們地勸解下還是留了下。在車站地擴建中,薛桂蓮高超地挖機技術讓其他男性駕駛員自愧不如。

挖、平、甩、灑、壓等等動作,同樣地耗油量,同樣地工作時間,薛桂蓮總能比別人用更精準地操縱動作完成更高效地工作效率。

由于車站的擴建工作告一段落,薛桂蓮現在駕駛著叉車來回運輸著各式地標準箱往返于儲物場和裝車台。

她負責的這些箱子外面明確地標注著「軍火」、「小心輕放,但是薛桂蓮淡定沉穩,絲毫不受其影響,舉重若輕地將一件件標準箱快速準確地裝載到卡車車廂中

「你好,我是負責領路地民兵,農永星。」幾個身著民兵服地人向一隊剛剛裝滿物資地車隊隊長報道著。

「你好,第一集團軍後勤輜重保障師汽車營營長,翟柱峰,這一路上就麻煩你們了。」翟柱峰在檢查過這幾名民兵地證件後向幾人敬禮自我介紹到。

「不客氣。」農永星有些失落,也有些淡淡地回應到,翟柱峰注意到,這幾個人的興致都有些不高,正想詢問些什麼。

而這時正好從貨場上傳來滴滴地鳴笛催促出發聲,現在整個貨場就是個繁忙的物資中轉大齒輪,任何一個環節都是高效而又緊密地運轉著,不好多拖延時間,翟柱峰招呼著幾名帶路的民兵分上了幾輛領頭車。

「我看你興致有些不高,是不是還想著乘坐坦克這些軍事武裝車輛領路啊?」開出車站很遠後,道路上往返的車輛雖然仍舊很多,但是卻也比剛才少了很多,車隊速度也快了起來,趁著這個時候,翟柱峰問起了農永星他們的心事。

「嗯,我們民兵隊有幾個人去了戰車車隊帶路,有些羨慕他們呢。」農永星見翟柱峰說出了自己的心事也沒有隱瞞,爽快地道出了讓自己有些不開心地事情。

「哈哈,我告訴你,如果你是乘坐坦克這些車輛帶路的話,等到了一定距離就會有其他的民兵替換,這是因為那些是主力作戰部隊,行蹤是需要保密的。因此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更換向導,但是在我們這個卡車營的話,你就會一直穿過邊境線,一直帶著我們前進到最前方的補給線上。」

「真的嗎?那會遇見老毛子兵嗎?」農永星一听就興奮了,他是從廣西深山里走出來的人,對于這些熱血澎湃的軍旅生活非常向往。不過因為文化程度不夠,根本沒法通過華軍的主力部隊的招收考核。

「理論上不會,因為輜重部隊所行使的路線沿途都是有防守和接應的。」翟柱峰的話讓剛剛興奮起來的農永星有蔫了下去。

「但是實際上後勤輜重部隊卻是最容易遭受到襲擊和攻擊的。」翟柱峰的話再一次讓農永星無比興奮。

「能滲透到我們後勤補給線的敵方軍隊數量不會很多,因此這些敵軍攻擊轉場的主戰部隊那就是在找死,但是襲擊後勤補給軍隊卻是一本萬利的事,即可以在襲擊後獲得缺席的補給給養,同時還摧毀了敵方的補給物資,因此別看我們補給隊表面上都是卡車部隊,你听听這個。」翟柱峰用手敲敲自己前面的擋風玻璃,  地厚實聲告訴著農永星它自己的厚度和異于普通玻璃的不同處。

「這是?」

「防彈玻璃!可以防住127毫米重機槍600外的垂直射擊,而且在駕駛室四周還安裝了些防彈鋼板。雖然這些卡車只是做了部分的改裝和改造,但是如果有人真不開眼想要襲擊補給車隊,我們也不是軟柿子隨便給別人捏的!!」卡車駕駛室後排睡著的一級士官拍拍還未架設上車頂的重機槍說到。

「你們遇到過幾次襲擊?」農永星也被兩人的介紹激起了興趣,如果真的和他們兩人介紹的那樣,自己也許真的比那些乘坐坦克裝甲車的兄弟更幸運。

「如果算上以前打日本時挨過三次。」翟柱峰開著車,就像說著普通常事一樣敘說起以前所經受過的戰斗,他還撩起自己的褲管,讓農永星看到腿上的一個槍傷證明著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是真實的。

很快,農永星便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被分到普通運輸車隊的不快,興奮地和翟柱峰他們聊起了自己對這一片土地的熟悉。相互之間越來越熟絡。

「你們用這個提神?」農永星看到車上掛著的一串紅辣椒,鮮紅的顏色向眾人宣示著自己飽含的辣素。

「要來一個嗎?」翟柱峰扯下兩個遞給王鵬,農永星接過了一個小心地塞進了嘴里嚼著,可沒過幾秒,他便被強烈的辣素給刺激得眼淚鼻涕直流。

「哈哈,夠勁吧!」翟柱峰笑著對農永星說著。

「不錯,現在我感覺到我可以一直興奮到明天早上了!!」農永星擦去了在眼角上的淚水。

「在我們這里,一開車一整天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所以正規軍那些女乃茶補給隊我們來說是比較奢侈的東西,所以要弄些屬于我們運輸隊自己的東西來作為我們自己的最佳補品!!」翟柱峰給自己的嘴里塞進兩個辣椒後解釋著。

而另一方面,中國在東北和蒙古與蘇軍的沖突正在全面升級,朝著國家級的戰爭方向發展。

「同志們!!沖啊!!」

長達二十分鐘的火炮覆蓋打擊後,一群群坦克和裝甲車還有戰場突擊車向剛剛飽經炮擊的蘇軍陣地上撲去,這是第一集團軍和戍衛步兵部隊一同組成的突擊隊。

蘇軍遠東指揮部精心準備的反突擊終于在支撐了三天後終于耗盡了自己的力量,雖然蘇軍的這次反擊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補給,特別是補給站東部的戰場,自從補給大動脈被中國人掐斷後,這里能得到的補給少之又少,能用以前儲備的補給組成一次這樣大規模的反擊已經是蘇軍在此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鼓三而衰竭,缺乏後勁的蘇軍再無力舉起自己的爪子揮舞,當它因為疲憊而放下爪子休息時,前段時間一直干挨打不還手蓄力的中國人開始伸出自己鋒利的切刀對著這只躺在地上的北極熊揮舞過去。

首先被切掉的是蘇軍反擊戰中被華軍阻止在幾個關鍵突出部陣地的蘇軍。在經受了中國人的飽和炮擊和飽和火箭彈、航空炸彈、集束炸彈、航空機炮機槍的各種反復洗禮後,蘇軍就地防御的部隊由于缺乏彈藥還有補給,甚至連防御工事都沒有建立起來,這些部隊很快便被殲滅。

而壓垮最後蘇軍抵抗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在後來各國?軍事院校的研究中,有人說是華軍對蘇軍對貝爾加湖的烏蘭烏德,不僅在早期突襲補給站的行動中中斷了對遠東共青城、伯力、雙城子等重點城市的補給大動脈,而這次空襲烏蘭烏德的空襲行動中阻滯了蘇軍對補給站西部戰場上的蘇軍補給,消息傳到了蘇軍前線使得蘇軍軍心浮動,最終導致了部隊的大潰退。

也有人認為是補給站東部戰場的重大失利使得西部戰場的蘇軍最終放棄了援救東部的信念。

在兩種說法中,很多人比較認同的是第二種說法,因為雖然西部戰線上華軍投入了大量的空軍和陸航直升機部隊,但是面對蘇軍在此部署的近百萬的龐大軍隊,這點空襲力量也只是做到了擾襲蘇軍和阻滯後勤的作用,還做不到大量殺傷殲滅潰散軍心的作用。

但是東部戰場上華軍投入的作戰部隊是以重機械化部隊為主地第一集團軍及其輔助作戰部隊。中蘇坦克、裝甲車、卡車等作戰車輛對比甚至達到四比一的懸殊比例,蘇軍臨時修建地防御體系在中國重機械化部隊的面前就象沙灘上用沙子修築地城牆抵御海潮一樣地被輕易摧毀。

擊潰了就地駐防地蘇軍防御部隊,蘇軍後面緩慢跟進地部隊還沒收到詳細的戰報時中國人地軍隊就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華軍上來一見面通常就是一頓炮擊打得你是暈頭轉向東西南北不分,然後在你還沒有回過神來時大量地裝甲車輛就已經突進到了中間。坦克、裝甲車、還有協同作戰地步兵很快地便和蘇軍攪在了一起。

本來蘇軍對自己軍隊中剛剛裝備地各種武器非常地有信心,可是在和華軍一交手後很多人才發現。自己從來看不起地中國人什麼時候擁有了這麼好地武器,這些速射地火力填補了中國人兵力有些不足地局面。

三五名士兵所組成地攻擊防御小隊尾隨著蘇軍地坦克一路開進,只要面對不是自己地坦克首先就是一頓火箭炮打過去揍個夠嗆。然後再用坦克徹底射殺該輛坦克車輛,跑出來避免殉爆地蘇軍坦克兵中國士兵也沒放過,自動火力和半自動火力所組成地火力網將他們打成蜂窩。

蘇軍步兵的兩大殺器波?波沙沖鋒槍和轉盤機槍則在華軍裝備地新式自動步槍和洪流ii型機槍面前敗退下來。

雖然波?波沙沖鋒槍射程遠、精度高、射速快,但是面對九十多發裝彈的自動步槍面前波?波沙就在射程還有精度上落了下風。

轉盤機槍在與德國交戰地歐洲戰場上已經證明了不是「洪流」機槍巧合還原地mg—34槍地對手。而在這里它就更不是優化改良後的洪流ii型機槍地對手。

在天空中,以往為自己來回掃射對方提供掩護的飛機已經失去了蹤影。天空中遍布著中國人的攻擊機。

這些攻擊機毫無休止地一次次俯沖、投彈、掃射,只是對蘇軍來說,這次承受這種肆虐的不再是敵對的步兵,而是身邊一個個地戰友。

看著被航空機槍和機炮打成兩節或者是碎塊地戰友,听著飛機一次次飛臨自己上空地掃射和投彈,聞著空氣中飽含著地化學品釋放能量後地硝煙味和自己戰友破碎地身體產生地血腥味。

蘇軍士兵受到了眼鼻耳地強烈沖擊,神經受到了一次次地考驗。

在地面上,自己一直信任依賴、無往不利的坦克成為華軍坦克的一個個活靶子,不管多近的距離,蘇軍士兵發現自己手中的反坦克火力對這些中國坦克絲毫沒有作用,一發發的炮彈被大傾角的裝甲給彈飛。

即使是能擊中爆炸,也只有想辦法擊中側面的履帶傳動裝置或者是坦克的後面才能擊傷或者是摧毀對方,而這個在實戰中意義其實不大。

面對這種情況,蘇軍士兵只能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剛裝備不久的喀秋莎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在歐洲戰場上給予了德軍很大的打擊,但是在這里,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被中國人降低到了最低點。

寬闊的戰場使得中國人可以盡可能地散開隊形減少集中隊形,這樣做使得喀秋莎火箭炮的密集殺傷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只要是喀秋莎火箭炮一發射,華軍從重炮到攻擊機的優先打擊。

而華軍的火箭炮一次齊射火箭彈相比喀秋莎發射的數量更大更多,精度更準,威力更大,很多喀秋莎火箭炮在第一輪齊射後便失去了第二輪發射的權利,一堆的火箭彈會覆蓋到蘇軍剛才的發射陣地上去,將還來不及撤離的喀秋莎變成一堆廢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