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三百一十三章 經濟蕭條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三百一十三章經濟蕭條

熱鬧的廣州城,如今可是人頭涌動,哪怕是因為受到了夏季台風的影響,兩廣地區的農業收成,也是比起往年來穩步上升。

農信社發起的農村商業化合作生產模式,極大的幫助了本地的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面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其實農信社也是有著不同的策略。

對待有著豐厚田產的地主,先是在政府的督促下完成新的土地統計,不過卻是因為不收農業稅,而使得地主對于這件事情並不太過抗拒。對待這些客戶,農信社主要是提供技術性的指導和化肥飼料等物資的供應。

在這一點上,因為華聯有著工商業作為社會主體的經濟支柱,所以並不需要通過沒收地主的土地和財產來拓展財源。

而有著少量田地的富農,李堅三和程德勝也是照顧,提供了不少小型農業計劃,並對這些農業生產個體戶實行保護。

至于無產的農業人口,一般是有兩種方向。

一是經過農業生產技術鑒定成為佃戶,由農信社為其提供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工作,並且保障佃戶的合法權益,不允許無節制的剝削和壓迫。

二是進行產業疏導,將這些多余出來的人口,導向工商業領域。不要小看著點,這其實是涉及到了華聯根本發展理念的國策。千百年來,因為技術和思想領域的桎梏,中華的歷代統治者都沒能很好的解決人地矛盾。

結果導致了人口與土地矛盾尖銳,越來越多的人口,超過了土地的承載極限,最終是帝國的覆滅。

鐘泱端坐在一家新開的茶室里,西式的簡約風格,也逐漸在這里盛行開來。其實說是西式,不如說成是帶有色彩的商業化簡約風格,摒棄了傳統建築領域內復雜的部分。

一排排的絨質沙發,整齊的排列在茶室里,這里還有餐點,可供消遣。閑來無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休閑好去處。今日鐘泱,便是想要親自看看,自己親手締造的的這個龐大的新興政權,到底是如何的一番氣象。

翻開民國時期的報紙,發現這時的街頭比想象中要豐富和熱鬧得多,賣武的、算命看相的、做泥水工的等等等等。

原本還有不少乞丐,沿街乞討,不過經過社區服務中心的疏導和簡單就業培訓,還是減少了許多這樣的人。並且政府也不鼓勵這種施舍,這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社會公民的福利狀況,政府自然會負責,如果做不好,就是失職。但如果百姓出于自己的善意,去給予乞丐錢財,那就是慫恿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會導致滋生大量這種惡性乞討,讓惡人鑽了空子。

身上穿著輕便的休閑西服,鐘泱的形象也確實是平凡,靜靜地坐在這里,一點也不引人注目。就如同一個低調的商人,在休閑的午後,喝著可口的香茗,優雅地閱讀著報紙,消磨時光。

經過系統化的治理,加上不停的基礎建設,廣州城如今也是煥發出了昔日的神采。這個時候每次出門,總會時不時踫到賣武的,順便賣點膏藥,算命先生卻也不少,50米不到,便有一看相的擺攤。

也有的看相先生整天走街串巷,拉了路人便幫人算命。而那些泥水匠,往往只有在早上的時候,才看得見。這時的街頭,「小人物」很多,卻相安無事,各自的吆喝聲混雜,可以想象那份喧囂景象。

經濟的好轉,以及政治的通常,整個社會的氣氛都非常活躍,居民的臉上,也多是富足祥和的笑容。這樣的情景,已經是有著盛世的氣象,在這個混亂的大時代,能做到這點,實屬不易。

廣州街頭賣武者多是在華燈初上的時候,找一空地或者在珠江長堤、或者公園門口這樣的地方,豎一桿大旗,寫著「少林武術館」之類的名號,抱拳對圍觀群眾說幾句「小弟不才,初到貴地,請大家賞面」的江湖話,便開始舞刀弄槍耍拳腳,一陣酣暢之後,便向群眾兜售跌打丸散膏藥。

賣的都是中藥,倒也吃不死人,最壞的程度也只是拉肚子。不過因為經濟的好轉,民眾對待這些江湖賣藝之人,也多是願意掏些錢圖個樂子。普通居民缺乏娛樂,上街看雜耍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消遣了。

只要不佔據城市的主要干道,警察也不管這種事。其實也不好管,大多數的人,還是貧窮而缺少謀生的手段。在整個社會基層,這種經濟現象還是普遍存在著,這種時候嚴格整治城市管理,就顯得不近人情了。

不過賣藝或者擺地攤是可以,並且不得在繁忙的道路街區。乞討卻是絕對禁止,一經發現都會被強行送到福利收容所安置。如果是假冒的,還要被判罰,按照情節輕重,去為社會福利機構充當義工。

管理一個城市,尚且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治理整個地區,乃至一個龐大的帝國。對于這樣的繁忙,鐘泱卻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可不想出現過勞死。

他最大的愛好,還是站在頂端,從大局上對社會的前進進行調整。而且一直以來,他都做得很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前進。

午後的陽光,在秋意的微風中,帶點暖意,沒有了夏日的暴烈。

茶室的大門被打開,進來了兩位西裝革履的男子,悅耳的風鈴聲就在這時響起。非常巧妙的設計,開門的時候就會觸發這個簡易的裝置,並且不會讓客人感到突兀和厭煩。

而侍者也可以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熱情的上前招呼著︰「歡迎觀臨,請問您有預定座位嗎?」。容貌秀麗,身形姣好,這是個充滿青春氣息的美麗少女,讓人看著就很舒服。

「找人,二十一號位。」

「這邊請。」侍者彬彬有禮,臉上一直掛著親和的微笑,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很能感染人。難怪這家茶室,能有如此好的聲譽,許多金領人士,都喜歡來這里消費。

在女侍應的引導下,古月軍和周華二人,可算是找到了鐘泱。三個人,便聚在一起,喝著溫潤可口的茶水,聊起了事情。

雖說是公共場合,其實這里的環境,非常清幽。座位之間都有屏風,而且隔著距離,只要不是大聲喧嘩,倒也不會讓人偷听了去。

不過即便如此,三人還是仔細觀察了一些四周,確定沒有閑人之後,才放松心情,聊了起來。

主要的話題有兩個,發生在美國的股市崩盤,以及國內針對的紅門的情報滲透。不過相比于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事件,和紅門的諜報戰,顯得微不足道,其勝敗也是無關痛癢。

黑色星期四時人流攢動的華爾街,成為這個悲慘時代的真正開端,一場劇烈的動蕩,就從這里開始了。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迎來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國華爾街股市的突然暴跌事件)。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

到了1929年10月29日這天是星期二,而且這天的紐約股市暴跌達到極點,因此也有人用「黑色星期二」來指這次事件。從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于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

但美國股票巿場崩潰不過是一場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爆發的火山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西方世界稱為「新時代」,財富和機會似乎向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美國人敞開了自己吝嗇的大門。

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整個社會對新技術和新生活方式趨之若鶩,「炫耀性消費」成為時代潮流。胡佛總統也認為,「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

大蕭條的影響比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衰退都要來得深遠。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

這件事生在1928年木材的價格上,這主要是由于蘇聯的木材競爭的緣故。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加拿大小麥的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谷物的價格。

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大利亞,農業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

這場災難使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制度的破產,它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

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

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其中美國是1370萬,德國萬。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關鍵是股票的崩盤和財富的劇烈收縮,整個西方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口都在這場有計劃的經濟災難中,成為了被剪毛的綿羊。

「月軍,我們的投資收益如何了?」優雅地端起茶杯,如同一個紳士一般品著茶水,鐘泱淡然的問著。

這番話語,古月軍也是明白︰「按照鐘泱你的意思,已經全部套現,如今正在進行資產收購,這里是清單,你可以確認一下。」

接過古月軍遞來的報告書,鐘泱隨意地翻看起來。他雖然從另外一個相似維度的位面而來,但是對于歷史上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卻並不熟悉。所以他只是將其中關鍵性的技術領域點了出來,然後讓基金會的專業經理人去負責評估和收購。

從膨脹的股市泡沫中急流勇退,鐘泱還是積累了客觀的財富。關鍵在于,經濟崩潰之後,原本一些很有價值的產業,如今已經變得低廉。面對這樣的清倉大減價,古文會豈能錯過?

原本古月軍還對鐘泱的決定頗有微詞,不過見識到一周之前的股市崩盤,他才驚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退得及時,手里握著的股票和債券,現在很可能就只剩下一堆毫無意義的廢紙了。

姚亮是北美唐納德實業集團的主要負責人,他與唐納德一起,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經濟災難,並且記錄了許多寶貴的一手資料。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他們看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社會衰頹。這時的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隨著股票巿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

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女乃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

城巿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

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上蓋著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頭上的隻果小販則成了大蕭條時期最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經營流動水果攤討生活的人中,有許多從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

在基金會的計算下,預計這場股票巿場的大崩潰將會導致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使得美國成為一個灰色的經濟地帶,並且這次經濟危機也將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工業國家。對千百萬人而言,生活成為吃、穿、住的掙扎。

而作為過來人,鐘泱比古月軍他們看得更遠,那是整個世界的墮落。無數的恐懼與不安,將會讓地球成為一個火藥桶,在毀滅性的爆炸明形態。

各國為維護本國利益,必定會加強貿易保護的措施和手段,而這也將進一步加劇惡化世界經濟形勢,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根源。

大蕭條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期間約有200至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社會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來源于失業。

在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在美國各城巿,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而英國則有500至700萬人失業,不得不排著更長的隊伍等候在勞務交易巿場內。

經歷大蕭條的人,在思想上也必然發生劇烈轉變。工人等無產者,將不再人手低額度的薪金分配,從20年代的麻木狀態中清醒過來,發動更加有力的罷工浪潮。而所謂民主主義的追隨者們也會被蘇俄的畸形繁榮吸引而成為嘛克死主義的赤化門徒。

另一部分保守主義者,則會因為恐懼不斷膨脹的布爾什維克主義,日益轉向軍事化經濟模式,用戰爭來武裝自己。

世界將分成兩個復雜的政治和軍事集團,因為經濟利益的糾紛和自由主義市場的原罪,對著曾經的人類同胞,揮出手中的利劍。

談完了關于資產收購的事情,鐘泱還是特意叮囑了一會兒低調的宗旨,他可不想因為出格而引起猶太財閥的不快。這群隱藏在世界杯後的毒蛇,是一群很難對付的家伙,至少現在古文會沒有余力去顧及。

另一方面,鐘泱也和周華說起了情報部門的事情。因為現在職權細分,組織結構越來越正式,華聯政府已經擁有了自屬的情報機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讓地宮全權代理。

不過地宮依舊還是一個強大的私人武裝機構,並且得到了政府的默許。或者說不是默許,而是不得不接受,許多事情上,政府部門也需要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暴力組織,去干一些髒活。

「鐘泱,最近幾日,潛伏起來的紅門門徒,又開始頻繁活動了。」周華冷冷地說著,現在的他,陰寒的氣息已經收斂了許多,但深入骨髓的那種可怕力量,還是讓人心神為之震蕩。

「老窩被騷擾,我看他們也是狗急跳牆。」對于這些人,鐘泱一直都很不屑。缺乏正面的力量,只會玩一些陰謀小道,簡直可悲可笑。

想起後世的許多諜戰電視劇和電影,鐘泱就是冷笑不止,一群自以為拯救天下萬民的蠢貨。從未听說過憑著間諜和特工就可取得大局勝利的,正面如果不敵,那麼在地下取得多少勝利,都是毫無意義。

而因為特戰隊的行動,一些潛伏于廣東的紅門門徒,也開始坐不住了,紛紛活躍起來,意圖干擾華軍的後方。或者只是急于偵查情況,想要弄清楚這次特種作戰的內部細節。

第三百一十三章經濟蕭條

第三百一十三章經濟蕭條,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