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七十五章 鋼鐵生產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七十五章鋼鐵生產

「引進、消化、創新」,劉浩然從陳澤手中結果了鋼鐵產業的主導權,在鐘泱的支持下,完全有可能躋身世界企業強成為鋼鐵業新霸主,更將會是華聯經濟騰飛的基礎

日後的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們會奇怪的發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迸發之前經濟發展最快的資本主義國家,竟然是中國。而中國經濟騰飛的支柱產業,當首推鋼鐵工業,中國鋼鐵工業的天下,當首屬劉氏重工公司。

從二十世紀20年代末的年產量不過50萬噸,到年產量5000萬噸,佔全中國鋼鐵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超過美蘇兩國以外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乃至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鋼鐵企業,劉浩然僅僅花費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在這個諸多不可思議事件屢次發生的時代,迷一般的陳舊中國,給與世界太多的驚訝和恐懼。詭異的科技逾越式發展進程,各種匪夷所思的生產工藝進步,這些全都成為了後世學者們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團。

但在這個時代,諸多的當事人依舊小心翼翼的行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銀白色的華麗車身,正前方那個奪目的「飛駁」標志,都在述說著這兩珍貴轎車的高雅和稀有。這是劉浩然的坐騎,屬于古文會內部發放的福利,安全而舒適的天駁牌加長型轎車。

齊聚奢華和強悍于一身,是有錢也無法買到的高級享受。

車廂後座,有著柔軟的沙發坐墊,配合上冰箱與冷氣系統,在平穩的行駛過程中,乘客能夠喝著冷飲,一邊閑談。

一身輕便的西裝,劉浩然正靠在後排,看著自己的的專車正奔馳在剛鋪好的水泥路面上,這里是柳州,還在興建當中的新型重工業區。

一旦估計的工程全部完成,柳桂地區將成為整個華聯的核心重工業基地,以至是全中國第一個超大型的綜合性金屬加工基地,以及華聯最為重要的軍工生產廠聚集區域。

「浩然,還有多久才到?」坐在劉浩然身旁的,是一名面容***溫和的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歲的樣子,兩撇大胡子非常奪目的掛在鼻梁下方。

這人正是陳炯明,原來的粵軍第一人,現在已經完全納入了華聯的政治體系,正在興華社的贊助下,帶領著民信黨參與下一屆華聯的議會大選,角逐著華聯政府元首的位置。憑仗著過去的政績,他在廣東的民望的確很高,有著非常的可能將取代李萬盛,成為下一任華聯的元首。

「快要到了,陳先生,請稍安勿躁。」對于陳炯明,劉浩然不斷以晚輩的身份自居,絲毫不敢怠慢,對方終究也曾經做過一方霸主,資歷和名望,都是中國當代的翹楚之一。

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廠房建設,一輛輛載重量驚人的重型卡車,裝載著設備、材料,運送到指定的地方,組裝起來,成為讓人望而生畏的鋼鐵王國。

這樣的劇烈變化,讓原本還對著柳州有著熟悉回憶的陳炯明,不由心生感慨︰「唉,這樣的場景,我幾乎只在夢中見到過,如今卻如此真實的展現在我的面前。」

作為粵軍的總司令,廣東過去的掌權者,主政過一方的陳炯明,當然真切的明白到想在治下建立起這樣的工業基礎,是何等的困難。他曾千百次幻想過這樣的成就,但卻花了半輩子,都沒能做到。

文雅的握著水晶玻璃杯,品嘗著杯中的紅酒,劉浩然也是嘆息︰「在當初,我不過是一個夢想著進入洋行的窮小子,十年還沒過去,我一路走到今天。看著紛紛擾擾的天下,我也是領悟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奮斗,而是抉擇。」

這句話,確實是說到了陳炯明的心坎里。

前半生跟錯了人,走錯了路,結果到最後想改都沒得改。如今**軍北伐爭霸,天下獨尊,成為了整個中國唯一的合法政權。

在**軍的統治區域內,大概相互間有著分歧和爭端,但對待陳炯明的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叛逆

實行**教育的各大學校,更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了陳炯明背叛孫逸仙的「惡跡」。所謂積毀銷骨,就是如此,當假的事情被傳唱一千遍,那麼它就會變成真理。

普通的民眾,和那些靠著政府養活的學者,又怎麼會特地去發掘和考究這些被扭曲了的過去?

人雲亦雲,隨波逐流,這些才是常態。

所幸在華聯這里,他最終還是找尋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有了努力為自己正名的機會。如果能夠選擇,誰又願意背負著罵名與恥辱,成為史書上的臭狗屎呢?

就在兩人閑談之際,車駕也抵達了此行的目標所在地,一座大型的鋼鐵生產廠——劉氏重工

中國目前最大的重工業企業,而作為劉氏重工的總經理,就是在被尊稱為「鋼鐵皇帝」的劉浩然自己。他統率興華社以及這家新組建的鋼鐵公司,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創新」的成功之道,推進了中國鋼鐵業的騰飛。

造輪船是「造鋼鐵」,造汽車是「造鋼鐵」,鋼鐵的生產關乎到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和軍事自主。

在隨後不久的日子里,正是由于劉氏重工的存在,鋼鐵企業能向輪船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提供比聯邦德國低29、比美國低40價格的鋼材,使得華聯輪船與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大下降,這是國際市場中最重要的優勢之一。

劉浩然的劉氏重工的騰飛,帶動了整個華聯經濟的騰飛。這些都是在不久的將來,必將發生的事情,而在此時,對于將要取得的巨大成就,劉浩然還處于心神坎坷的狀態之中。

作為興華社的社長,以及議會的議長之一,他有著太多的事情需要考慮,更必須在未來的道路中,做出正確的抉擇。

今天這個日子,兩人來到這里,就是為了日後的大選累計政治資本。就連記者招待會都已經準備完畢,借著劉氏重工的企業宣傳營造大勢,吸引選民的注意力。

在華聯內部,選舉制度與其他地區都有不同。按照華聯的憲法大綱,上面明確規定著凡是在華聯內部繳納賦稅的合法公民,都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而考慮到當前的政治形勢,在具體執行細節中,也有著不同。華聯目前終究還只是一個新興的政治勢力,離著統一全國還有著漫長的道路,故而新並入的地區,實際上並沒有參與選舉的權力。

至少在兩年內,大多數新地區的民眾都不具備這項政治權力。這就意味著主要的選票,依舊是來自南沙、順德和番禺這三個地方。尤其是那些處于第一梯隊的資本階級商人,他們在現實上左右著大部分的選票趨向。

任何振興經濟的舉措和意向,都能將這些人吸引到自己的身邊,以獲取足夠的政治資本,進取到那個最高的行政位置。

正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兩人才會特地公開了這次視察活動,任何政治,都需要宣傳造勢。並非是欺騙,而是在向選民們昭示自己的執政綱領,以及利益發展的取向。

大型的鋼鐵企業,無論是對上游的機器制造還是下游的礦業生產,都等于是在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這將有助于擴充華聯的基礎經濟建設,活躍消費氛圍,創造著數之不盡的財富。

對于民眾而言,這是觸手可及的利益,對于商人而言,這是前景遠大的未來。無論如何,這都是充滿著**香氣的蛋糕,也是整個社會大多數人的一場經濟盛宴。

古文會的宗旨在于恢復和承繼中國的古代文化,但首先必須營造起富足的物質生活。生活困苦的精神幸福,那是阿Q精神,或者說是佛教光頭黨的蠢貨思維,對于顯示而言毫無意義。

而為了便于劉浩然,鐘泱以至在久遠的回憶中回想起了那些許久不曾接觸過的管理學學問。他在大學里原本就是主修的經濟學學問,這里面自然涉及到了管理方面的理論。比起這個時代,後世的管理學愈加系統化理論化。

而在表面上,這套後世由日本人開創的《稻山管理法》,日進卻被關于了《劉氏管理法》的名頭。而劉氏重工的發展歷程,也將成為工業發展史上最為傳奇的經歷之一。

沒有人知道,這些事情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普通的民眾,只會看見那些被允許他們看見的東西。

手中拿著管理計劃書,看著里面實施的質量管理的群眾性、管理手段的科學性、管理體制的合理性的《劉氏管理法》,劉浩然便知道這將成為工業式管理的典範,是20世紀世界運營管理發展史上的不可或缺的一頁。

這些閃爍著光芒的管理要訣,凝結著無數代人的智慧,讓心氣頗高的劉浩然,大為贊賞。同時也在感慨,將這樣的利益和名望,拱手送給自己,那個神色從容的男子,心性之浩大,才是最讓人琢磨不透。

古文會的事情,陳炯明並不十分了解,他目前還沒有正式加入古文會。所以鐘泱的存在,他也並不知情。僅僅認為對方是一個靠著陳澤和劉浩然的照拂,而在才能上比較一般的普通人。

走在剛剛完成第一期工程的生產車間,看著嶄新的設備和管理團隊正在有條不紊的運轉著,劉浩然的內心之中,一股驕傲的感覺情不自禁。就連站在身旁的陳炯明,也是雙目放光,看得一陣欣喜。

就在這時,鐘泱來到了兩人面前,帶著溫潤的笑容,看著在在自己面前的劉浩然和陳炯明。尤其是陳炯明,這個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悲劇的奇男子,一個生錯了時代的政治家。

以他的天性和才干,如果生在治世,絕對會成青史中治世之能臣的典範。只可惜,亂世橫空,空負才學,只能在**的浪濤之中,被狡詐殘酷的時代所掩埋。

對于這樣一個人,鐘泱經過了自己的觀察,認可了對方的人品和志向,吸收進入古文會的核心階層,也只是時間問題。

見面之後,必定是誠摯的問候,雙方以前也曾見過,不過那時相互地位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陳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超世之杰。」鐘泱性情冷漠,但對于真正有才能的人,卻也從來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以陳炯明當初主政地方的成績,的確也當得上這樣的贊許,這是一個能夠做事的人。

鐘泱在觀察著陳炯明,陳炯明又何嘗不是在觀察著鐘泱。原本自己心中的看法,在這次見面之後,便完全改變,鐘泱的言談舉止以及精神氣勢,都讓久經宦海臣服的陳炯明大為驚訝。

他也是有著豐富的政治閱歷,在交談之中,不斷觀察著劉浩然和鐘泱,自然能夠隱約的察覺出兩人的氣場強弱。

他驚訝的發覺,以劉浩然的身份,竟然是處于客位,氣勢上矮了鐘泱一籌。這里面的內情,就很值得玩味了,特別是對于陳炯明這種想要有所成就的政客而言。

不是想要玩弄什麼詭計多端,而是為了日後的政治地位鋪路,明白誰才是整個華聯的第一梯隊領頭者,這對于任何一名政治家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選擇。

好像此前劉浩然發自內心的感慨一樣,才能和努力,都不及選擇要來得重要。站錯了隊伍,無論怎麼奮斗,都意味著悲劇的結尾,因為結果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雖然如此,那也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對方不提,以陳炯明的為人性格,也不會能夠巴結。他想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元首,而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傀儡,這是他內心之中的堅持。

說起這次鋼鐵工業的發展安排,古文會內部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默契,如今正式公布,也是將之公開確定下來。

早在擔任‘八幡‘總經理之前,劉浩然就親身訪問過歐洲和美國,積極引進各國的先進技術。經過多方調查,他認識到了中國目前的煉鋼技術和設備都比起歐美差得太遠。

別說是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就連滿族國內需求都還遠遠做不到。以中國的資源豐富和市場前景的廣大,劉氏重工只有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老舊的生產工藝這一條道路。

所幸的是,他得到了來自鐘泱的全力支持,新設備、新工藝流程,都已準備妥當。唯一欠缺的,是大量技術熟練的行業工人。而為此事,三年前就開設的技術工人學校,總算是讓其他人明白了鐘泱的遠見卓識。

機器能夠通過智能工廠來設想並制造,工藝也能夠由專業的研發團隊,憑仗著虛擬數據庫的強大功能完成技術研發。

但技術工人的培養,才是一切的關鍵所在。沒有專業的技術人才,根本就不可能開展生產活動,比起機器,人的智慧和技能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就連殷向洲帶領著第二研究所不眠不休弄出來的純氧轉爐煉鋼技術,鐘泱也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劉氏重工展開了合作,並在這個企業組織中佔據著20的股份。

管理和運營的權力,鐘泱也不干涉,只是讓第二研究所參與利潤分紅。尤其是那些作出了成績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享有著屬于他們的經濟利益。

這樣做,才能激勵其他的人,也保證了科研體系的活力和爭心。沒有利益的探索,一直無法長久,這是凡人世界的法則,因為生存的殘酷。

「純氧轉爐煉鋼」是今年三月份才研究成功的一項新技術,這時用的平爐煉鋼要六七個小時,而純氧轉爐只需30分鐘,效率提升幅度非常驚人。

因為本身的金屬加工技術基礎薄弱,發展時間也還很短,因而這項技術有著不少不完善和不成熟的領域。以至比起當前世界鋼鐵界的常規工藝,都並不具備著絕對的優勢。

但最終在商議過後,劉浩然還是毅然決定使用這項技術,在柳州這里建起第一座氧氣頂吹轉爐。

經過了半年多的實驗和改進,這項新技術已經日益完善。而在這里,也將是劉氏重工的第一家鋼鐵生產廠,光是第一期工程建設完畢,產能就達到了驚人的年產量五十萬噸。

並且在未來三年內,等到前三期的建設全部完成,開足馬力的生產線估計年產量能夠超過五百萬噸

這是一個何等驚人的數字

並且按照興華社未來十年內的投資計劃,這樣級別的鋼鐵生產廠,還將開設九個

這將使中國的鋼鐵技術迅速發展,產量猛增,創造數之不盡的財富,以及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奠定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

鋼鐵生產,決定著華聯的未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性工業指標。第二研究所也在金屬加工領域,不斷進行著深入細致的技術研發。

正在與德國合作開發的真空升降月兌氧裝置,還有自主研發的帶鋼軋制技術、連續鑄鋼技術、高爐吹重油技術、高爐高溫技術等,都是需要大量經費投入的基礎研究計劃。

單靠某個人的努力,是絕對難以完成的,工業時代,需要的就是制度化的集體力量,這是科技發展的根本所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