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艇模塊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五十七章艦艇模塊

過了一個多月的假期,鐘泱便從英國搭乘自己的私人飛機返回了中國,而陳澤、劉浩然以及伊忠明,依舊帶領著各自的商貿團隊,在整個西方世界到處奔走,大展拳腳。

每一天,都有大量經過整理的基礎研究資料通過高高在上的通訊衛星發回國內。到目前為止,鐘泱已經將37顆各種用途的人造衛星發射到了預定軌道上,成為了中國監察世界的「天眼」。

而負責管理所有衛星的機構,便是「瞭望塔」,由黃紹廣擔任指揮官。就目前的職權而言,覆蓋了幾乎華聯的所有通訊傳輸領域。因為無論是政府還是軍方,都對這個計劃知之甚少,而鐘泱也暫時沒有向其他組織出售衛星的打算。

位于虎門的海岸線上,數百個工人正在濕潤的氣候下忙碌地工作著。在這里,將要建設起一處新式海港,作為貿易之用。

自從統一了兩廣,華聯的建設中心便開始逐漸月兌離了南沙的限制,慢慢向四周輻射開來。其中三處建設重點分別是廣州、佛山和東莞,其中廣州將以金融、貿易以及政治等方面為發展重心。

而東莞與佛山則和柳州一樣,將作為工業發展的核心地段,整個華聯生產業的精華月復心。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預期在十五年內完成前三個階段,在虎門建設大規模的海港就是為了增加對外貿易能力。

當然,建立一個超現代化的軍用海港,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鐘泱剛從英國回來不久,就找李萬盛和許江文談過話,達成了繼續追加海軍建設經費投入的共識。作為年輕的海軍總指揮官,許江文對于加強海軍的戰斗能力,當然不可能反對。

而文官出身的李萬盛,雖然老邁,可思想也並不腐朽,海軍的作用他還是能清楚的明白的。

沒有海軍為海上貿易保駕護航,華聯的海上經濟生命線將毫無海上防御能力,這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不被侵犯,讓華夏子民的生命財產不會被別人肆意剝奪。在這個滿是硝煙的時代里,沒有海軍,意味著失去一切。

滿清的教訓,猶在眼前,當政多年的李萬盛,又豈回一無所知?

秘密動工的船塢也有了不少,正好從德國和美國找來了一群造船工人,為此興華社還特意成立了一家新的大型造船企業。這家名為「鯤鵬船業」的私營公司,已經成為了海軍的合作伙伴,開業之後的第一筆訂單,就是建造十二艘排水量九千八百噸的「蛇級」巡洋艦。

按照最新的海軍內部戰艦分列清單,原本的「日月年」三個等級的劃分方法,只適用于排水量九千五百噸級別以下的戰艦。而超過這個標準的,則開始使用蛇、蟒、蛟、龍、應龍、古龍、蒼龍的級別命名劃分方式。

這種戰艦第一次使用了模塊化設計理念,使得船體與武器系統可以分開建造,並且降低了後勤壓力。因為海軍在咨詢了相關的專家建議之後,統一了建立起統一的海軍戰艦族系,統一族系的軍艦,在具體的模塊構建上實現了通用化。

在長達五年的研究里,通過智能工廠提供的真實環境模擬器,負責艦艇技術的第七研究所在海軍建設領域取得了一項項重大的成就,可謂碩果累累,其中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以及技術成果,更是領先了整整一個世紀。

即將開始建造的「蛇級」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使用模塊化設計的水面艦艇,整個概念的核心是將艦體視為一個標準化平台,將艦載裝備劃分為若干系統,把擁有同一功能,與系統有關的部件做成一個標準功能模塊,並確定模塊與艦體的標準化安裝裝界面和支援設施的標準化接口。

這個概念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艦艇建造程序和理念。傳統的艦船建造程序,首先要根據海軍作戰要求確定性能指標,以此決定武器裝備,再以此確定艦體設計。艦體和作戰系統兩者之間是一種遞進的因果關系,這就意味著一艘新艦的研制時間少則10年,多則20年。

而且按照這種層進式的設計思想建造的艦艇只能安裝專門的作戰裝備,一旦需要裝備,就必須對艦體做重新的設計和調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改裝成本高昂。

而模塊化設計將使得艦體與作戰系統平行建造、同時進行,甚至可以先建造艦體,再設計武器、最後同時安裝,同功能模塊還可以很方便的互換。

不僅大大縮短建造周期、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隨時武器裝備,解決了艦體30至50年壽命期與電子、作戰武器7至10年期之間的矛盾。

鐘泱所擁有的第七研究所在這個方面花了五年時間進行深入研究,廣泛搜集各國現役護衛艦艦體、武備、電子設備以及動力系統等數據。不僅僅如此,對于本身自行研發出來的導彈攻擊技術,也完全融入了其中。

經過篩選和分析,第七研究所假定出一個最大公約數艦體,然後將艦炮、導彈發射系統等主要裝備制成統一的4米標準模塊,主要裝備都裝在標準模塊上部,模塊內部則安裝武器控制系統、備用彈艙、出入口、通風裝置等設備。

最終,在強大的數據處理以及虛擬的真實環境模擬實驗完成之後,他們實現了艦艇的初步模塊化。

而現在,鯤鵬船業公司與華聯海軍密切合作,確定了盈日、輝耀、幻華、天恆四種標準武器模塊,並建立了數字式標準接口,其中天恆在目前是最高的標準等級。

通過計算機可將各種功能模塊聯接到數字式數據信息鏈網絡中,充分體現了網絡中心戰的新軍事思想。目前考慮到網路技術的保密性,商民方面的用途還未正式開放,但在顧問會內部,以及軍事領域,早就實現了初步的網絡信息化。

考慮到大規模戰爭的復雜性,以及未來海軍任務的多樣性和實際戰場的變化性,海軍迫切需要一系列的模塊化戰艦。在這個體系里,戰艦將作為一個有著多功能用途的海上作戰平台,根據需要搭載各種模塊系統。

簡單來說,這個概念是一種艦體早就確定,要造反潛型導彈發射位就插上反潛武器的接口,要造防空艦就插上防空武器的模塊,像梅科那種模塊化基本一個艦型可以裝幾乎華聯自主研發的所有武器。

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獨立設計和建設,標準化和模塊化,將大大降低成本,節約時間。這將會極大的提高華聯的戰爭潛力,縮短與列強的海軍實力差距。

要知道模塊化的好處是建造比較快速,價格有所下降,而且改裝和修理相對方便。但是決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因為模塊會帶來很多空間以及排水量的浪費,所有武器位置都要按計劃中最大的武器來設置。

比如一個模塊化炮位可以安裝包括127毫米以內所有火炮,要是只裝了76毫米炮很多空間和排水就被浪費了。

可毫無疑問,如果看重經濟問題以及效率因素,還是選擇模塊化概念比較合適。畢竟設計一款有針對性的功能戰艦,需要的時間、精力、物資都將意味著高昂的代價。更何況,對于任何一款戰艦而言,在它下水的時候就意味著它已經過時了。

所以,綜合來說,如非特別必要,標準化和模塊化戰艦體系,對于海軍而言是最合適的東西。即便有著特別的需要,偶爾生產一些功能有著針對性的特制艦,也並不影響模塊化的戰艦體系。

整個計劃如此龐大,想要瞞過列強的眼楮,這是很難。不過鐘泱對此並沒有太多的擔心,畢竟這種事情,並沒有觸及列強的底線。即便是對海上生命線最為關切的日本,也僅僅是往這里多瞄了幾眼。

受到傳統海戰思維的局限,在列強眼中,沒有排水量三萬噸以上的超級戰列艦,沒有超大口徑的海軍艦炮,華聯的「罐頭」根本毫無威脅。

至于所謂的抄襲,鐘泱更是不怕,即便模塊化理念被別人獲知,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沒有智能工廠,沒有里面的超級虛擬智能系統幫忙,要在這個時代實現軍艦的模塊化,所需要花費的物資,是遠遠超過所有人能夠想象的。

光是數據收集、運算核對以及實物建造,就要花費難以計數的財富。已知的世界各大列強國家,可沒有高性能的計算機輔助,更不可能有能夠高度模擬真實環境的虛擬智能系統。

一些數據的收集,第七研究所或許只要輸入指令,花費一天或者兩天,然後消耗一點電能。但如果是這個時空的英美法日等國家,可能要支付整個國家的國力才能實現,這就是差距所在。

更何況,模塊化的使用程度,和一個廠子的管理水平,綜合調度,生產節奏的安排,更重要的是精度的控制。光是精度的控制就包括了很多東西︰反變形的控制,無余量建造,焊接收縮量的的補償等等。

當生產能力和質量控制達到一定水平後,模塊化,托盤化是必然的選擇,可是當精度控制不到位,完全模塊化就成了得不償失。正基于此,鐘泱根本不怕列強來偷師,這樣的「心法秘笈」,即便是拿過去了也只能練出個「走火入魔」。

鐘泱甚至不無惡意的想著,看看那個傻蛋來照搬這種設計理念。

帶著祖捷和古月軍,鐘泱一行人走在位于虎門的船塢里,這里正在動工建設,不過工人們卻不是有血有肉的人類,而是各種機械構裝體。僅有的幾個人類工程師,也僅僅是負責在細節上進行調整。

整個船塢,都是鐘泱為劉浩然所建的,也是興華社下的建築訂單之一。「魯班實業」,鐘泱自己注冊成立的一家建築公司,專門承接一些重要的大型工程建設訂單。

只要在設備清單里不涉及一些特別的設備,便不需要花費權限值,比如說聚能器。不僅僅如此,建設這類大型建築,還可以獲取權限值收入,以及積累工程經驗。施工隊的成員可都是智能機械體,它們在使用中可以收集數據。

這就為日後的改善和提高,提供了可以研究分析的藍本,這才是鐘泱所需要的知識積累。要知道,在太空探索計劃里,這些「廉價勞動力」佔據著整個規劃藍圖的關鍵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整個工地都處于封閉狀態,外圍豎起了高高的金屬柵欄以及鐵絲網,立著「閑人免進」的字牌。甚至還有著全副武裝的陸戰士兵在站崗,可見鐘泱對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這里,可是有著關乎中國未來海軍發展的重要計劃。

港口的北段,已經完成了第一期建設,廠房架子搭建完成,設備的安放也已經開始。到處是機械僕役們忙碌的身影,仿佛一個個不知疲倦的工蟻,毫無怨言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第七研究所所長常勝,身穿白色的研究服,帶著一副銅絲框眼鏡,身材高大,面容白皙而英俊。此時的他,手里正拿著一塊顯示板,站在鐘泱身旁講解者目前的工程進度,以及戰艦方面的研究進度。

「英國海軍按傳統思想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在當前的海戰環境下凸現出的脆弱的防護力,這些從英國收集回來的數據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研究標本。考慮到實戰的需要,我認為將艦艇的戰場生存力定為蛇級巡洋艦的核心指標之一。」

去了一趟英國,鐘泱也在史密斯和軍情六局的某些上層領導關照下,參觀了一些英國海軍的新戰艦,以及幾家享譽世界的大型造船企業的車間。透過鐘泱的雙目,智能工廠掃描到了相當多的數據資料。

英國人絕對不會想到,僅僅是讓人參觀一次,就泄露了如此多的技術資料。

「對于全鋼艦體的研究進行得如何了?避免了鋁制艦殼中彈後產生有毒氣體的危害,對于我們的未來海軍規劃,改善艦艇的內部布局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鐘泱的手里也拿著一塊顯示板,兩人的資料是可以通過無線傳輸來共享的。

「全鋼艦體的研究已經完成,全賴金屬加工工藝的升級,第二研究所甚至已經完成了高強度鋼板和超韌性防彈復合材料的研究,只待試驗檢測完畢,我們就可以將其用于加固艦艇的關鍵部位。」

得聞了常勝的這番話,鐘泱的內心也很是鼓舞,繼續叮囑道︰「金屬工藝方面,我希望你能和殷向洲多探討一些,畢竟有助于艦艇在防彈裝甲方面的技術革新。」

「是的,我明白了。」雖然因為一些理念立場上的沖突,常勝與負責開發金屬加工領域的第二研究所所長殷向洲關系並不和睦,不過鐘泱發話,他也只得遵從,俯首應命。

對于新的模塊化設計,鐘泱就經常與該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常勝探討過。常勝原本是武器開發部門的負責人之只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接手第七研究所,專攻艦艇技術的開發。他手底下的研究團隊,可以說是整個組織內最為龐大的。

除運用了合理布局、空間分隔、冗余備用、防彈裝甲和設備加固等傳統方法外,還采用了多項創新設計,特別是今年一月才引入的獨立垂直艙室這一設計概念。

在第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看來,戰場生存力不僅體現在「經打」上,還與艦艇被發現的概率息息相關。對于這個,作為海軍總指揮官的許江文,也是認同。

所以蛇級軍艦在設計上非常強調外形隱身,其基本的設計原則是︰艦體表面為傾斜結構,上層建築圓滑過渡,艦橋全封閉,避免二次和三次直交平面產生角隅反射,同時盡量減少外置武器裝備的暴露面積。

經過雷達圖像測試,其結果表明一艘3360噸級驅逐艦的雷達反射截面僅相當于一艘外形設計未經隱身處理的500噸級導彈艇,隱身效果堪與後世的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相比。

而蛇級巡洋艦,也采用了相似的技術和工藝,著重加強自身的抗雷達隱形能力。

目前華聯的海軍主要戰斗力,將寄托于導彈艇和新式導彈巡洋艦身上。在這個大炮巨艦時代,中國將會以導彈作為利刃,為自己的尊嚴和榮耀,殺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蔚藍的海洋之上,又將燃燒起無數的硝煙。這是人類的貪婪之火,永遠不會滿足的進取心,以及東方文明對西方世界的大復仇。

為了近在咫尺的未來,雙方都要流出足夠的鮮血,去見證自己的道路。

總有一方,要在爭霸的道路上,化為灰燼。海軍,將是決定海洋歸屬權的利劍,而在這個時代,主宰著海洋,意味著主宰地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