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四十二章 蒼龍出世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四十二章蒼龍出世

北方的天際,依舊是大雪紛飛,即便在南方,嚴冬的痕跡仍未完全消失。與往常不同的是,粵桂兩省今年由官方出面舉辦了規模盛大的開春祭典,祭拜天地,以示華夏之正統。

與**黨這種深受赤化影響,拋棄華夏文化理念的組織不同,南聯對于正統的中國古代文化繼承,並不排斥,甚至打出了光明正大的旗號,要為華夏的道統正本清源,剔除這其中那些外來文化的負面影響。

例如和佛學糾纏太深的理學或犬儒主義,也第一次公開將佛教列為外來宗教,而非作為本土文明理念對待。除了禪宗,淨土與密宗流派,全都受到打擊。主要是失去了以往的政治特權,甚至不允許大規模的公開傳教。

官方的祭祀活動中,也嚴令禁止祭祀那些印度佬,而是開始弘揚本土的祭祀對象。天地山川、有著正式司職的天庭神官、古代聖賢、還有那些曾經為南聯的崛起而犧牲的烈士。

呼嘯的冷風吹襲大地,旌旗舞空,連成一片,蕩起盡波濤。深青色的蒼龍旗,上面以紫色的紋路繪有龍首符號,連帶著那三朵象征著天地人的火焰,編織成了南聯的旗幟。而現在,南聯已經正式更名為華夏聯邦

高舉著蒼龍旗,開始對外露出猙獰的殺氣。

在祭天天台上,元首李萬盛手持青玉錦四靈杖,一頭白發挽鬢。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顯得有些消瘦和蒼老,然而此時卻損于他的威嚴與肅穆。

旁邊更是一群元老重臣,就連李宗仁,也須搭乘飛機趕了回來,侯立在側。而鐘泱,則立身于陳澤之後,低調而不引人注目。

按照憲法,祭拜天地是整個華夏聯邦最為重要的祭祀活動,必須由元首親自主持。《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祭在戎。而鐘泱對于這些古禮,自是相當重視,這並非食古不化,而是對待傳統的尊重。

祭天天台是去年初冬時節便已完工,特意選在了廣州的北郊,一處地勢頗高,而且開闊平坦之處,修了起來。如今開春大祭,正好派上用場,成為祭祀活動的核心平台。

天台高聳,全部以巨大的石板砌成,高三十米,頂部寬敞平坦,設有露台和欄桿。各種鏤刻著奇珍異獸、祥雲彩霞的精制浮雕,安置于此,落有致。石板之上,更是刻有一些古代的神話寓言故事,以及聖賢畫像。

能夠參與祭祀的人,都是華夏聯邦內部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總共才四十九人。政界、商界、軍方三大集團,都派出了各自的代表,前來祭祀。

而在一旁,則是經過千挑萬選,挑揀出來的女性神官,負責處理雜務,協助大典的順利進行。只見她們個個容貌端莊,秀麗美艷,皆身穿七彩霓裳,襯出婀娜身姿。

擺放好祭品之後,便侯立在側,等待李萬盛祭讀告文,宣布大典的開始。寒風之下,五色縉雲裙綴層層疊疊,只見這些個烏發高扎成流雲髻的秀美女子,略施淡妝,卻掩蓋不住疲憊的神色,想來是大典事務實在繁忙,縴弱的身體也有些支撐不住。~

其余之人,亦是神色公瑾,不敢有絲毫怠慢。如此重要的公開場合,要是出現了失禮的事情,那可就麻煩大了。更何況祭天大典,如有冒犯之舉,便是對上天的褻瀆。

一改往日溫和寬厚的姿態,李萬盛此時目露威嚴,眼神掃過眾人,高舉四靈權杖,大聲宣告祭天大典開始點火」

話畢,就有四名容貌俊逸的男子手持火把,將露台上四方的築台點燃,霎時間火光沖天。卷起的陣陣熱浪,吹暖了眾人的心,見到此景,眾人都是面露肅然。點火之後,就是祭讀告文了。

只見李萬盛拿出深紫色的卷宗,上瓖金邊,帶著絲絲華氣。更有精美的龍紋,象征著龍的威嚴,以及秉承上天的意志。

「悠悠天地,伏惟告之。華夏正統,千秋不易??????」

冗長的告文,主旨意思就是為了向哺育華夏子民的天地山川表達自身的敬意。更是對未來的一種精神寄托,以及表示自身的正統性,要,這在古代,可是皇族宗室的特權。

中國的歷朝歷代都將祭祀視為大事。古語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家有兩件大事,就是祭祀與武備。兩者並列,可見祭祀受重視的程度。對于一個正式的權力機構而言,祭祀是處軍事武裝之外的頭等大事。

大體上,三類祭祀分別可以培養古人的三類心理和意識︰

一類祭祀培植人們的「敬」,所謂敬天崇地的感激之心,達天人合一之心態。用現代語言說,就是與自然界保持和諧。

二類祭祀培植「孝」心,對父母、先祖的感恩孝順之心。以此促進社會的代際聯系,並對同血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類對象培植「忠」心,對國家、事業、團隊的忠誠、責任、歸依之心。以此強化社會的向心聯系。

同時,祭祀過程中培養了人們「節制」的心力。所謂節制,就是適當地控制的行為,反對隨心所欲,任意妄為。

在中國古代,祭祀既是民間重要的民俗行為,又是國家一項重要的政治禮儀制度,在民間的社會生活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歷朝受到重視。祭祀是一類文化,曰「祭祀文化」。

這種大型的官方活動,並非是所謂的封建迷信,而是旨在培養人們的孝、忠、敬、節等品德,以期教化出合格的社會公民,推動社會的良性循環。在這方面,神論簡直一是處,民心畏,百惡叢生。

祭天大典雖說只是一個儀式,可周圍的幾省,各大武裝勢力紛紛緊張起來。以前沉默不語的南聯,打出的是南方諸省聯合政府的旗號,如今更名華夏聯邦,這其中所表達的信號,就已經相當明顯了。

這個組織並非滿足于南方兩省的地盤,已經開始想要統一中國了。~

而打听到李宗仁與莫榮新出席祭祀大典這個消息,就更是證實了這里面的信息。果不其然,1928年的2月1日,李宗仁忽然宣布粵省歸入華聯,成為其中的第一個邦屬。新桂系盡起六萬雄兵,枕戈待旦,直指桂北。

深青色的蒼龍旗,高掛在桂省大地,而李宗仁更是授餃中將,成為了西南方面軍的領袖。三軍齊動,一連數日,聚于鹿寨,使得盤踞于永福縣的沈鴻英部隊大圍震怖。戰事一觸即發

雒容鎮,境內多丘陵,地勢平坦,是為大軍扎營所在。雒容鎮位于柳州市區東部,魚峰區管轄,為桂中經濟重鎮。轄內有鉀礦、錳礦、石英砂石、石灰石等礦產,盛產糧食以及各種瓜果,可以作為大軍供應。

三萬人駐扎于此,等候上峰命令,深青色的蒼龍旗居首,其後是繡有藍猙的軍旗。猙為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這支部隊,屬于華聯第二軍編制,現歸李宗仁統屬。

軍營距離縣城不過五里,有著嚴格的軍紀約束,倒也沒有出現擾民的事情。土木結構的樓房,在工程隊的努力下,很快便建立起來。三萬大軍井然有序,全都安排到了內里。雖說是臨時營寨,但防御力量著實不弱。

深達兩米的壕溝,掛著鐵絲網的木樁圍成數圈,沙袋構建的機槍陣地,水泥澆築的碉堡。內里更是劃分好了防區,各區互相呼應而又管理精細,不可能輕易就被人滲透進來。李宗仁深知兵事,在安營扎寨和內部管理方面,都頗有章法。

一輛軍用吉普由遠而近,駛向了此處營地,門口的警衛在檢查完了證件之後,便敬禮放行。來人正是林虎,這位昔日陳炯明麾下的猛將,自從于南沙軍校深造之後,便入職第二軍,充當參謀長。

「林參謀長,你總算是來了。」對于這位曾經的老前輩,李宗仁也是禮敬有加。帶著笑意,親自出迎。

林虎身經百戰,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作戰經驗,而且其人忠誠勇銳,當日便是對陳炯明不離不棄。在桂系一派,也有著不小的聲望,是李宗仁十分敬重的一位老上級。不過兩人如今地位倒轉,林虎卻也不敢托大。

連忙敬上軍禮第二軍參謀長,見過司令」李宗仁作為第二軍的司令官,林虎如今為人下屬,理應先行敬禮。軍中不比其他,軍法森嚴,這上下級之間,更是有著區別。

見過軍禮之後,兩人才有說有笑,一起走往指揮部所在。如今軍情緊急,可沒有時間去搞接風洗塵那一套。更何況,兩人都是軍人風骨,做事雷厲風行,向來不喜客套。

「司令,當前態勢如何?」到了指揮部,林虎便迫不及待的問講起來。他這次前來,不僅僅是要熟悉新軍的作戰風格以及武器裝備,更是展現才華的機會。擔任參謀長也僅僅是暫時,他的目標是日後能獨自領兵出戰。

「沈鴻英所部的一線部隊,正集合在永福縣,約五萬人。我軍前鋒共一萬人正于鹿寨待命,隨時可以發動攻擊,突破敵軍的防御陣線。」站在精細的航拍軍用地圖前,李宗仁手握教鞭,對著沙盤一陣指點。

更與林虎細說了敵軍的防御布局,有著飛機不斷偵查,即使有所漏,但大體的情況早已模清。

此次共動用大軍六萬,除了李宗仁的第二軍共四萬人,還有其余兩萬的僕從軍和地方二線防御部隊。他們主要是負責一些輔助性工作,正面戰斗依靠第二軍足以。

而林虎對于第二軍的實力,也不陌生,裝備了清一色的制式突擊步槍,通用機槍配備到班排。沿著主干道行軍,還有軍用卡車可用,機動性極強。更是統一配備了營屬的155mm口徑榴彈炮,這樣凶猛的火力,足以壓垮沈鴻英的部隊。

「大本營的意思很明顯,需要我們在一個月內拿下桂林,將桂北納入懷中。三月份要兵進永州,直逼衡陽。」看著軍事地圖,此時的林虎,目光灼灼,那是武將的雄心在燃燒。

華聯的兵工廠一直是對外保密的,即便是英國人,也不可能得到多少內情。而自從加入華聯,林虎這才明白到,這里有著怎樣的軍事武裝。配備著大口徑防空機槍的吉普車,已經不稀罕了。

各種坦克和裝甲車輛,才讓他大開眼界。而高性能的新式戰機,更是讓他明白到時代的變遷。有著這樣的武器和受過專業訓練的士兵,身為軍人,正是大有為的時候。而且陳炯明也支持林虎這些老將的選擇,重新回到軍中,如魚得水。

與李宗仁聊了一會兒,林虎便起身告辭,他還要去視察軍中的備戰情況。

當下,便由黃旭初陪著林虎,視察了各營各班各排的情況,只見刺刀磨得雪亮,槍支擦拭得干淨,彈藥已按戰時配備,大炮架在炮座上,拉炮的卡車,更是維護完畢。

而通用機槍,也支在三腳架上,長長的彈鏈掛滿子彈,彈鏈的一頭卡好在槍膛中。軍中士官們還在給士兵講授作戰要領,營房內外,一片戰時緊張氣氛,只要一聲令下,部隊便可投入戰斗。

見及如此,林虎亦不由暗自贊嘆︰果然是虎賁之師

三日後,林虎親往鹿寨,隨著擔任前鋒的第十五團和第十六團,一同攻往永福縣,與那里的敵軍,發生激烈交戰。隆隆的槍炮聲,又再次響徹桂北,華聯在逐鹿天下的亂世之中,邁出了的第一步。

永福縣,這個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西南端的小縣城。原本的寧靜生活,而今蕩然存,大炮的轟鳴聲,猶如狂雷陣陣,不絕于耳。155mm口徑的步兵炮,將灼熱的炮彈,噴涌向前,撕裂著大地與天空。

翻滾的泥浪,偶爾還帶起了人體殘骸,浸染著鮮血。當面迎敵的是沈鴻英所部的兩個師長,分別是沈鴻英的長子沈榮光以及軍中大將鄧佑文。能將長子放在一線,足以證明了沈鴻英的決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勵了士氣。

前線指揮部,林虎正與方福源和吳文雄這兩位團長分析者敵軍態勢,副官李明偉則在一旁負責記錄。

「猛攻了半日,敵軍居然能堅持得住,沈鴻英縱橫兩廣多年,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啊。」看著不斷匯集回來的情報,方福源捏著下巴上的小胡子,輕笑著說道。身為第二軍第十五團團長,此次的主攻任務,就是他在負責。

「沈老總的底子我有數,他手下只有鄧佑文能打兩下子,其余的帶兵官不是他的便是叔伯佷子內親,不堪一擊。」吳文雄也是桂系出身,對于沈鴻英的「廣西建**」,更是了解,不然也不會親率第十六團,與方福源一起擔當前鋒。

吳文雄對于敵軍的輕視,也不奇怪。如今的第二軍,光是他的第十六團,就有著獨立編制的火炮營。列裝有18門155mm口徑榴彈炮,36門105mm口徑榴彈炮,這樣的實力,絕非面前所謂的建**可比。

線電通訊裝置,更是下放到排,隨時可以根據需要,呼叫團內的火炮支援。而在工程兵的努力下,甚至已經建設起了簡易的臨時機場,足夠同時停放六十架戰機。

永福縣南郊,受到敵軍一個團的兵力沖擊,鄧佑文就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才堅持到現在。可部下傷亡慘重,這樣下去,崩潰也只是時間問題。

「鄧叔叔,眼下如何是好?」平日里自視甚高的沈榮光,如今卻是一副驚慌失措的模樣。養尊處優的生活,消磨了他的意志。遇上這樣的硬仗,也只能眼巴巴的求助于鄧佑文。

「大莫慌,局勢還有挽回的余地。」嘴里雖然是這麼勸慰著,可內心之中,鄧佑文也不到底還有沒有出路。但更擔心沈榮光丟下部隊逃走,到時候可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臨戰將逃,歷來是兵之大忌。

又是一陣炮彈劃破空氣的銳響,隨著而來的轟鳴更是激起強烈的震蕩波,考驗著守軍的心理極限。如此猛烈的炮火,建**的士兵何曾見識過簡直連綿不絕,光是炮戰,就體現出了彼此間的鴻溝。

就在鄧佑文還為戰事失利而頭疼之時,他還並不知曉,一支特戰小分隊,已經潛入了指揮中樞所在地。

旁邊的山林上,十二名身穿迷彩服的特種兵,正拿著高倍望遠鏡觀察著敵軍的前線指揮中樞。他們所使用的武器以及輔助裝置,都與尋常部隊不同,不僅有著線耳麥,身上還套著高強度縴維防彈衣,使用的槍械,也是形形色色。

「通知轟炸機小隊,我們找到敵軍指揮部所在了。」領頭的隊長,臉上畫著迷彩紋路,加上一身妝扮,臥在叢林中便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讓人難以分辨。

依靠著紅外線探測裝置,他們不聲不響地清除了敵軍的暗哨,得以深入到如此接近中樞的地方。觀察著周圍的警備強度,很輕易地就能判斷出這里便是敵軍的指揮中樞所在。不必強攻和生擒,呼叫空軍來一次覆蓋性轟炸,再行動也不遲。

如此空地一體化的作戰模式,恐怕是敵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吧。很快,蒼龍旗就能掛滿此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