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變的序曲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每天都會和研究團隊呆在一起,對有關于軍事方面的科技和生產工藝做著努力,直到傍晚,才離開科技園區,返回天海閣的家中。

「老爺,你回來了。」管家吳叔是一個高瘦的老人,大概五十歲左右,沉靜的面容上很有書卷氣。年輕的時候還參與過縣里面舉辦的科舉,可惜沒考上,不過的確算得上讀書人。

「茵茵呢?」松了松西裝上的衣領,鐘泱面帶疲倦的問著。

張茵茵現在已經和鐘泱處于半同居的關系,只不過兩人都沒說破這件事,作為下人的吳叔他們則更不好干涉,情況就這麼不尷不尬的僵持著。

對于鐘泱這位主人的問話,吳叔也低首而答︰「張小姐還未曾睡下,正在吧台那里。」府中的規矩有些森嚴,雖不至于打爛個盤子也要被拖出去喂狗,可身為下人,也必須明白什麼是可以管,什麼是不該問。

「嗯,先幫我去準備幾分點心,端到吧台那里去就好。」月兌下了身上的西裝外套,遞給了候立在側的僕人之後,鐘泱便只身前往吧台那里。

「是的,我明白了。」也不去問鐘泱喜歡吃什麼,作為管家,他早已經對這了如指掌。

位于別墅西側的一處空間內,走過位于外延的走廊,便會進入一個光線昏暗的私人酒廳。整座別墅都以歐陸風情為主,室內的布置和裝潢也差不多,有著私人的酒館和吧台,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以及娛樂的設施。

醞釀著溫馨的情調,有些時候,體驗一下歐洲貴族的生活模式也很不錯,反正鐘泱也並非要沉迷于此,當是無礙。

張茵茵麗影微傾,斜依在楠木制成的吧台前,一個人品著名貴的美酒。本就艷麗嬌俏的臉蛋上,如今更浮現著迷人的紅暈,猶如桃杏。鳳眼迷離,顯然喝了不少,自從黨的內部矛盾表面化之後,她的精神狀態就一直有些低沉。

為了營造優雅而輕的氣氛,整個酒館都是以仿舊木制品為主,顏色溫和低暗,體現出了溫馨而低調的主旨。經過阻燃化處理的木材,也不虞會引發火災,讓人放心。俄羅斯進口樟子松以及加工定做各種規格材質防腐木。

配合著各類建築裝修所使用的木制品,亭院木柵欄,木椅、木柱,既凸顯出了貴氣、更在低調之中帶有著簡約而干脆的華麗美感,十分有視覺沖擊力。而吧台以及酒櫃全部都是純實木制作,讓人一見便能慢慢放松身心,獲得寧靜。

在一旁找了張凳子,放置在伊人身旁,鐘泱也自然而然的坐下,臂膀微微地觸踫著佳人的香肩︰「還沒休息嗎?」拿著擺放在右側的紅酒,給自己倒上一杯,陪著張茵茵一起喝著。

在鐘泱的輕呼聲中,張茵茵也回過神來︰「你回來了?」揉了揉有些朦朧的雙眸,柔聲問著,如果不是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已經是一對年輕的夫妻,不過其實也相去不遠了。

「嗯,剛從園區那里回來。」因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他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悠閑,更沒有時間陪伴在心上人身邊。不過雖然如此,兩人的感情也並沒有什麼變故,反而在愈來愈平淡的生活之中,慢慢沉澱下來。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相愛了吧。

鐘泱不去想,張茵茵也不去說,一切的因由,都在沉寂的快樂和安心之中凝聚著。相愛,不一定就是激情似火的燃燒,也可以溫潤如水,醴泉汩汩細流。

看著張茵茵有些低沉的情緒,鐘泱也頗感無奈,嘆息了一聲,便摟著她的肩膀,將佳人攬入懷中︰「一切都會過去的,你不用想太多。」感受設懷中傳來的香氣和柔軟,鐘泱的輕聲勸慰著。

張茵茵的心情他其實也明白,為之奮斗一生的夢想,頃刻間破滅在眼前,這種感覺實在是不好受。當初參加黨,就是抱著拯救國家的信念,但目光所及,卻竟是政客們爭權奪利的嘴臉。粵省在黨的統治下,幾成廢墟,原本的富庶,早已不見。

以前或許還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生活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之中,每日所見所想,都被無所不在的思想宣傳所主宰著。只能看到野心家希望她所看到的,只能听見上級領導希望她所听見的。不單只在統治上封閉起來建設,就連思想也是。

鼓吹著個人崇拜以及歪曲過的人倫綱常,要求下級對上級的服從,這樣的生活,直到現在才有了改變。在南沙這里,張茵茵第一次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間的一切,以自己的思想去求索著的答案。

「吳叔,這是老爺要的糕點。」年輕女僕的手中,正端著一個瓷盤,上面蓋著金屬餐罩。管家吳叔先是打開看了看,確認是家主比較喜歡吃得千層酥,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種廣式千層酥,是粵省當地比較有名的美食。對于糕點,鐘泱還是更偏愛中式糕點多一些。用水油面團包入油酥面團或固體油,經反復壓片、折疊、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具有多層次、口感酥松。

見鐘泱和張茵茵兩人靠在一起,管家也很識趣,沒讓女僕進去打攪。而是選擇了等在門外,讓內里的兩人能夠多一些時間相處。

1926年的中國,局勢並不平靜。黨內亂方興未艾,北方亂局卻也點燃。戰爭的陰雲,聚集在都城的上空。

早在1924年秋之時,九姓家奴馮煥章就在蘇俄的支持下發動北京政變,推翻了「賄選」的大總統曹錕,然後邀請孫逸仙北上。等孫抵達時北京,馮玉祥卻已經與張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進京任「臨時執政」攝行大總統,並廢除了曹錕憲法,終止《臨時約法》和取消國會。

就為這事,孫主張召開民選的國民會議,而段祺瑞主張召開軍政商學實力派組成的善後會議。因為雙方未能達成共識,直到1925年2月1日,善後會議才正式召開。

可孫逸仙的小命卻等不了許久,3月12日孫便病死于北京。而1925年7月1日黨在汪兆銘的主持下,任命姜瑞元擔任主帥,于廣州的東校場的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

廣州成立正式的政府,而10月份之時,北方也爆發反奉戰爭,1926年4月反奉戰爭失敗。張作霖奉軍佔領北京,並與吳佩孚修好聯合,段祺瑞下台。馮煥章再次猶如喪家之犬,眾叛親離,無奈隱退。

可此人還不死心,只身跑去蘇俄「學習深造」,抱著北極熊干爹的粗腿,妄圖東山再起。

其人1月在奉、直軍聯合進攻下被迫通電下野,旋赴蘇聯考察。到了8月中旬便已回國,迅即被廣州政府任命為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在蘇俄和國內紅門的幫助下,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就任國民軍聯軍總司令,正式宣布全體將士集體加入中國黨,參加國民。

並且根據廣州國民政府要求,在李守常等國內紅門門徒的建議下,制定「固甘援陝,聯晉圖豫」的戰略方針。隨即率部參加北伐戰爭,出師甘、陝,11月解西安之圍。

黨政權發動北伐的時候,段祺瑞已經下台。當時,北洋政府控制在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手中。直系軍閥吳佩孚淪為附庸,佔據兩湖、河南三省和河北、陝西,控制京漢鐵路。而直系軍閥後起之秀孫傳芳則佔據長江中下游,黨只能困居廣東。

由于孫逸仙的竭澤而漁,加上不懂得經營地方,廣東已經處于半荒廢狀態。而且姜瑞元作為黨的軍事支柱,卻在粵省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物,黃埔一系也隨著而遭受各方面的排擠。

在這樣的局勢下,如何獲取支持,進行北上才是唯一的出路。因為這樣的歷史背景,姜瑞元接受了劉浩然的建議,與陳澤商討了有關出讓東南的具體協議。在這件事情上,姜瑞元並沒有太多可選擇的余地。

雲南滇軍、廣西桂軍、以及深藏于南沙的南軍,與黨內部姜的反對派一起,讓他幾乎陷入了內外交困的死局。被楊希閩和劉震寰收刮一空的廣州,也無法養活黨的八萬大軍。

孫逸仙死得太早,姜在黨內的地位與資歷尚淺,難以服眾。甚至不得不屈居與汪兆銘之下,維持著表面上的和睦。其實在暗中,軍政兩派的關系並不友好,雖不至于成為丑寇,卻也離「同志」還有很遠。

正因為如此,姜瑞元必須和陳澤達成交易,才能換取北伐的實力。軍火物資、金錢援助、糧草供應,全都是姜瑞元難以獲得的東西。沒有這些物質基礎,他就是再有謀慮,也只能一籌莫展。

在原本的歷史上,沒有天宇集團和聯合政府的存在,姜瑞元憑借著高超的外交手段和權謀機變,籠絡住了李宗仁和一大批原本被打壓的商團人士,這才解決了經濟和物資上的難題。但在事實上,仍舊時常要面對財政空乏的窘迫。

如今鐘泱的出現,廣東的商團人士也有了更好的選擇,已經不會再投于姜瑞遠的麾下。至于李宗仁,他的確仍舊是新桂系的領袖級人物,但卻是南軍的戰斗序列,和姜瑞元沒有絲毫交情可言。

在這個時間段里,北洋軍閥直系吳佩孚軍約30萬人,控制湘、鄂、豫等省和直隸保定一帶。從直系分化出來自成一派的孫傳芳軍則約20萬人,重兵盤踞于贛、閩、浙、皖、蘇五省。

至于奉系張作霖軍更是坐擁35萬大軍,雄據東北三省、熱河、察哈爾、京津和山東等地。吳、張勾結,控制北洋政府,在北方,向南口、多倫等地傾向的國民軍進攻。在南方,吳佩孚增兵入湘,企圖聯合西南軍閥,進攻廣東根據地。

其余人還好說,黨最大的敵人在于孫傳芳和唐繼堯。前者虎視東南,在贛、閩伺機行動,而後者一直就對政府抱有敵意,是當初陳炯明聯省自治的最有利支持者,可謂政治上不死不休的敵人。

陳澤和姜瑞元的私下見面,未曾見諸于史書上的任何一處,當時隨行的人本就不多,而且日後都身居高層,在這件事情上更是諱莫如深。

證諸于日後的歷史,只有少部分學者才在重重的黑幕之中探索到了部分的真相。其中著名歷史學家,龐大傳媒帝國繼承人蟹煒,就曾想過要報道這件事情。不過自從內務部的人請他去喝了一晚咖啡,他在回來之後,便再也沒有提及此事。

作為解明宏之子,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余之人?

論到當前軍8個軍10萬余人的實力,真正的主力還是黃埔學生軍。只要大戰一旦爆發,這些未來的軍官隊伍,就會在戰火的熔煉下逐漸成長,甚至會成為整個黨的基石。那些雜牌部隊,也只有被收編和消滅的份。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姜瑞元和汪兆銘之間的實力差異。歷來成就霸業的統治者,幾乎沒有文官出身,開國君王更是如此。

1926年7月4日,為完成黨魁孫逸仙的遺願,黨中央在廣州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軍北伐宣言》,陳述了進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

隨後不久,姜瑞元便出任總司令,李濟深任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

而何應欽、譚延、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唐生智等一個個冉冉升起的薈萃將星,都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分別擔任第1軍至第8軍軍長。

繆斌、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李朗如、林伯渠、黃紹竑、劉文島分任第1軍至第8軍黨代表或副黨代表。在這些人中,紅門的門徒就達到了半數,證明了蘇俄依舊在軍中有著難以清除的影響力。

除第8軍駐湖南衡山、安仁地區,第7軍駐廣西外,其余6個軍均駐廣東。軍總司令部在以V.K.布柳赫爾為首的蘇聯軍事顧問建議下,根據敵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和軍閥之間的矛盾,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首先消滅老對手吳佩孚軍,然後是殲滅孫傳芳軍,最後才消滅張作霖軍。部署以主力進軍湘、鄂,另以第1軍大部在廣東汕頭、梅縣地區對閩警戒,第1、第4軍各一部和第5軍大部留守廣州。

在這一點上,整個戰略決策並無太大的錯誤。但在事實上,和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一樣,純粹的狂妄和無奈。

之所以說狂妄,是因為兩者的實力並沒有那一邊佔據壓倒性的優勢,除了加劇中國的內耗,完全沒有其他的意義。之所以說無奈,就在于領導層都一樣的別無選擇,無論是個人的榮華富貴,還是整個團體的政治訴求,北伐都是必須的舉措。

正確的謀略,如果沒有根本的實力作為支撐,也只不過是虛妄,難以得到所希望的未來。

軍事會議剛剛結束,全體動員令也已經下達,整個黨的戰斗序列都飛速運轉起來。因為李宗仁已經不可能投靠黨,所以在這個時候,軍事上的三巨頭變成了姜瑞元、馮煥章以及白崇禧。

原本就威望而言,黃紹竑更為合適,但因為個人性格上的原因,他注定了只能成為軍師一類智囊人物,難以擔當統帥的重任。

商討完合作的具體事宜,姜瑞元也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位于長洲要塞的居所。滿頭青絲也開始出現白發,各式各樣的困局讓他心力交瘁。看著嬌羞可人的妻子陳潔如,他那俊逸的臉上,才浮現出一股會心的微笑。

每日都要和馮煥章這類軍閥政客打交道,所需花費的精力與智商,可絕非普通人能夠應付得來的。籠絡下屬,維持軍心,策反敵對勢力的實權軍官,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這些都是必須,沒有權謀和機變,根本難以穩定局面。

單以權謀和官僚智慧,尋遍中國南北,也難有可與姜瑞元比肩者。其才華之橫溢,機變之絕倫,眼光之超卓,都是當世的上上之選。只可惜,時運不濟,上天沒有給他足夠的機會。建奴朝廷留下來的爛攤子,也非人力可以挽回的局勢。

鐘泱如果沒有智能工廠這樣的金手指,想要在這個時代的中國挽救華夏氣運,也注定要千難萬難。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走在不同道路上的兩個人,即便互相欣賞,也難以合作。本質上,身為凡人的姜瑞元,還抱著帝王將相的願望,渴望著功業權勢。而鐘泱,卻更像一個內心冷酷的尋道者,淡漠的看著世間的一切。

黑暗的星空下,華夏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