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會面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一百一十八章會面

因為鐘泱的決斷,農信社以雷厲風行的手法在南沙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運動。有著曾經遭受過襲擊的先例,農信社的主要負責人以此為借口,給所有的社員都配備了武器,人數比較集中的地區,甚至還有專門的武裝護衛隊。

而何大彪他們,也被南沙區地方法院進行了判決,搶劫、殺人、縱火、襲擊民間合法組織,人贓並獲,還有生還者作為目擊證人,數罪並罰,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不僅如此,根據何大彪的口供,吳錫正的惡行也被披露了出來。包括指使強盜襲擊農信社羅屋村分部的行為,都被追究了相關的責任,並且登載在了報紙上。這樣的打擊,對于十分在乎名聲的鄉紳階級是巨大的,這也是天興集團對其余地主的一次警告。

不服氣的無所謂,但是敢于對抗的,不單只是有滅門之禍,死後也要身敗名裂,被民眾唾棄。

何大彪因為分贓不均所以起了歹念,放火燒死了吳氏一家,這一罪責已經被定性。物證、證人,一應齊全。擁有著權勢和力量,什麼證據弄不出來?什麼口供不能獲得?所以說,相信這一些東西的都是下位者,不知所以然的普通民眾。

至于那些地主,卻是全然不信的。無論是從雙方的力量對比還是動機邏輯上,何大彪都不敢殺也殺不了吳錫正一家,南沙區地方法院的判決結果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屁。但那又如何呢?

血淋淋的例子就在前方,要如何選擇,就要看自己的立場有多堅定,命有多硬了。大部分人依舊選擇了冷處理,保持中立,這種無聲的抗議鐘泱卻是一點也不在乎,也不打算繼續壓迫這些人。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農信社自己去處理了,古文會不可能永遠充當他們的保姆,地宮也不會一直在這種事情上給予幫助。前期的血路已然殺開,剩下的事情,就看農信社內部體系本身的力量了。

鐘泱不需要無用的人,困境會讓有才能的人月兌穎而出,這一點毫無疑問。古文會的任務,只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給予幫助,以使嬌女敕的花骨朵不會在一開始便已凋零。

負責處理農信社事務的是兩個來自廣西的年輕畢業生,農學專業,並且是貧苦人家出身,同情農民的遭遇。讓他們這樣有著朝氣,有著也和農民相同立場的年輕人負責,這樣的情況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李萬盛走了之後,天海閣的會客室里,又來了兩位皮膚粗糙黝黑的年輕人。其中一個比較木訥和瘦弱,另外一個則略顯矮小,但是蘊含著一股彪悍的精氣。他們就是程德生和李堅三,兩個廣西籍的畢業生。

「請用茶。」

受過專業訓練的中年僕人用著無可挑剔的禮儀,招呼著正襟危坐在沙發上的兩個年輕學子。天海閣雖然初建,鐘泱也並不是什麼百年家族的傳人,但是在日常禮儀和府內規矩方面,卻也朝著正規的方向不斷前進著。

這不是裝逼,而是事實的需要。一個諾大的家庭,僕人管家,日常管理都必須有著章法和規矩,不然一個混亂的內部環境,對于身為主人的鐘泱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困擾。最主要的是,這個地方有著太多的秘密,雖然未必就怕泄露出去,但是麻煩還是能少則少比較好。

翹著二郎腿,鐘泱一臉從容,淡定的喝著綠茶。祖捷依舊是恭謹而冷漠的站在身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時刻盯緊著面前的這兩個陌生人。

程德生顯得木訥和內向,緊張的拽著衣角,著裝也很樸素,甚至是有些寒酸。但是卻洗得很干淨,一點也不顯得骯髒,看來是一個很喜歡干淨的人。雖然眼楮微閉,但鐘泱的眸光,卻是仔細地打量著面前的兩人。

第一印象並不能決定什麼,但是許多細節卻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氣質和作風習慣,這就足夠判斷許多事情了。至于李堅三,倒是顯得比較鎮定,但是微微低垂的額頭,卻也說明了他還不敢和鐘泱對視。

面前的這兩個人,說不上有多優秀,甚至不過是中人之資。但有一點,那就是他們也是講原則的人。這並非是吹噓,而是綜合了這一年多來多方面觀察所得出的結論。按成績說,他們也只不過是排在靠前的位置,比他們更優秀的不是沒有。以出身來說,他們家庭環境雖說不上好,但是基本的溫飽還是能夠提供的。

從廣西大老遠的跑來廣州就讀大學,家境實在壞不到哪里去。比他們窮困的赤貧家庭的孩子也並不少。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們在學校的師生口中,口碑很好。陳德生雖然木訥,但是做事情有板有眼,尤其是財務統計,從來都用本子記下,是一個很懂得規劃生活的人。

至于李堅三,為人善于交際,並且能夠關心他人,經常照顧有需要的同學,在周圍人的眼中,是一個急公好義,人脈很廣,做事也很實在的人。

這樣的兩個人,正是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的農信社所急需的。在鐘泱眼中,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永遠比外面找來的人要好。才能可以培養,經驗可以累積,智慧可以通過不斷拓寬眼界來補充。最重要的,還是在于他們的利益是否和組織一致,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性格習慣。這一些,比單純的才能更有價值,對于古文會而言,也更讓人放心。

學習成績好的,大多數都是家庭環境不錯的,他們的的利益未必就能和組織一樣,至少現在還不行。窮人的孩子也不是沒有成績優秀的,但畢竟太少,而且通常功利心也太強,不適合重點培養,只適合作為以後的人才儲備。

像是程德生和李堅三這樣的人,卻正好合適,沒什麼野心,為人處世也很實在,很沉穩。現在的農信社,不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也不需要大踏步的前進,而是要配合著古文會的腳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向前行走的老實人。

務實和甘于寂寞,不急于立功,這樣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在鐘泱所制定的發展計劃里,現在還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農信社的理念。單單只是南沙一地,就遭遇了如此激烈的對抗,如果不是憑借著地宮的及時鎮壓,用血腥的殺戮來震懾了宵小,還不知道要鬧到什麼程度呢。

至于要在全廣州推廣,不單只要有面對一切阻撓的武裝力量,還必須要有充足的財力。後一點才是鐘泱所顧慮的,武力因素還很容易解決,有著陸戰士兵和民團,鎮壓這點地主家丁還是很簡單的。

真正讓鐘泱頭疼的,是古文會沒有那麼多的財力去支撐起這個龐大的農業改革計劃,只能在南沙進行小範圍的推廣實踐。既便如此,在財政上就已經很吃緊了。

「好了,廢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的任務就在這本計劃書里,你們先看看,再和我說說你們自己的想法。」對于這兩個體系內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鐘泱的表情還是很和藹的,畢竟是自己人,和對外人的態度完全不同。

「是,我知道了。」程德生和李堅三異口同聲的回答。眼前的這個年紀也不大的人,他們並不認識,但鐘泱身上的氣度和涵養,讓他們領略到了大人物的風采。所以在言語上,也顯得恭謹和謙遜。

剩下的,就是沙沙沙的翻書聲,無論是程德生,還是李堅三,都在聚精會神地閱讀著兩份薄薄的文件。憑著這些年來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他們以自己的觀點評估著整份計劃的可行性,以及學習其中新穎的農業發展觀念,吸收著在學校和課堂上所沒接觸過的知識。

因為被其中的豐富內容所吸引,故而看得過于入神,忘卻了時間。鐘泱卻也並不氣惱,更無焦慮,僅僅是淡然處之,靜靜地品味著杯中的香茗,旋轉翻騰的茶葉,仿佛帶動著命運的軌跡,使人迷醉。

兩人的認真和出神,讓鐘泱感到了開懷。他從中他們閃爍著亮光的雙眸之中,看到了夢想和堅持。這倆個年輕人就如同璞玉一般,被平凡的外表和暗淡的才智所遮掩著,生命中的精彩光華一時之間還難以顯露。

但是鐘泱卻是知道,他們一定會有所成就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合適的陽光以及土壤,需要一片開闊的發展前景。在鐘泱的內心深處,已然做出了決定︰他要栽培眼前的兩人,讓他們的名字和功績,去照亮這片天空。

卻不知道,這一時的心血來潮,將會為整個中國的南方,開拓出一片怎樣嶄新的未來。當農信社如雨後春筍一般布滿南方大地的時候,即使是遠在大洋彼岸的那個新興國家,也會因為這一深刻影響著世界農業發展格局的兩個中國人,而感到了震驚。

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提,讓我們的目光,回到眼前,那個舒適而溫馨的會客廳。兩排沙發相對而列,中間是一個金絲楠木框架,安放著茶色玻璃的茶幾,其中鏤刻著精美的花草蟲魚,顯得精美非凡。

晃動著茶杯,鐘泱氣定神閑的等待著對方的決定。他知道,這兩個人定然不會輕易的讓眼前的這個機會就此離去。

果不其然,在過了一個半小時之後,李堅三是第一個閱讀完了正份計劃書的人。他用著興奮的語氣,對著鐘泱說道︰「這份計劃書太棒了,里面的理論和實施步驟,都很有見地。」話語之間,因為躁動地心情而顯得有些語無倫次。

此時此刻的鐘泱,已經不會為這種程度的贊美而有所欣喜了。從原本的世界里獲得了海量的有用資訊,擁有著數十億人,數個先進國家的農業發展模式可供借鑒,並且還調查分析了這個時代的農業概況。制定一份這樣的農業發展計劃,其實並不困難,也說不上是什麼了不得的成就。

無非是站在了無數巨人的肩膀上,比這個時代的其他人看得更遠更深刻罷了。

如此心機深沉,器宇從容,鐘泱和李堅三聊起了一些發展的細節。也是在向他說清楚一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以及必要的手段。甚至包括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動用武力,或者是呼叫民團的軍事支援。

而程德生,也在他們討論的時候看完了資料,時不時的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雖然沒有什麼驚才絕艷之處,卻也是樸實無華,步調沉穩。看得鐘泱心中暗暗點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