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定南沙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定南沙

位于廣州荔灣湖畔的龍津西路逢源沙地一巷36號,是一座氣勢宏偉的西式五層豪華大宅,大量全副武裝的商團私兵屯駐在里面,可謂是警衛森嚴,這里是大買辦陳廉伯的公館。

已經年近40歲的陳廉伯正坐在奢華的臥室內看著今日的早報,這是他成為商界巨子以來養成的習慣。報紙是一種十分有用的資訊收集渠道,雖然他還並不明確這個概念,但是作為有智慧的商人,他天然的明白了消息本身的價值。

而現在,讓他在意的是一篇關于發生在南沙區羅屋村的縱火案,本地一家有名的吳姓鄉紳被夜焚而死,全家上下一百多口人,僅有7人逃生,實在是慘不忍睹。幸好據報道稱,疑犯已經抓到,案件正在調查審理之中。因為案件性質惡劣,南沙地區當局已經表示要給區民一個滿意的交代。

表面上看起來,南沙地區巡捕房的工作效率還是很值得稱道的。但是這一切並沒有讓陳廉伯感到有任何的慶幸,反而是背脊發涼,一陣惡寒自尾椎而起,直沖天靈,讓他感到了頭皮發麻。

報紙上所記載著的羅屋村吳姓鄉紳,可不就是陳廉伯所熟悉的吳錫正嗎他的祖父陳薄軒與對方還是至交好友,兩家也是世交,有著很深的交集。

就在前幾日,其弟陳廉仲還去吳府上串過門,說是要聯合抵制天興集團旗下的農信社。作為長期活躍于商界的陳家,自陳廉伯的祖父陳啟元開始,這一家人就走上了民族資本家的道路。

1873年,作為南陽歸僑的陳啟元回到了家鄉,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機器繅絲廠「繼昌隆」,而陳啟元本人更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民族資本家。

到了陳廉伯這一代,更是涉足了金融業,依靠著投機買賣,成為了廣州商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作為上流名人,廣州的實權者之一,他不僅是匯豐銀行買辦,還正式當上廣東省商團軍總團長,掌握商團實權。

正是因為混跡于商政兩界,對于天興集團的興起陳廉伯感到了異常的憂心。粵海商業協會雖然也是陳家在商業上強勁的對手之一,但畢竟雙方知根知底,陳廉伯倒也無懼。但對于連年之內忽然間崛起的天興集團,他卻是感到了莫大的壓迫感。

依靠著強勁的生產工藝研發能力,對方進駐的市場,別人根本毫無插手的余地,更不用說對抗了。在商業上,原本就是各憑手段和人脈,互相之間依靠著決斷和智慧比拼勝負,一切都是在可考慮的範圍內。

唯有這天興集團,從崛起之初到現在,就是未曾一敗。因為依靠著技術的力量,是別人難以撼動的根本。而且面對著實實在在的利益,所有的商業協會也不可能聯合起來對其進行壓制。在一開始,陳澤就獲得了粵海商業協會的支持,大肆發展,直到現在無人能治。

就連陳廉伯的所經營的家族昌棧絲莊,最近幾年的生意也是連連虧損,全因競爭不過天宇科技下屬的繅絲生產廠。利潤的下降甚至是虧損,迫使陳廉伯不得不把資金全部轉向了金融業,以躲避對方來自技術上的競爭優勢。

但是從南沙一地的鄉紳協會處听聞了天興集團最近要搞什麼華民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之後,金融嗅覺敏銳的陳廉伯就感到事情要糟,對方的步伐已經朝向了金融業,這一舉動也讓陳家的眾人感到了又一次的威脅。

派人搗亂的事情,陳廉伯也是知道的,他還在其中扮演了穿針引線的角色。但是這吳家的縱火案,實在是讓他後怕不已。

天興集團的軍事實力他是知道的,能和粵軍合伙開辦兵工廠的存在,在廣州有誰不知道厲害啊?商團總會甚至還多次邀請有著大規模軍事作戰經驗的塘尾營加入武裝商團,但是都被陳澤拒絕了。

對方這樣肆無忌憚的打擊報復,讓陳廉伯感到了冰冷的寒意。當了這麼多年的上位者,他可不是傻子,這種栽贓陷害的伎倆,能騙得了誰就憑幾個悍匪,就能跑到守衛森嚴的吳家殺人放火

別的人陳廉伯或許不清楚,可這吳錫正的為人,他卻是明白的緊。吳家一百四十五口人,其中光是拿著長步槍的壯丁就有二十個當中更是有著經驗老道的退伍軍官和武藝高強的武師充當護院。至于那些拿著刀槍棍棒的同宗村民,人數就更多了。就算是有著五百人武裝的河匪,輕易也不敢招惹吳家。

所以報紙上的這番話,陳廉伯是定然不信的。不過他也不會胡亂找麻煩,本質上他還只是一個商人,商人不會為了毫無利益的事情而去拼命的。雖說對方是自己生意上的強勁對手,但化解彼此之間矛盾的最好方式並不是動用武力。商業上的摩擦,還是商業上了斷,特別是當大家手上都有槍桿子的時候。

打打殺殺,那是幫派火拼,陳廉伯可不想那麼快就和陳澤、劉進洋他們拼命。

先不提陳廉伯這里,南沙地區的地主鄉紳們現在才是處于熱鍋上的螞蟻。吳錫正的例子就擺在他們面前,由不得他們不惶恐。

原本針對農信社的抵制和打擊,是當地鄉紳聯合起來決定的,佔了所有地主總數的45以上。剩下沒來的都是資格不夠,或者少量站在天興集團那邊的開明地主。但是這邊剛剛出手,作為主謀之一的吳錫正就被滅門,無疑是對他們響亮的一擊。

這樣的血腥和不留情面,當然讓囂張慣了的鄉紳們面上無光,內心自是惱怒異常。但更多的,卻是恐懼和戰栗,殘酷的手段讓他們感受到了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脅。以前那種處理問題的方式似乎不管用了,本以為敲打敲打對方,雙方還可以坐下來好好的商議一番。

在這些鄉紳大老爺的眼里,死幾個下人有什麼大不了的?以前的官僚不也是這樣嘛,花點錢也就結了。可他們卻沒想過,天興集團的戰略目的,可並非僅僅在于這些細小的利益,而是一個龐大的布局計劃。

所有擋在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無論是何人、何事,都會被巨大的車輪碾得粉碎在鐘泱眼中,既然不想合作,那就滅亡。歷史的進步,總是需要有人成為養料,唯一的卻別只在于是自己人還是敵人。

「大人,這是這個月來願意加入農信社合作計劃的地主名單。」心懷惴惴,李萬盛這個南沙區最為有權勢的鎮長,卻是戰戰兢兢的站在了鐘泱跟前,大氣不敢出。

冷眼望著眼前這位面色惶恐的老人,鐘泱卻是知道,血腥的手段已然激起了許多人內心的恐懼。不單只是敵人,還有許多的自己人。霸道雖然成效最速,但是畢竟難以持久,依靠著恐懼使人畏服,長遠來看危害比利益更大。

所以鐘泱也並非一味追求殺戮和壓迫,他更希望用體系的優勢和利益去吸引別人加入。但在事業的開端,難免要用鐵和血來開拓前路的滿地荊棘。

帶著和煦的微笑,鐘泱從容的對著李萬盛說道︰「李鎮長不必如此,還請就坐。」伸了伸手,示意對方放松心情,鐘泱這才接過了李萬盛遞過來的信紙,上面記載著一串名字,以及大概地信息情報。

粗略的看了一下,鐘泱就知道前幾日的殺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仍舊死硬的份子已經不多了。也就還有二十余家實力比較龐大的宗族,還敢于明目張膽地和農信社作對。其他的,要麼是服軟,要麼就是出于觀望的心思而選擇了中立。

見目的已經初步達到,鐘泱臉上的笑意卻是自然的流露了出來︰「李鎮長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還需要您多花費些心思。」這倒不完全是客套話,作為地頭蛇,李萬盛的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

一開始就參與了農業改革計劃的那些地主,幾乎全都是李萬盛帶頭呼吁的。經過了這幾年的經營以及過去留下的人脈網絡,他在當地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雙方的合作一向很緊密,利益也趨于一致,故而體系內的人,對于李萬盛都是禮遇有加,從不怠慢。

「哪里哪里,身為鎮長,經略地方這也是我的職責。」李萬盛為人謙和,即使是發達了,也沒有盛氣凌人的感覺。早些年的困苦生活,磨礪了他的智慧,如今一有機會,當即放出了耀眼的寶玉光華。

「哈哈,以李鎮長的才干,僅僅充當一鎮之長,實在是有些屈才了。就憑著這種為民著想的態度和實實在在的功績,或許要當上南沙的區長也猶未可知啊。」對于李萬盛的態度和能力,鐘泱還是很欣賞的,這話一出,其實就是一種承諾和保證了。

投桃報李,提拔既忠誠而又有才干的人,組織內部體系才有向心力,才有生命力。帶著從容和漠然,現在的鐘泱,單憑著一句話,就已經能夠決定一個地區最高行政官員的任命。在不遠的未來,有將會是一番怎麼樣的情形?

滿懷著期待,鐘泱的目光,穿過了重重的迷障,以超然的心態和視角,俯瞰著世間的一切人和事,再無疑惑。

此間事了,李萬盛也不願多留,他還有著不少的事情要去處理。和鐘泱商議了一些大致上的要求,他便起身告辭,離開了天海閣。

望著李萬盛離開的背影,鐘泱的心頭卻閃過了許多思緒。農信社的早期,不單只是一個農業補助機構。其主要功能,包括了為有需要的農業工作者提供種子、化肥、機械、貸款、技術幫助、產銷渠道開拓等方面的內容。

但並非僅僅如此,本質而言,還有著醫療衛生,生活指導,知識教育甚至是軍事訓練佔著絕大多數人口比例的農民,在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之後,就是很好的兵員。憑借著人口優勢,古文會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兵源的匱乏。

獲得農民的認可與幫助,和強拉壯丁有著本質的差別。近代軍隊,已經不是單看人數和武器裝備了。在這一點上,赤黨的洗腦教育很有借鑒之處。不過以鐘泱的眼光看來,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于農民階級一無所有,故而才會生出敢于舍棄性命的斗志。

不怕死的士兵,通過訓練和洗腦教育,總可以訓練出來。但終究是比不上不要命的士兵,而大多數一貧如洗的底層貧農,就天然具備著這種屬性。只要適當的去激發,就是一股很強的戰力。

原本的赤黨,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慢慢地扭轉了原本的劣勢,進而奪去了天下。而鐘泱,自然也不會對此無動于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