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零四章 交易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軍事會議結束了,王立文也領著眾軍官秘密地離開了鐘泱的府邸,回到軍營內整頓具體軍務。塘尾營內各個連隊的拆分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武器裝備以及日後的補給順序,也必須弄出個章程來,送到參謀總部備案去讓鐘泱過目。

待到這些軍官走了之後,伊忠明才從另外的一個房間里走了出來,坐到他自己的位置上︰「為什麼不告訴他們全部的實情?我怕他們還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伊忠明不由擔憂到,畢竟作為真正的核心,他知道的事情可比王立文他們詳細多了。

早在1921年年初,古文會就收到了關于孫逸仙與美國芝加哥商人喬治?香克訂立密約,據從美國駐華公使那里探來的報告,可知其內容包括︰香克將幫助南方軍政府發行公債一億金元,這在此時約合中國幣兩億元!而作為回報,所有經香克氏組織和開發的工業,其產生純利之三分之一,均歸香克所得;又將購材料之買價,香克氏得百分之二十五。

這是在那中國的資源換取外國的對他自己的幫助!好,其實這並不算賣國,只不過是拿著原本屬于廣東人民的財產去換去了一些軍費罷了,反正不是他孫逸仙的東西,賣不出好價錢他也不覺得心疼。

而在9月15日,孫更是以改良廣州市政為名,和美國商人貝比德簽定了一份一千五百萬元的借款合約。其實那筆錢全都充作北伐軍費之用了,市政府直到現在都沒有見過一分錢落賬。對于孫逸仙而言,這點小事算什麼?成功了,革命大業的首功自然就是他的,而不成功又不用他還錢。反正還錢的事最終還是歸在廣東省政府和人民頭上,他拍拍不認賬是很簡單的事情。在他這種政治投機者和野心家眼里,這種買賣實在是做得過啊,何樂而不為呢?

這一年多來,鐘泱的氣質轉變很大,原本的虛浮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剛毅和寧總的氣息。只見他眸光深邃,猶若星淵︰「說不說結果都一樣,沒必要做多余的事情。最近我們的工作也比較重,那幾個美國商人的身份很可疑,明知道孫逸仙的為人,竟然還肯付出那麼多金錢和物資。」

神情肅然的伊忠明也附和道︰「絕對不單只是求財那麼簡單,粵軍陳系和總統府孫系不合簡直是人盡皆知,到時候這些承諾根本難以兌現。在這種情況下,依舊選擇了支持革命黨的北伐事業,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

「不是日本人做的,我調查了一下那兩個美國商人的身份,貝比德的身份還不知道,但是喬治?香克卻是摩根財團的人。」陰冷漠然的神色里,流轉著莫名的光芒,周華依舊是一副淡然的姿態。

「這件事情先記入檔案,等我們開展「美國戰略」計劃的時候,再具體著手調查的。」絲毫不理會對方的意圖是什麼,鐘泱很明確的知道自己現在的實力,與其去打草驚蛇,還不如先視而不見。等到實力再壯大一些之後,再進行處理也不遲。

「陳澤和劉進洋那里怎麼辦?天宇科技和興華商會才剛剛聯合成天興集團,但是這樣兩邊下注也是很危險的。」對于陳澤和劉進洋的不同選擇,伊忠明也是感到不安的,政治可沒有牆頭草這種玩法,中立唯一的下場就是同時被兩邊憎恨,甚至是打擊。

「那就拆分好了,分散的投資,總比同時在兩邊下注要好。況且,我們需要加深對革命黨內部的了解,把劉進洋安插進去是勢在必行的做法。」

當初為了找個過得去的靠山,想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哪知道現在才發現,和革命黨合作簡直是玩命。當初實力還不強,故而想先是這投靠,也著實獲得了不少的支持。但隨著自身實力的壯大,在繼續依靠著革命黨已然是不合時宜的做法了。

雙方在理念上的差異就已經是南轅北轍,經濟上的糾葛也是一塌糊涂。作為古文會的會長,鐘泱不得不為整個體系所有人的利益考慮,繼續抱著革命黨黨員的身份,立場是愈來愈尷尬了。胡漢民就多次通過劉進洋和鐘泱向天興集團要錢,為了籌集北伐所需的巨額軍費,負責籌款的廖仲愷也沒少來伸手。就在上個月,鐘泱便不得不抽掉了130萬的流動資金,送到富麗堂皇的大總統府上。

這種無底洞似的貪婪,已經讓古文會的許多核心成員怒不可遏了。為了國家大業,他們或許還能忍耐,可這勞民傷財卻注定要失敗的內戰,這種只為成就某些野心家的個人名利的實際情況,無論如何也無法讓鐘泱他們接受。

但是鐘泱也不得不考慮以後的事情,畢竟孫逸仙勾結外國列強,加之多年來善于經營,政治名望也是無人能比。故而完全退出革命黨也是很不理智的做法,為此必須安排另外一個人進到孫系的核心,尤其是和姜瑞元接觸。而劉進洋,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

不過在此之前,兩人還要再上演一場反目成仇的好戲,才能騙過革命黨的耳目,以取得孫系要員們的信任。

就在鐘泱和伊忠明商量著接下來的工業發展概況的時候,他還並不知道,他在北京認識的一個老朋友已經南下,來到了廣州城里。

英國駐廣州領事館內,安靜優雅,整潔舒適,地上都鋪著奢華風格的鮮紅色毯子。英國領事館建成時,佔地約5畝,其布局為︰南面有主也即是辦公一幢,連三間余屋;北面有西式房兩間,平屋八間,為領事和工作人員住宅;四周有圍牆。主座西朝東,面向甬江,屋檐疊澀而出,屋面為洋瓦四坡頂,梁架采用近代西式三角形木屋架,室內有壁爐,拼木地板,為英國式西洋建築。

而此時,北面的西式住宅區的某一個房間里,兩位英國男子也在秘密的商議著什麼。

「哲羅姆,調查得怎麼樣了?」說話的是一位留著優雅的八字胡的英國中年男子,濃郁的英國紳貴氣質凝聚在他的身上,讓他充滿了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氣息。如果鐘泱在這里的話,一定會認出眼前的這位英國男人,他就是史密斯。

「大人,已經向杰彌遜大人查過相關的資料了。文件卷宗我我已經用打字機印制了一份,請您過目。」一頭低調的褐色卷發,樣貌和氣質都很平凡的年輕人哲羅姆,恭恭敬敬地把手上的信函交到了史密斯的手上。

今年5月份,因為在處理內蒙事件的情報上有了比較大的失誤,以至于英國沒能在第一時間對蘇俄的動作做出應對,極大的損害了英國的在華權益和威望。為此身為北方的情報部門的總頭目,史密斯不得不背負起這個黑鍋,灰溜溜的下台。

上個月,在來自英國的同事接管了自己的工作之後,史密斯便帶著自己的親信下屬哲羅姆轉移到了廣州,以希望通過對近年來漸有抬頭的南方軍事組織開展情報工作,以監視相關人物的動態。藉此判斷各個組織的中國領導者,是否會對大英帝國在華的利益造成影響。

原本是想和革命黨先進行接觸的,但是來到這里這後,史密斯卻意外的發現了陳澤和劉進洋的身影。因為鐘泱的緣故,他對這兩人也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更何況,天興集團的發展概況也日益引起了英國駐香港情報機構方面的注意。

「關于一個叫做鐘泱的中國人,你調查得怎麼樣了。」查看了一下卷宗的內容,史密斯感到了疑惑。這樣的發展模式,和他當年在京兆尹時所看到的幾乎一樣。但是主事者竟不是鐘泱本人,而是兩個當年曾追隨在他左右的跟班。

因為兩星期之前就對鐘泱開展了調查,憑借著英國中央情報局無所不能的信息收集能力,鐘泱的身影也開始慢慢地進入到了哲羅姆的視線里︰「大人,已經查出來了。不過這個中國人行事很低調,並且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就,只在廣州城里成立一個古典文化研究者協會。據我們分析,是一個從事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學術性機構,會員也多是相關方面的人員。」

「和天興集團的關系呢?」因為腦海中還留著對鐘泱的印象,史密斯難以相信那樣的一個人會願意如此默默無聞。並且對于天興集團的崛起,史密斯也是抱有巨大的興趣,畢竟這個故事本身就很精彩和神奇的地方,值得深究。

「天興集團是古文會最大的贊助商,並且劉進洋和陳澤本身就是古文會的成員,不單只他們,廣州的文化界,也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是古文會的成員。就其社會影響力而言,是值得重視的。但因為其素來低調,並且不從事除了文化意外的其他活動,故而在普通人眼里聲名不顯。」整理著腦海里關于古文會的資料,哲羅姆一字一頓地說道。

他原本就是一個在福利院里長大的英國孩子,後來被史密斯帶入了中情局,兩人雖是主僕,其實感情早已勝似父子。對于自己的偶像史密斯,哲羅姆從來都是懷著感激和敬愛。

「看來,這里面有很值得挖掘的信息啊。或許,我們可以和古文會做一次交易。」史密斯嘴角微斜,意味深長地笑著。

在他看來,這個古文會才是天興集團的幕後操縱者。不單只是因為鐘泱和另外兩人當初的關系,史密斯更是憑著自己多年從事情報工作所積累的經驗和感覺而做出了這個判斷。其實這次外立事件,史密斯早就對英國當局提出了意見,只可惜苦于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並且政府也有政治外交上的顧慮,最後這份報告石沉大海。

結果就是史密斯無緣無故地背上了這個黑鍋,而那些不作為的政客和情報機關里的某些官員,卻不用負上任何責任。英國的中情局也是一個情報組織罷了,它不是神,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處理好。只不過相比于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英國憑借著日不落的余暉,做得更好一些罷了。

哲羅姆不知道史密斯所說的交易是什麼,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史密斯的尊敬和崇拜。並且認真的去執行著對方交代下來的每一件事。

三日之後,鐘泱收到了一封來歷不明的書信。接過了古月軍遞來的信封,鐘泱坐在沙發上認真的閱讀起了這封用英文屬下的信。在看完後,他皺了皺眉頭︰「送信過來的人呢?」

「是一位叫哲羅姆的外國人,送來這封信之後他就走了。怎麼?要派人把他抓回來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古月軍淡定的問著。秘密抓捕一個外國人,對于現在的古文會而言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有需要。

揮了揮手,鐘泱面無表情的說道︰「不用,對方只是個跑腿的,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寄信過來的人。」

笑了笑,鐘泱把當年和史密斯之間的事情對著古月軍說了一些。對方這次來信,鐘泱有些猜不透史密斯的意思,不過他也不會想太多。無論史密斯的身份是什麼,既然地方想要和自己接觸,證明了彼此有合作的可能。至于是否是互相利用,那又有什麼關系?只要抓住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原則不動搖,並且握著實力,什麼陰謀詭計都毫無意義。

對于這場交易,鐘泱也很感興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