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九十二章 粵桂再戰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品書網.vodtw其實在鐘泱的心里,想要的做的事情比在會議上提出的更要多。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玄鐵保安團以及鎮衛隊逐漸達到了近代軍隊的要求。雖說不是每個士兵都有小學以上文化,但是基本常用字的認識卻是做到了。

這要歸功于鐘泱一直堅持的夜間補習教育,加入鎮衛隊,三個月內必須學會五百個以上常用字,達不到要求的全部斥退。而玄鐵保安公司的要求則更高,必須要掌握一些特殊的知識,定期考核,不達標滿三次,就要被解雇。

優厚的待遇和裝備,同樣需求高素質的士兵隊伍。鐘泱可不會像其他的商團武裝那樣,以為花錢請一些國術高手,然後拉起一幫民丁就以為萬事大吉了。沒素質的士兵,拿著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沒有嚴格的訓練,缺乏足夠的理念灌輸,根本就建不成一支真正具有戰斗力的現代化軍隊!

商團武裝不是拿來欺負老百姓的!而是要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怎可有絲毫懈怠?

為了讓自己的武裝力量能夠成長起來,鐘泱已經打算安排他們參與這次粵桂之間的戰爭。精兵始終是打出來的,練是練不好的,無論是保安公司還是鎮衛隊,都必須要有一批經受過戰火洗禮的士兵作為基石。用鐵和血的信念,去澆灌堅強的種子,溫室中呵護起來的花朵,毫無實用價值。而且這麼做也有著一定的深意,那就是展現力量!展現天興集團所掌握的軍事力量,鐘泱無心插手政治,但不代表他會任人宰割。當兩只以上的猛獸踫在一起的時候,最合適的做法就是齜牙咧嘴,伸出去的利爪會讓彼此都心存顧忌,不敢輕舉妄動。

就拿洪勝堂的事件來說,這種事多了也很煩,會對集團的展產生阻滯。因此鐘泱覺得有必要公開展示一些實力,然後再去低調展。猛虎最可怕的時候,就是它蹲在角落里吃肉的那一刻,天興集團就要做這樣的猛虎!

一個月的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孫中山的總統位置還沒坐穩,6榮廷就親帥大軍殺向廣東。1921年的六月中旬,桂軍分三路攻粵!

北路沈鴻英、馬濟兩部由廣西省賀縣進攻廣東省連山、陽山,以窺視韶關、英德,而控制北江;中路為桂軍主力陳炳所部,共計八十多個營,由梧州沿西江而下,進攻廣東省德慶,以窺肇慶;南路則分為兩處攻粵,譚浩明部由南寧攻向廣東靈山,以進窺欽廉林虎部,由岑溪進攻廣東的廉江,以圖進窺高雷。想當日,孫中山信口開河,揚言南方有總統,則廣州軍政府可以得到列強的承認,而可分享關稅剩余。在革命黨的堅持下,這種說法最終在政治上取得了勝利,而孫中山也于5月5日就任非常大總統。好,我們假設國父先生是愛國愛民的,是絕對不會因貪慕虛名而支持中國出現兩位總統的。

但鐘泱只相信眼前出現的事實,那就是正如粵軍軍官團體所擔憂的,在北方軍閥政府的資助下,桂系大軍傾巢而出,對廣東動了入侵。而所謂的列強承認以及關稅分享,均未得實現,就憑這個,尊稱某人一聲「大炮」絕對不算過分。

沒事的時候,他叫嚷著要掌握軍隊,一直在致力于把革命黨變成他的一言堂。滿嘴不切實際的空想,做事想當然,從不腳踏實地,經營好自己的團隊。甚至于,當桂系入侵廣東的時候,也沒見幾個孫系的人馬頂在前面。

作為粵軍最主要的軍火供應商,陳澤在這件事情上最有言權。按照物資輸送清單所列,運往前線的主要軍需物資,其接收人員基本都是陳炯明的嫡系。噢,當然的,偉大的國父還沒組建黃埔軍校,故而底下的一萬多兵馬都是未經訓練的,所以沒上戰場。這一點,在粵民眾是應該理解一下的,也必須要理解一下。總的來說,國父還是愛國的,不然怎麼叫「國父」呢?絕對不是靠政治宣傳吹噓出來的。

因為是保衛廣東以及自己的產業,所以許多商團商會都出錢出力,全力支持陳炯明抵抗6榮廷所部桂系大軍。其中粵海商會和天興集團還聯合表聲明,打出了武裝保衛廣州的口號,組建了兩個民團進行軍事訓練。

陳炯明于6月2o日誓師,派鐘秀南為兵站總監,負責軍需補給運輸事宜。是日便乘坐軍艦附肇慶,並且頒布了告桂省軍民之告示,示意粵軍的敵人只是桂軍,而非桂人。

粵軍的作戰計劃以南北兩路作為防御主線︰北路由鄧鏗所部配合贛軍賴世璜防御,南路則是以翁式亮、黃大偉、陳覺民、鐘景堂、鄧本殷、胡漢卿、黃明堂各部擔任防御,其中何國梁任軍令傳達所所長,負責和總司令部聯絡。

至于粵軍的主力,則分三路反攻,以梧州為第一目標。進攻梧州的中路大軍由魏邦平全師配合楊坤如部擔任。右翼由許崇智部配合關國雄、謝文炳兩部猛攻廣西省的懷集,左翼則是葉舉負責,率領陳炯光、羅紹雄、熊略等部反攻廣東西寧,而進取戎墟。整個部屬態勢的第二目標是桂平,最終目標則是府南寧。在陳澤的活動下,陳炯明最終同意了塘尾鎮自建一個72o人的獨立加強營,參與到了進攻梧州的中路大軍之中。雖然在名以上歸屬于魏邦平所轄,但擁有獨立作戰的權限,有權拒絕送死的命令。

這是鐘泱強烈要求的,不如此限定,這七百號人絕對會被拉上去做炮灰全部消耗掉。雖然陳澤為此支付了12o萬銀元以及一些武器彈藥,但在鐘泱看來是值得的。體系內的自己人,他們的生命比一切都重要,活著才最有價值。

就這樣,在李少杰等人的領導下,塘尾營就這麼駐扎在了魏邦平所部的旁邊。

開闊的平原上,一座簡陋的營寨被搭建了起來,就在中路大軍集結點的旁邊。一頂頂行軍帳篷被鋼架支撐而起,以工整的布局排列在一起,大大的減少了防御盲點。

嶄新的裝備以及高昂的士氣,讓他們顯得和別的粵軍士兵格格不入。

「喂,我說老李,那幫年輕仔哪里來的?」說話的是一個四十幾許的中年漢子,飽經歲月風霜的臉上有些皺巴巴的。

老李名叫李定軍,是粵軍魏邦平下屬第三師的一個班長,和他說話的是同一個班里的老兵胡璨。兩人一起扛槍過了十年,算是過命的老交情了,所以說話比較隨意。「听師部那里的人說,是什麼塘尾營,背景很深,連總指揮也使不動!」李定軍口中的總指揮,值得就是魏邦平。

「不會?這麼牛氣!那他們來干嘛,鬧著玩嗎?哪有部隊可以不听上峰命令的?」李定軍的話語讓胡璨感到了驚訝,在他們這些人眼里,沒有比魏邦平更大的人物了。

「大人物的事情,我們這種小人物管來做什麼?好好做自己的事就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見對方適合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弟兄,李定軍這才語重心長的告誡著。

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稀松的腦殼,胡璨笑得有些勉強︰「嘿嘿,我這不是見他們那身行頭,看著有些眼饞嘛。每個班三挺機槍,這不是寒磣人嘛!」

也難怪胡璨眼饞,一個班不過才15人,在粵軍的戰斗序列里,標配的步槍都是五花八門,光是彈藥補給就夠後勤部門撓破腦袋。至于重武器,基本很少見,就拿魏邦平所部來說,如果不是廣州兵工廠重新開業,那麼他就只有兩挺重機槍,五挺輕機槍,土山炮8門。幸好因為要擔任開路先鋒,所以優先送來了一批新式武器裝備。其中包括兩門75mm口徑的步兵炮,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五挺,輕機槍二十挺,步槍也統一換成了簡化版的恩菲爾德III型,可謂是鳥槍換炮。可這股高興勁還沒幾天,一盆冷水就毫無征兆的破了下來。塘尾營,一個民間資助的商團武裝,不過是72o人。但是對方的活力配備簡直是駭人听聞!

雖然沒見對方有配備著重機槍,但一個班就有三挺輕機槍,著實讓粵軍上下大吃一驚。其實粵軍士兵還不知道這些輕機槍是通用機槍,否則就不僅僅是吃驚而已了。統一的制服和鋼盔,全都是嶄新的暗灰色套裝,穿起來威風凜凜,哪像胡璨他們,身上那件破舊的軍服還是五年前的。

步槍和沖鋒槍也是大量列裝,外表像個石榴似的破片手榴彈更是人人配有,就連吃的東西也比粵軍要好。雖然惹得不少人眼紅,但是畢竟大家都是同省的老鄉,所以也沒鬧出什麼矛盾來。反而因為塘尾營的好客,給魏邦平所屬的第三師送去了許多物資,雙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其實粵軍第三師的官兵們並不知道,塘尾營還有著許多單兵武器裝備沒有展露出來,比如說6omm口徑的小型迫擊炮,1o5mm口徑的野戰榴彈炮。那個大家伙現在正掛在運炮專用小卡車的尾鉤上,正在運送來的路途中。和傳統的步兵不同,塘尾營全營已經開始了初步的機械化移動。有四輛中型軍用大卡車隨軍行動,還有十二部架著通用機槍的輕型軍用摩托車。這些摩托車都是鐘泱和德國人秘密搞出來的成果,正好想要借著這次戰爭進行實戰試驗,以收集一些有價值的實驗數據。

為了達到道路適應性好,越野能力強,並且便于隱蔽,車上還能搭載武器等目的。鐘泱自己的研究團隊和德國人一起,把這批軍用摩托車設計成了體積小,重量輕,度快的模樣。主要預期是讓它具有偵察、通信聯絡,搭載武器後還可以沖鋒陷陣等泛用性功能。

先期制造完成了二十五部,其中三部封存起來作為標本,還有十部被拿出進行各種數據檢測實驗。在鐘泱的想法中,任何武器都必須經歷過實戰的考驗,才能算是合格的產品。想要在世界站穩腳跟,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軍事武器研體系,別人做不做這件事鐘泱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必須做這件事。

武器可以殺人,自然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鐘泱不喜歡內戰,但是武器的檢驗必須要進行。而且,為了建立起自己的私人武裝,經歷實戰也是必須。他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只要和心中的宗旨不沖突,有需要的事情他都會去做。

[]

品書網.vodtw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