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九十章 廣州兵工廠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品書網.vodtw陳澤和陳炯明的合作,比外人想象得更密切得多。天宇科技作為一家民辦公司,以一己之力與粵軍的總司令合伙開辦兵工企業,這在中國是從未有過的事情。陳澤和陳炯明非親非故,以民辦企業的身份卻能憑借著技術和經濟實力成為粵軍的主要軍火供應商,此舉一出,整個廣州市的政軍兩界都沸騰了。

中國自古以來,商人的地位都不高,追逐利益的本性讓他們背負上了囤積居奇,唯利是圖的罵名,雖然實際上也是那麼回事。民營企業插手軍火生產,這在過去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軍政府的議會中,許多議員也對這件事持反對意見,更有甚者,在報上公開指摘陳澤的野心勃勃。

其中以孫系的人馬反映最為激烈,指責謾罵不斷,強烈要求撤銷掉天宇科技的經營牌照。他們的意思是說民營公司參與涉及到國家命脈的軍工產業是極其危險的,更是公然抨擊陳炯明和陳澤私交匪淺,言下之意就是想說他們二人官商勾結,因私廢公。

而因為這件事,古文會的內部也生了不小的分歧。分歧雙方主要是陳澤領導下的天宇科技和劉進洋名下的興華商會。陳澤高調支持陳炯明,這件事引起了劉進洋的不滿,以為後者更看好革命黨的前途,選擇了支持孫系。對于他們之間的爭論,鐘泱並沒有干涉,僅僅是限定了不允許產生惡意爭斗。到了四月初,粵海商會呈遞上來的公文表達了服軟之意,連帶著兵工廠的事情,鐘泱再一次召開了古文會,聚集了體系內的所有核心成員,討論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海邊別墅地底處的南端,有一個寬敞的中小型會議室,可容納21人同時開展會議。整個會議室內的裝潢和布置極具現代氣息。日光燈,投影儀,話筒音響一樣不缺,甚至還有一台在科學實驗室內花大價錢合成出來的電腦。

會議用的長桌是用金絲楠木做成的,雖未上漆,亦顯光澤明亮。木紋有金絲,更顯華貴。楠木自古就是皇室御用,民間不得逾越。不過到了這個時代,什麼僭越之罪都已經毫無意義,只要肯花錢,沒有買不到的財貨。

舒舒服服地靠著真皮精制的辦公椅,古文會的核心成員共十三人全部聚集在了這里,準備著一次重要的會議。需要討論的問題分別是粵海商會的處理問題、廣州兵工廠的具體事宜以及古文會各成員的工作匯報總結。楠木長桌呈橢圓形,中間鏤空,種有適宜在室內生長的綠色植物,有利于空氣的淨化以及調節與會者的心情。室內的氣溫也被控制在了26度左右,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正好相宜。

十二個人的目光都投在了鐘泱身上,雖然他並不干涉具體事務,但毫無疑問他才是整個體系的領導者。和才能或者魅力什麼的關系不大,決定一切的是實力。

清逸白皙的臉龐,雖然不算帥氣,但也很有飄塵的氣質,經過了在營養艙內定期進行的身體淨化,鐘泱體內的雜質已經清楚了大半,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古執事,就由你先說一下議會的主要內容,然後按照安排好的流程進行。」

「是的,下面就由我來向各位提醒本次議會的主要話題。」作為內務部執事,文秘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古月軍在鐘泱的指示下,對議會的主要流程進行了合理的安排。

其中三大議題以及最後關于展方略的討論,都是主要的內容,需要全部人一起討論之後才能作出決定。

等到古月軍介紹完畢,鐘泱才再次出言︰「好了,大致情況大家也有所了解了,現在議會正式開始。第一件事情,就是討論關于粵海商會的處置問題,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是陳澤,就讓我們先听一下他的意見。」點頭示意之後,陳澤就開始了他的工作匯報,主要是關于和粵海商會繼續合作的模式轉變。原本的天宇科技,僅僅是粵海商會的附庸,而現在已經反客為主。不過整體來說,情況變化其實並不大。因為無論是陳澤還是鐘泱,都已經打算從低端市場月兌離,直接掌握技術的終端。

天宇科技畢竟是一家新興的企業和公司,底蘊實力都還很膚淺,尤其是在渠道的經營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生產工藝技術了。之前如果不是依靠軍政府向段亦天等人施壓,恐怕事情還沒那麼容易解決。故此,陳澤認為可以把低端市場全部讓給粵海商會,而自己僅僅是抽取紅利,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技術研之中。

在這件事情上,陳澤必須要取得劉進洋的諒解,因為這里面的利益涉及到了興華商會的產品銷售和經營。其實現在古文會里主要的分歧雙方就是他們兩個,雖然名義上他們合並成了一個天興集團,可問題是內部核心架構依舊是沒有改變。陳澤選擇支持陳炯明,而劉進洋則更看好孫中山,如果不是還有鐘泱壓著,矛盾早就激化了。在對待粵海商會的處理方式上,還不是主要的分歧所在,真正的矛盾在于廣州兵工廠的開辦。面對著孫系的責難,劉進洋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畢竟在法律名義上。天宇科技公司是天興集團旗下的產業之一。這不但只是生意的問題,也是一次政治站隊的選擇。很明顯,陳澤和劉進洋選擇了互相對立的兩邊。

在陳澤匯報完粵海商會的事情之後,也由鐘泱做出了最後的決議︰「那好,根據陳執事的要求,輕功產業的部分生產技術慢慢地交給粵海商會,天宇科技的主要盈利模式改為征收專利使用費以及顧問費。」

「有沖突的產業興華商會應該要退讓,損失的利潤做一份報表到古月軍那里,我會妥善處理的。」這一句則是對著劉進洋說的,看到對方點頭表示明白,鐘泱這才繼續著下面的議題。

「粵海商會的處理大略到此為止,接下來是關于廣州兵工廠的問題。先有科研部的管事徐永生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工廠的背景,有請。」說完,鐘泱對著席位上的徐永生從容一笑,抬手示意。徐永生是科研部六大管事之一,主要負責物理機械方面的研究,個子不高,並且有些瘦弱。整個人看起來沉默寡言,不善交流。在鐘泱的示意下,只見他略顯慌張的站起了身子,走到會議室正前方講台上的幻燈機旁︰「大家請看這里,照片上所顯示的就是廣州兵工廠的布局。」

會議室的燈光被取消,白色的帷幕也在微型馬達的轉動聲中緩緩降下,數碼幻燈機把拍攝好的圖片映在了上面。因為並不是第一次使用,所以在座的眾人都沒有對這些神奇的設備感到驚訝。

沉穩的語,和慌亂的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在幻燈片的幫助下,眾人也在徐永生的介紹中了解了廣州兵工廠的主要情報。

廣州石井兵工廠位于廣州北郊石井村,前身為廣州機器局。光緒十一年也即是1885年,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時,將原廣州機器局並入增軍火局,改稱制造東局。第二年又在大北門外石井墟購地31畝多,支銀1.73萬余兩,籌建制造槍彈廠,委薛培榕為總辦。9月動工,次年6月23日建成投產,稱制造西局。可生產毛瑟、馬梯尼、士乃得、雲者士得4種槍彈,日產量8ooo顆。岑春 任兩廣總督後,認為槍彈廠機器陳舊,產品質量差,產量低,每日僅制五六支槍,決定將該廠大加擴充。後來又在槍彈廠旁購地,建成一家專事修理的機器廠;籌建槍廠和無煙彈廠,于不久後建成投產。仿造德國19o3年式七九毛瑟槍,後改造德國19o7年式六八步槍,時稱光緒三十三年6.8厘米新式五響無煙快槍。同年,又將制造局改為「廣東制造軍械局」,再改名「石井兵工廠」,繼又改名「廣東兵工廠」。19o9年,又增建一間生產火藥的無煙藥廠。

廣州機器局是洋務運動的產物,「倚借外洋」求其展,設備購自德國,生產由德國工程師管理。初建時,子彈頭、子彈殼的銅坯及火藥,均從外國進口,步槍的槍管,也是從外國買坯回來鑽孔加工,甚至槍的木托、手榴彈的引火索也都依賴進口,實際上是一家槍彈裝配廠。此時石井兵工廠雖展成為南方一家頗具規模的軍火工廠,直隸等省也來訂購軍火,但仍未完全做到「不倚借外洋」。

在這件事情上,雖然出面合作的是陳澤,但真正負責軍火武器研究和生產的卻是徐永生。技術來源大多也是和德國人合作玩剩下的項目,對于鐘泱而言是雞肋的東西,對于粵軍卻不啻于夢寐以求的先進裝備。比如改進後的恩菲爾德步槍,以及可以大量制造的鋼制子彈。尤其是鋼制子彈技術,對于缺銅的中國而言,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軍事生產工藝。廣州兵工廠幾經易手,前任的主人莫榮新帶走了所有的技術工人,使得陳炯明在接手之後一籌莫展。雖然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籌辦,可以就沒能恢復生產。而就在這個時候,陳澤在鐘泱的要求下找上門去,表示願意承包兵工廠並且提供物廉價美的武器裝備。原本陳炯明是很不願意的,但一來短時間內兵工廠無法正常運轉,二來陳澤提供的幾樣武器樣品性能讓陳炯明很是意動。

在談到技術問題上時,徐永生不再像一個靦腆的大男孩,而是恢復到了他在實驗室內的自信和冷靜︰「我們向粵軍提供的武器主要有m17式木柄手榴彈的,恩菲爾德步槍III型簡化版,我們自主開的81毫米迫擊炮,野戰使用的75毫米加農炮,啄木鳥I型沖鋒槍。現在,整個兵工廠的運作都是我們的技術人員在負責。」

「徐管事說了技術上的問題,下面我就說一下我和粵軍方面簽訂的大致協議。主要內容如下︰第一,我們必須以同類產品市場價格的8o%把這些銷售提供給粵軍使用;第二,粵軍對所有產出的軍火具有優先購買權;第三,我們不得私自將剩余的武器轉賣給第三方,必須事前商議才能作出決定。主要就是這三點必須要注意,其他的都沒什麼。」條件看似苛刻,其實里面大有空子可鑽。只不過和利益比起來,鐘泱想要的是一個可以公開研制和生產軍火的地方。偷偷模模地進行,對進度始終是一個大影響,至少不敢明目張膽的進行武器威力試驗,生怕被人察覺。

反正這種規模的兵工廠也不入列強的法眼,不要以為這個時代的中國一窮二白,連個螺絲釘也造不出來。相反的,各大軍閥手上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兵工廠,許多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武器都能仿制。只是在大口徑火炮以及精密機械的研制上落後不少罷了,像是步槍、沖鋒槍、輕重機槍的研制生產工廠在國內就有不少。

其中被稱為「花機關槍」的德制mp18沖鋒槍就被大量仿制,甚至有些民間土作坊也能生產,主要區別也只不過是體現在了產量上。

所以鐘泱對于在廣州開辦兵工廠的事情並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只要控制好生產規模和技術程度,列強才不會無聊到對一家不上規模的兵工廠窮追猛打。相比于連軍艦和萬噸貨輪都能造的江南制造局,廣州石井兵工廠算個屁!

[]

品書網.vodtw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