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八十九章 引進的悲哀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品書網.vodtw就在段海成負氣離開之後,杜經南才上前和段亦天討論起具體的應對方案︰「大哥,這件事情我們該怎麼處理?」

「還能怎麼辦,工廠開得越來越多,白花花的銀元誰不喜歡?這種事已經停不下來了,商會里的成員都已經向我聯合施壓,如果不能擠掉別人的份額,估計我這個會長的位置就要坐不穩了。」方正的大臉上擰在了一起,顯露出了段亦天內心中的憔悴和不安。

商會的明爭暗斗杜經南自然是知曉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提醒段亦天︰「如果進行對抗的話,我怕問題會很麻煩。以前我們不懂技術,受制于洋人,現在我們還是不懂技術,必然受制于陳澤。如果貿然翻臉,我們根本就沒有勝算。」

「怎麼回事?我們不也養了一批技師嗎?」工廠的具體經營細節和人員管理,都是由杜經南負責經手,段亦天忙得主要是處理商會的內部事項以及經營方略的制定。對于技術上的問題,他並不清楚,故有此一問。

杜經南︰「別的我也不清楚,就拿機器故障來。小問題的話,我們的技師還可以自己排除,可一旦遇上比較大的毛病,就必須請來天宇科技的技術員才行。光是日常維護我們就很頭疼了,更何況還要對生產技術進行改進。我們請來的技師都是人家天宇科技刷下來的,根本不堪大用。」段亦天︰「那花錢去陳澤那里挖幾個人不行嗎?」

對于這個問題,杜經南只能是報以苦笑︰「大哥,我們能請來的都是些雜魚,真正的高級技術人才我們根本就請不動。那些技術人才都是陳澤自己開的學校一手培養起來的,而且個個高薪高福利,那種待遇我們給不起。」

「給多高?」段亦天還真不信這回事,在他的眼里,能夠給下面的人多好的待遇?一個有點本事的技術工人每個月多給那麼5到6個銀元也就頂天了!

「百分之三十的花紅。」哭喪著臉,杜經南也只能對著段亦天道出事實。

得知了實情,段亦天也沒再說什麼了。作為這個時代中國的頂級商人之一,他和杜經南從來都不缺智慧。其他的民族資本家也還是一樣,聰明而有頭腦,黑白通吃權勢滔天腰纏萬貫,可是他們唯獨缺技術。最致命的是,他們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技術研體系。對于工廠,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引進技術,可引進來引進去,結果到頭還是一場空。

把三成的股份分紅拿去給技術員做獎金,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普遍開來。因為商業慣性的因素,資本家對于技術研的積極性依舊還不是很高。比起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來改良生產力,資本家更喜歡壓縮成本,因為前者虛無縹緲,而後者則是實實在在的利潤。經濟危機還沒有真正深刻的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工業體系,對于技術研的迫切需求也還沒有完全開始。在商海浮浮沉沉這麼多年,段亦天和杜經南還是第一次面對著如此困難的局面。以天宇科技現在的實力,即使是和最有錢的華裔家族霍氏聯手,也不可能粵海商會給擠垮。可問題是,嘗試過工廠所帶來的巨額利潤,純粹的農產品貿易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了。

想想看,開辦工廠可比跑商轉手販賣原材料簡單多了,尤其是在這個軍閥林立的時代。各地的關卡、土匪,處處吃拿卡要,這里里外外通通都要打點到位,不然渠道就無法通順。而且市場價格經常被列強財閥操縱,波動幅度劇烈,利潤來源一點也不可靠。

哪里比得上開辦工廠!

在廣州這一畝三分地上,粵海商會還真的不怕有人敢來為難,只要安安穩穩的坐在那里等機器嘩啦啦的不停運作,銀元就像雪花一樣飄到他們的口袋里,這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正因為如此,段亦天他們這些民族資本家門才會這麼熱衷于開辦工廠,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商人的天性是追逐利潤,而且是不斷想要更多!不要小看他們的智慧和大局觀,即使沒有後世那些名目繁多的商戰理論,在這個時代,他們也已經天然的明白了市場容量這個概念。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他們不斷的開辦新的工廠,但是因為經濟總量的限制,他們的產品出現了滯銷。為了解決產品的擠壓問題,他們嘗試過開拓海外市場,但因為缺乏自主的海洋物流體系,產品的海外銷售利潤太低,和過高的風險完全不成正比。

故而,他們的把含有敵意的目光盯向了原本的附庸企業「天宇科技」。即使鐘泱不選擇開戰,粵海商會遲早也要拿他們來開刀,雙方都開辦了許多同樣的生產工廠,采用著一樣的技術。當市場漸漸飽和的時候,激烈踫撞就開始了,商人最無法忍受的不是利潤的減少,而是盈利無法提高!

粵海商會的其他成員可不像杜經南看得那麼真切,他們天真的以為只要稍加逼迫,就可以讓陳澤就範。根本就沒有想過,對方早已經成長起來,是一股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勢力。甚至杜經南已經感覺到了,一只無形的大手,正在慢慢地收攏,勒緊了粵海商會的脖子。技術上受人鉗制的感覺,簡直就讓他快要窒息了。陳澤他們聯系律師團和香港會計審核事務所的事情,段亦天和杜經南早就知道了,所以才分析出了對方的用意,因此而倍感頭疼。不單只是陳澤的步步緊逼,也還有來自其他方面的壓迫,至少陳炯明和孫中山都在支持著天宇科技和興華商會。粵海商會的上層已經感覺到了被孤立的事實。

別看在這個時代里底層民眾毫無人權的生存環境,在上流社會,法律還是行得通的。至少在雙方實力等級差不多的時候,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通常都會采用法律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這其實在任何時代都一樣,只有強者和強者之間,才會和和氣氣的講道理。

段亦天也不是沒想過采用暴力手段解決這件事情,可是作為本地的地頭蛇之一,他的消息無比靈通。早就有人秘密向他匯報,說是陳澤和陳炯明一起開辦了軍火生產廠,雖然只是生產一些步槍、沖鋒槍和小口徑步兵炮之類的東西,可那也是軍火!

因為有實力,所以驕傲,但不代表段亦天愚蠢。軍火是什麼樣的商品,其中的重要性他都非常清楚。粵海商會雖然也有自己的商團武裝,可是那些武器裝備都是好不容易花大價錢買來的,哪里能和自主生產相提並論!對于陳炯明和粵軍而言,陳澤和天宇科技是不可或缺的,粵海商會只不過是有點不好處理的小問題罷了。和軍火生產的順利進行比起來,解決掉粵海商會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段亦天也不是沒找過陳澤談合作生產軍火的事情,可被對方以軍政府的名義回絕了。

粵海商會在廣州是一霸,是無人敢輕易招惹。可不意味著他們無人能惹,軍政府如果不嫌棄麻煩,收拾掉某一個商團武裝並不困難。如果不是怕破壞了地區經濟的穩定和社會民生的和諧,私人武裝勢力早就被連根拔除了。全是因為陳炯明並不想當一個暴戾的統治者,還能對這些事情進行忍耐罷了。畢竟他的理想是展廣東以及實現全國聯省自治,而不是掠奪地方,排除異己。

但如果有人敢撩虎須,插手軍火生產這門生意,那他就是活得不耐煩了。陳澤能夠和陳炯明的粵軍進行合作,是憑借著優秀得武器生產技術,可粵海商會又能為粵軍提供什麼?錢可以收買軍官,可是武器供應卻可以控制整支軍隊。雖然還沒有公開表言論,可廣州市里幾個真正的大佬都已經知道了,天宇科技公司已經被內定為粵軍的主要軍火供應商。這代表著,無論是陳炯明還是粵軍全體,都打算力挺陳澤了。

就在這消息傳來之際,段亦天和杜經南都已經明白,自己大勢已去。粵海商會除了低頭認輸,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與其到時候被弄得灰頭土臉,還不如現在就認輸。

春日的夜風吹拂在段府,滿室馨香,到處都是暖意。但坐在客廳內的段、杜二人卻絲毫不覺,比起讓人愉快的天氣,商業上的事情讓他們感到了有些灰心。幾十年拼搏打下來的基業,卻不得不向幾個小輩低頭認輸,一輩子縱橫商海的兩人哪里會有好心情?

但無論內心多麼的不甘也好,惱怒也罷,為了商會的利益,他們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以換取繼續合作的機會。

想通了此結,段亦天微微苦笑,心頭如釋重負︰「經南,就向陳澤低頭。終日打雁,卻不想今日被雁啄瞎了眼。你說我們是不是老了,被一群年輕人耍得團團轉而不自知。」

眼見段亦天神情蕭瑟,似有退隱之意,杜經南不得不趕忙勸道︰「大哥不可有此想法,仔細思來,我們也不過是輸在了「引進」二字身上!」「哦,經南你有想法?快與我說說!」言語急切誠懇,段亦天為人果敢而又魄力,待人寬和亦有威嚴,所以能從掌櫃一直當到了粵海商會的會長。但是若論會中誰最有眼光和智略,屬杜經南!

杜經南整理了一下思緒,這才緩緩道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哥,我們一直以來,目光都盯在了錢眼上,只知道賺取利潤和擴大生產。到頭來我們除了錢就什麼都沒有了,技術是引進的,生產管理是引進的,甚至連公司的內部運作也是從陳澤那里引進的。除了原料的收集以及產品的銷售,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自己能做到的!」

听到這里,段亦天也算是回過神來。確如杜經南所述,沒有自己的技術,一味的依靠引進,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展自己的研體系,雖然要花掉很多錢,但那才是踏踏實實的展。

「你是說,天宇科技怎麼做,我們也怎麼做?」明白是明白,可段亦天終究還是有些疑問,畢竟這種事以前並無先例。「我曾仔細查探過天宇科技公司的內部結構,無外乎是和學校合作,高薪培養技術人才罷了。以商會的實力,這種事我們也做得。技術研雖然要花很多錢,可是利潤也很豐厚。大哥你看看陳澤和劉進洋二人,兩手空空來到廣州,不也掙下了一份家業,如今更是和我等平起平坐,引為英杰。」

「那好,就按你的想法去辦,不過這件事不用著急,只能慢慢來。當務之急,是和陳澤聯絡,看看他有什麼條件。和解是必行之事,商會的利益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情而蒙受損失。」

做出了這些決定之後,段亦天才算是徹底的放松了身心,原本的疲態也顯露在了臉上。看著段亦天滿是倦意的神色,杜經南也只能嘆息,疲態盡露也總比把什麼都憋在心里要好得多。再者而言,這次事件倒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讓他們明白了技術的重要性,作為這個時代的商人,他們現了不遠的前方有著更為廣闊未來在等著他們!

又一個中國的民族資本家,選擇了跟上世界的腳步。

[]

品書網.vodtw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