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七十九章 孫胡秘會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入冬的廣州漸漸有了涼意,金黃的梧桐葉片片飛落。www.NIUBB.net牛bb小說網孫中山與鄧鏗邊走邊談。就在陳炯明入主廣東沒多久,孫中山也于1920年的年底到達了廣州城,摘取革命的果實來了。

「仲元,這次粵軍順利回師廣州,你們官兵都辛苦了。」孫中山緩聲說。

「跟隨中山先生革命,我們官兵義不容辭。」鄧鏗肅然道。鄧鏗知道,這次中山先生偕唐紹儀、伍廷芳等來到廣州,重組軍政府,重任大元帥,隨即任陳炯明為廣東省長兼粵軍司令,先生在這百忙中召見自己,一定有要事相商。

果真,孫中山很快進入正題︰「援閩粵軍回粵後進行了改編,全軍整編為3個師,16個獨立旅,人數擴充至萬人,已有一定規模。但是,由于粵軍各部多由敵軍殘部收編而來,原有基本隊伍品類復雜,兼之援閩、回粵兩次勝利後,漸呈驕悍,並趨于腐化墮落。以致風紀日弛。我為此憂心忡忡啊。我們的隊伍一定要與軍閥的部隊不同。仲元,你懂軍事,對革命又忠心,我找你來,想跟你商量,希望你在各部基礎上擇其素質較優者,編為第一師,由你兼任師長,以加強部隊的軍事、政治訓練,使之成為全軍模範師。不知意下如何?」

「先生所言極是,學生照辦。」鄧鏗爽快答應。

鄧鏗得令後,決心將第一師大加整頓,他想起了這次作戰中涌現出的年輕勇敢、富有理想的軍官,便親自點將,多方羅致一批有朝氣的軍官和陸軍學校出來的年輕軍官到第一師任職,組建新的粵軍第一師。第一師轄4個團,張發奎初被任命為師部上尉副官,旋升少校,後又調任李安邦部警衛游擊第二十七營營長;薛岳被任命組建機槍營,任營長;李章達和葉挺被任命組建工兵營,分別被委以正、副營長;鄧演達等人則被任命為參謀。

當時第一師有如下幾個新特點不同于其他部隊︰一是重視對各級干部的培養,有目的地舉辦軍官教育營、軍士教導營等對中下層軍官進行輪流培訓;二是在軍事學術上,實用重于形式教練;三是重視政治思想教育;四是重視社會常識教育;五是試行生產教育。

經過多方面的整編教育,粵軍第一師獲得很大的進步,那些舊官兵消除了頹廢放蕩的習慣,積極學習,加強鍛煉,嚴守紀律,精誠團結。在整個隊伍來說,戰斗動作與制式教練,都相當嫻熟,並養成了旺盛斗志的戰術思想,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確實起了模範作用,得到各方面的稱贊。粵軍第一師為國民革命培養了大批將才,李濟深、鄧演達、陳可鈺、薛岳、黃鎮球、張發奎、黃琪翔、余漢謀、李漢魂、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戴戟、李章達、葉挺、梁鴻楷、陳濟棠、鄧世增、鄧龍光、繆培南、李揚敬、徐景唐、香翰屏、朱暉日、錢大鈞、陳誠和羅卓英等,都先後在第一師中任過職(除李濟深、戴戟、錢大鈞、陳誠外,其余均為粵籍),後來都成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有不少日後成為現代中國叱 風雲、如雷貫耳的人物。

望著寒風下依舊保持著蒼翠之色的植被,孫中山也是一陣感慨,南國的天氣溫和,不似北方,即使是寒冬臘月,也罕有下雪的時候。

孫中山就這樣和鄧鏗在庭院里走著,說著︰「廣州城的局勢怎麼樣。」

「在陳總司令的安排下,一切都井井有條,個大商會都很是擁戴。」一說到他自己的頂頭上司陳炯明,鄧鏗就不免眉飛色舞,在他的心目中,陳炯明始終是他最敬佩的人。

面對著鄧鏗的回答,孫中山面帶微笑︰「如此甚好,競存和我親如手足,把廣州托付給他我是放心的。你回去知會競存一聲,4月份召開的非常國會上,我會全力支持于他。」

「是的,中山先生。」得到了答復,鄧鏗躬身而退。

因為非常國會的召開,之前倉促間定下的職位必須要在參眾兩院聯合會上通過才算是確實有效的,在此之前一切都不過是代理職務。為了這些權勢,自然是有著一番明爭暗斗,而作為其中政治上最具有權威性的孫中山而言,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隨著鄧鏗的離開,孫中山又接見了另一個人,那就是之前一直呆在廣州城內的孫系死黨胡漢民。自從跟隨孫中山北上無果之後,他就回到廣州繼續為積蓄實力而做著努力。作為一顆被「國父」埋在這里的棋子,胡漢民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孫中山的革命大業在打算。無論之前不擇手段的聚斂財富,還是通過政治活動拉攏地方的強勢人物。

「展堂,廣州城內的局勢怎麼樣?」雖然問的問題和對鄧鏗的一樣,但是畢竟胡漢民才是孫中山的親信,而鄧鏗卻是陳炯明的心月復下屬,又豈能一樣?

和鄧鏗的表面上禮貌不同,胡漢民是真心在為孫中山做事,所以自然不會扯那些沒有用的場面話,而是說出了具有價值的消息︰「原有的幫會變化不大,都是我們的老熟人,在信息獲取的渠道上依然能夠保障通暢。粵海商會和霍家,他們都同競存走得很近,似乎並願意接納我們。」

孫中山道︰「那些只顧個人小利的商團上會難成大事,不需理會,還有什麼值得注意新人物嗎?」

胡漢民道︰「由一個新銳組織,很值得關注。成員結構大致上已經打探清楚了,但是對他們整個組織的實力和目的我們還不太明確。」

「哦?這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僅僅是離開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廣州城里的上層結構變化並不大,所以孫中山才對這個新崛起的小團隊很感興趣,同時也想看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見孫中山很感興趣,胡漢民自然要詳細的解說一番︰「一開始的時候,我知道他們來自京兆尹地方,其中一個還帶著地方特派員張茵茵的介紹信,來廣州參加了我們組建的中國革命黨。」

「他們全都是我們的黨員?」听到了這里,孫中山更是意味深長的笑了起來,因為如果是黨內的年輕人的話,孫中山自信以他的政治資歷足以拉攏這些有價值的人。

「並不是,只有一個叫做鐘泱的人是我們革命黨黨員,其余人都是無黨派人士。值得關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陳澤,另外一個叫劉進洋。」

「他們嗎?」

「是的,陳澤旗下的天宇科技公司因為掌握了許多生產工藝技術,所以和各大商會之間都有著密切的利益往來。劉進洋的興華商會則主要在貿易和政治人脈上比較出色,就連我本身,也和劉進洋保持著比較密切的人際關系。」

「那鐘泱呢?他是做什麼的?」孫中山這麼問,其實主要的意思是想看看能不能通過鐘泱拉攏其余兩人。

「他倒是沒什麼出彩的地方,一般情況下也很少露面,覺說是痴迷于技術和總過古典文化,最近成立了一個古典文化研究者協會,自任會長。雖說他加入了我們的黨派,但是似乎對革命事業並不熱忱,僅僅是托劉進洋給我們送來了大筆的政治獻金,其他的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對了,還有一件事也必須向您匯報。」

「什麼事?」

「據我所知,鐘泱曾經和劉進洋一起偷偷地接近過陳炯明,並且送上了大批的優質軍火。」

「有這種事!」聞知此事,孫中山也不得不重視鐘泱一伙人起來。這個年代能搞到軍火不算什麼事,但是能搞到大批的優質軍火可就不是誰都能做的了。假如孫中山現在手上也有穩定的軍火來源的話,馬上就可以自建軍隊,不需去看陳炯明等軍閥大腕的臉色。

對于這樣的情報,即使是孫中山也不得不對此表示了慎重︰「消息來源確切嗎?」軍火不同于其他物資,糧食只要你肯花錢,還是可以弄到的。但是軍火這種東西,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無論在哪里都是被嚴格控制住的貨物。鐘泱和劉進洋能在莫榮新眼皮子地下搞到了這麼一批軍火,還送到了陳炯明手上,在任何人眼中都絕對是不可輕視的存在。

「消息是可靠的,而且經過我們的眼線在廣州城內的查探可以得知,陳澤的天宇科技絕對有一條秘密的軍火生產線。而且無論是天宇科技還是興華商會,一直都在收購鐵礦和制造火藥所需的貨物,所以我才認為他們是值得關注的對象。」

「展堂,在這件事情上你做得很好,我深感欣慰。」先是褒獎了胡漢民一番,接著孫中山又開始嘆息起來︰「革命大業舉步維艱,先是袁賊竊據國之重器,接著又是北洋軍閥的內斗,到如今,南方也是諸事不靖,坐失北伐良機。如若黨內皆是展堂這樣憂心國事的志士,局勢何至于糜爛至此?」

面對著孫中山的焦慮,胡漢民也不得不出演安撫︰「先生何須焦急,我等眾志成城,何愁大事不成?」

話雖如此,可是無論是孫中山還是胡漢民,都已經感覺到了缺少武力基礎的那種無奈和漂泊感。手中沒有自己的軍隊,簡直就是萬事皆休,只可惜當年孫中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妄圖憑借一張巧舌如簧的利嘴和革命要員的身份就能鼓動各地軍閥爭相景從,沒想到等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此次粵軍回粵,原本按照孫中山的意思是要一鼓作氣,力行北伐的。只可惜陳炯明不願北進,只想著先要在廣州大好基礎,再做他圖。而且和孫中山力主武力征討不一樣,陳炯明更傾向于聯省自治,走得溫和路線。

孫陳二人在私交上相識數十載,可以說是患難與共的摯友。但是在革命的道路選擇上,卻是難以緩和的死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