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召見後的那些事

作者 ︰ 我想吃肉

太皇太後、皇太後是看曾孫媳婦、孫媳婦不假,卻不是一定是非要定了哪一個、哪一家的,皇帝的兒子還愁沒老婆麼?這兩個,只是候選人之二罷了,誰配誰還不一定呢。

老板的心事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很難猜到結果。慈寧宮里,外面來請安的回去了,自家人開始說話。

為了照顧皇太後,他們開始說蒙語。康熙又重問候太皇太後︰「早上點心用著可香?昨兒晚上睡得可好?」太皇太後道︰「那點心倒還克化得動。」接著康熙就點心的餡料與太皇太後展開了討論,說的都是家常,平常人是想不到康熙會如此的絮叨的。

皇太後現在是听懂了,卻听得想打盹兒。

好容易說完了這個,康熙又例行地問候了一下皇太後,皇太後也不是個會找話題的人,干巴巴地回答完,她就閉了嘴。等著另兩位說點別的,她繼續听著。另兩位也知道她的性情為人,轉而說起旁的來了,話題當然就是剛才的兩個小姑娘了。

年紀都不大,都是女孩子,也不可能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事跡傳出來,看也只是看看長相、瞧瞧儀態而已。

太皇太後道︰「看著倒好,大的卻是庶出,不太相宜。小的又顯得太小,不如先留下。」

康熙笑道︰「這是自然,總要多看看才好。」

皇太後是挺喜歡淑嘉沒錯,但是她沒有發言權,只好听著。太皇太後偏又要問她的意見︰「皇太後怎麼看?」

太皇太後畢竟是心疼佷孫女兒的,有意無意的呢,就想拉近一點皇太後和皇帝之間的關系,尤其她近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更希望家庭關系和睦親近。

說起來康熙對皇太後固然不如太皇太後這樣親近,也是做得很到位了,以他幾年前的兒子數量,還把宜妃所出之五阿哥交給皇太後去養。皇太後的水平——各方面的水平,從當人老婆到當人監護人到教養小孩子——實在是慘不忍睹。五阿哥的漢語糟糕到幾乎不會說、不會寫,並且還有繼續不會說不會寫大概也听不大懂的趨勢,康熙居然也忍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皇太後的心里挺中意淑嘉,這姑娘會說蒙語。太可惜了!年紀略大了些,不然給咱們五阿哥也行啊。年齡它是個大問題,差了就不般配,如果相差再久遠些就叫穿越。石家人之所以認為淑嘉現在的表現不重要,也是因為她跟大阿哥差了五歲,明年完全沒她什麼事兒。

皇太後沒了主意,一面惋惜一面訕訕地道︰「我也看那小的不壞。」太皇太後又問蘇麻喇︰「格格看呢?」蘇麻喇,原名蘇墨爾,後來改叫蘇麻喇,宮里旁人連著尊稱叫一聲蘇麻喇姑,太皇太後的心月復,直呼為‘格格’,康熙就干脆叫她‘額涅媽媽’。

這是個極有見地又持重的人,此時听著問她,屈膝一禮︰「主子們說好,自是不差的。難得三位主子都瞧著不錯,方才听她回話,漢話和蒙語都還使得,只不知道國語如何?」

太皇太後道︰「下回再叫她來,格格與她說說話。」蘇麻喇躬身應了。

太皇太後就淑嘉的表現予以品評,皇太後挺認同會蒙語這一條。康熙也道︰「朕看著她的面相倒也像是有福氣的,她父親和兩個哥近來朕都見過,都是不錯的人,家教亦好。」

最後太皇太後拍板了︰「這算一個了。趁我還能看得動,多看幾個丫頭,再作商量。」

接下來隔三岔五又看了幾個如彭春之女董鄂氏這樣‘三個主子都說好’的小姑娘,基本上有了個差不多的概念。理由麼也很正當,比如彭春被派往東北對俄作戰,宮里想召見他的妻女。

這些小姑娘里,論年紀麼,伊爾根覺羅氏與薩穆哈的孫女倒是與大阿哥比較般配了。不出意外,大阿哥的正室就在這幾個人里面選了。

至于太子妃,幾位都沒有個定論,康熙認為選太子妃事關重大,不如多看幾年再說。太皇太後表示贊同︰「皇太子與大阿哥相差兩歲,下回再定也不遲。」當年康熙大婚的時候也就十二、三,正是明年太子的年紀,但那時候是為了親政,同時皇室人口少得可憐也要及早開枝散葉,這才早婚的。這會兒輪到太子了,自要謹慎一點。

如石文炳之女、彭春之女等,正可作候選。多考察幾年也不算耽誤時間。

————————————————————————————————

石家當然不知道三位老板的想法,他們的目光還放在大阿哥的身上,按規矩,哪有哥哥沒成親倒讓弟弟走在前頭的道理呢?如果一起辦的話,別的阿哥那里都隨便,只有太子和大阿哥,這倆要是撞車了那就又是個扯皮的勾當。

回到家里,大家對淑嘉的識趣表現提出了高度的表揚。淑嘉心里挺得意,在她看來,選秀這件事情上,康熙是最後下旨意的人,但是太皇太後的發言權也是很大的,倒是皇太後有點可有可無的意思。

康熙心里是親祖母重要還是沒血緣關系的嫡母重要?以常理推測當然是前者。再者,以淑嘉混跡石文炳書房幾個月的經驗來看,從各式公文里,康熙出行給太皇太後、皇太後的書信,給兩位的東西,無疑都透露出了他的感情傾向。

通過請安的時候兩位的表現,也能看出太皇太後更會做人。

是以淑嘉陪著皇太後說話,把淑嫻留給太皇太後。只要石文炳不抽風,淑嘉的前途是很穩的,倒是淑嫻有點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巴結最高領導人。

石家對淑嫻的期望並不算特別高,皇帝的第一個兒媳婦,怎麼可能不慎重呢?最終也只求個不做大阿哥小老婆、或配宗室為正妻或撂牌子的結果罷了。

淑嫻心里卻有些自我厭棄的意思,在家里,西魯特氏自然對自己女兒更親近一點兒,這個當然能感覺得到,那還可以解釋為親生母女什麼的。但是頭一回見面的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尤其是後者明顯表示出對妹妹更有好感。難道真的是我不如她?淑嫻明顯的有了心事。

那邊西魯特氏卻動起了別的心思︰「明年就是大挑的年份了,大丫頭明年夠歲數了,必得去的。該給她立立規矩了。」隨著天下漸定,各種規矩也講究了起來,找個人為淑嫻選秀糾正一下禮儀也是非常必要的。

石文炳道︰「宮里今年也快要放人出來了,打听著,請一兩個回來供奉著也成。只是要掌掌眼才好。」你本來是要把閨女教好的,萬一弄個二貨來把閨女教得二了,還不如不教呢。

西魯特氏道︰「明兒我帶她們姐妹去外祖母家,近來再去各處親戚處走動打听著。她們離京那會兒還小,如今也該出出門兒知道點兒事兒了。再者咱們回來了,又要收拾院子,家里也不得安生,索性給先生也放兩天假回家看看,等到院子收拾好了,一切再照舊。」

石文炳道︰「這個倒是了,如今添了人口,觀音保還擠在你的屋里,卻是狹窄了。」

當下一面找匠人收拾屋子,一面四下走動一下。北京算是石家主場,不管是找工匠還是買東西完全不用找別人咨詢,定了日子就動起手來。淑嘉、淑嫻一人一處院子,觀音保就挪到了西魯特氏的東廂里。本來西魯特氏還要再把女兒們的丫環再多配兩個,只是事情多,且等安靜下來再作調整。

要出門兒會客,就要講一講要見的是誰。然後扯一番親戚關系。外祖母那里就不用講了,之前就認識的。兩個表姐,都有了孩子,西魯特氏自有一番表示。然後就是石文炳這里的親戚。

他的親戚太磨牙!

不像西魯特氏那里親戚少,石文炳光本姓宗族就是一大把,石廷柱兄弟三個、兒子六個,孫子一大把、曾孫子一大堆。華善的兩個哥死了,還有三個弟弟,倒是都外放了,這回倒省了事兒。石文炳的堂兄弟們還有在京中當差的,其中就是石文英,再在宮中做侍衛。這個不用登門拜訪,自己來見了。

然後是石文炳母親那一邊,娘舅親那是真的得親。這一去,壞了!多鐸是個高產的父親,老婆多、兒子自然也好,子又有子、子又有孫,石文炳好多舅舅、表兄弟,個個都是黃帶子。還有他們的老婆孩子。

臨行前,特地抽了兩天時間讓淑嘉她們倆背背關系表。滿族人口實在是太少了,上層人口更少,哪怕是朝上的死敵,也難保沒什麼七彎八繞的親戚。一定要注意誰跟誰是親戚,千萬不要亂說話,听到別人說小話,不要亂插嘴啊,你知道誰跟誰是親戚呢。

比如說,石文炳有個舅母就是索尼的女兒、索額圖的妹妹。再比如,大學士伊桑阿的老婆、有名的才女號蕊仙的烏雲珠是索額圖的女兒。這你就要注意了,如果有人在她們面前說與索家有關的壞話,老實走開,趕緊別听了!

又有,明珠的老婆覺羅氏,是阿濟格的閨女,阿濟格是多鐸和多爾袞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如果語有涉及此類的,也趕緊夾尾巴開溜!

對了,安親王的女婿明尚先前判了斬監侯,當時格格還懷著孕呢,結果難產了,最後生了個閨女,安親王府只得抱過去養。注意啊,這個話題千萬不能踫的。他家最慘,安親王也是個老婆克星,前後換了第三茬老婆了,其中兩任,一任是索尼的閨女,另一任姓納喇氏,那叫一個亂!還有啊,安親王岳樂還有個嫡出的閨女嫁給了三藩之一的耿聚忠……

淑嘉呆了一下,哪個安親王?哪個明尚?!!!明尚的閨女?!這個她知道的,因為清普員的教材里老八是個介紹重點,他極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專情’,又因為母家地位過低等原因,介紹他的時候,他老婆是個重點中的重點。不像其他數字,總有至少兩個以上的長而拗口的姓氏的女人需要記。被介紹了那麼多,她只對這女人有點印象。

所以,額駙明尚之女郭絡羅氏乃是大家極羨慕、極願意附體的人。

不是說弄這個老婆是為了抬高老八的麼?死了娘,爹還是囚犯……康熙,你確定這是要抬高老八?

淑嘉甩甩頭,試圖分析一下。嗯,事在人為,至少有個引子在這里不是麼?老八要是沒存什麼心思呢,跟安親王套好關系,那大家選擇性無視他岳父。要是存了什麼心思呢,跟安親王套好關系,有這樣的岳父就是對手現成的攻擊目標。OVER。

————————————————————————————————

從杭州帶了不少土產回來,絲綢刺繡、折扇、綢傘,各種玩藝兒。光跑石文炳的親戚家,就下去了半船==

見各種夫人太太流程都是一樣的,行禮,回答一些幾歲了的問題,然後被夸兩句,呆一邊兒坐著。也有因為年紀小,被老太太一邊摟著一邊說話的。大人們在一邊寒喧,西魯特氏離京近兩年,消息並不很靈通,正可借機與信得過的人交流情報。

而各家夫人太太福晉則對杭州的絲綢刺繡等非常感興趣,听說西魯特氏母女都有漢式的衣裳,又要求看。又說起新興的首飾樣式。

回到家,西魯特氏開始發狠,要針線上的重置衣裳。用她的話說,一出門就顯出村來了。或許是因為天下太平的關系,近兩年京城的變化尤其是服飾上的變化挺明顯的,衣服的瓖邊道數越來越多了,頭發的式樣也略有變化。總的來說,往繁華里發展。

雖然不用炫富,可也不能太月兌節,過于特立獨行。針線上的開始忙了起來,新做的外出穿的夏季衣裳上就多瓖了兩道邊兒,又往外面鋪子里訂新首飾。

一通忙亂,等到五月節,院子收拾好了的時候,衣裳、首飾也都得了。淑嘉的新院子主屋三間,看著比在杭州要寬敞得多,把原來的家俱移過來一放,卻不顯得空。原來最近京里越來越流行隔斷,本來滿人不喜歡這些的,不知道為什麼近來卻用得越來越多,東一間西一隔,空間切得七零八碎。

淑嘉不太喜歡這樣的格局,干脆把許多簾子都撩起來,隔扇的門也打開,才顯得清爽了。包袱打開、新做的衣服掛好、妝奩匣子擺正。新屋子住著也舒服。

正房後面是一排下人住的房子,院中也有花有樹,青磚鋪地。淑嘉琢磨著什麼時候央西魯特氏允許在院子里弄個秋千架才好。

正在此時,臘梅來了︰「二姑娘,太太那里請了幾位姑姑來,叫二姑娘過去呢。」

宮廷禮儀特訓師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