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慈寧宮里見老板

作者 ︰ 我想吃肉

石家人是被驚到了,本來麼,像他們家,還算是能夠見到皇帝一家人的,且不說華善與石文炳是天天上朝的人,富達禮如今要在宮中當值,慶德的差使與皇帝出行有關,見到康熙很正常。而西魯特氏是命婦,凡有節慶也是必進宮去向太皇太後、皇太後請安的。倒不算是生疏,被召見固然欣喜卻也不至慌亂。

但是那都是大人們的事兒,如今這兩個丫頭又算是什麼?慈寧宮的太監斷不會透露太多內情的,收了紅包,笑吟吟地道︰「萬歲爺到慈寧宮來請安,正遇到下邊兒人說府上夫人遞牌子請見,萬歲爺就問是哪家的,說是您府上的,就說起都統大人來了。萬歲爺說府上的家教好,兩位少爺看著都不壞。老祖宗就問府上還有格格沒有。這不,奴才就來了。」

既然只是臨時起意,那就老實晉見好了。

送走了太監,石家開始忙碌了起來。西魯特氏有標準制服,昨天遞牌子的同時就翻出來準備著了。兩個女孩兒卻什麼準備都還沒有,剛剛搬回來,行李還沒全打開呢。

石文炳道︰「太皇太後是要看孩子,又不是看衣服,大方干淨就好。」西魯特氏道︰「我自省得。」小女孩也不用特別打扮,當季的春裝就好,配上繡鞋——暫時還不到穿花盆底的年紀,頭發梳成小兩把,插兩根簪子之外就配上絨花。又翻出簡單的耳墜與鐲子來,脖子上只掛著個金項圈兒。

果然干淨大方。

行頭收拾好了,從當天晚上開始限制飲食,只許吃清淡的東西,又要沐浴。淑嘉心說,還真能折騰啊。

她洗完澡躺平了,心里還不平靜,不管怎麼說啊,讓你去見個國家領導人,你能很淡定麼?咱之前是小老百姓,穿過來也只在自家一畝三分地里過日子。如果是外國領導人就沒壓力了,不幸要見的正是現管的。天下女人都歸她管。

她不淡定,家中長輩也不太穩當。西魯特氏是女人,只能從自身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太皇太後這是想什麼呢?猛然要看咱們閨女?我看不像一時起意。呀!明年要大挑了,大丫頭明天正好十三……」

石文炳皺著眉頭道︰「不要亂想。大丫頭,宮里多半是撂牌子的。」

西魯特氏道︰「那也奇怪,太皇太後春秋漸高,已經不大問事兒了,何曾見著她老人家見回京命婦還捎帶見人家閨女的?」

石文炳聯系起從去年底開始全家升職,心里也有些打鼓。淑嫻是不錯,可惜是庶出了。雖說大挑的時候嫡庶一樣被挑,在指婚的時候總要考慮考慮的。門第再不錯,庶出了,指作正室的可能性就會低,或者就指個閑散宗室做正室,那樣也不至于驚動太皇太後要看人吶。

石文炳順著老婆的想法一琢磨,壞了,皇帝家的大兒子是康熙十一年二月生的,今年該有十四了,也是到了成婚的年紀了。自家大女兒是康熙十三年的生,這……

石文炳不樂意了,朝中索額圖與明珠的黨爭,不是白痴都知道了。他們倆怎麼能爭得起來,或者說各自把誰綁架了當招牌也一目了然的。對石文炳來說,他不喜歡明珠。最淺顯的道理,你架著個大阿哥跟太子對著干,明顯是讓人家兄弟不和。大阿哥十四、太子十一,都還很年輕,這就被你們帶著被迫對立了起來。我閨女要真當了大阿哥小老婆,我掉份兒、全家站隊掉腦袋,剩下的兒女婚嫁也不好處理。

標準封建官僚大家長石文炳同志,不樂意了,康熙要直接下旨了,他只有謝恩,但是現在麼,雖然是猜測,他還是在琢磨著活動的可能性。心中還作了另一手打算,給大兒子找個不用站隊的岳父。

那邊兒西魯特氏還在嘟囔︰「便是太皇太後沒那個意思,大丫頭也到年紀了,不能不防。」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石文炳的眉頭鎖得更深︰「離大挑還早呢,明兒大大方方地去,要有氣度。」如果淑嫻表現得夠好,夠有範兒,或許就不會給指成大阿哥的側室,不然嫡福晉就要難做了,相信宮里人都不是傻子。

至于淑嘉,沒人討論到她,她小人家才八歲,有什麼好討論的?宮里人做事就是這樣,就沒有個爽快的,做什麼總要有個‘陪太子讀書的’才成,全當讓她長見識了。

——————————————————————————————————————————

次日一早,還不敢多喝水,也不能吃奇怪的東西,淑嘉拿兩塊白米糕墊了肚子,一早上只給喝了一杯水,臨行前還非讓她上廁所。西魯特氏趁機叮囑兩個女兒,對淑嫻說得就多一點,不外要有大姑娘的樣子,必須有範兒。對淑嘉說的就簡單了,老實跟著就行了。

還有說話要怎麼說,行禮的時候看著西魯特氏照著做就成了,等等等等。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母女三人才上車往宮中而去。

故宮這會兒還叫紫禁城,安門是不要想走了,這年頭前朝後宮,前邊是男人們的世界。

從西華門入,進了門,下車,步行。淑嘉特想抬頭四下打量,這地方她找到了熟悉感,淑嘉上輩子參觀過幾回故宮,畢竟參觀過主軸建築,風格還是記得的。

可惜當時故宮在維修中,未開放區太多了,慈寧宮是未開放區。總念叨啥時能進去慈寧宮看看,這下可好,機會來了,她也囧了。宮中行走,忌搖頭擺尾、東張西望,走了趟宮里,頂多兩眼平視大多數時間是微垂面孔,眼珠子還不能四下亂看,看到的東西實在有限。最熟的是地磚和紅牆以及牆根子。

拐彎,過幾道宮門,這才到了慈寧宮階前站下了。淑嘉微微抬了抬有點僵硬的脖子,看到了正中檐下的匾額,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的慈寧宮,唔,她都認得。這大概是慈寧宮比較特殊的地方了,旁的地方都是滿漢合璧書寫的,另一個就是慈寧宮前立的是銅麒麟而不是獅子了。這些特殊,大概都與這里的住客有關。

正在亂琢磨著,里面宣了。

淑嫻淑嘉依著西魯特氏的樣子,肅、跪、叩。

叫起,西魯特氏被賜了座。淑嫻淑嘉一左一右跟在她身後,命婦的禮服挺沉重,行動間不太方便,但又不能帶了僕人來扶著,所以這是個辛苦活。淑嘉條件反射伸手托了一下西魯特氏的胳膊攙著——西魯特氏懷孕的時候她常這麼著跟西魯特氏散步來的,另一邊淑嫻看到了動作,忙扶住另一只胳膊。

站定了,頭還不能太低,那樣顯得小家子氣了。有這樣一個講究,淑嘉就得以打量一下這宮殿了。

太皇太後住的地方,當然好得不得了,尤其康熙是個……挺極端的家伙。

老太後很富態,淑嘉一看她,原本的緊張就消了一些,或者是民族特征的關系,這老太太的臉和外祖母、西魯特氏的臉形挺像的。一旁立著個年紀相仿、有些削瘦的女人,一樣頭發花白,穿著卻要樸素得多。

太皇太後下手坐著一個中年婦人,從衣著、頭飾上看,這大概就是皇太後了。四下里的宮女穿著紅衣裳,發式並不比石家丫環復雜,也沒多少首飾,臉上的胭脂也很淡,腳下穿的也是平底鞋。總的來說,除了比石家丫環更標準些,別的方面居然沒有太大的差別。

打量完了,她老實站著听她額娘回答太皇太後的問題,杭州怎麼樣啊,生活習慣啊,回來之後感覺如何啊,兒子很有出息,是父母調-教得好,等等。完全閑話家常。皇太後只在一邊听著,表情有些無聊也有些木然,也不插話,最後干脆開始打量淑嫻淑嘉了。

淑嘉心說,雖然領導說的每一句話你都得琢磨,但是這樣的領導還是比較讓下屬好過的了。不過皇太後比起太皇太後來就差著些了啊。

不意太皇太後說完西魯特氏︰「你是個有福氣的,」話鋒一轉,改說蒙語了,「兒子也爭氣,女人到了後頭,是要看兒孫福的。」

西魯特氏忙欠身回道︰「太皇太後過獎了,承您吉言。」說的也是蒙語。

皇太後這才振奮了起來——先前西魯特氏說過,這位雖然入宮多年,滿語還湊合,漢語依舊半桶水,很多地方听不懂。

淑嘉︰……您這樣兒怎麼混紫禁城啊,幸虧是皇太後,要換個職稱,早就年終考評不稱職,然後請你回家吃自己了。

皇太後講蒙語發問︰「你兒子就是前兒皇帝說起的那兩個小子?」她早知道了,肯定的啊,怎麼可能晉見前不報名兒?西魯特氏答道︰「要是主子爺說的是富達禮和慶德,倒是奴才的兒子。」

一來二去就說上了。

淑嘉決定收回前言,皇太後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說的是她能听得懂的語言的時候,表情還是很活潑的。這也是個寂寞的女人,挺可憐的,順治駕崩也就是二十來年前的事情,老一輩的人還記憶猶新,他老人家抽風發瘋的形狀尚歷歷在目,說話的時候一不小心還會說起來。

尤其,那位端敬皇後是滿洲正白旗人,跟她們家算是街坊。按規定,滿人居內城,漢人居外城,八旗各以旗色聚居。石家是漢軍正白旗,與棟鄂家同住在一大片街區里。

端敬皇後死的時候還不是皇後,是他追封的,完了之後非要按皇後禮去埋,讓親王、大臣、公主、命婦去哭。誰喜歡你家小老婆啊?死了正好,省得你沒事抽風廢皇後玩兒,大家還得上書去勸。這種情形下,大家能哭得真心麼?他還要把宗室大臣以哭得不夠傷心為理由給罰了,虧得他媽腦筋沒抽,給制止了。

那段時間棟鄂家的人出門都不敢看人啊!惹眾怒了有木有?!(那時候的部落民主制遺風比現在深厚得多。)

听到的全是類似的八卦,淑嘉認為這兩只有毛病!順治爺太奇葩了,弄得天下人只關心這段‘艷聞’沒別的感想,四下里除了他就沒什麼人看好他跟他的端敬皇後,總不能說所有人都瞎了眼。

看看皇太後,看看太皇太後,再想想當初滿宮里的孤兒寡母,只能說,再偉大的愛情,一旦以別人的痛苦為背景,都顯得奇渣無比。

——————————————————————————————————————————

當年的受害者,如今的得益人,可算是都熬出頭了。皇太後也不用擔心順治沒事找事兒想廢了她給他家愛妃騰地方了,除了寂寞,生活倒還滋潤。說到高興處,又問西魯特氏娘家是哪一家,原來老家是哪里的。

太皇太後見皇太後難得高興,也不打斷。她這佷孫女兒就是這個樣兒,真不是個伶俐的人,不過如今能混到這個份兒上,好歹也算是對娘家有個說法兒了。

太皇太後就對兩個小姑娘招招手︰「過來,讓我瞧瞧。」

她一說話,皇太後與西魯特氏都停下來看過去。

淑嘉剛才神游天外,剛一進宮時的緊張又去了好幾分,此時太皇太後叫她,又開始緊張了起來。

兩人一起走到太皇太後跟前,福了一福。老實站好,臉微垂。現代說話要看著別人的眼楮才顯得禮貌,這個時代,盯著人的臉看才是不禮貌,尤其是下對上的時候,要恭敬得不能再恭敬,最好拿腦袋頂上對著,讓對方檢查你頭發剃得合不合格才好。

太皇太後一手拉起一個來,她坐著,略一調整目光,就正好看到兩人的臉。康熙早就問過石文炳家的情況,回來自與太皇太後說了,太皇太後本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這再一看,更坐實了原本的看法。

要說面相上,淑嫻更漂亮是真的,但是淑嘉的長相更討喜,而且淑嫻到了抽條長個的年紀,顯得清瘦了,淑嘉依舊圓潤,後者十分羨慕前者,卻不知道她這副長相才是‘受中年老人喜愛之標準長相’。這世人就不可能沒有嫡庶的觀念,再一看嫡出的這個端莊討喜,庶出的那個有點弱柳扶風,面上不顯,心里的天平已經歪了。

太皇太後一眼打量完,開始問兩人的名字等。淑嫻先答︰「回太皇太後,奴才名叫淑嫻。」聲音挺清晰的,略有小抖。

奴才這兩個字兒,可真是難出口啊。淑嘉心里抽了一下,嘴巴已經自覺發聲了︰「回太皇太後,阿瑪給取名叫淑嘉。」也有點抖。

不過太皇太後依舊慈眉善目,叫在她旁邊坐了,又讓人拿點心給她們吃。

哪兒有心思吃啊!可她賞了,你就得吃!拿帕子托著一小塊兒點心,慢慢啃,唔,甜味兒略重,估計是因為慈寧宮里住的是住老人家,味覺有點遲鈍了,所以味道重一點。

太皇太後略看一眼,嗯,吃相也還行。又讓取茶來喝。

正好,有點緊張,又在吃干的,有茶就太好了。這茶的味卻不重,淡淡的非常好喝,拿手背試試茶碗的溫度,這才托起來小口抿著。喝了兩口水,心里鎮定了。放下茶盞,擦擦嘴角,又順手把鼻尖的小汗粒兒給擦了。

抬頭眨眨眼,正看到太皇太後與旁邊站的老年婦人對望了一眼,還微微點頭。

太皇太後對那人笑道︰「格格看看,這小丫頭挺可人。」

格格?哪家的格格?淑嘉困惑了。宮里的格格,不該是這把年紀的?又不好隨便問,老實握著帕子坐端正了。淑嫻就沒有這些小動作,吃兩口點心,喝兩口茶,坐著一動不劫,眼皮都不眨一下。

皇太後對西魯特氏印象很好,親不親故鄉人,語言又通,這會兒就說︰「太皇太後說的哪一個?」太皇太後一指淑嘉︰「小的這個,去,給皇太後看看,我老婆子說得對不對。」

淑嘉無奈,起身,對太皇太後一福,這才去皇太後座前行禮。皇太後拉著她的手,來回摩挲了幾下,皇太後的手雖然皮膚略有松馳倒還挺軟,指頭上套著亮閃閃的金絲編就的指甲套。上下一打量,笑眯眯地問︰「果然是個可人的丫頭,多大啦?」

她說的是蒙語,沒辦法,就這套語言系統熟一點,其他的還沒升級。淑嘉亦用蒙語回答。皇太後一听會說蒙古話,就高興,話也多起來了︰「平日里都做什麼呀?喜歡吃什麼呀?」

淑嘉想了想︰「家常菜都能吃,不挑嘴,就是愛喝點兒湯。」

說話的功夫,旁邊已經有宮女看了兩眼一旁的座鐘。西魯特氏知機,就要告退。淑嘉也發現了,瞥一眼鐘,十點二十了,晉見的時間本就不會太長,兩宮太後也沒那麼閑,真閑了也還有別的娛樂。悄悄整整衣袖,準備要跪安。

就在此時,康熙來了。

他真的來了。

他一來,滿屋里屋了兩個原本坐著的,其他人不管在干什麼,都得沖他跪下。西魯特氏還要避著跪,她是外命婦。

康熙先給他祖母和他嫡母請安,完了才讓大家起來。西魯特氏起來之後就避得更遠,她閨女就正好讓康熙看到了。

康熙還說︰「是我來得不巧,您這里有人呢。」

屁話!淑嘉本來還很緊張的,康熙啊,穿越女之克星,下毒手機率百分之兩百的。听他一開口,就覺得他虛偽,別開玩笑了,慈寧宮要見什麼人你會不知道?就是事先不知道,到了門口兒也得有告訴你了。

康熙不知道有人當面月復誹他,又問一回是哪家的之類。淑嘉略抬頭,早就商量好的了,讓淑嫻先回話。皇帝的氣場似乎比太皇太後要強不少,淑嫻的聲音比方才還不自在,听得淑嘉心也跟著顫了起來。人其實是很容易受影響的動物,她原本打算近距離圍觀一下傳說中的麻皮臉,現在是連看都不敢看了,生怕一不小心被發現,然後被這克星克死。康師傅的掃把功,那是不可以懷疑的!

皇帝問話的水平就高一點,關注的內容也有所不同,他問讀了什麼書。淑嫻答︰「讀完了《四書》,正在讀《女四書》。」皇太後又听不大懂了,開始無聊,淑嘉離她近一點,看到她的表情又變成木然。

康熙自然也是落坐了的,淑嘉站著,沒敢看他的臉,只看到他一身明黃衣服,像是從朝上剛下來,這會兒看起來身材倒顯得壯實魁梧。康熙問完了倒沒考較功課,又問淑嘉讀了何書。

淑嘉回說︰「跟姐姐一道讀的,也是《四書》和《女四書》。」康熙挑挑眉,不再說話。

西魯特氏從旁捏了兩把汗,抬眼看看到家里傳旨的太監,太監倒公道,拿錢也幫忙,略略一點頭。西魯特氏就知道要告退了。

果然,三巨頭都沒攔著。太皇太後說︰「都是好孩子,要好好撫養。」皇太後有點喜怒形于色,稍有不舍之意,淑嘉離她近,她還拉著淑嘉的手說︰「慢著點兒,仔細磕著了。」皇帝倒是什麼都沒說。

————————————————————————————————————————

淑嘉挺慶幸里面還穿了一整套的襯衣的,即使汗濕了,外套依舊看起來很干爽,不致失態。回到家里,依舊模不著頭腦。帶閨女請安,並不是件尋常事。命婦打申請還有時不得見呢,怎麼就……

本來消息通靈人士還有些猜測,不料沒過幾天,太皇太後與皇太後相繼看了戶部滿尚書科爾坤家的女兒伊爾根覺羅氏、工部滿尚書薩穆哈的孫女兒吳雅氏等**個小女孩兒,年紀在十一二到**歲不等。大家的注意力才不集中在石家身上了。

石文炳夫婦才松了口氣,怎麼看淑嫻一庶出,在這些姑娘里就沒有優勢。至于淑嘉,她太小了,明年大挑才是主戰場。看來是為大阿哥選正室的,完全無壓力啊無壓力。

真的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