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二 瘋狂的前奏 第一百章 以快取勝

作者 ︰ 閃爍

第一百章以快取勝

預警機靠前,立即有了重大收獲。

皮特上校的擔憂沒有錯,那些上午起飛的h-6沒有返回基地,而是在鴨綠江與圖們江北面大約兩百公里處徘徊。轟炸機群分成兩個編隊,離元山均不超過六百公里。美軍指揮官立即斷定,這些轟炸機將在戰斗機突破聯軍的空中防線後南下,用巡航導彈攻擊永興灣里的運輸船只。

美軍沒發現的是,在h-6機群里面,還有幾架戰斗機。

執行突擊任務的,正是剛從俄羅斯引進的mig-31。四架戰斗機分成兩個編隊,分別混在兩支轟炸機群里面。

因為h-6機群采用密集編隊,間隔距離不超過兩百米,mig-31又緊挨著轟炸機,所以美軍的預警機沒能把戰斗機分辨出來。

發現e-3d飛過咸興後沒再北上,楊禹方立即給負責空中指揮的賈定康下了命令。

通過kj-2000,作戰命令迅速下達給戰斗機飛行員。

月兌離轟炸機編隊後,四架mig-31沒有爬升,在九千米的巡航高度上,把飛行速度提高到了兩馬赫。

作為標準的截擊機,mig-31的優勢就是飛行速度。

在兩萬米高度上,這種四十多噸重的戰斗機能夠達到二點五馬赫的飛行速度,如果拋掉外掛物,保有少部分燃油,還能把飛行高度提升到二萬七千五百米,並且以二點七五馬赫的速度持續飛行上千公里。

雖然在其他方面,mig-31並不出s ,但是論速度,mig-31超過了美軍任何一種戰斗機。

隨著mig-31月兌離轟炸機編隊,美軍預警機發現了異常。

只是,e-3d的巡邏區域太靠北了。

咸興離鴨綠江上游的直線距離不到兩百公里,離兩批mig-31的不超過五百公里。即便預警機立即轉向,也只有不到二十分鐘的逃逸時間。

二十分鐘,美軍能做什麼?

發現美軍預警機轉向逃逸,賈定康立即給mig-31下達指示。兩批截擊機繼續加速,同時向二萬五千米高空爬升。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f-22a的作戰飛行高度被限制在一萬五千米以下。不是f-22a無法飛得更高,而是在超過一萬五千米的高空,其飛行x ng能將急劇下降,無法與注重高空高速x ng能的截擊機抗衡。f-15c在設計時考慮到了攔截戰略轟炸機,高空高速x ng能比f-22a好得多,只是跟mig-31相比,仍然差了很大一截。在兩萬米高空,f-15c拋掉所有外掛物後也只能達到二點五馬赫,而mig-31在攜帶四枚攔截導彈的時候,能在二萬五千米高空達到二點六五馬赫。

用注重亞音速機動x ng能的防空戰斗機去對付截擊機,顯然有點力所不逮。

五分鐘不到,四架mig-31的飛行高度均提高到二萬五千米以上,飛行速度超過二點五馬赫。

因為攜帶了數量驚人的燃油,所以mig-31能在截擊行動中全程超音速飛行。

此時,美軍也甄別出了四架戰斗機的身份,開始組織防空攔截。

分成兩個編隊的四架f-15c立即拋掉副油箱,打開加力燃燒室,不顧一切的向二萬五千米高空沖刺。

在速度的較量中,戰斗速度以秒為單位進行計算。

f-15c的垂直機動x ng能非常出s ,只是在飛行高度超過兩萬米後,隨著空氣變得更加稀薄,發動機的推力急劇降低,爬升速度迅速減緩。

面對前來攔截的f-15c,mig-31沒有規避,而是繼續爬升。

這時候,f-15c的x ng能缺陷暴露了出來。

超過極限動力爬升高度後,f-15c要想繼續提升飛行高度,只能犧牲速度,用動能換勢能,即依靠戰機的慣x ng,做拋物線運動。

在這個高度上,任何空對空導彈都難以派上用場。

面對飛得更高的mig-31,f-15c的飛行員只能望空興嘆。

此時,美軍也意識到,那幾架mig-31就是沖著預警機來的。志願軍的戰術意圖非常明確︰首先打掉聯軍的預警機,使聯軍的防空力量失去統一指揮,再用轟炸機對付永興灣里的運輸船只。

e-3d已經轉向,伴隨行動的兩架e-2d也在向南逃逸。

只是預警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只有每小時九百多公里,e-2d還要慢一些,而mig-31的沖刺飛行速度超過了每小時二千五百公里。

攔截失敗後,e-3d開始降低飛行高度。

大部分空對空導彈的下sh 落差高度都在一萬米左右,只要e-3d降低飛行高度,就能迫使mig-31降低飛行高度,為戰斗機提供寶貴的攔截機會。只要在兩萬米以下,mig-31絕對不是美軍戰斗機的對手。

美軍的想法沒錯,可是預警機不是戰斗機,無法像戰斗機那樣做劇烈機動。

e-3d的飛行高度降低到七千米時,兩架mig-31已經到達一百五十公里外。面對正在逃逸的預警機,截擊機立即啟動火控雷達,隨後各發sh 了兩枚遠程空對空導彈。大概是為了避免與美軍戰斗機纏斗,mig-31沒有降低飛行高度。讓美軍指揮官不解的是,mig-31在發sh 導彈後沒有返航。

因為中國空軍沒有遠程空對空導彈,所以mig-31發sh 的aa-9「阿拉莫」導彈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

作為一種上世紀七十年代開發的導彈,aa-9除了sh 程之外,沒有任何明顯x ng能優勢。

被mig-31的火控雷達鎖定後,e-3d的雷達干擾機自動開啟,在其後方一百多公里處的ec-135也啟動了大功率雷達干擾機,壓制戰斗機的火控雷達。只是電子壓制的效果並不明顯,mig-31的多普勒火控雷達以功率大著稱,其探測能力不亞于小型預警機,抗干擾能力非常強。

真正的反制手段,還是針對導彈的電子干擾。

aa-9b 近時,e-3d的飛行高度已經降到四千米,仍然在以每秒三十米的速度下降。探測到導彈發出的雷達波後,e-3d的反導對抗系統開始工作,一邊釋放出干擾鉑條,一邊對導彈制導雷達進行壓制干擾。

導彈不是戰斗機,彈載制導雷達的功率非常有限。

預警機的電子壓制與電磁干擾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四枚aa-9先後丟失目標,在燃料用盡後爆炸自毀。

此時,另外兩架mig-31分別攻擊了兩架e-2d,只是同樣沒有收到戰果。

再先進的戰斗機,沒有合適的彈y o,也很難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正是對aa-9的不信任,四架mig-31才沒有轉向返航,而是繼續b 近目標,準備在更近的距離上發起第二次攻擊。

距離足夠近,mig-31能用雷達持續照sh 目標,讓aa-9以連續波制導方式發起進攻。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對抗美軍的干擾措施。

問題是,隨著距離b 近,e-3d的飛行高度也在降低。攻擊中低空的預警機,mig-31必須俯沖,離開美軍戰斗機夠不著的超高空。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的處境也非常凶險。

e-3d規避截擊機的時候,正在與j-10、j-11b爭奪制空權的防空戰斗機失去支援,戰場上的形勢對美軍非常不利。

因為另外一架e-3d在朝鮮西海岸,而美國海軍的e-2d在日本海上空,緊急起飛的預警機最快也要半個小時後才能趕到,所以美軍必須想辦法彌補指揮環節上的缺陷,盡快消除空中威脅,讓e-3d返回指揮崗位。

正是如此,受到攻擊的預警機沒再下降飛行高度。

在美軍飛行員看來,落差超過兩萬米,足以阻止mig-31發起攻擊了。

顯然,美軍低估了中國飛行員的膽量與決心。

離e-3d不到五十公里時,兩架mig-31開始小角度俯沖。因為已經發sh 了兩枚重達數百公斤的導彈,燒掉了一半以上的燃油,所以進入俯沖階段後,mig-31的速度迅速突破了二點七五馬赫。

這是mig-31的極限飛行速度,而且只能在二萬五千米以上高度達到這個速度。

隨著高度降低,空氣密度提高,產生的摩擦熱量將使戰斗機的駐點溫度急劇提高,最終燒毀戰斗機。

只是戰斗中,誰也顧不了這麼多。

攔截高速俯沖的截擊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半分鐘不到,mig-31與e-3d的距離縮短到了三十公里。

面對頭頂上方的威脅,e-3d別無選擇,只能再次俯沖,與截擊機拉開距離。

只是這個時候才想到規避,已經來不及了。

兩架mig-31再次發sh 了導彈,而且采用了連續波制導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戰斗機必須把機頭對準目標,讓雷達持續照sh 目標,導彈接收目標反sh 的雷達撥,沿著雷達撥的傳播方向攻擊目標。

萬幸的是,導彈比戰斗機飛得更快。

半分鐘後,三枚aa-9先後擊中了e-3d,只有一枚aa-9受到預警機拋sh 的干擾鉑條影響,沒能命中。

擊落預警機後,兩架mig-31立即改出俯沖,以追快的速度爬升。

此時,最近的美軍戰斗機還在五十公里之外。雖然有兩架f-15c發sh 了aim-120c,對mig-31進行攔截,但是隨著截擊機爬升到二萬五千米以上,采用火箭發動機的aim-120c就跟不上了。

兩分鐘後,把飛行高度降低到一千五百米的兩架e-2d也遭到攻擊。

雖然只有一架e-2d被導彈擊落,另外一架e-2d被導彈的碎片打中後沒有墜毀,但是在接班的預警機趕到之前,聯軍的防空攔截系統出現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空白時間,仍然在空中作戰的聯軍戰斗機失去了統一指揮。

因為e-3d被擊落時高度不到三千米,所以kj-2000沒有及時發現mig-31的戰果。

直到mig-31的飛行員報告ji o戰情況,楊禹方才知道,突擊行動收到效果,反擊戰役迎來開m n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