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二 瘋狂的前奏 第九十九章 故技重演

作者 ︰ 閃爍

第九十九章故技重演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到了中午,志願軍的空中力量仍然沒有越過鴨綠江與圖們江。

皮特上校非常不解,連阿倫都有點茫然。只是鴨綠江與圖們江北岸,仍然有數十架戰斗機在空中巡邏,之前升空的那些戰略轟炸機也沒有返回基地。

志願軍到底想干什麼?

兩人沒有起疑,因為船隊的主力是幾艘大型油輪,第一陸戰師最需要的是油料,油輪需要一天一夜,才能把油料全部送上岸,所以志願軍不必急于發起進攻,完全可以在聯軍放松警惕時發起突擊。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皮特一方面組織加強防空力量,一方面讓後勤部隊盡快把送上岸的作戰物資運往第一陸戰師。

此時,志願軍確實進入了臨戰狀態。

一系列佯動引起的反應,完全在楊禹方的預料之中。雖然運輸船隊到來,打lu n了最初的作戰部署,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好處也非常明顯,即可以用打擊船隊掩護真實意圖,使聯軍誤判。

現在情況,正如楊禹方預料,聯軍認為志願軍將再次轟炸永興灣里的船只。

下午四點,楊禹方啟動作戰行動。

首先收到命令的是空七師的一支j-10中隊。

兩個小時前,該中隊升空接替已經巡邏四個小時的j-11中隊。作為制空戰斗機,十二架j-10全部采用標準的空優配備,每架攜帶了四枚pl-12中程攔截導彈與兩枚pl-11格斗導彈。因為需要長時間進行空中巡邏,所以每架戰斗機還攜帶了三具大型副油箱,使其能在離基地五百公里的地方巡邏兩個半小時。

收到命令時,十二架j-10剩下的燃油僅夠返航。

機群沒有立即越過中朝邊境線,而是後撤一百多公里,與h-6改裝的加油機會合,補充了燃油。

空軍的加油機並不多,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8只有八架,主要為轟炸機、預警機、以及j-11b與fbc-1c這類大型戰斗機提供支援。由h-6改裝的加油機,主要支持耗油量不大的輕型戰斗機。

十二架戰斗機分成兩個批次,先後從加油機那里獲得了作戰所需的燃油。

轉向後,十二架j-10在鴨綠江上空拋掉副油箱,隨即打開加力燃燒室,以一點三馬赫的速度飛向元山。

突破音障後,j-10能在不開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保持這個速度。

較快的飛行速度不但能夠縮短敵機的反應時間,還能迫使f-15c拋掉副油箱,以更快的速度迎戰。

更重要的是,j-10能在跨音速區域獲得最佳機動x ng能。

之前的戰斗已經證明,如果在亞音速區域,j-10的機動能力遠不如f-15c,速度再快的話則難以做出高過載機動。只有在跨音速區域,j-10才能在格斗中佔據優勢。美軍非常清楚j-10的x ng能,所以在空戰中盡量避免在j-10的優勢飛行包線內進行格斗。面對高速沖刺的j-10,美軍往往會選擇視距外ji o戰。

這批j-10的任務,就是耗掉美軍防空戰斗機的攔截導彈。

在它們身後,還有更多的戰斗機即將進入戰場。

j-10不是隱身戰斗機,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上空之前,就被美軍的預警機發現了。

等了幾個小時,志願軍終于出手了。

雖然皮特上校並不參與戰術指揮,但是在戰斗警報響起後,他立即給前線指揮官下了命令︰密切注意戰場上的可疑目標。

如果志願軍打算轟炸運輸船隊,出動的絕不只是十二架j-10。

在中國空軍中,j-10並不是理想的多用途戰斗機。

雖然j-10也有不錯的對地打擊能力,能夠攜帶各種j ng確制導彈y o轟炸地面目標,但是受載彈能力限制,在確保航程的情況下,j-10最多只能攜帶兩枚空對地導彈、或者用復合掛架攜帶四枚制導炸彈。與j-11b、fbc-1c相比,j-10的打擊能力並不出眾。在之前的戰斗中,志願軍很少用j-10執行打擊任務。

這十二架戰斗機的任務不是轟炸船只,而是與聯軍的防空戰斗機爭奪制空權。

讓護航戰斗機前出,屬于非常標準的空中戰術。

不出所料的話,在j-10機群後方,肯定有一支、甚至好幾支規模龐大的攻擊機群,而且那些仍然在空中巡邏的轟炸機已經到達戰場附近,將在戰術機群發起突擊的時候,發sh 巡航導彈。

只是要想攔截攻擊機群,首先就得打掉護航戰斗機。

在j-10的威脅下,別說f-15c難以靠近攻擊機群,就連f-22a也只能在數十公里外向攻擊機群發sh 攔截導彈。

數分鐘後,在最外圍巡邏的八架f-15c開始向j-10機群b 近。

與此同時,部署在元山附近的四架f-15c調轉航向,加入了攔截j-10機群的戰斗。

之前的空中對抗已經表明,j-10的綜合作戰能力不比f-15c差,特別是在得到預警機支援後,j-10完全能夠對抗f-15c。

雙方的作戰能力勢均力敵,數量成為關鍵因素。

按照美軍的統計,j-10與f-15c的空戰ji o換比也在一左右。如果沒有數量優勢,f-15c很難在空戰中擊敗j-10。

雙方二十四架戰斗機在預警機的支持下,迅速進入對抗階段。

因為j-10提前加速,所以f-15c機群不得不在較遠的距離上發sh aim-120c,阻止j-10機群b 近。為了避開aim-120c,j-10機群必須進行規避,從而損失速度,進入對f-15c有利的速度區間。

美軍先發制人,j-10機群也不甘示弱。

打了半個月,還在戰斗的j-10飛行員都非常了解他們的對手,知道該如何與f-15c對抗。

因為雙方戰斗機的戰術動作都在對方預警機的監視之下,所以雙方的飛行員都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

要想依靠中程空對空導彈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某一方提前撤走,不然空戰必然進入格斗階段。

也就在雙方的第一批戰斗機發sh 了中程空對空導彈之後,美軍的e-3有了發現。

正如皮特判斷的那樣,在j-10機群後放還有一支規模不菲的j-11b機群,數量在二十架以上,而且以超低空突防。

被美軍預警機發現時,j-11b機群已經越過鴨綠江,離元山不到二百五十公里。

情況萬分緊急,如果這些戰斗機攜帶的是對地導彈,能在離元山兩百公里的地方發sh 導彈,然後轉向返航。

萬幸的是,美軍已經提高戒備,防空戰斗機已經集結到元山附近。

按照前線指揮官的命令,十二架f-15c立即前往攔截。因為志願軍很有可能讓執行制空任務的j-11b以超低空突防,假冒攻擊機,所以聯軍增派了八架f-22a,協助f-15c進行攔截。

這個安排,立即收到回報。

f-15c機群出動後,j-11b機群立即開始爬升。雖然預警機探測到了j-11b拋下的外掛物,但是判斷為大型副油箱,不是對地攻擊彈y o。也就是說,這批j-11b的任務也是奪取制空權。

志願軍的突擊戰術,與上次反擊幾乎如出一轍。

聯軍官兵松了口氣,用同樣的戰術,肯定難以取得同樣的戰果。

只是,皮特一點都沒有放松。志願軍只投入了制空力量,還沒有投入攻擊力量,因此誰也說不準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

志願軍的攻擊機群到底在哪?

兩場大規模空戰,佔用了聯軍的防空指揮系統,讓負責指揮任務的三架預警機無暇關注潛在威脅。

此時,美軍的戰術指揮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一架ec-135電子戰機的協助下,承擔主要防空指揮任務的e-3d把大部分防空作戰指揮工作分了出去,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惕。

能對運輸船構成威脅的不是那些制空戰斗機,而是攜帶了反艦彈y o的攻擊機。

如果是fbc-1c,威脅就不可小覷。

之前的戰斗已經表明,這種以對地攻擊為主的多用途戰斗機能在不到五十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時一千一百公里的速度突防。即便e-3d已經靠前部署,對超低空突防的fbc-1c的最大探測距離也不會超過三百公里。中國空軍反艦導彈的最大sh 程在兩百公里左右,因此留給防空戰斗機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

五分鐘,能做什麼?

即便是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f-22a,也只能在五分鐘里飛行一百多公里,算上中程空對空導彈的sh 程,最多能攔截兩百公里外的敵機。

為此,很有必要讓防空戰斗機靠前部署。

問題就在這里。

志願軍是進攻方,掌握著主動權,除了南面,攻擊機群可以從各個方向進入,而防空戰斗機的數量有限,不可能在所有方向上部署足夠的防空力量。

為此,得讓預警機上前一些,延長預警時間。

聯軍別無選擇,在空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那架e-3d與協助執行任務的兩架e-2d不得不向北飛行。

後面,承擔指揮任務的ec-135也轉向跟了上去。

讓預警機靠前部署,無疑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預警機沒有隱身能力,e-3d這樣的大型飛機,即便在七百公里之外,都能被kj-2000的相控陣雷達探測到。

美軍預警機靠上前來,楊禹方等待的時機到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