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世唐朝 第二十四章 中秋夜宴

作者 ︰ 默默而作

陽林在各家廚房巡視著,王家村的人現在都是香餑餑,憑他們的手藝,無論是去勛貴府中做廚娘還是去酒樓大勺當大廚都足夠了,陽林在其中只是起些指導性作用而已,當王木生的兒子給他雕出來個巴掌大的圓木小盒子之後陽林就失去了指導各家婦人廚藝的興趣,狠狠的夸獎了王木頭幾句之後才叫他繼續雕刻一樣大小的盒子。

盒子的作用其實也是用來做吃食的,上下一夾,一個面餅就成了固定的形狀,面餅的正中間印著方方正正四個大字‘大唐月餅’。周邊還有一些精美的花紋,王家村的村民家里不缺吃食,他們都很富有,當王二牛將一大桶磨好的豆沙和一籃子雞蛋提過來之後,陽林的月餅就開始制作了,先向木盒子的底部放上一張 好的面皮,再放入豆沙,芽糖,打個雞蛋進去,用同樣蓋鋪著面皮的蓋子緊緊的一蓋,一個模樣精致的月餅就做出來了,隨著王木頭的月餅盒子越做越多,小伙伴們有樣學樣,一大桶豆沙瞬間用完了,王二牛只得再磨幾桶,當數千個一模一樣的月餅擺了滿滿幾個方桌之後,陽林叫王二牛停止了制作原料。

「把平低鍋架起來,刷上一層豬油。」陽林從來都是指揮別人干活,現在他的身體還太小,那些重活根本不好上手,只見王二牛快速的往平底鍋上刷了一層薄薄的豬油之後,連鍋,帶上被吊在梁上垂到灶台上的平底鍋蓋一起用大火燒了起來,當鍋蓋也快被燒的通紅的時候,陽林將一個個月餅整齊的排放在了平底鍋上,然後王二牛用燒紅的鐵鍋蓋瞬間將平底鍋蓋了個嚴嚴實實,其實整個過程跟小神仙在村里做鍋盔的時候一樣,不過材料有些變動而已,麥芽糖經過高溫會徹底的融化到豆沙里,雞蛋清里的水分會不停的補充到面皮和豆沙里,讓面皮不至于像鍋盔那樣硬,最後,豆沙的中央只會留下一個干干的油蛋黃,豆沙會跟面皮粘在一起,二世祖們興奮的往灶里添著柴火,這種別開生面的吃食,不用嘗,光看著就好吃。

「五分鐘到,開鍋。」

陽林一聲令下,王二牛立即將吊著鐵鍋蓋的青藤往上一扯,被烤的紅,散著淡淡的麥芽糖豆沙甜香的一鍋月餅就出鍋了,程處默和尉遲寶林想搶先動手撈兩個嘗嘗,被陽林手上的竹夾子狠狠的抽了一下爪子。

「燙不死你。」

陽林狠狠的碎了一句,用竹夾子將月餅一個個夾到盤子里,還擺了個精美的造型。

「你們幾個,每家送兩盤之後才能開吃。」陽林將每一盤裝了八個月餅盤子遞給程處默等人道,眾人早已忍不住將月餅放在鼻子前面聞月餅的香氣。

月餅一鍋鍋的出鍋,王家村二十幾戶人家就分去了快一半,送完月餅回來的二世祖們流著哈達子站在灶台邊等吃,李承乾模了模圓圓的肚子有些苦惱,早該听二弟的留著肚子的,李泰總是嫌袋子太小,四處尋找著以裝東西的漂亮袋子,李恪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道︰「大哥,其實你現在開始留肚子也不晚,好吃的應該還在後頭。」

聰明人就是在任何時候做出最對的選擇的人,沒腦子的人就是口水打濕了衣襟還盯著月餅目不轉楮的人,當然,七歲以下,年紀比較小的不在此列。陽家村炊煙四起,一頓要擺滿桌子的長桌宴,沒個兩三個小時做不出來,月餅全部出鍋後陽林又開始整起了殺豬菜。

這道直逼佛跳牆的東北菜必須要大鍋,猛火煮才夠勁,食材多是些豬雜,豬血,青菜蘿卜等,陽林同樣只動口,不動手,還放了一些桂樹皮,八角和花椒沫子進去,同時開鍋的有鹵豬頭,鹵豬蹄,紅燒肉,醬香排骨,鐵板肥腸,干煸泥鰍,至于韭菜炒雞蛋,女敕筍回鍋肉,拍黃瓜等小菜,王二牛就能做的很好,小神仙的教導是,人生在世,必須得吃好,喝好,玩好,另外兩好王家村民還沒學到,這吃好已經學的差不多了。

全村人民忙忙碌碌整到黃昏,一溜二十幾張方桌才被各式菜肴擺滿,而陽林煮殺豬菜的幾口大鐵鍋更是飄香全村,讓所有人的口水都不夠流。

李二的隊伍來了,嬪妃,皇子公主,有爵位的李氏族人全部來了,三品以上的官員列著長隊,這是大祭才會擺出來的派頭。

「太子,吳王,魏王何在?」馬永全一聲召喚,李氏三兄弟被叫到了皇帝的隊伍中,陽林也招呼村民們暫時進屋回避。

只見李二全幅朝服,正冠,左手邊上長孫皇後,右手邊是剛剛換了儀裝的太子李承乾,諸王子,嬪妃依次在後,再有丞相國公等,分文武品級整齊劃一的進入了王家村,在太子李承乾的帶領下,直入神仙居暖棚,對著堆成小山一般的紅薯玉米迎迎下拜。

「天降祥瑞于我大唐,世民必不負上天美意,管叫大唐子民安居業,豐衣足食••••••」

李二說了很長一段話,謂聲淚俱下,大至的內容就是提振國民信心,警告有野心的人,上天都是幫他的,你們就別起那些心思了,最後還代全大唐百姓感謝將祥瑞帶來世間的小神仙陽林,不得不說,陽林受李二一拜的感覺還是蠻爽的,恨相機留在了承乾宮,不然陽林肯定要記下這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

「掌燈,請陛下入長桌宴。」

結束了李二的獨演,陽林一聲令下,各家各戶的小子們都提出了大大的燈籠,流水一樣往水泥曬谷場邊的竹竿上掛,一串串燈籠在曬谷場上升起的時候,整個曬谷場被照的如同白晝一般,一溜數十張大方桌上琳瑯滿目種類不同的食物出現在大家面前,陽林最喜歡玩的是個震撼,當幾口裝滿殺豬菜的大鍋被壯漢抬到曬場上面來的時候,真是忽聞一陣口水聲,千吸萬咽迎面來啊!

「界界,界怎麼個吃法?」李二還沒動,一個穿著華麗的老頭倒是先沖到了桌前,既然管儀態的大臣並未責怪這老頭失儀,陽林便猜到了此人恐怕就是太上皇李淵,李二的這場秀,更多的就是做給李淵的舊朝勢力看的,老家伙也未必就是餓到不顧形象了,反倒是故作滑稽的樣子來化解尷尬。

陽林很給李二長臉了,這玲瑯滿目的菜肴,高達百種之多,就算是內府也未必置辦的出來,再聞菜香,與宮里完全在兩個層次上,第一次來到王家村的李二怎麼也想象不到,就這麼一個小村莊而已,居然有這麼大的能量,置辦千余人的飲食居然還能做到這麼種類繁多,色香味俱全。

「太上皇親臨,自然是要飲頭啖湯的了,取碗筷來。」陽林得了李二的眼神授意,自然知道接下來怎麼演,實在是怕這些大臣們吃的太猛撐壞了胃,所以陽林設計了大鍋的殺豬菜,豬雜湯,先喝口熱湯暖暖胃了再開吃,片刻之後,幾大筐碗筷被村民們抬了上來,陽林取了一副交到李淵手中,又拿起一個長勺,舀了一勺香濃的豬雜湯到李淵碗里。

「太上皇飲了頭啖湯,就請從頭吃到尾。」陽林一指一溜排成長條的大方桌,示意李淵從頭吃到尾,看到什麼吃什麼,這麼一折騰,這出場順序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排第二位的當然是李二了,接過湯碗李二給了陽林一個贊許的眼神便拿著自己的碗筷到一邊喝湯去了,第三是長孫,同樣給了陽林一個贊許的眼神就端著湯碗向李二走去,第四位的李承乾有點想哭的感覺,因為他偷吃的太多了,肚子現在很飽,琳瑯滿目的菜肴又十分挑起他的食欲,悔不該听二弟的啊!肚子應該有多少留多少。

皇室族人,滿朝文武魚貫的領了碗筷先到陽林這里裝一碗湯,再從長桌的這頭吃到那頭,琳瑯滿目的菜肴種類實在太多了,哪怕是一樣吃一口,一個人也吃不完所有種類的菜,那些被吃空了的菜碗馬上就有村民替換新的上去,後面的人壓根就不用擔心吃不到,眾人無不痛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像尉遲恭程咬金這樣的大漢,一個人吃了別人兩個人的量,吃飽了還抱著半個鹵豬頭不撒手,當然,等這些頂級的大佬們吃過一遍後,基數比較大的二三品文武官員上來的時候終于將所有儲備的食物吃了個七七八八,還紛紛討論那一種菜最好吃,那一種菜最好看,等內侍,和侍衛們上場的時候,只能自覺的抱著一大碗米飯,在裝滿殺豬菜的幾個大鍋那里排隊了,最後每人打了一勺殺豬菜就美美的下去胡吃海塞了。

「撤桌,清台,上月餅,果酒,凳子椅子也都端出來。」

一頓有百余種美食的大宴席已經讓文武百官目瞪口呆了,美美的享用了人生的第一次美食盛宴之後許多大人們都想吟詩一首以表贊嘆,像大濕人程咬金就寫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你吃鴨來我吃雞’這樣的名句。但這還不算完,等眾人基本都吃的差不多了,隨著陽林的一聲令下,制作擺放精美的一盤盤月餅被端了上來,一壇壇略有些酸甜味道的果酒被擺上了桌子,這一下徹底激起了文武大臣的詩性,飽滿的月下大餐一頓,果酒配月餅的風氣在大唐至此形成。

飽餐之後,喝點酸甜的果酒正好消食,當然,陽林並未用蒸餾法提升酒的度數,只是指派村民將附近山上成熟的果子全部摘回來釀制更像是醋的低度酒,這些果子已經成熟,不摘就要掉在地上爛掉,陽林給王家村民灌輸的理念是,食物利用最大化,尋找到最多的食材,最巧妙的利用起來,人們自然不愁會挨餓。

「你這王家村莫非有寶藏?能整出這些層出不窮的吃食。」李淵老了,牙齒掉了很多,口齒有些不清,陽林還是只能勉強听懂他說的話。

「這個問題,就讓王村長來回答您吧!」陽林淡淡一笑的退到了一邊抱著壇子給李二長孫等一一倒上果酒,而他口中的王村長王守仁也在他一聲吆喝之下出現在了李淵和李世民面前。

收藏和推薦一如既往的求,最先給霸世投上推薦的,我記得你一輩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霸世唐朝最新章節 | 霸世唐朝全文閱讀 | 霸世唐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