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 第八十七章

作者 : 吴付标

导读

人生必定会经历许多选择,战略制定亦如此。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的有限性我们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二是外面世界的诱惑性外面的世界总是很精彩的。

取舍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些什么。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显得更加重要。

二、战略决策:在资源与诱惑中取舍

先秦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哲学家杨朱。有一天,杨朱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犹豫片刻后,突然放声痛哭。旁人都觉得很奇怪。有一个位好心人上前询问是否家中有变故。杨朱摇摇头说,我是因为不知道该走眼前的哪条路。来人听了直摇头,大呼不值。杨朱鄙夷地看了看这人,满脸忧愁地说:“你哪里知道,人生到处都是这样的三岔路口啊。”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杨朱临路而泣”的典故。

人生必定会经历许多选择,战略制定亦如此。当我们运用战略思维进行系统的战略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面临许多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就是决策,这也是战略制定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拿破仑传记》的作者路易斯梅德林是这样描述这位大人物的:“他会同时掂量三、四种可能的方法,并努力设想出各种可能的结局,尤其是最糟糕的结局。这样深思熟虑后得出的预见,通常能够让他为任何可能的挫折做好准备。他总是算无遗策。”

18世纪著名军事家句色特说过一句透切的话:“所有的作战计划一定要有几个分枝,每个分枝都需要经过详细的思考,在这些分枝当中至少会有一个是不会失败的。”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可以规划出许多选择,经过详细规划的选择必然有一个选项把我们引领向胜利。

战争需要决断,我们在战略制定中也总是面临着取舍。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的有限性,我们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二是外面世界的诱惑性,外面的世界总是很精彩的。取舍的同时也将意味着需要放弃些什么。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显得更加重要。

希特勒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战争狂人过于狂妄自大。他手下的很多将领看出了轴心国的最大破绽,他们认为最大的难题是,德国缺乏人力、枪炮、坦克、飞机和运输手段等各种资源,无法实现希特勒所要求达成的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利用资源,我们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想做的事情太多,他们不愿意舍弃一些东西,不愿意做出选择。”

只有选择对了正确的方向,才能选择做正确的事情。许多大师一再强调: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重要100倍!

哲学理论中的矛盾论很好地体现了战略决策的思想:

1.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同等重要;

2.分清矛盾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3.以主要矛盾为纲,纲举目张。

导读

战略制定者在战略失败的时候往往会抱怨:“要是你们这群笨蛋能好好执行我这完美的战略,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战略执行者回敬道:“既然你那么冰雪聪明,为什么不能制定一个我们这样的笨蛋也能执行的战略呢?”

如果不考虑执行的话,任何战略就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思考、会议和写作训练。

三、把执行设计在战略中

abb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巴内维克关于战略与执行的一个说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他说:“成功=5(百分号)的战略95(百分号)的执行。”

战略和执行是如影随形的,我们不能抛开执行谈战略。如果战略与执行月兑节便成了空想、幻想,就不能称其为战略了。

通常人们谈战略管理,都是指战略规划,往往把执行分开来谈。实际上,战略管理包括两大块:战略设计和战略实施。战略思维、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毫无疑问都属于战略设计的范畴,而战略执行并不是单纯的包含在战略实施里,它也是战略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有效的战略,要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执行下去,而只有在战略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战略的可执行度才能顺利的执行下去。

关于战略与执行,这里有个陷阱:是先有战略,再来配置资源努力执行,还是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就充分考虑战略的可执行度?不言而喻,我们都会认同后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这个陷阱。我们经常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就忽略了可执行度的问题,直到后来才会发现问题,就去责怪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够。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最新章节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文阅读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