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 第六十九章

作者 : 吴付标

6、技术路线图

最能直接反映出企业研发方向的是技术路线图。+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技术路线图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发展方向和技术进步方向,明确技术研发重点和未来市场,制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步骤和发展战略,以实现未来产品为主要目标,例如微软公布的桌面虚拟技术路线图。

在分析竞争对手的技术路线图的时候,需要适当参考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国家与国际技术路线图,以衡量竞争对手的特点与优劣势。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层面开展的,目的是帮助一个产业预测未来市场所需的技术和产品需求,描述一个产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成功需要走过的道路,例如美国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国家技术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系统分析国内外的产业变化和技术趋势,指出确保未来国际竞争力所必需的有发展前途的战略产品和核心技术,并在国家层次上制定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的国家研发计划,推进战略研发项目。国家技术路线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于本土企业的分析更加重要,因为本土企业往往容易受这些技术路线图的指引和影响。

7、业务、产品与应用

一个企业一般都会提供多产品组合和不同的产品线。这些产品组合会形成**的业务部门和利润中心,形成自己的品牌定位,**承担其财务损益。

竞争分析需要描述竞争对手的产品组合和产品线,并弄清每个产品组合及产品线所创造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对于产品组合,我们需要了解其广度、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企业有多少条产品线;长度是指每条产品线有多少个产品型号;深度是指单一产品的变化,如色彩、功能、应用的变化等。产品组合三个维度的变化会清晰地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方向和市场覆盖。产品发布的频率和产品生命周期也能揭示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对产品的了解,应该不局限于现在,对过去和未来都有必要有着良好的把握。对于消费品,许多产品谍报之类的信息并不匮乏,但是一些竞争对手会有意识的隐瞒真实信息;对于工业品,新产品信息的获得将会更难一些。另外,对本企业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产品,我们要额外关注。

现金牛产品是企业的命脉。对竞争对手的现金牛产品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包括产品本身、产品的销售情况及客户忠诚等。分析竞争对手的现金牛产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产品特性,产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产品的定位和优劣势,相关的竞争产品,细分市场,客户、中介机构和媒体对产品的评价以及产品的销售信息。

在高科技行业,企业提供的不再是纯粹的产品,而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的应用解决方案。应用解决方案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而且可以看清其所重点关注的行业市场。应用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竞争对手业务方向和市场覆盖的指南针。

8、客户群体与关系

客户是企业盈利的最终环节和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无法想象月兑离客户来谈发展是一个什么概念。客户群体的特征以及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状态。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业务性质区分区域客户、行业客户和其它形式的细分市场划分,对客户群体画像,并发现典型客户。然后,我们还要分析竞争对手与客户的关系,也就是客户对竞争对手的评价和忠诚度。如果能从竞争对手的客户那里得到竞争对手产品的优劣势、客户需求以及客户体验的相关信息,这将是一个有力的突破口。

9、营销及渠道

营销方面重点需要观察竞争对手在业务营销和品牌营销方面的战略与行为。营销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分析竞争对手的营销团队、营销模式、衡量营销效果是常规的分析方法。在渠道方面,应该了解竞争对手的渠道策略、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代理商利润、代理商支持与管理以及与重点代理商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紧密度。

10、财务

企业所有的活动归根结底都会回到财务上来。从企业的营业额、利润率,到员工的工资支付,都是通过财务来实现的。

了解了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就能知道竞争对手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比如了解了竞争对手的资金投入的分配比率,可以看出竞争对手的战略特点:研发部门的资金投入比较多,说明竞争对手正致力于研发新产品;投资人力资源比较多,说明竞争对手想要扩张;某地区的资金投入比较多,说明竞争对手想抢占该地区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竞争对手的流动资金很少,那么大规模的开发和扩张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最基本的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另外,现金牛产品贡献的营业额、区域市场贡献的营业额、行业市场所贡献的营业额也很重要。同时需要从年度发展来观察“现金牛”产品的营业额曲线,发现其增长还是衰落以及背后的成功因素或者制约因素。

(三)判断关键竞争对手威胁,发现竞争机会

在对关键竞争对手进行逐项分析和描述之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关键任务: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威胁,发现机会。

对于某些现象或者结论,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我们通过对市场占有率的分析发现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上涨。然而,仅仅得到这个结果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到这个上涨背后的驱动因素:也许是因为竞争对手改变了商业模式从而占领了新的市场,也许是研发出的新产品广泛被客户接受,也许是换了一个领导人采取了新的业务策略。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为了推断或印证某个结论,我们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判断一个竞争对手是否处于萎缩期,并不是单一的看它的市场份额下降就能得出的结论,还要综合观察财务状况、产品更新速度、客户关系等等。如果它的财务状况已是捉襟见肘,产品长期没有更新,客户的评价也不好,这时候得出的结论就很具体很可靠了。

对比分析是基本的竞争分析方法之一,通常也是最有效的。把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相关指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发现我们和竞争对手谁在哪方面做得更好、在哪方面做得不好,我们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向最强者看齐的定标比超法就是常见的对比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对关键竞争对手进行逐项分析,我们看清了竞争对手的全貌;通过进一步的系统分析,我们看到的威胁所在和机会所在。这样我们就能锁定关键竞争对手,进行重点打击或应对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最新章节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文阅读 | 剥开营销的外衣-从干扰客户到客户参与的商业转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