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秘境 第二十九章

作者 : 珍妮

伊斯兰圣香

西方历史学鼻祖希尔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纪曾对阿拉伯香料作过这样的描述和赞誉:整个土地弥漫着香料味,异香袭人。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数百年来阿拉伯香料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市场。

自古以来阿拉伯半岛一直与香料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拉伯人素以擅长种植、制作和使用香料而著称。西方历史学鼻祖希尔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纪曾对阿拉伯香料作过这样的描述和赞誉:整个土地弥漫着香料味,异香袭人。在阿拉伯文学作品中亦不乏借香料寄托自己感情的范例。数百年来阿拉伯香料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市场。

《古兰经》中有这样的昭示:

“善人们必得饮含有樟脑的醴泉。”

“他们得用那些杯饮含有姜汁的醴泉,即乐园中有名的清快泉。”

“他们将饮封存的天醇,封瓶口的,是麝香。”。

由于伊斯兰教典籍《古兰经》的昭示,香料在阿拉伯穆斯林中倍受青睐,它不仅是防病、治病的药材,也是优良的饮料和保健品的上等原料,特别是作为调味品以其特有的香味在阿拉伯烹饪中广为人们所喜爱。♀史载,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莫德,在各地收集调味品香料的同时传播伊斯兰教,所以调味香料也是伊斯兰教的衣食父母

阿拉伯地区向来都以香料为荣,人们会用薰香薰衣服,在家里有访客的时候点燃香片,或者把香枝当做表示欢迎的礼物。香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自己“打扮”得香香的和一日三餐同样重要。而他们“扮香”时所使用的,不仅有传统的**,还有高档的欧洲香水。在阿拉伯,人们认为香气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散发体香的人是高尚的人,能得到天使和圣人的加倍关爱,阿拉伯人家里更是香气四溢。古希伯来妇女更是喜欢在衣服里藏一个香囊,香囊里放着**、没药、薰衣草等等多种香料,香味可以藉着体温散发出来。

古巴比伦是最早的世界香料和调味品交易中心。在公元前17世纪时,巴比伦贝尔寺院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礼大典,全城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一次的祭祀仪式就要耗用贵重的香料达27吨之多!这些香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世界闻名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据说当时花园内就遍植各种香草。♀

阿拉伯人在世界香料贸易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有络绎不绝的驼队长途跋涉穿越阿拉伯半岛,源源不断地将香料运至西方的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接受《古兰经》启示之前也曾伴随驼队穿越阿拉伯半岛,前往叙利亚经商。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当时更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商贸中心”,它扼守着唯一的一条安全通道,就是从印度洋到地中海地区的加沙、波斯特拉和大马士革的贸易必经之路,其中就涉及到用香料交换来自叙利亚的粮食和其它商品。

中世纪(约公元700-1000年),香料贸易主要由穆斯林和古吉拉特邦的商人控制,欧洲商人只能局限在欧洲内部进行贸易。香料是由被称为"radhanites"的犹太商人们带到欧洲的。在墨洛温王朝后期和卡洛林王朝早期,西欧的香料贸易也被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所垄断。当时香料被商人大幅度抬高,一磅姜的价钱可以买一头羊,一磅豆蔻值三头羊或半头牛,胡椒价钱最高,是一粒一粒数着卖的,那个时代,几粒胡椒可以出人命。

在伊斯兰教向世界各地传播中,香料贸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伊斯兰教向东方的传播,主要是伴随着商贸活动进行的。在印度南部地区,人们向阿拉伯地区出口胡椒、宝石和纺织品,再从阿拉伯地区进口焚香和香料。伊斯兰教传入该地区以后,又从主要贸易中心马六甲沿贸易路线向东南方向传入爪哇和香料群岛。穆斯林商人远航世界其它地区,在寻找贸易伙伴的同时,传播发展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是由穆斯林商客居留中国作为“蕃客”繁衍生息扩大影响。中国古代曾有句民谚说:佛典是印度大白象驮进来的,伊斯兰教则是阿拉伯的商船和骆驼运进来的。

《古兰经》中记载:拉伯人发明了用蒸馏法来提取植物香味,于是,波斯境内的大片土地就用来种植玫瑰,好用于提炼玫瑰花水。玫瑰水是最早在阿拉伯地区流行的,炼金师发明了利用蒸溜法提取香料的方法,在公元一世纪的前半叶,中国也开始崇尚香氛,那是伴随着宗教,从波斯和印度流入中国,明朝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频繁,波斯产的“花露水”曾是名门淑女的挚爱。

玫瑰水或蔷薇水是从花辨中用水蒸馏法提取的。它淡雅、沁人心腑,在阿拉伯市场上独领风骚,由于其制作方法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因而伊拉克的香料制造业曾一度名传遐迩,后来其制作方法不胫而走,在其它地区和国家开花结果。玫瑰水的制造至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它的生产一直是中东的一项重要工业。把玫瑰水或蔷薇水稀释后,就是当时市场上热销的“花露水”。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无数次描述过玫瑰水的神奇魅力,婴儿刚生下来时要喷它,人死后也要喷它;姑娘出嫁时要喷它,贵客临门时要喷它;人遇大喜大悲一时晕厥要喷它,喷后即刻苏醒。

**,阿拉伯经典之香,具有清新幽远的树脂香味,**制作的香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香水之一。自古至今,阿拉伯香料店里都售卖着一袋袋白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这就是神秘的**。很多阿拉伯家庭都有香炉,炉里点燃两小块木炭,把几粒**扔进去,不一会儿,氤氲的香气就会从炉中冉冉升起,顿时满室芬芳。

阿曼是世界**的最大产区,有“**之国”之称,每年夏季,人们用工具割开低矮的、枝干扭曲的**树树皮,然后会有白色的汁液渗出。几星期后,汁液凝结成的半透明状颗粒就是**。阿拉伯人至今仍将其用于肉汤、菜肴和布丁中。

古时候,阿曼的**主要通过海路或骆驼商队运往罗马、希腊、埃及、印度。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中国商人千里迢迢地用瓷器到阿拉伯半岛换来**。**不但可用于薰香,还是著名的中药,古时候的**主要靠海上香料之路运到中国,是名贵的“香药”,古时候也称为薰陆香。据《奥海关志》卷三《中书备对》记载,宋朝时,我国与阿拉伯人的贸易中,**的比重最大,用途也最广,宋庭常大量收购**,对**贸易还做特别的奖励。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芳香秘境最新章节 | 芳香秘境全文阅读 | 芳香秘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