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秘境 第二十五章

作者 : 珍妮

(三)

二十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以后,体制的变化牵动了各方面的变化。♀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清末在上海、杭州、扬州、天津、保定开设的香粉店、头油庄、香粉局、合香楼、制香楼、宝香楼、芸香楼、化学工业社、化妆品厂等业务扩大了。不仅如此,全国各地加香产品工业部门从此崛起,香料、香精,供需数量突跃猛增。此时单靠原有进口香料香精的少数药房(如老德记药房,华美药房等)、洋行(鉴臣、隆兴行、华昌工业原料号等)来解决远远不够,上海又是当时全国经济发达的埠头之一,金融、工商贸云集之宝地,加上在本地加香产品崛起的带动下,很自然逐渐形成使用香料、香精最终产品的市场。天时地利,机不可失,有识之士纷纷投资创业生产香料香精,以适应形势发展与提供以至满足加香产品的需要。

香料香精生产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行业之间与本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套协作,香料、香精行业本身的结构调整与厂、坊、社、公司的合并、重组也从不间断的进行着,直至二次大战前上海一地就有大小香料、香精厂(公司)37家。♀发展特别快的要算薄荷的加工、炼油、提脑工作,如:1925年创办永盛薄荷公司隔年投产,利用国产资源薄荷提原油及进行分脑。至1930年产量大增并有产品出口,继而在江、浙一带多处设有办事处。1937年上海薄荷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同年新华薄荷股份有限公司开工生产薄荷脑和素油。1937年至1941年间上海又开设20多家生产薄荷脑、薄荷素油的工厂(公司)。如永安、永茂、大东、同盛、格致、久馨、华德、中华、新生……在这段时间薄荷种植扩大至江浙一带。种植达12万亩,产原油400吨左右,仅1940年全国出口薄荷原油340吨,创出口最高记录(其中出口美国150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台湾省的樟脑生产受到影响。因构筑工事之需,致乱砍伐木,生态破坏,日本占领台湾省时最高时产樟脑量5万担,1942年之后竟逐年减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1920年上海李润田借用张鉴堂和葛杰臣名义合办起鉴臣香料部,专门经营进口香料,后来业务扩大随后相继在天津、汉口、广州、重庆、西安、台湾设立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分行。又在北京、太原、成都、昆明、汕头、福州等地设立代理处。1925年瑞士隆兴行原为奇华顿香料公司的代销店,随后转入慎余洋行,聘用李润田为香料部主任。1929年李润田离开慎余洋行,至1932年李氏买下鉴臣洋行,启用波兰技师c.el指导生产香料和香精。1943年鉴臣成为独资的香料公司。1924年叶心侬三兄弟创办“三叶牌“百里化工厂,1929年叶心侬提出花香型香气分类清甜鲜幽辅成环渡理论:清(青)→清(青)甜→甜→甜鲜→鲜→鲜幽→幽→幽清(青)→清(青)。和非花香型香气分类的辅成环理论:清滋清香→草香→木香→蜜甜香→脂蜡香→膏香→琥珀香→动物香→辛香→豆香→果香→酒香→清滋清香。叶氏将不同香料的香气性能、辨香分之,从而指导调香的配方,颇有独特的见解。几十年来两个辅成环的理论一直成为指导调香工作的理论基础。

上述二次大战前上海一地所形成的那些厂、商、公司又经过结果的调整变化演绎,至胜利后的厂商有嘉福香料有限公司、生丰化学厂、隆达利化工厂、综合化工社、溢芬化学厂、美达化学厂、合群香精厂、开隆香料厂、正利化工厂、亚斯古香料厂、茂林化学厂、中国化学工业社、美生药房等等。至抗战胜利后,香料香精的厂(公司)多起来了,相互配套与互补的能力比过去强些。至1947年10月11日上海香料界正式成立香料工业同业公会,成立后形成企业松散协作、信息灵通生产发展比较有序的进行。这个时候单上海一地的香料厂商已经能够生产多种天然香料和某些单体香料、简单的常用的合成香料;香精方面有甜味食用香精、日化用香精、酒用以及烤烟、雪茄用的香精。生产的香料香精约占全国90%以上。但所用的香原料很多仍需依赖进口。多种香精虽能配制,仍处在香基加工和模索模仿阶段。虽然如此,但通过长期的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调香经验,加之有国人调香理论的辅助,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调香人才,为后来香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坊、工厂、公司的兴起即香料香精民族工业的萌芽成长显示了几千年来我国香、香料文化在与其他多种文化的包容情况下互相渗透相互融汇,相互促进潜在香文化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香、香料、香妆品已走出宫廷、上层,更贴近人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样更显示出这类物质的活力。辛亥革命至1949年这段时间虽已有了超越的进步,转折是可喜可贺的。但其发展还是受社会的诸多因素所制约,加上当时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香料行业也只能顺从各界,相互依赖,靠自身努力并在求生存中挣扎发展。

纵观中国香料发展历程,可看出民族香料工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国家、民族香文化的萌芽发展一样,受多种条件、多种因素所制约。自然条件的优越、民族文化进步发展的驱动、外来因素的影响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数拾年前从西方引进的香薰美容在我国呈迅猛发展之势…我国近五千年的香文化,至少香了四千年。而古之香远不及今之香,未来之香是现代科学之香。为继续弘扬我香文化之优良传统,古香今香应是揉合之香,内香外香应是融汇之香,更应是兼容并蓄科技之香。愿华夏香之文化与环宇之香文化交融、兼容并蓄而重新奋发出青春活力,共同为全人类分享香的情趣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香具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便于使用不同类型的香品,同时也是一些美观的饰物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芳香秘境最新章节 | 芳香秘境全文阅读 | 芳香秘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