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秘境 第十七章

作者 : 珍妮

公元542年中国医师到朝鲜进行医疗活动,促进了双方医疗、经济、文化的交流,朝鲜的人参、五味子、昆布、芜荑等传人中国。♀+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唐代香药(料)在医药中的应用极广,《外台秘要》为唐王焘所著,对于养颜悦色、祛斑洁面、增香润肤、乌发生须、固齿健身、延年益寿等尽数收入、特别在美容专卷中对面部、面脂、头膏、发鬓、衣香、腋臭、口臭、风齿口臭、以及令人体香、澡豆(现在的肥皂)等等都有配方,全书共收有430首配方,所有的香药(料)离不开带有辛味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之功能的香料,如:白芷、防风、细辛、当归、藁本、生姜、辛夷,还加进增香添色的龙脑、丁香、麝香、藿香、零陵香等甚至有的配方全部都用上香料。

其中卷23中的腋臭方37首,令人体香方4首,杂疗止汗方10首。卷32中的221首配方中,面膏中脂兼疗面,面色悦方共有18首,生发、秃发、令发不生方26首,颇有启发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则纪录了美容香身香药(料)的应用,中从卷十五卷二十一专有治七窍病方,具体来说有香膏鼻塞、治口中臭、身体臭令香、七孔臭令香、薰衣香、洗、手、面。♀令白净、悦泽澡豆。面膏去风寒、令人面光悦、却老、去皱等等的内容。

1.面光悦却老去皱方

青木香、白附子。白蠟、白芷、芎?、零陵香、香附子各二两,茯苓、甘松香各一两、羊髓一斤半錬石为十味咀以酒水各半浸药经宿次日前三上、三下候酒水尽膏成去滓(敷)面如壮,为去风寒,面光悦却老去皱。

2.香口香体方

桂心、青木香、豆蔻、藿香、零陵香各1份,甘松香、当归各5份,香附子20份,槟榔宜量,共末和蜜成丸,豆大,日含三夜一,咽汁为芳香辟秽香口香体。

3.甲煮口脂方

檀香、零陵香、苏合香、熏陆香、丁香、甲香、沉香、藿香、甘松香、泽兰香各1份加入胡麻油15份。甲香须与酒蜜炼制方可用、作为合香之用、胡麻油加热煮后制成。方中除甲香当时作为动物香外,其余都为现在应用的天然香料。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唐代以前例方81首,《千金翼方》卷五也收集美容诸方80多首,“妇人面药”内用者14首,外用的“面脂”、“悦泽”、“面药”、“白膏”、“涂面”、“令面生光”、“澡豆”等25首,应用药物125种,植物药76种。♀其中含挥发油的芳香动植物有麝香、细辛、白芷、白附子、川芎等多数的配方都却不了;丁香、当归、藁本、龙脑等也广泛地用于配方中。这些最常用的香药(料),既有芳香,又具有抗菌消炎活性成分,有些还含有营养肌肤的维生素成分。因此,现代美容、尊古今制、返璞归真、标本兼治,芳香物质,重现价值。

外伤科与兽药从古与香药(料)也结缘,因为芳香药多数具有抗菌消炎,对真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作用,芳香开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筋活络、驱风解痉也是其独有的特点。对于气滞积聚、时感瘟疫也颇见效。唐代蔺道人撰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匀气散”等香药(料)的芳香透骨活血化瘀功能非香料药莫属,且剂型多种多样……。唐李石等撰《司牧安骥集》方面的“木香散”等也都有香药(料)的揉合而发挥其治疗的功能。

唐代医药空前发展,《旧唐书?经籍志》载各类医家医籍有110家共3589卷,标志着医药学已发展达到相当水平,而当时的香药(料)的应用都广泛分布与潜在于相关的行业之中。

(五)

社会进入唐代之后,芳香文化视野更为开阔,又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推进多种文化的迸发,进步举世瞩目。

随着香文化的演进,生活中的香制品也多了起来。

据唐代王焘撰《外台秘要》卷22记载用柳枝作为揩齿牙刷,并附有配方“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三分研碎,筛为散。每朝杨柳头咬软点取药(牙粉)揩齿,香且光洁”。另一配方“石膏、贝齿、麝香尤妙”。这是最早的香药牙粉。

文房四宝的香墨,唐玄宗时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曰龙香剂。较为贵重的墨非加香不可,如用麝香、龙脑、甘松、藿香、白檀香、丁香、零陵香、陈皮、卷柏、郁金、苏木、牧皮、黄蘖等香料和中药的复合物。高级的书画墨,清雅芬芳,具有“坚如玉,纹如犀,紫玉光泽,真有写千幅纸不耗三分墨苑等优良特点,书画质量经久不变,着水不化,防腐不蛀等的特殊作用”,真个“蜀纸麝煤添笔媚”道出了唐代研精麝墨远思龙章的史实。

唐末,民间已普遍用艾叶揉制成绳状的蚊香熏驱蚊子。《孙公谈圃》,《琐碎录》、《夷坚志?乙志》载有蚊香的配方。制作、销售情况,如配方应用苍术、菖蒲、柏子、樟树叶、辣蓼等等都为芳香物质,诗曰:“木鳖芳香分两亭,雄黄少许也须称,每到黄昏烧一炷,安床高枕至天明”。

澡豆、胰子是肥皂的前身,直至二十世纪初还在应用,由于加工过程加入猪胰后捣匀制成豆粒状故得名。古代澡豆加工十分考究,晋葛洪撰《肘后备急方》的荜豆香藻法,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洗手面令白净,悦泽澡豆方。到了唐德宗年间(公元780年~782年)宫廷应用的澡豆(相当于现在的保健香皂),如配方中用白芷、白芨、白附子、白蔹、白茯苓、白术等六种香药(料)加入桃仁、杏仁、沉香、麝香、皂荚等合和制成,用于沐浴、洗手之用,此方具有辛香发散祛风之功能,香气浓郁且能祛垢润肤。

唐人冯贽撰《云仙杂记》引用《好事集》载“柳宗元得韩愈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薰玉蕤香后发读”。“言出自西域,凡鲜花之衣以洒之则不浣而复,郁烈之香连岁不歇”。《天宝遗书》载唐明皇正宠妃子不视朝政,安禄山初承圣睠,因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色红,每当寝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觔力不倦……。杨贵妃生活上相当考究,衣食住行。沐浴与香连在一起。香沐浴、香奁、香宫粉、沉香亭、帏中衙香、贵妃香囊、香荔枝甚至与宾客议论时先含嚼沉麝方启口。宠妃之事可以联系到其兄长杨国忠,造四香阁,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筛土和为泥,饰璧,每以春时木芍药盛开聚宾友于此阁上赏花……。“冬日燃炉乃先以白檀香末铺于炉底,余炭不能掺杂……”。可见杨国忠与贵妃一样以香为醉。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芳香秘境最新章节 | 芳香秘境全文阅读 | 芳香秘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