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第二十六章

作者 : 鲁鹏程

有一次,儿子在客厅玩玩具忘记收拾了,妈妈看到后,对他说:“儿子,你的玩具现在无家可归了,你能不能把它们送回家呢?”

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问题,我这就把它们送回家。♀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说着,他就高兴地收拾了起来。

也许,有的妈妈会认为,好声好气地跟男孩商量,他可能会变得得寸进尺,还不如直接“命令”来得快捷。的确,“商量”没有“命令”来得快捷。但是,随着男孩慢慢长大,我们的命令会越来越不管用。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多与男孩商量比直接命令他更有效。

另外,在与男孩商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语速要缓慢一些,语调要柔和一些,这样更容易让他接受。

跟男孩商量与他有关的事

凡是关于男孩的事情,如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参加什么兴趣班、周末去哪里玩、看多长时间电视等,我们都不要擅做主张,而是要跟他商量一下。

我们在跟男孩商量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地听完他的想法,并及时给予回应。只要男孩的想法是合理的,我们就要采纳,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想法,可以通过商量的方式告诉男孩,供他参考,以便让他权衡利弊之后再作出决定。

商量并不意味着迁就

有的妈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凡事都跟男孩商量,就是要完全听从他的安排。其实不然,商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迁就男孩,而是通过商量的方式,达成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并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办法。

如果男孩提出的想法不合理,我们要及时给予引导,和他一起分析诸如哪里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应该如何改进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男孩就能更全面地认识整件事情,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更慎重地思考。

30.男孩喜欢没有“架子”的妈妈

平日里,一些妈妈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男孩,说一些诸如“我是你妈,你就要听我的”、“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难不成,你还想造反了”之类的话,试图用“权势”压倒他,从而强迫他完全服从自己。

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的领导每天端着一副官架子,用权势向我们发号施令,随意地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是否会信服他呢?相信我们心里一定不舒服,更不会信服他。其实,面对我们的“权势”姿态,男孩心里也不舒服,也并不信服我们。正如《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势服人,心不然。”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沟通不是在任何人之间都能实现的,父母只有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知心人,才能实现最成功的沟通。”的确是这样,我们只有放下架子,男孩才愿意与我们沟通,才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但是,很多父母又开始担心:我们放下了架子,岂不是失去了做父母的威信?男孩还会听我们的话吗?他会不会变得得寸进尺呢?事实上,我们的威信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权势”,而是来自于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亲子关系。

另外,《弟子规》中还有句话:“理服人,方无言。”这就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学问,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教育男孩,才能真正令他心服口服,才能在他心目中建立起威信。

把男孩当成一个**的个体

很多妈妈认为,男孩的生命是自己给予的,他就应该听从我们的安排。事实上,从我们把男孩带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思维方式等。这说明,男孩是一个**的个体。

男孩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因此,我们要把男孩当成一个**的个体,凡事征求他的想法和意见,多倾听他的心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尊重男孩的基础上给予他教育和引导。

蹲下来和男孩说话

如果我们总是居高临下地审视男孩,那么我们与他的距离不只是身高上的距离,更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所以,必要的时候,我们要蹲下来和男孩说话。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和男孩站在同一个高度,彼此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而且,从我们蹲下来这个动作中,男孩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及对他的尊重。那么,他自然就会认真听我们说话,就会更容易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指出的: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但拉近了与孩子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它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民主、平等的态度和对孩子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诲,接受父母的忠告。

与男孩实现平等沟通

“儿子,过来,给妈妈说说你最近的学习情况。”

“你倒是给我解释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最新章节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全文阅读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