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七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13.“爱”上小伙伴:孩子会选择同龄的异性小朋友作为“结婚”对象(4—6岁)

——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对待婚姻,父母则要认真对待

当孩子渐渐明白他应该和同龄人结婚时,他就会“爱”上同龄的小伙伴,也就是把同龄的小伙伴作为结婚的对象,并通过一些策略向他喜欢的那个小朋友示好。♀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观念中,“恋爱”与“结婚”都是好玩的游戏,他们是在模仿成年人的组合形式。虽然孩子是用游戏的方式来对待婚姻,但父母却应该认真对待才可以。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最近,5岁的帅帅好像“爱”上了莹莹。

一天,5岁的帅帅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手里拿着一大包威化饼干进了幼儿园。走进教室后,他就来到小女孩莹莹的身边,对她说:“我刚从家里带来的威化饼干,给你吃吧!”

帅帅本以为莹莹会非常高兴地接过去,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莹莹一点都不领情,不但没有接帅帅的饼干,还说:“我不爱吃威化饼干,我们家有好多呢,我都不吃。♀”

这下,帅帅感到很痛苦,于是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我失恋了。”

不过,这一切都被老师看在了眼里,她说:“莹莹不喜欢吃威化饼干,但她可能吃巧克力呀!”

故事2:

5岁的男孩晓海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我想和苗苗(5岁的女孩)结婚,我想请你给我们举行婚礼。”

听到晓海的话,老师并没有责备他,她问:“苗苗喜欢你吗?”

晓海连忙回答说:“喜欢!”

于是,老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一会儿,老师就给晓海和苗苗举行了“婚礼”,其他的小朋友就当他们的亲戚朋友。

“婚礼”过后,他们就用几把椅子和桌子围了一片空地——他们的家。晓海很认真地做“小丈夫”,他对“小妻子”说:“老婆,我要上班去了,你好好看家。”

苗苗也很认真地做“小妻子”,她这样回应:“好的,老公。你早点回家,家里没菜了,你带点回来呀!”

就这样,这对“小夫妻”在幼儿园里快乐地生活着。但突然有一次,苗苗发现晓海在和另外一个小女孩聊天,她很生气,哭着对晓海说:“我不想让你们结婚!”

晓海说:“我不和她结婚。”

他们很快又恢复了平时的“恩爱”,不过,这时他们已经不再称对方为“老公”、“老婆”了,他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已经对那个游戏不感兴趣了。

敏感期分析

当孩子在稍微大一点时,他就会“爱”上同龄的小朋友,并且会向那个小朋友表达好感。这时,他就会动用一点小策略,比如,遇到事情会与他喜欢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会用零食去让那个小朋友吃,会帮助那个小朋友,等等,以此来获得人家的喜爱。就像故事1中的帅帅,用的策略正是请对方吃零食。

说到这里,就再继续多说两句。也许有的父母看到故事1中老师说的话,会感到很奇怪,会认为老师在教孩子去谈恋爱。其实,老师说的话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让孩子知道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在故事中,可能帅帅比较爱吃威化饼干,他就以为莹莹也爱吃。老师这样说,会让帅帅明白一个道理:人与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他再次遭到对方的拒绝,他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伤心了。

从故事2中可以看出,孩子“结婚”就是一种游戏,一旦他们对这种游戏失去兴趣,“婚姻”也就终止了。当然,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他也会有情感有独占的倾向。比如,苗苗看到晓海与别的小女孩聊天就以为晓海要与人家结婚,所以就会哭,这就是情感独占的行为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到6岁时,婚姻敏感期就过去了,这时他就会发现结婚也会让人感到有点害羞,但在这之前,他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当然,孩子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婚姻概念,对婚姻和人际关系也达到了良好的认知状态。

引导小妙招

1.不拿孩子的情感开玩笑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某个异性小朋友,说要和那个小朋友结婚时,父母一定不要拿这件事开孩子的玩笑,更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大谈孩子的“恋情”,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就会让孩子在婚姻敏感期遇到障碍,从而影响他正确婚姻观的建立。

2.认真对待这一敏感期

虽然孩子对婚姻的看法并不成熟,虽然他们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对待恋爱,对待婚姻。但是,作为父母,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敏感期。要知道,孩子在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孩子未来对待感情的基础。因为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思考与实践了一些有关于婚姻的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史非常有帮助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珍惜与呵护孩子这份情感的表达,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3.不要刻意去限制孩子

其实,孩子在婚姻敏感期内“爱”上同龄的小伙伴是一种珍贵的情感表达,只是成人误解了这种表达。其实,父母完全不用太限制孩子,应该允许孩子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

今天,孩子通过电视或周围的环境,就能很容易看到成人手拉手、拥抱、接吻等表达情感的场景,有时候面对这些,父母就会刻意挡住孩子的视线,不允许他看。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就越好奇,就越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是成人表达喜欢、表达爱的一种方式,等他长大后,也可以这样去表达。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件事很正常。其实,父母在与孩子沟通这件事的过程中,就让孩子对情感有了很好的认知。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