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七十四章

作者 : 张振鹏

2.给孩子一个“参照物”

孩子心中有一个“完美”的标准,这个标准如果在没有“参照物”相比的话,他常常就会用“至善至美”来衡量自己。♀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前面已经提到,孩子会因为能力所限达不到“完美”的程度,他的内心会很痛苦。其实如果这时候,父母能够给孩子一个“参照物”,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你画的比爸爸(妈妈)强多了,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画呢!”当孩子听到父母这么说,就等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标准的“参照物”。这样,他衡量“完美”的标准就会降低,从而就不会沉浸在“过分完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了。

12.“我要结婚”:最早要和父母结婚,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周围的成人结婚(4—6岁)

——不要嘲笑孩子,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及时向孩子传达正确的婚姻观

?当孩子4岁左右的时候,就会进入婚姻敏感期。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想跟爸爸或妈妈结婚,后来就会想跟幼儿园的老师以及他周围的成人结婚。一般情况下,婚姻的敏感期持续到5—6岁时结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有这些表现,就会认为孩子是早熟。其实并非如此,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对人群的组合产生兴趣,并开始探索各种各样的人群组合形式。因为婚姻的组合形式离孩子的生活最近,所以他的探索行为就会从婚姻开始。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楠楠4岁了。有一天,她跟大表姐上街去玩。在一家婚纱摄影店的门前,楠楠停下来,她瞅着店里面陈列的各种婚纱,说:“姐姐,那些带纱的裙子很漂亮!”

大表姐说:“那是婚纱!新娘子穿的。你喜欢吗?”

楠楠说:“喜欢,我结婚时也穿婚纱!”

大表姐笑了:“你想跟谁结婚呀?”

“跟爸爸结婚呀!”楠楠腆着小脸看着大表姐说。

大表姐说:“可是,妈妈已经跟爸爸结婚了呀!”

“我就喜欢爸爸,我就跟爸爸结婚!”楠楠一点也不“示弱”。

大表姐笑了笑,没再接着说……

故事2:

一天,4岁半的女儿正在玩玩具,她好像一下子想起来什么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结婚,和爸爸结婚!”听了女儿的话,妈妈知道女儿的婚姻敏感期来了。于是就说:“你很爱并爸爸,所以想和爸爸结婚,是吗?”女儿回答说:“是的。”妈妈非常认真地说:“结婚这件事很严肃,你应该找一个非常喜欢你的人结婚,可这个人必须和你没有血缘关系。♀”

女儿有点糊涂了:“什么是血缘关系?我不管,我就要结。”

妈妈耐心地说:“你是爸爸的女儿,所以你们就有血缘关系,就不能结婚;妈妈和姥姥、姥爷都有血缘关系。”

女儿没再听妈妈说什么,她一个人玩起洋女圭女圭来了……

以后的几个月,女儿经常提起和爸爸结婚的事。妈妈每次都会抓住机会,让孩子理解婚姻是怎么回事,从而建立简单的婚姻概念。

故事3:

一天上午,4岁的小光对老师说:“老师,你能嫁给我吗?”

老师笑了,她知道小光的婚姻敏感期到了,她说:“老师不能嫁给你。”

小光很失望:“为什么呀?”

老师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啊!”

小光问:“那你爱他吗?”

老师说:“当然了,我很爱他。”

小光更难过了。

老师接着说:“你应该找个爱你的白雪公主,和你差不多大才可以。”

小光好像听懂了。

接下来的几天,老师就注意观察他,很快,老师就发现小光已经找到了他的“白雪公主”,他和婷婷这几天老是在一起玩,形影不离,真像是热恋中的爱人呢!

敏感期分析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孩子是不会懂得婚姻是怎么回事的。可实际上,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进入婚姻敏感期。在婚姻敏感期的最初阶段,孩子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强烈的好感,而且会看到这种现象:女儿想要嫁给爸爸,儿子想要娶妈妈,甚至有的女孩想和妈妈结婚,有的男孩想和爸爸结婚。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无厘头,一笑了之。但是,当父母看着孩子对婚姻问题越来越感兴趣时,才会意识到,孩子真的开始对人类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了。

但是,孩子的认识会慢慢发生变化,也会对自己的年龄有所认知。他会突然意识到,爸爸妈妈虽然很好,但他们和自己不一样。因为爸爸妈妈是大人,而自己是孩子,人应该与同龄的人结婚。当孩子有这种认识的时候,他就会在同龄的小朋友中间选择“爱人”。

实际上,结婚对于处在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是他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他就想和他结婚;因为想和一个人在一起玩,他就想和他结婚;因为他想吃别人的零食,所以就想和他结婚……也就是说,结婚是孩子表达内心喜欢的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不过,孩子在选择喜欢的人的时候,一般会是一厢情愿,只要自己对哪个小朋友感觉好,就让人家当自己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一旦对方不愿意,或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他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甚至会因此而痛哭。

引导小妙招

1.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已经对自我、性别、异性已经有了最初的感觉。所以,他才对结婚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作为父母,对此不要惊讶,也不要以为孩子过早地成熟,一定要耐心地、平等地、科学地与孩子交流。

2.不要嘲笑孩子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某个成人,并想跟那个人结婚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孩子的想法或行为是幼稚的,也不要在公开场合揭露孩子的“婚姻”,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3.让孩子建立婚姻概念

面对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责任,那就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实际上就利用每一次机会跟孩子沟通,让她了解婚姻的情况,从而建立婚姻概念。

一个4岁多的小男孩对妈妈说:“妈妈,长大后我要娶你。”妈妈笑着说:“你长大了,妈妈就老了。”男孩挠挠头,作思考状。妈妈继续说:“你应该找一个和你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结婚,这样你们才有共同语言,才会幸福。你看,现在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而愿意和大人玩,道理是一样的。”从那以后,男孩就不再提娶妈妈的事情了。后来,妈妈再问他想和谁结婚时,他就悄悄地对妈妈说:“找个和我差不多大的,我爱她,她也爱我……”其实,这位妈妈也非常有智慧,她也巧妙地向孩子传递了正确的婚姻概念。

当然,建立完整的婚姻概念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它十分复杂,有些人可能一生都很难建立起这个概念。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他明白婚姻的一些基本要素就可以了。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