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五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故事2:

庆庆已经4岁了。♀+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一天,幼儿园的老师发现他爱剪纸了,而且还粘贴。在庆庆的周围,有很多被他剪过的碎纸。老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庆庆非常专注,他用剪刀剪一会儿纸,就会用胶水把其中的两张或三张粘在一起……看庆庆如此专注,老师就一直在一旁看着,没有到跟前去打扰他。

故事3:

最近几天,快满4岁的晓峰幼儿园不怎么到户外去活动了。那他去干什么了呢?原来,晓峰在课间的时候到活动室中去玩纸。开始,他先是拿出一张纸来折叠,好像是折上折痕,然后他就拿出剪刀沿着折痕去剪。

晓峰的小手好像还比较灵活,基本能沿着折痕减下来。他把减下来的小纸片小心翼翼地装进手边的一个塑料袋里。而且,有好几天,他还会把没有剪完的纸片随便折起来,装进那个塑料袋,带回家去继续剪。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都午睡了,可晓峰却不见了。老师就去找他,结果在教室里发现晓峰又坐在一张毯子上在那里专心剪纸了,旁边还有一个装碎纸的塑料袋。老师就问:“峰峰,你剪这么多纸片做什么呀?”

晓峰认真地回答:“我家的墙壁脏了,我要把这些纸片贴到脏的墙壁上。”

敏感期分析

到了三四岁的年龄,孩子会自然爱上剪、贴、涂等动作,会专心致志地做这些事情。至于他是怎么安排剪纸、贴纸和涂色的,可能只有孩子自己清楚,成人是无法了解透彻的。很可能是孩子在按照自己心灵胚胎的指引去构建自己。父母能做的,就是让他去完成这些事情,尽力那个不去打扰。在这个期间,孩子还能学会使用一些工具,如剪刀等。

甚至可以这样说,玩纸、剪纸、撕纸等都是孩子普遍喜欢的一种活动,而纸也是孩子的一种天然的学习工具。当然,有的孩子这个敏感期可能会滞后,也很正常。他们因为某种原因错过了或是没有经历,但是只要是不超过6岁,在父母给予的爱与自由的环境下,孩子就能补上这个敏感期。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剪纸、剪图的机会

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剪纸、剪图的机会。一位父亲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就给儿子剪图的机会了,他先是剪给孩子看,然后孩子就模仿着剪。不过,当时孩子还剪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是能把纸剪开。到了3岁时,孩子就很喜欢把书中的图画剪下来。剪下来之后,他就用胶水把图画粘在一个本子上。这时候,孩子的手筋还没有发展得很好,所以,还不能剪得很整齐。尽管如此,孩子还是发展了自己的动作,学会了使用剪刀这样的工具。孩子到3岁9个月大的时候,他就能剪得很整齐了。

其实,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就能练习手的动作的灵活性,虽然父母不能教孩子做精细的工作,像写字,但是剪纸、剪图是不难做的。而且父母不用强迫他剪好,他喜欢怎样剪就怎样剪,能剪成什么样就剪什么样,完全随心所欲,父母不必勉强。这样,在无形中,孩子手的灵活性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给孩子提供涂鸦参考书

孩子在这个敏感期,不仅喜欢涂色,还可能喜欢涂鸦。当然,这也是绘画敏感期的表现。父母要想让孩子的涂鸦“工作”进行得更好,就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涂鸦的参考书,父母可以向孩子讲解书中的内容,指导孩子去模仿,去学习。过一段时间,父母可能就会发现,孩子就能将画画出来了。随着孩子运笔能力的提高,孩子可能就不会再满足于涂鸦了,他就会慢慢地变得有目的地去画一些东西了。

当然,在孩子涂鸦的过程中,父母不要要求孩子这样画,或那样画,也不要要求孩子画什么,否则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感。

3.教孩子进行手工制作

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手工制作,与孩子一起玩耍。因为手工制作也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动作的灵活性,教会孩子使用更多的工具,还能提升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在教孩子手工制作时,父母一定要记住,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有功利心,一切都要给予孩子自由,让他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他感兴趣的手工制作。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一些做手工的材料和工具,甚至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手工材料箱。常见的手工材料和工具有:盒子、硬纸片、装饰纸、泡沫塑料、彩球、荧光贴纸、胶水、水彩笔、白纸、棉线、纸袋、彩带、安全型剪刀、不干胶贴纸、尺子、碎布、细绳、可以剪裁的图画书、废弃的家用工艺品或装饰物,等等。

当孩子面对手工材料发呆或沮丧的时候,父母可以按照需要的顺序,一样一样地拿给孩子,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做示范。但是,切不可以因此而呵斥孩子。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最新章节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集阅读